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脉搏论文-蔡肖,赵良举,周正刚,江宇桓

人体脉搏论文-蔡肖,赵良举,周正刚,江宇桓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脉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脉树,传输线模型,外周阻力,脉搏波

人体脉搏论文文献综述

蔡肖,赵良举,周正刚,江宇桓[1](2019)在《基于传输线模型的人体脉搏波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55段人体动脉树建立传输线模型,数值仿真人体动脉树中脉搏波的传播,在心脏输出体积流率波一定的条件下,改变模型分支外周阻力来探讨阻力变化对脉搏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某分支外周阻力的增加其自身的血流量迅速下降,不同器官的阻力比增加均能引起主动脉和桡动脉平均血压的升高,且升高的趋势逐渐减小;当阻力比η=4时,肝、脾、胃、上肠膜、右肾、下肠膜分支桡动脉平均血压较正常分别增加2.86%、4.55%、1.90%、12.15%、9.81%、1.49%。脉搏波谐波与各器官病变之间存在客观联系是中医脉诊的依据,而通过对桡动脉脉搏波频域分析发现,脉搏波谐波振幅与各器官外周阻力变化的联系不明显,仿真时还需考虑不同器官病变时心脏自我调节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罗箫,奚小东,吴晗平[2](2018)在《基于nRF24L01模块无线传输的人体脉搏红外探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人体脉搏信号的特点和远程监控的需要,设计一款基于nRF24L01模块的WIFI方式实时传输脉搏信号的红外探测系统。首先利用ST188红外传感器在PPG(Photo-Plethysmography)技术的基础上采集脉搏信号,然后对其进行放大、整形、滤波,接着通过主控芯片进行信号处理,最后经WIFI方式与终端设备进行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脉搏数测量误差小于每分钟3次,当脉搏数超过手动设定的上、下限时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同时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显示。为远程医疗诊断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日常健康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翰卿[3](2018)在《基于生物散斑的非接触式人体心率和脉搏波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散斑测量技术是一种全场、非接触、高精度、操作简便、低成本的光学测量技术。随着近年来光电子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生物散斑测量技术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动态生物散斑的人体心率和脉搏波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式、远距离测量的特点,可弥补传统生理信息测量方法需要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不足,在人体生理信息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广泛用于医疗诊断、活体检测、健康监护、灾难救援等领域。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动态生物散斑的人体心率和脉搏波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论文从文献综述、测量原理、数据采集、心率和脉搏波提取算法等多方面开展研究,成功地实现了人体平均心率和瞬时心率信息的非接触式测量,并重构出了脉搏波的波形,进而通过不同实验条件、不同测试对象的实验结果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论文所建立的基于动态生物散斑非接触式人体心率和脉搏波测量方法和算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鲁棒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介绍了医疗领域中人体脉搏测量方法的发展历史和非接触式脉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现代光学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心率和脉搏波测量中的应用做出了概述和分析。(2)对激光散斑产生原理、激光散斑分类及其数学描述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生物散斑的形成机制,并详细介绍了生物散斑数据处理的几种图像处理算法。(3)阐述了激光散斑非接触式测量人体心率和脉搏波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灰度值法、质心法、数字散斑相关法等图像处理算法对动态生物散斑视频的处理结果,并选择了数字散斑相关算法进行后续实验散斑视频数据的处理。(4)进行了生物散斑非接触式测量人体平均心率和脉搏波的实验,首先分析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步骤,在动态生物散斑视频的采集中主要介绍了其过程以及如何提高动态生物散斑视频的质量,散斑视频的处理使用了数字散斑相关算法,通过对相邻两帧散斑视频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从其频谱图中提取出平均心率和脉搏波信息,通过与医用血氧探头测量结果的对比和误差分析验证生物散斑非接触式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鲁棒性。(5)进行了生物散斑非接触式测量人体瞬时心率的实验,在动态生物散斑视频数据的处理中提出了对原始的互相关系数信号的时域自相关算法,通过分析自相关系数曲线的峰值点位置即可计算出人体的瞬时心率变化。通过多种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鲁棒性,最后还分析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并给出避免或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高磊,张可菊[4](2018)在《基于单片机的人体脉搏测试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脉搏是反映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含有大量关于人体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是临床评估健康状态的最基本参数。通过调试,本系统可以实现对脉搏波动频率的测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孙松丽,周军,瞿志俊,倪文彬,闵晨阳[5](2018)在《一种人体脉搏远程医疗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脉搏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和了解人体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时代下,远程医疗监护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光电容积法脉搏波检测原理,以Pulse Sensor脉搏传感器为基础,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便携式人体脉搏检测仪,可完成脉搏信号的实时采集与本地LCD触摸屏显示;基于图形化虚拟仪器工程设计平台LabVIEW,设计了远程社区医疗监测系统,可完成远程脉搏信号的接收、显示、存储和回放;两者基于TCP/IP网络协议,共同构成了人体脉搏远程医疗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初步搭建,为人体生理信号远程医疗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3期)

马佳辉[6](2018)在《基于脉搏信号的人体脉搏特征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人体脉搏信号数据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组的人体脉搏信号从中提取并分析人体脉搏生理特征参数信息,旨在尝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医疗脉诊过程中的有效辅助手段,帮助传统中医脉象诊断客观化,继续丰富并创新人体脉搏特征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亚健康普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测和识别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传感器装置,采集得到了多组健康人体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信号),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无创无痛、方便且无不舒适感,易于被采集试验对象所接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体脉搏波信号分析,采集到的人体脉搏波信号一般存在噪声,如基线漂移,高频随机干扰和运动伪差等噪声,所以对于采集到的人体脉搏信号进行了小波阈值去噪处理,通过对人体脉搏信号分别进行了叁种不同小波阂值函数的去噪的过程和结果对比,最终选择了更适合的小波默认阈值函数处理得到的干净脉搏信号以便在接下来提取并分析脉搏生理特征参数。针对之前传统的脉搏分析方法提取出的脉搏特征参数都比较单一,识别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还重点研究了一种利用小波变化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对脉搏原始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方法,提出了通过小波多层分解提取小波细节系数计算能量值参数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IMF分量计算边际谱能量值参数,继而又尝试提出了一种Hjorth时域参数,由此组成多维度脉搏特征参数矩阵来探索人体健康状态的判断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构建出的脉搏特征参数矩阵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脉搏数据的识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分析脉搏数据的这种规律性得出脉搏与健康的关系。在本文最后总结和展望中也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也对以后人体脉搏波特征参数的提取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0)

凌建东[7](2018)在《基于脉搏波的人体健康监护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缺乏锻炼,使得我国急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急性病导致的死亡率也在增加,尤其是由于猝死导致死亡的人口正在急剧上升。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家庭医疗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对家庭医疗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多种多样,有的检测参数单一,有的不方便携带,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对人体健康进行连续监护。鉴于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穿戴式健康监护系统。首先,通过健康监护设备采集人体的脉搏波,通过监护设备中的蓝牙功能将采集的脉搏波传输到手机APP,手机APP可以实时显示脉搏波波形也可以将这些数据保存下来。其次,通过WIFI将手机APP中保存的数据传输到PC端,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都在PC端进行,主要对脉搏波波形进行特征点提取以及特征参数的计算,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匹配个人特有的标定量,通过和标定量的比较来判断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变化。当人体出现不良状况时,系统会给私人医生以及用户的联系人发预警信息。最后,私人医生可以通过手机接收PC端传出的和病人相关的健康信息。采集到的数据可以保存下来,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分析,以及一些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来提前做出准备,预防急性病的发生。本监护系统硬件部分MCU采用STM32F103C8T6开发板。采用光电脉搏波传感器来采集脉搏波信号,用CC2540来传输数据,本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遵循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实时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的原则,符合穿戴式设备的设计特点,方便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佩戴方便。将采集到的数据先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APP,最终通过手机APP传输到PC系统端做数据的处理分析。本检测系统软件部分主要采用Java语言。手机APP是基于Android手机开发,PC端是基于SSM(Spring、Sping MVC、Mybatis)框架实现了部分的功能,采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以及数据的保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马晴,李慧慧,王云龙[8](2018)在《简易人体脉搏测量仪的设计与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基于单片机设计的一款人体脉搏测量仪,其电路模块中的心率采集电路、显示电路和STC89C52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实现连接。配合ST188芯片、LM358运放、滤波电路、转换电路以及信号采集电路等相关元器件完成对人体脉搏的测量。(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8年01期)

张卫博[9](2017)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人体脉搏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 RMT)是概率统计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运用随机矩阵理论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是研究其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对复杂系统的能量谱分布以及本征值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实际数据中的关联行为特征,并以此对复杂系统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中医认为,脉搏波在节律、强度、形态等方面呈现出信息能够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性。以往的脉搏分析方法多结合医学知识进行分析,对于常识及数据精度的要求较高。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利用随机矩阵理论处理脉搏波中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对分析脉搏数据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根据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中数据建模分析的方法来处理脉搏数据,利用单环定理(Single Ring Law)对人体的脉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应状态。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结合随机矩阵理论与脉学知识分析其在处理脉搏数据方面的可行性,并对特殊矩阵进行仿真分析。2.以飞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脉搏传感器作为脉搏采集装置,设计数据采集方案,采集数十名在校学生志愿者及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人的脉搏数据。3.将测得的脉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数据建模。按照一定的矩阵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特定的谱分布并研究其经验谱分布的渐进行为或偏离行为。4.结合四象限模式从中选择处于不同象限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对其谱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状态与脉搏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17)

王一鹤[10](2017)在《基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光纤光栅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与纱线兼容,在织物式传感器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对强电磁环境下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制的光纤光栅脉搏织物传感器的基础上,对基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光纤光栅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和基于多脉搏特征参数的人体血压估算模型的建立方法。结合光纤光栅脉搏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小波阈值消噪与改进数学形态学滤波相结合的光纤光栅脉搏波消噪算法,并根据脉搏周期对形态学滤波中结构元素的长度进行自适应选择,从而改善了去除基线漂移的效果。研究了脉搏波特征点的生理意义,设计了一种脉搏波特征点的提取算法,提高了脉搏波峰值点和起止点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经消噪处理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信噪比提高了一倍。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脉搏波峰值点和起止点提取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 97.2%和97.6%。搭建了人体多生理参数采集实验平台,可对光纤光栅脉搏波、压电式脉搏波以及光电容积脉搏波进行同步采集,并基于LabVIEW编写了信号处理软件,实现了光纤光栅脉搏波的预处理及相关脉搏特征的提取。在对脉搏特征与人体血压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脉搏特征的个性化非线性人体血压估算模型的建立方法。首先选取被测个体与血压相关性较高的脉搏特征作为建模参数;然后,分析这些脉搏特征与被测者血压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上述脉搏特征及其与血压的函数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针对该个体的脉搏-血压估算模型,实现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无袖带式连续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个性化非线性血压估算模型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计算误差分别为1.93±1.39mmHg和2.05±1.56mmHg,满足血压测量国际标准对于无创血压测量精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将被测者分为四类,提出了针对每一类人群的通用血压模型建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该模型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计算误差分别为3.56±2.68mmHg和4.88±3.76mmHg。通过增加每类人群参与建模的样本数量,可使通用血压估算模型的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可穿戴无袖带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2-13)

人体脉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人体脉搏信号的特点和远程监控的需要,设计一款基于nRF24L01模块的WIFI方式实时传输脉搏信号的红外探测系统。首先利用ST188红外传感器在PPG(Photo-Plethysmography)技术的基础上采集脉搏信号,然后对其进行放大、整形、滤波,接着通过主控芯片进行信号处理,最后经WIFI方式与终端设备进行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脉搏数测量误差小于每分钟3次,当脉搏数超过手动设定的上、下限时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同时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显示。为远程医疗诊断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日常健康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脉搏论文参考文献

[1].蔡肖,赵良举,周正刚,江宇桓.基于传输线模型的人体脉搏波仿真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9

[2].罗箫,奚小东,吴晗平.基于nRF24L01模块无线传输的人体脉搏红外探测系统设计[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8

[3].李翰卿.基于生物散斑的非接触式人体心率和脉搏波测量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8

[4].高磊,张可菊.基于单片机的人体脉搏测试系统的设计[J].数码世界.2018

[5].孙松丽,周军,瞿志俊,倪文彬,闵晨阳.一种人体脉搏远程医疗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6].马佳辉.基于脉搏信号的人体脉搏特征参数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7].凌建东.基于脉搏波的人体健康监护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8].马晴,李慧慧,王云龙.简易人体脉搏测量仪的设计与制作[J].电子制作.2018

[9].张卫博.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人体脉搏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10].王一鹤.基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标签:;  ;  ;  ;  

人体脉搏论文-蔡肖,赵良举,周正刚,江宇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