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信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容断容延迟网络,分片认证,Merkle可信树
可信树论文文献综述
许宁,边巴旺堆,许亮[1](2012)在《基于Merkle可信树的DTN网络分片认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TN网络的工作环境决定了传统的安全认证机制无法使用,现有的认证算法存在着持续时间过长,对DTN网络的存储与通信资源占用过大、使用条件苛刻等诸多缺陷。文章主要以Merkle可信树为基础,通过研究DTN(Delay/Disrupted Tolerant Networks,容断容延迟网络)中的安全分片认证机制,结合身份认证机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DTN网络的分片认证算法。该算法在性能表现上优于现有算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蔡永泉,刘岩[2](2010)在《一种基于可信树的群成员撤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树的群成员撤销的方法,实现了群签名的动态性,并对其效率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传统Merkle树的结构进行改进,克服Merkle可信树静态性的缺点,改进为动态的2-3可信树,并用来实现群签名的动态更新操作,将新的可信树型结构应用到群成员撤销的过程中,满足群签名的可撤销性.此外,改变了传统Merkle可信树保存每个节点的验证路径的方式,改变树上节点的结构,将验证路径与树型结构的每个节点联系起来.(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蔡永泉,刘芳[3](2009)在《DMSS-动态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造子树及密钥的动态循环更新实现了二叉树的动态更新,改进了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中,签名数量的增加使得二叉树庞大导致签名效率低下的缺陷,使签名的数量不在受到二叉树大小的影响.此外,本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签名方案具有原始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并且,由于采用了分时间段的密钥管理方式,该方案还具有前向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9年S1期)
刘芳[4](2009)在《Merkle可信树遍历算法及在数字签名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时代,网络正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如何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电子信息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数字签名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数字安全技术,在保证网络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签名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Merkle可信树正是为了解决多重一次签名中的认证问题而产生的,Merkle可信树结构具有一次签名大量认证的优点,在认证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如今,Merkle可信树的树形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信息安全的各个领域,比如证书撤销、源组播认证、群密钥协商等等。并且基于Merkle可信树的数字签名方案在安全性上仅仅依赖于哈希函数的安全性,且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假设,这使得基于Merkle可信树的数字签名更加安全、实用。综上可知,研究Merkle可信树及将Merkle可信树应用于数字签名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Merkle可信树应用于数字签名技术及提高Merkle可信树认证效率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时间和空间都较为优化的可信树遍历方案,详细地描述了遍历方案在时间和空间性能上的改进,并详细的阐述了改进方案的遍历过程,之后,对遍历方案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分析了遍历方案的时间性能和空间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它利用合理的空间效率实现了具有最优化时间性能的遍历算法。(2)提出了一种使用双线性配对技术的具有双向身份验证功能的加密方案,并对该加密方案进行了正确性证明和性能分析。之后将这种加密方案应用于Merkle可信树数字签名中。通过将基于身份认证机制应用于Merkle可信树数字签名的方法,改进了Merkle可信树数字签名中缺乏身份认证的缺陷。此外,本文在安全性上改进了Merkle可信树数字签名不能抵抗攻击者进行重放攻击的缺陷。(3)提出了一种动态的Merkle可信树数字签名方案,改进了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中,签名数量的增加使得二叉树庞大导致签名效率低下的缺陷,使签名的数量不在受到二叉树大小的影响。此外,本文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签名方案具有原始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并且,由于采用了分时间段的密钥管理方式,该方案还具有前向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杨国清[5](2008)在《基于软件可信树的软件可信度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信计算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了软件可信度量的研究意义;构建了软件可信树体系结构;提出了软件可信树的软件可信度量的方法与步骤;最后完成了软件可信度量评估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08年05期)
可信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树的群成员撤销的方法,实现了群签名的动态性,并对其效率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传统Merkle树的结构进行改进,克服Merkle可信树静态性的缺点,改进为动态的2-3可信树,并用来实现群签名的动态更新操作,将新的可信树型结构应用到群成员撤销的过程中,满足群签名的可撤销性.此外,改变了传统Merkle可信树保存每个节点的验证路径的方式,改变树上节点的结构,将验证路径与树型结构的每个节点联系起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信树论文参考文献
[1].许宁,边巴旺堆,许亮.基于Merkle可信树的DTN网络分片认证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蔡永泉,刘岩.一种基于可信树的群成员撤销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
[3].蔡永泉,刘芳.DMSS-动态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J].电子学报.2009
[4].刘芳.Merkle可信树遍历算法及在数字签名上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
[5].杨国清.基于软件可信树的软件可信度量方法研究[J].软件导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