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无源光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带宽资源管理,波长时隙混合调度
混合无源光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孙一鑫[1](2018)在《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中带宽资源管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各种各样应用需求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兴业务,新兴业务的涌现对传统的通信网络造成了很大压力。为了满足新的业务需求,提高网络容量以适应新时代的网络需求,需对现有的接入网进行平滑升级。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结合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技术二者的优势,是接入网升级阶段的一种合理解决方案。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是点到多点的网络,其中上行链路的带宽管理算法作为影响其网络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在对混合TDM/WDMPON网络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混合叁信道TDM/WDM网络系统框架及其MPCP协议扩展情况,另外研究了混合PON系统的带宽资源管理算法,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资源调度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基于基于混合调度的TD-DWBA算法;最后本文对混合波长时隙带宽分配算法中带宽资源授权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系数的授权机制,与TD-DWBA算法的调度方式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带宽资源管理算法TDW-DWBA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研究了混合PON的网络架构、工作原理及适用于混合PON系统的媒质接入协议的基础上,重点对混合叁信道TDM/WDM PON系统框架及其MPCP协议进行了研究,混合叁信道TDM/WDM系统为后续算法的提出提供了系统模型,满足了系统由TDMPON向WDMPON平滑升级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成本需求,具有较好的兼容性、高效的成本效益和网络性能。2、在研究混合叁信道TDM/WDM PON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混合PON系统中资源调度方案,并在混合调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子周期的带宽资源管理算法——TD-DWBA算法,与传统波长时隙二维带宽资源管理算法进行了仿真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D-DWBA算法降低了端到端时延和系统丢包率,同时满足了各ONU各优先级业务队列服务质量要求,较大程度提升了混合TDM/WDMPON的系统性能。3、为了实现对系统现有波长带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本文重点研究了混合PON系统的带宽授权机制,提出了基于负载系数的带宽资源授权机制,与TD-DWBA算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二维带宽资源管理算法TDW-DWBA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基于负载系数的带宽授权机制能够进一步降低端到端时延,并有效提升带宽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22)
王汝言,蒋婧,熊余,唐剑波[2](2016)在《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中带有灰色预测的高效动态资源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的用户接入距离增大,使得往返时延增加,造成网络中闲置时间增多,进而引起带宽浪费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带有灰色预测的高效动态混合资源分配策略。通过对闲置时间内到达的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动态确立光网络单元的带宽分配策略,以减小网络时延;利用波长结束时间的差异性,周期性地实时调整各波长的数据传输顺序,实现波长的高效利用和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有效地消除闲置时间的影响,且波长得到高效地利用,提高了带宽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网络时延。(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李卫,陈明,盛朋驰[3](2015)在《10Gbit/s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低带宽、高延时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高成本、低利用率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利用马赫曾德尔干涉光开关阵列和高速铌酸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可灵活、快速地为不同光网络单元传递数据包,减少了光调制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该系统结合光载波抑制调制和波长重用技术,实现了下行10Gbit/s、上行1.25Gbit/s的通信速率,传播距离可达50km以上。(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熊余,汤小飞,蒋婧[4](2015)在《低开销混合式保护的高可靠的波分/时分混合无源光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纤故障参与保护倒换元器件多、保护资源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开销混合式保护的高可靠波分/时分混合无源光网络(WDM/TDM-PON)结构。所提结构在光线路终端(OLT)中新设计了逻辑判定、备份收发以及保护路控制单元,使波分复用(WDM)部分只对故障部分器件执行倒换操作,实现了低开销的集中式保护;在时分复用(TDM)部分采用交叉总线形结构,实现了快速的分布式保护倒换。经分析证明,所提混合式保护结构有效地减少了保护资源开销,对馈入光纤(FF)、配线光纤(DF)和最后一个公里光纤(LMF)故障提供了1.5~2.4 ms恢复时间的快速全保护,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03期)
魏雪齐[5](2015)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配电网上混合组网的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几种传统的配电网通信进行分析后接着引出了主流的两种通信技术,简单分析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各自的组网优势,并提出一种全新的组网方式——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配电网上混合组网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贵州电力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Shahab,Ahmad,Niazi(阿迈德)[6](2013)在《光载无线(RoF)与混合无源光网络(PON)无缝全双工集成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户带宽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接入网有更好的性价比、鲁棒性以及更大的容量。即使现在,终端用户期望接入网能够提供一种令人满意并且经济实惠的Quad-play(视频,语音,数据和移动性)应用和rich-media(多媒体,交互式游戏和meta-verse)应用的传送方案。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千变万化的带宽需求的驱使下,无线和有线接入网技术有了令人惊叹的发展。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对接入层面有线和无线领域的融合技术中,对适用于光载无线系统的光结构进行了技术分析。对于有线和无线网络的融合,RoF是一项非常完美的技术,因为它集合了两种技术的最佳特点。无线接入可以使用户摆脱物理连接线的束缚,这提供了移动性,灵活性和易用性。然而,光网络可以提供巨大的带宽来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这一点与无线接入有限的带宽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RoF技术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可以在保持移动性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现在以及未来的通信和娱乐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更进一步,与有线或者无线技术相比,RoF系统拥有更加广阔的地理覆盖范围和易处理性。因此,对于毫米波系统与无源光网络的集成最有潜力使现有的网络有更大的覆盖面、动态特性以及鲁棒性。然而,毫米波频率成分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受到很多损伤,这样就导致传播距离和中继的覆盖范围受限。因此,实现毫米波光载无线电网络需要减少基站的开销,把系统的复杂度和所需要的昂贵设备转移到中央总局。对于集成毫米波RoF系统,馈线光纤光网络的容量可以通过采用时分波分复用PON得到提升。这是一种高效、简便且经济的利用光纤巨带宽的方法。研究工作将继续研究在PON中用来识别和描述集成多Gbit/s毫米波RoF系统实用、简单且经济的模块。本文研究中的另一项工作是研究通过PON的未压缩的超高清电视(分辨率是当前高清电视的16倍),用于高分辨率和极低时延的视频会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05-16)
闫辉,揭水平[7](2012)在《基于混合波分复用和光码分多址的无源光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波分复用/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分析基于SSFBG(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系统实现方案及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江苏通信》期刊2012年01期)
钱银博,刘德明,张敏明,邓磊,杨康[8](2011)在《长距离波分时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10G EPON的长距离波分时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HPON)系统。系统下行采用商用化程度高、成本低的连续模式波长转换模块OEO,上行采用响应速度快、适用于突发信号波长转换的全光波长转换模块AOWC。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对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处理,可以满足100 km接入距离的要求,顺应了接入网和城域网融合的趋势。在系统的上行引入了基于SOA的全光均衡技术,使得上行光信号的幅度保持一致,使用商用10 Gb/s连续接收机替代高成本的突发接收机,降低了系统成本。系统采用扩展盒技术,可以在现有EPON的基础上方便灵活地进行系统升级,不需要改动EPON的ONU和OLT,最大限度地保留了EPON低成本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1年12期)
郑冠男[9](2011)在《混合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传送网传输介质由最初的双绞线发展到光纤,接入网也从非对称用户数字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术发展到先进的无源光接入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以较低成本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的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接入服务。PON网络拓扑多为不对称的点到多点(PTMP:Point to Multi-Point)结构,下行业务传输采用广播方式,上行业务可采取时分复用接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波分复用接入(WDMA: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复用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技术共享上行信道。一方面,随着无源光网络传输速度和距离的不断增大,TDM/WDM混合型PON网络拓扑架构成为研究重点。另一方面,支持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动态带宽分配(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算法是提升PON网络性能的关键。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当前PON的架构从时分复用PON (TDM-PON)向波分复用PON (WDM-PON)演进的发展方向,本文深入研究了一种先进的TDM/WDM混合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GPON:Hybrid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介绍了HGPON的物理层架构和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信令流程,并在OPNET网络平台上实现了对HGPON系统的建模和仿真。HGPON采用先进的无源光器件,可同时调度波长和带宽两种资源,为用户提供灵活、高速的全业务接入。(2)通过对HGPON系统MAC层信令通信过程进行排队论建模和时延分析,提出并研究了HGPON多线程上行带宽分配算法。多线程带宽分配算法利用HGPON中WDM波长资源可调度的结构特点,为上行业务传输提供多个波长线程,以达到降低业务接入时延,缓解拥塞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多线程带宽分配算法可以成倍的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网络性能。最后,由于多线程算法的复杂度随线程数增多而线形增大,HGPON系统选择最优多线程数时须考虑同时兼顾网络性能和算法代价。(3)由于语音视频等实时接入业务的流量具有突发性和时延敏感性的特点,带宽分配算法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快速地转发上行业务,降低业务的接入等待时延和缓存队列长度。本论文在HGPON排队论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带宽预测算法,并通过仿真评估对比研究了固定带宽预测算法(SEBA:Static Estimated Bandwidth Allocation)和动态带宽预测算法(DEBA:DynamicEstimated Bandwidth Allocation)的网络性能。研究表明DEBA比SEBA具有更好的网络时延性能,且预测带宽值的大小与网络负载相关。最后,DEBA算法可根据网络业务负载的变化动态调整预测带宽值的大小,优化预测带宽分配,提高带宽资源使用效率。(4)针对当前网络中接入业务多样化的特点,本论文的最后研究了HGPON网络多业务区分服务算法和资源调度策略。根据HGPON物理层架构的特点,提出了粒度更为细致的,包括ONU (Optical Network Unit)组间、ONU组内和ONU内部的叁层次QoS区分服务算法。并进一步研究了为解决ONU组间调度和ONU组内潮汐效应的二层次资源调度策略。最后通过仿真评估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5-28)
何炜[10](2010)在《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研究与技术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网融合的大趋势背景下,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技术已成为光纤到户(FTTH)接入方式的首要选择。因此,研究融合多种复用技术的下一代PON网络架构,开发新型成套无源光接入系统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基础之上,围绕构建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技术创新,并详细阐述了其网元节点设备的设计与实现。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研究了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比较了两种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结构形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融合TDM-PON、DWDM和AOWC叁项技术的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解决方案,对其进行了网络模拟仿真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性。(2)基于ATCA标准设计了OLT硬件架构,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分布式处理器方案,隔离管理和数据通道,使管理平面和数据平面独立运行,减轻了主处理器工作负荷,提升了系统稳定性。(3)采用分层设计方法构建了OLT软件架构,分离了硬件驱动、业务协议配置和管理应用叁部分功能,使系统软件可维护、可扩展和可移植,有效提升了系统可靠性。(4)在ODN设计中,基于SOA的增益饱和特性和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双SOA结构构造全光波长转换模块,将系统下行波长信号光替代特定波长激光器用作交叉增益调制中的探测光,实现AOWC模块的“光无源”和系统上、下行信号光同波长。(5)研制出了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接入系统工程样机,设计了有效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案并进行大量测试及改进,系统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10-01)
混合无源光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的用户接入距离增大,使得往返时延增加,造成网络中闲置时间增多,进而引起带宽浪费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带有灰色预测的高效动态混合资源分配策略。通过对闲置时间内到达的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动态确立光网络单元的带宽分配策略,以减小网络时延;利用波长结束时间的差异性,周期性地实时调整各波长的数据传输顺序,实现波长的高效利用和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有效地消除闲置时间的影响,且波长得到高效地利用,提高了带宽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网络时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无源光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一鑫.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中带宽资源管理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王汝言,蒋婧,熊余,唐剑波.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中带有灰色预测的高效动态资源分配策略[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
[3].李卫,陈明,盛朋驰.10Gbit/s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
[4].熊余,汤小飞,蒋婧.低开销混合式保护的高可靠的波分/时分混合无源光网络[J].计算机应用.2015
[5].魏雪齐.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配电网上混合组网的分析与应用[J].贵州电力技术.2015
[6].Shahab,Ahmad,Niazi(阿迈德).光载无线(RoF)与混合无源光网络(PON)无缝全双工集成的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3
[7].闫辉,揭水平.基于混合波分复用和光码分多址的无源光网络[J].江苏通信.2012
[8].钱银博,刘德明,张敏明,邓磊,杨康.长距离波分时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
[9].郑冠男.混合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10].何炜.混合波分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研究与技术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