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思危再次当选为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论文文献综述)
孙曈[1](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王建柱[2](2015)在《成思危:毕生奋斗为中华》文中认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长成思危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12日凌晨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中国经济学界又失去了一位重量级人物。2015年6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带着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前来为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祝贺80寿辰。在其乐融融的气氛
余玮[3](2015)在《经邦济世当“思危”》文中研究说明成思危带着这样的理想离开了我们,留给时代的是精神财富和改革思考,人走了,信念激励了许多人……2015年7月12日凌晨,成思危逝世。消息传出,引发无尽哀思。他生前曾有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前国家领导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接受釆访时他曾说,
王建柱[4](2015)在《成思危的三次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思危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界、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界、九届理事长,因病于2015年7月12日凌晨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成思危生前谈起人生经历,曾充满深情地说:"回顾我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有三个转折点,一是1951年由香港回内地工作,奠定了报国的方向;二是1981年到
宇虹[5](2015)在《成思危 富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文中研究指明从普通技术员到工程师,从普通劳动者到国家领导人,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成思危拥有一颗与无数仁人志士相同的报国之心。从化工研究到管理科学研究,从风险投资到虚拟经济,无论工作如何变化,成思危矢志不渝地向着自己确立的目标迈进。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影响着他,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着他……
韩晓晔[6](2013)在《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既是一项新闻语言学的工作,也是一项语用学和批评语言学的工作。任何学术都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中国语言学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语法修辞分析的语料或是语体研究的文本加以分析,但新闻语言也是一种公共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既是社会生活现代性的一种标志,更是对于社会语言生活现代性的一种型塑,新闻语言已经明显承担起为社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发展导夫先路的任务。因此,本文的基本目标是:第一,通过对于中国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分析,了解新闻语言在指称序列问题上的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动因,丰富语言学对于指称序列的认识:第二,更要通过对新闻语言中指称的序列问题的具体考察,有效地认识中国新闻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识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艰难而有效的进步,认识如何推进中国新闻语言乃至整个社会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民主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新闻语言是如何揭示着同时也型塑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具有几千年宗法制传统,当代中国正大步迈向现代化;中国的新闻生活是一个具有高度的信息垄断性,中国新闻正在发生强烈的现代变革;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序列”正是语序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选择中国新闻语言的指称序列问题,这既是一个中国当代生活中一个非常“自己”的重要问题,也是汉语研究中一个更加“自己”的问题.本文的主要方法是:以批评语言学、“新言语行为分析”、观念史学等为主要理论工具,以创刊至今的《人民日报》为主要语料来源。由此,我们从对“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重新定义出发,讨论了新闻语言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别,指出“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就是“新闻媒体语言中由若干成员按一定维度在线性过程中排列的集合而构成的一种图式。这一图式不断的强烈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断的重塑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新闻语言指称序列应该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序列和重要序列。他们的语用规律非常不一致,前辈学者研究发现的制约汉语序列的规则,通常只适用于新闻语言中的一般序列,而重要序列则需要另加分析。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成为“新闻”传播,只有“目标受众最需要的”的才最有资格成为“新闻”,由此,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人物、重要地名、重要机构和重要术语等类指称序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人物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关系。指出新闻报道中多是比较僵化、死板、固定的按照官衔或者职衔的高低来排序,忽略了新闻的关联性和易读性等原则。接着,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争议地名的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分析了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原则。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权力机构指称序列,考察了我国权力机构指称序列的变化与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提高的关系。再次,我们通过分析政治核心术语指称序列,考察了其变化与我国社会思想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对新闻语言中其他的特殊序列,包括我国现代宗教的排序、各民主党派的排序以及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的指称序列的分析,考察了序列变化与生活多元化的关系。最后,我们从“新言语行为分析”和范畴化、关联理论等角度讨论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动因和语用原则,对如何促进中国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提出我们的认识。并汇总出改革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的一系列建言。
余玮[7](2010)在《学者委员长成思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思危,湖南湘乡人,着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软科学专家和化工专家,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1935年6月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徐兵[8](2009)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文中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了近代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此世界政治文明中出现了政党和政党制度。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的炮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也随之而入,对古老的中华帝国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繁荣富强”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救亡图存”与“发展求富”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先知先觉者”在斗争中,目睹了西方的船坚炮利,既而倾向西方政治文明,掀起了“立党救国”的浪潮。一时间,中国政坛党派林立,政见各异,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政党者,寥寥无几,但毕竟在这个封建帝国开始了“立政党”、“开议院”的尝试,开创了在中国探索政党制度的先河。尽管“政党治国”的善良愿望很快被封建统治者扼杀,但思想闸门业已打开,引来的是追求民主政治的滚滚洪流。几经博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并夺取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孙逝世后,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压制其他政党,抛弃多党制,实行其一党独裁统治。但事与愿违,就在蒋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中间党派,一些中间党派成为后来的民主党派。同时,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鲜血”,拿起武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彰显了先进性和战斗力,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赢得民主党派的支持,在战斗中和民主党派建立了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成为和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经过周密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整合,还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致公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6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指导方针,开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新起点。同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创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各党派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呈现出新特点,逐步向执政党和参政党转变。文章按照上述历史逻辑,设计了框架:绪论、主体四个部分和结语。绪论阐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介绍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从宏观上说明文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世界上资本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出现。接着,说明清末,中国政党的建立、政党政治、议会民主的兴起与破产,以及孙中山倡导的政党制度的失败。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一些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分化组合。第二部分,开始说明确立政党制度的准备工作,以及政党制度怎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文章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顺利到达解放区,以及怎样筹备新政协。作者认为新政协的召开,仅在国家体制层面上建立了政党制度,而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是随着各级民主政权的建立而建立。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具体政策帮助民主党派发展,说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提出的过程及历史意义。第三部分,用社会生态一般理论说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多党合作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制度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共同奋斗,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接着说明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民主党派实现了自身的两次转变。另外,这部分还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前两节说明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即在政权系统内的运行和执政一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接着文章分析了政党制度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自系统的组织活动方式。结语分析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主要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并对长期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做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靳晓光[9](2009)在《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中西方的比较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内民主是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生命。因此,中西方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对此都非常重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历史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在长期实践中,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民主发展机制。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比较、借鉴的视角出发,在阐述、分析了党内民主发展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概述了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总结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启示,最后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正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阐述了政党与政党制度,民主与党内民主的一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政党的定义、产生、分类、特征和功能;政党制度的定义、分类;民主的定义、代表性民主理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运行原则;党内民主的概念、原则、功能和主要内容等。第二章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介绍了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情况,分析了这些国家主要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框架、内容,展望了其发展的前景。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介绍了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情况,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中国政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前景。第四章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及经验启示分析。分析了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总结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对我国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分析。从制度建设、法律建设、程序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
欧阳海燕[10](2008)在《中国政要》文中研究表明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选举产生,新一届政府也就此组成。从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们可以感受到新一届政府的某种新气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已经步入具体实践阶段。在未来五年,中国将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带领下,侧重政府职能调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说,过去30年里,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刻,中国已经开始了驾船前行。
二、成思危再次当选为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思危再次当选为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成思危:毕生奋斗为中华(论文提纲范文)
少年走上坚定的爱国之路 |
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的杰出学者 |
为国家事业尽心竭力 |
(3)经邦济世当“思危”(论文提纲范文)
(-) 烦恼与爱好之中凸现高风 |
(二) 报业泰斗之后“自强不息” |
(三) 改行、从政, 不变的是“爱国" |
(四) “唱功”与“做功”共舞 |
(五) 身处“利益场”却不为“利益, ’左右 |
(六) 更希望别人称“教授”的仕者 |
(4)成思危的三次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少年只身返回大陆 |
中年转学管理科学 |
花甲投身治国政坛 |
(6)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新闻指称序列的研究现状、分析思路和论文框架 |
1.1 研究现状 |
1.1.1 新闻语言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2 指称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3 序列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 分析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理论资源 |
1.2.3 技术路径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类型 |
2.1 序列的基本性质 |
2.1.1 序列的基本要素 |
2.1.2 序列的一般特性 |
2.1.3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属性 |
2.2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基本类型 |
2.2.1 一般序列与重要序列 |
2.2.2 固化序列、半固化序列、非固化序列 |
2.2.3 显性序列和非显性序列 |
2.2.4 单一序列和非单一序列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与国家的民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一 |
3.1 新闻语言中人物身份指称常见类型 |
3.1.1 单纯性指称 |
3.1.2 复合性指称 |
3.2 新闻语言中人物复合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 新闻语言中不同人物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1 对新闻报道中两份名单序列的解析 |
3.3.2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一般语用规则 |
3.3.3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最新语用规则 |
3.4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3.4.1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3.4.2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3.4.3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四章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二 |
4.1 与中国主权相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研究 |
4.1.1 “钓鱼岛”与“尖阁群岛”指称分析 |
4.1.2 “南沙群岛”与“斯普拉特利群岛”指称分析 |
4.1.3 有关“黄岩岛”指称分析 |
4.1.4 “中国南海”与“南中国海”指称分析 |
4.2 与中国主权无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问题研究 |
4.2.1 “北方四岛”与“南千岛群岛”指称分析 |
4.2.2 “独岛”与“竹岛”指称分析 |
4.2.3 “马岛”与“福克兰群岛”指称分析 |
4.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4.3.1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4.3.2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4.3.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五章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与社会的法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三 |
5.1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指称序列 |
5.1.1 “党政军”与“四大班子”指称序列 |
5.1.2 “党委”与“人大”指称序列 |
5.1.3 “党委”与“政府”指称序列 |
5.1.4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指称序列 |
5.2 国家司法机构的指称序列 |
5.2.1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类型 |
5.2.2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解释 |
5.3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指称序列 |
5.3.1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变化 |
5.3.2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基本规律 |
5.4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5.4.1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5.4.2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5.4.3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六章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与思想的现代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四 |
6.1 中共指导思想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6.1.2 邓小平理论 |
6.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1.4 科学发展观 |
6.2 国家建设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2.1.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2. 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指称的新四化 |
6.3 社会发展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3.1. “民主”、“文明”两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2. 富强、民主、文明三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4. 社会发展总布局并列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4.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2.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4.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5 价值观核心术语序列的变化 |
6.5.1. “五讲四美三热爱”指称序列 |
6.5.2. “三讲”与“两个治国方略”指称序列 |
6.5.3. “八荣八耻”指称序列 |
6.5.4. “24字”核心价值观指称序列 |
6.6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6.6.1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6.6.2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6.6.3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七章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与生活的多元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五 |
7.1 新闻语言中宗教指称序列研究 |
7.2 新闻语言中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研究 |
7.2.1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的特殊现象 |
7.2.2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特殊性的成因 |
7.3 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指称序列 |
7.4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7.4.1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7.4.2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7.4.3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八章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分析 |
8.1 空间及其在时间上的投射: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排序的基本原则 |
8.1.1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一般原则 |
8.1.2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原则 |
8.2 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心理 |
8.2.1 新闻指称的范畴化 |
8.2.2 新闻指称序列的重新范畴化 |
8.3 型塑与被型塑: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意识形态功能 |
结语:本文的主要贡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附录:重要指称序列改革的建言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介绍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章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起源及中国政党的产生 |
一.世界上两种类型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出现 |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萌芽与理论准备 |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产生及其关系的破裂 |
一.国民党的形成和分裂 |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三.无党派人士 |
第四节 民主革命中新型政党关系的逐步形成 |
一.解放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同中间党派关系的演变 |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派关系的重组 |
三.新型政党关系的初步形成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 |
一.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 |
二.协商建国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国家制度层面的确立 |
三.民主建政与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一.进一步深化合作思想 |
二.协助民主党派发展 |
三.帮助各党派解决实际困难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起点 |
一.政党制度指导方针的酝酿和提出 |
二.中国共产党主动践行"八字方针" |
三.各民主党派学习贯彻"八字方针"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运行的社会生态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经济环境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
三.经济转变中的民主党派 |
第二节 政党制度与政治基础 |
一.民主联合政府构想的提出与实现 |
二.民主党派的两次转变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 |
一.中共积极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二.各民主党派主动进行学习改造 |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
第四节 政党制度与对外关系 |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确立中的苏东因素 |
二.中苏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巩固 |
三.中美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合法性的提升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政党制度系统的运行 |
第一节 在国家制度体系中运行 |
一.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合作 |
二.参加各级国家政权机关 |
三.在人民政协中协商 |
第二节 执政—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 |
一.最高国务会议 |
二.双周座谈会 |
三.协商座谈会 |
第三节 执政党自系统的运行 |
一.健全组织机构 |
二.改进组织活动方式 |
三.探索领导国家政权方式 |
四.执政党自身建设 |
第四节 转型中的参政党 |
一.清理和发展党员 |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
三.参政党自身建设 |
结语 对建国初期政党制度再认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中西方的比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党与政党制度 |
第二节 民主与党内民主 |
第二章 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 |
第一节 西方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
第二节 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前景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前景 |
第四章 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及经验启示分析 |
第一节 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第二节 法律建设 |
第三节 程序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成思危再次当选为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成思危:毕生奋斗为中华[J]. 王建柱. 老年世界, 2015(09)
- [3]经邦济世当“思危”[J]. 余玮. 财经界, 2015(22)
- [4]成思危的三次选择[J]. 王建柱. 党史纵横, 2015(08)
- [5]成思危 富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J]. 宇虹. 西部大开发, 2015(07)
- [6]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D]. 韩晓晔.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8)
- [7]学者委员长成思危[J]. 余玮. 养生大世界, 2010(09)
- [8]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 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9(10)
- [9]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中西方的比较视角[D]. 靳晓光. 辽宁师范大学, 2009(11)
- [10]中国政要[J]. 欧阳海燕. 新世纪周刊,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