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介给学校打分,如何?(论文文献综述)
杨雯冰[1](2021)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是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而产生的,国家颁布此政策是为了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其产出提供指引和动力。近年来,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出台数量相比过去大幅增加,十九大上创新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国家也有计划性、倾向性的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既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期目标。因此,深入理解并揭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不同政策强度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变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内容进行分析,接着构建了适合系统仿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明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之后,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陕西省作为分析的对象,使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量骤增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2)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对现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结构的灵敏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协同绩效大于企业绩效大于学研方绩效;(3)后续如果继续沿用现行政策结构,则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灵敏度会逐渐降低,即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会变弱;(4)从政策工具的效果来看,环境型政策效果显着,供给型政策效果相比较为乏力,需求型政策数量太少。本文从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角度出发,研究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优化的建议。
何俊萍[2](2021)在《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劳动人们”。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行业的引导作用,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去激发企业的办学活力,明确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全过程离不开行业企业参与,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议”。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重视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就业质量,并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为政府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提供参考,增强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提升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东省内的三所高职院校,研究方法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搭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含产教融合投入指标、产教融合过程指标、产教融合效果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与培训、课程建设、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满意度等九个指标,三级指标有三十二个。运用评价体系对H1、H2、H3三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H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属于优秀水平,H2和H3高职院校均属于良好水平。三所样本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是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环节、过程环节和效果环节上依然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应在充分了解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去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水平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以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的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以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的优化。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以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的产出。
张爱婷[3](2021)在《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于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再次受到关注。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由此,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本研究将视角锁定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有益经验,提出普及化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厘清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模式。其次,运用历史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再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我国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在普及化阶段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思路及方法、创新点、核心概念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深入分析了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内涵、特征与形态,并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标准、内涵做出阐释。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结合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征,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生源、教师教学、课程专业设置、学业评价等当中并未充分体现出普及化中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当中也并未完全地体现出普及化中的社会化。因此,在第四章,借鉴世界最先步入普及化的国家—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进一步在第五章中,为我国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建设性思路。本研究分别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切入点,将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分为输入、过程与输出环节。在输入环节中,应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学生来源模式,以及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环节中,高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应灵活化、综合化,教学活动与方式多样化。输出环节中,学业评价的标准应多元化,并且高校应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使更多的群体在进入高校学习的同时保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做到将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法规健全,并在评估过程中简政放权,突出高校的地位,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测中,体现普及化中社会化这一特征的同时由外到内对高等教育建立坚实的保障。
杜帮琼[4](2021)在《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研究 ——以上海市M区为例》文中提出2020年,伴随着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印发,有关督导结果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基于当下的政策背景、学校现状,本研究以反映教育督导结果的综合督导报告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M区公布的25份教育督导报告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选取个案进行实地访谈等方法,从督学视角研究综合督导报告的实践现状,了解综合督导报告的整个形成流程、内容结构、撰写依据等,探究综合督导报告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提出相对清晰且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论文的研究问题聚焦为:1.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是什么?其整个实施过程如何?撰写依据有哪些?2.综合督导报告的内容结构要素有哪些?要素之间有何关联?3.在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其的了解度、认可度如何?4.综合督导报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首先呈现全文的研究依据、研究总思路,对本研究使用到的三种研究途径进行研究设计。包括对25份综合督导报告进行分析、对M区A校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与访谈、参考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其次,从本研究的题目出发,以办学水平切入学校的自评与他评视角,从综合督导报告的撰写依据、形成流程、内容结构来阐释综合督导报告的形成及内涵。再次,根据第二章的研究设计,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得出M区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问题主要集中于:1.撰写报告的实施过程规范性还可深化;2.相关参与人员对报告了解和认可不深;3.督导报告的撰写依据在实践中单一且趋同;4.报告内容没能很好的反映出督导结果。最后,总结出综合督导报告的特点,针对第四章的主要问题讨论,从加强综合督导报告的专门研究、聚合学校相关人员的教育需求、培养撰写督导报告的专业人才、发挥督导报告使用的最优价值、完善针对督导报告的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甘学梅[5](2020)在《成都市武侯区“两自一包”教育改革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将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而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则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武侯区作为成都市区(市)县唯一一个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担负了创新改革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本文在介绍“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多种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武侯区“两自一包”试点学校川大附中西区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参与改革工作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了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实际情况,掌握了一手资料。其次,详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了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改革的过程、参与主体有哪些、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以及取得的成绩等。再次,从以人为本、系统均衡以及权益保障三个角度对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进行深入分析:(1)详细探究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进而充分发挥教师活力;(2)分析案例中各主体的职能职责以及主体间的政策互动,强化主体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3)研究案例中权益保障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出解决教育“管办评”分离主体职能不明确、学校自主办学能力弱、评估缺乏独立性等问题的成功性做法。本文研究认为,只有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充分激发教师活力,还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合作,科学明确职责,才能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顺利推进进“管办评”分离改革,最终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顾娇妮[6](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晶晶[7](2020)在《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成就一个国家的未来。深圳市作为我国一线城市,教育问题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点关注,本文主要研究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上组织公平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探索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公平感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为引言。明确本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2章为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对之前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归纳,并且指出本篇论文中所引用的一些相关理论。第3章为研究假设与模型。总结之前的相关研究,进而给出本篇论文的研究假设以及理论模型。第4章为研究方法。本文使用问卷方法,并且对量表进行了说明。第5章为数据分析及研究假设。包括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分析。第6章为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提出实质性管理建议。通过对本篇论文相关的研究以及分析,我们能够得到以下的结论: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离职倾向和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并且组织公平感会调节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具体当组织公平小于1.994时,组织公平正向调节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当组织公平大于2.608时,组织公平负向调节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本论文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尝试:(1)对民办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进行拓展。之前学者对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鲜有研究,大部分都是对公司职工、护士、幼儿教师、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而其中以组织承诺居多,本文选取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拓展了该方面的研究。(2)为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将组织公平感作为调节变量,不仅是对职业承诺研究的丰富拓展,同时为探究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张慧[8](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余文晴[9](2020)在《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提高公共财政效率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国家财政资金不仅要实现公平分配,更要实现有效使用。虽然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为此,需要大力加强各单位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多,但同时也暴露出高校预算管理中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高校支出预算按照教育资金的使用用途,可以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项目支出预算占比已高达50%。高校在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中,无论是项目库的建设,预算的编制,执行还是预算评价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高校进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已变得十分迫切。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描述性统计等方法,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对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学校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T高校通过健全项目库管理体制、设定科学的项目预算目标,加强项目预算执行和监控,完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提高高校项目支出资金使用效益,这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对我国其他高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邹逸[10](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二、中介给学校打分,如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介给学校打分,如何?(论文提纲范文)
(1)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 |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
2.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 |
2.1.4 本节小结 |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概念 |
2.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工具的分类 |
2.2.3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4 本节小结 |
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2.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概念 |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 |
2.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 |
2.3.4 本节小结 |
2.4 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综述 |
2.4.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 |
2.4.3 本节小结 |
2.5 文献评述 |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分析 |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内容 |
3.1.1 供给型政策 |
3.1.2 需求型政策 |
3.1.3 环境型政策 |
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构成 |
3.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构成原则 |
3.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框架 |
3.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框架 |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指标权重确定 |
3.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指标层次划分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及原则 |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
4.2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
4.3 确定系统边界 |
4.4 构建仿真模型 |
4.4.1 因果关系图 |
4.4.2 结构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 |
5.1 陕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模型检验 |
5.3.1 系统边界检验 |
5.3.2 量纲一致性及积分误差检验 |
5.3.3 极端情况检验 |
5.3.4 历史性检验 |
5.4 模拟与预测 |
5.4.1 学研方绩效模拟预测 |
5.4.2 企业绩效模拟预测 |
5.4.3 协同绩效模拟预测 |
5.4.4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模拟预测 |
5.5 灵敏度分析 |
5.5.1 学研方投入增长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2 企业投入增长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3 创新环境改善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4 创新交流强化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5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灵敏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优化的建议 |
6.1 降低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强化政策落实力度 |
6.2 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的力度 |
6.3 实现多种政策工具有效组合 |
6.4 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作用对象的范围 |
6.5 巩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6.6 积极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产学研协同创新缋效指标体系打分表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产教融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IPO评价模型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设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坚持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 |
二、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
三、要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原则 |
四、坚持投入、过程与产出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调查法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实施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及指标筛选结果 |
第四节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指标说明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指标说明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指标说明 |
第五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二、运用层次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研究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测算步骤 |
第二节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一、评价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原始数据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过程 |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单因素评价 |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结果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评价结果分析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评价结果分析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 |
一、设立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 |
二、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 |
三、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 |
一、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 |
二、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
三、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 |
第三节 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 |
一、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 |
二、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
三、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四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五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 |
(三)高等教育质量 |
(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理论 |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概念的形成 |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内涵 |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形态 |
(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征 |
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
(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 |
(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
(三)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
第三章 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大众化前阶段 |
(二)大众化向普及化进展阶段 |
(三)初入普及化阶段 |
二、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法律保障 |
(二)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评估 |
(三)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中的社会参与 |
第四章 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
一、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普及化前阶段 |
(二)普及化后阶段 |
二、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 |
三、普及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
(一)联邦政府的间接保障 |
(二)州政府的直接保障 |
(三)社会团体的参与 |
第五章 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
一、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 |
(一)输入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二)过程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三)输出环节的质量保障建设 |
二、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
(一)保持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完善性 |
(二)政府职能转变为幕后推动 |
(三)扶植各类社会质量保障机构 |
(四)增加多样化的评估标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研究 ——以上海市M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综合督导 |
(二)督导报告 |
(三)办学水平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开展的依据 |
(一)研究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理论依据 |
(二)研究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政策依据 |
二、研究总思路 |
三、研究途径选择及实施设计 |
(一)途径一:分析25 份综合督导报告文本 |
(二)途径二:对A校相关人员开展调查 |
(三)途径三:参考上海15 个区督导评估指标 |
第三章 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形成及内涵 |
一、顺应办学水平评估的需要 |
(一)办学水平评估:自评与他评 |
(二)自评报告与督评报告 |
二、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形成 |
(一)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撰写依据 |
(二)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形成流程 |
三、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内涵阐释 |
(一)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内涵 |
(二)M区综合督导报告的内容结构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针对综合督导报告文本的分析 |
(一)文本主题、节点与字数统计分析 |
(二)内容结构的编码分析 |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二)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三、问题讨论及困境 |
(一)综合督导报告的规范性方面还可深化 |
(二)相关参与人员对报告了解和认可不深 |
(三)督导报告的撰写依据在实践中单一且趋同 |
(四)报告内容没能很好的反映出督导结果 |
第五章 总结及建议 |
一、关于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总结 |
二、完善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综合督导报告的专门研究 |
(二)聚合学校相关人员的教育需求 |
(三)培养撰写督导报告的专业人才 |
(四)发挥督导报告使用的最优价值 |
(五)完善针对督导报告的质量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成都市武侯区“两自一包”教育改革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依据 |
1.4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 |
1.4.1 典型性分析 |
1.4.2 代表性分析 |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分析框架 |
1.7.1 以人为本,激发学校自主的办学活力 |
1.7.2 系统均衡,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 |
1.7.3 权益保障,形成三方协同的联动机制 |
第二章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案例描述 |
2.1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总体情况 |
2.1.1 案例背景 |
2.1.2 案例数据来源 |
2.1.4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前期存在的问题 |
2.2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实施历程 |
2.2.1 探索阶段(2013—2014年) |
2.2.2 试点阶段(2014—2016年) |
2.2.3 推广阶段(2016—至今) |
2.3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参与主体 |
2.3.1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 |
2.3.2 新建公办学校 |
2.3.3 社会第三方教育评估组织 |
2.4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主要做法 |
2.4.1 管理自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
2.4.2 教师自聘,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
2.4.3 经费包干,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2.4.4 多元评价,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
2.5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主要成效 |
2.5.1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2.5.2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
2.5.3 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发展 |
2.5.4 引领区域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章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的以人为本分析 |
3.1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的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 |
3.1.1 突破教师编制的掣肘 |
3.1.2 盘活教师资源的活力 |
3.2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人本原理的经验 |
3.2.1 创新灵活用人机制 |
3.2.2 依法依规落实待遇 |
3.2.3 健全专业成长体系 |
3.3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人本原理的主要经验 |
3.3.1 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 |
3.3.2 保障学校自主办学权 |
第四章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系统均衡原理分析 |
4.1 系统均衡原理及多元共治模式的重要作用 |
4.1.1 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
4.1.2 切实解决权责不清问题 |
4.1.3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
4.2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多元共治模式的构建方法 |
4.2.1 科学定位“管、办、评”功能 |
4.2.2 明确政府、学校、社会权责 |
4.2.3 构建“管办评”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
4.2.4 建立多元主体相互制约机制 |
4.3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多元共治的主要经验 |
4.3.1 转变教育治理方式 |
4.3.2 落实办学自主权 |
4.3.3 大力培育社会教育评估组织 |
第五章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权益保障分析 |
5.1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权益保障的重要作用 |
5.1.1 有利于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 |
5.1.2 有利于完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
5.1.3 有利于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
5.2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权益保障的具体内容 |
5.2.1 建立人员保障措施 |
5.2.2 完善制度与组织优化措施 |
5.2.3 财政支持保障措施 |
5.3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中权益保障的主要经验 |
5.3.1 营造教师积极参与氛围 |
5.3.2 全面优化“赋权学校”制度环境 |
5.3.3 完善区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
第六章 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启示 |
6.1 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 |
6.1.1 唤醒角色意识 |
6.1.2 建构自主办学新模式 |
6.2 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 |
6.2.1 管理权留给政府,建立教育治理新机制 |
6.2.2 办学权还给学校,建构自主办学新模式 |
6.2.3 评价权交给社会,形成第三方评估新格局 |
6.3 形成三方协同的联动机制 |
6.3.1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
6.3.2 构建主体合作机制 |
6.3.3 健全绩效问责机制 |
6.3.4 搭建主体能力建设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督导 |
2.1.2 学校督导 |
2.1.3 学校改进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CIPP模式 |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
3.2.3 理论运用浅析 |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
4.1 Ofsted的成立 |
4.1.1 成立背景 |
4.1.2 改革举措 |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2.2.2 社会交换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
3.1 研究假设 |
3.1.1 职业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
3.1.2 组织公平感的调节作用 |
3.2 研究模型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调研过程 |
4.2 数据分析过程 |
4.3 问卷的设计和测量量表 |
4.3.1 问卷调查 |
4.3.2 测量量表 |
第5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
5.1 调研样本概况及其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信度分析 |
5.1.3 效度分析 |
5.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职业承诺、离职倾向和组织公平感的相关分析 |
5.3 职业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
5.4 组织公平感的调节效应分析 |
5.5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预算与预算管理概念 |
2.1.2 绩效与预算绩效概念 |
2.1.3 预算绩效管理概念 |
2.1.4 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项目管理理论 |
3 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概况 |
3.1 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情况 |
3.2 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内容 |
3.3 高校实施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势 |
3.3.1 适应高校项目预算管理需要 |
3.3.2 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
3.3.3 调动学校各部门工作积极性 |
3.3.4 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
3.3.5 增强办学实力 |
4 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4.1 T高校简介 |
4.2 T高校收支情况 |
4.2.1 T高校预算收入 |
4.2.2 T高校预算支出 |
4.2.3 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情况 |
4.3 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实施情况 |
5 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5.1 项目库建设问题分析 |
5.2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问题 |
5.2.1 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模糊性 |
5.2.2 预算编制基础薄弱 |
5.2.3 预算主客体缺乏沟通 |
5.3 项目支出预算执行问题 |
5.3.1 缺乏科学预算执行意识 |
5.3.2 执行力度不到位 |
5.3.3 监督审核形式化 |
5.4 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问题 |
5.4.1 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单一 |
5.4.2 缺乏科学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5.4.3 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
6 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
6.1 健全预算项目库管理体制 |
6.1.1 规范项目库申报与评审 |
6.1.2 加强项目库管理 |
6.2 合理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
6.2.1 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
6.2.2 夯实预算编制基础 |
6.2.3 加强主客体沟通,使预算编制目标与发展规划相一致 |
6.3 执行与监控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 |
6.3.1 树立预算执行意识 |
6.3.2 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
6.3.3 加强项目预算监控 |
6.4 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
6.4.1 形成多元的预算绩效评价主体 |
6.4.2 建立项目支出预算评价体系 |
6.4.3 建立项目支出预算绩效奖惩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中介给学校打分,如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杨雯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D]. 何俊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张爱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4]中小学综合督导报告研究 ——以上海市M区为例[D]. 杜帮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成都市武侯区“两自一包”教育改革案例研究[D]. 甘学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7]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 王晶晶.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9]T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 余文晴.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10]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