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初试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初试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学校吴文胜

在教育改革的理念中,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必然。笔者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也实行了改革,采取了跟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重运用了以师生周边常发生、常听闻的事例去启发,以教材知识和理论去解释学生的问题的双边互动的方式进行上课,激励学生课后探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整体教学过程按“探”、“议”、“讲”三个教学程序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是“探”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探”,探教材资料和探学生现有知识的情况,并将所探“信息”写在教案中,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在黑板上提出问题,由部分学生回答或解答,之后教师再讲解,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疑问,解除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探”,它包括探教材资料和知识的运用实例,这方面的落实较为困难,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例如,每节课后的作业,我没有布置具体统一的量,都是由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自由设计作业”,作业内容形式因人而异,可以就书中某个知识点进行抄写;可以根据本节课内容去寻查课外习题;可以就教材中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设想;也可与其他同学合作来完成某个问题的探究。这样做,刚开始时有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因为这种作业形式与传统作业完全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做一些重要而辛苦的工作,就是在头几次作业的批改时,必须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激励和赞赏的评语,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作业和教会学生怎样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学生是非常乐意接受这种“作业”形式的,而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作业”习惯,它给师生的教与学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如避免了抄作业现象的发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学生经常向教师询问,教师能更早地从学生当中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的了解等,可以说,这种“作业”的好处是举不胜举的。

第二是“议”的过程。其实“议”是在“探”的前提下进行的。比如,在科学实验及实验创新的过程中,我先在黑板上写出有关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有时在课堂上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辩论,看哪组的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和创新性;或将设想以作业形式上交,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再汇总讨论和比较,作出最终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是“练”的过程。“练”是对上面两步的巩固和再发现,除了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外,“自由作业”和“议”都必须在“练”的前提下完成。通过“练”,学生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情况。

上述三方面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截然分开,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应有所侧重。这样做,学生的思想活跃,学得主动,敢于向教师发问。有些问题,教师不一定马上能正确回答,特别是与教材有关的边缘知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钻教材,认真备好课,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方可居高临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此外,要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把握好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同时又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通过一个学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在前两次统测检查中,我所担任的三个班的科学成绩在全年级占有绝对优势。

标签:;  ;  ;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