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孙平,孙桐,孙尧

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孙平,孙桐,孙尧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复训练机器人,人机作用力观测,最优跟踪预测控制,跟踪误差约束

最优预测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平,孙桐,孙尧[1](2019)在《考虑人机作用力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各运动轴最优轨迹跟踪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人机作用力影响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跟踪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目的是利用系统的位置输出估计人机作用力.同时,为了抑制人机作用力并避免运动中产生较大的跟踪误差而影响康复者安全,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并得到了机器人各运动轴系统模型.进一步,结合预测控制同时约束了系统轨迹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并实现了各运动轴的最优轨迹跟踪.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文中提出人机作用力观测和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康劲松,李旭东,王硕[2](2018)在《计及参数误差的永磁同步电机最优虚拟矢量预测电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电压矢量数目限制,引入占空比优化的有限集预测控制存在较大电流脉动,且电流预测精度对电机参数依赖性较高。运行中电机参数受磁饱和等因素的影响实时变化,电流控制精度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虚拟矢量的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基本电压矢量合成虚拟矢量,拓展电压指令范围至六边形区域。采用无差拍控制原理计算最优虚拟矢量所处扇区,确定所需基本矢量,减少电流预测计算次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带有预测误差反馈校正的评价函数,计算各基本矢量作用时间,构建最优虚拟矢量提升电流控制精度。所提出的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显着降低了计算时间和电流脉动,并且具有较强的参数鲁棒性。基于两电平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陈龙,朱斌,孙晓东,汪少华[3](2018)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电动汽车单电机驱动系统高效区无法覆盖汽车行驶工况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首先,以整个多电机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机模型和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并讨论了采用高效区不同的前后轴电机时提高整车效率的方法。其次,通过台架实验标定出电机在特定转速-转矩工作点的效率,通过引入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α,将两张电机的效率图转换为整车的车速-驱动力效率图。再次,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能量最优分配策略对整车效率以及续航里程提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许玥,刘惠康[4](2018)在《污水曝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及其成本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NH_3-N)等指标很难实现实时、精准、经济的测量,因而难以根据污染物浓度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需氧量和能耗进行控制。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预测模型,再用信息粒化时序回归方法来预测COD和NH_3-N的变化,实现了对COD和NH_3-N的在线软测量。在预测指标符合出水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曝气成本数学模型;并考虑政府COD超量削减补贴,得到综合成本模型。应用NSGA-Ⅱ算法优化曝气处理工艺,可使吨水电耗降低44%~58%。(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16期)

李耀华,师浩浩,孟祥臻,焦森,曲亚飞[5](2018)在《基于预测控制的SPMSM直接转矩控制最优电压矢量选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开关表实现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不合理转矩脉动的问题,提出了最优电压矢量选择策略。依据电压矢量对转矩和磁链的作用规律得到电压矢量选择区间表,建立了磁链和转矩误差成本函数,基于预测控制对区间内的电压矢量进行最优选择,并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最优电压矢量选择策略可完全消除因开关表选择电压矢量不当引起的不合理转矩脉动,使得转矩平均误差降低58%、峰值误差降低67%,定子磁链幅值均值误差降低28%、峰值误差降低53%,同时由于采用了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从而使得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冯逸骏,陈万春,杨良[6](2018)在《线性伪谱模型预测能量最优姿态机动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气层外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最优的线性伪谱模型预测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离线弹道规划获得满足初始、终端约束且能量最优的姿态机动控制轨迹;然后,以离线弹道为基准对姿态动力学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处理,获得以状态偏差为自变量的线性误差传播方程;最后,以能量最优作为性能指标,通过高斯伪谱法对原问题进行离散,推导获得满足终端偏差修正的控制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和蒙特卡罗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精度高、求解速度快,满足实时计算要求,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实时消除各种干扰。此外,在同等控制精度条件下,该方法相对传统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跟踪方法,能量消耗减小10%。(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7](2017)在《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电系统的输出性能受工作温度、气体流速、尾气排放间隔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其中工作温度是影响输出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温度控制所具有的非线性、时滞、慢时变等复杂特性,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实时最优温度控制。该方法将灰色预测的结果代替发电系统当前工作温度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实现对发电系统最优温度进行实时跟踪。与增量式PID控制相比,所提方法有效减小了系统的超调,使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更平稳,有利于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电堆的使用寿命。且所提方法仅根据PEMFC输入输出数据在线对控制器进行调整,对PEMFC参数不敏感,可应用于类似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7年12期)

张海玮,吴爱国[8](2018)在《最优时间的无零矢量有限状态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相逆变二电平电路运行特性和交流侧共模电压抑制需求,提出了一种最优时间序列的叁相逆变器无零矢量有限状态预测控制.在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基础上舍弃零矢量,以减小输出电流偏差为目标构造价值函数;非零矢量采用最优作用时间,以消除共模干扰的最大值.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策略有效地降低了共模电压,改善了输出电流的对称性,提高了稳态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周钦[9](2017)在《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因为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等高性能调速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由于原理简单,便于处理非线性约束条件,因此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 MPTC)策略是模型预测控制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应用,但是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的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只能选择六个固定方向上幅值恒定的电压矢量,并且每个控制周期只有一个电压矢量作用,存在较大的转矩和磁链脉动。基于占空比控制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虽然可以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但是这种方法先选择电压矢量,然后再计算占空比,结合占空比后的电压矢量不能保证是全局最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电压矢量幅值与转矩和磁链增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转矩和磁链误差最小化的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该方法在选取电压矢量时,首先针对每一个电压矢量预先计算出使得下一时刻转矩和磁链与其给定值误差最小的占空比,再通过价值函数同时选取出最优电压矢量及其占空比的组合,并且在占空比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对转矩和磁链的控制。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MALTAB/Simulink中对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和本文提出的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在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占空比MPTC和最优占空比MPTC控制方法动态上保持传统MPTC的快速性的同时,稳态上减小了转矩和磁链脉动,而且最优占空比MPTC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的效果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18)

胡素强[10](2017)在《非线性系统时间最优模型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预测控制发展至今,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了,并且可以有效的处理带有约束的系统、优化求解目标,使得在线计算量足够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过程中,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工业过程的系统都是非线性的,而且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其稳定性、鲁棒性、在线优化计算的复杂度都大大增加,因此本文针对带有约束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时间最优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用来求解优化非线性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Jacobian线性化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能够推导产生一系列的凸优化问题,而且产生的线性化误差在Lipschitz条件下确定上边界范围。然后采用双重控制模式策略,在离线情况下构造一系列椭圆集来描述t步可行区域,每个椭圆集的平衡点根据上一个椭圆来选取,最后再根据在线计算合适的输入使系统稳定。采用逐步倒退计算的方法能够确保迭代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数值例子表明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负担,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一类基于多线性模型的约束非线性系统,首先基于间隙度量(gap metric)在操作范围内通过网格化取点将非线性系统进行划分,然后确定最小的线性模型库可以得到一系列线性模型集,这一类线性模型集可以精确估计非线性系统,其次根据鲁棒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离线条件下每一个子模型可以设计一个离线的局部控制器,可以根据模型集构造一些列不变椭圆集合;在线计算合适的输入,使初始状态能够很快的到达目标区域,而且离线计算的方式可以减少在线计算的负担,使得优化求解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在线条件状态在构造的不同子模型椭圆区域之间的转换能够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7-06-01)

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电压矢量数目限制,引入占空比优化的有限集预测控制存在较大电流脉动,且电流预测精度对电机参数依赖性较高。运行中电机参数受磁饱和等因素的影响实时变化,电流控制精度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虚拟矢量的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基本电压矢量合成虚拟矢量,拓展电压指令范围至六边形区域。采用无差拍控制原理计算最优虚拟矢量所处扇区,确定所需基本矢量,减少电流预测计算次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带有预测误差反馈校正的评价函数,计算各基本矢量作用时间,构建最优虚拟矢量提升电流控制精度。所提出的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显着降低了计算时间和电流脉动,并且具有较强的参数鲁棒性。基于两电平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孙平,孙桐,孙尧.考虑人机作用力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各运动轴最优轨迹跟踪预测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2].康劲松,李旭东,王硕.计及参数误差的永磁同步电机最优虚拟矢量预测电流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8

[3].陈龙,朱斌,孙晓东,汪少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J].农业机械学报.2018

[4].许玥,刘惠康.污水曝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及其成本最优控制[J].人民长江.2018

[5].李耀华,师浩浩,孟祥臻,焦森,曲亚飞.基于预测控制的SPMSM直接转矩控制最优电压矢量选择策略[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

[6].冯逸骏,陈万春,杨良.线性伪谱模型预测能量最优姿态机动控制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7].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

[8].张海玮,吴爱国.最优时间的无零矢量有限状态预测控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9].周钦.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转矩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10].胡素强.非线性系统时间最优模型预测控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

标签:;  ;  ;  ;  

最优预测控制论文-孙平,孙桐,孙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