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都超
(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痰病治气是指在治疗痰病时重在治气,通过治气而达到治痰的目的。痰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等使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诸病源候论》所言:“痰者,涎液凝聚。”一旦产生,又可成为加重病情或引起新的痰病的致病因素,造成“百病兼痰”。正如李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痈,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人肝则隔痛干呕寒热往来……”亦如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云:“痰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上述理论充分阐述了痰病的产生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治痰病必须治气,正如《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痰》中说:“治痰浊,实脾士,燥脾湿治其本”,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士当是治本,然而丹溪则又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痰病治气即是必先固摄正气,调理脏腑气机,其中又以脾气为重点,再结合化痰浊,从而达到“气顺则痰自除”的目的。这是继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又一治疗大法,同时又从治疗角度上阐述了痰饮病的病理机制。笔者运用痰病治气的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中医;痰病治气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17-02
1.痰病从气论治的机理
痰与气关系密切,首先从痰的生成来看,虽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但主要在脾,《医宗必读》曾云: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体内津液代谢输布失常,而痰液滋生,其次,气之运化正常与否,与痰液的生成及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气之运行正常,可使疾病早愈,反之则病情加重,气逆则痰雍,气滞则痰阻,气结则痰疑。因此治疗痰病时必须配合使用治疗气病的药物,通过治气而达到治痰的目的。
1.1脏腑气机协调,痰病无处化生。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转化、输布、排泄,全赖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协调,肺主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全身内外,肾主水,主蒸腾气化,司开合行水,所以《素问经脉别论》说:饮水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一理论阐述了人体津液的正常运行,必须经过脾胃和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才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否则就留于体内,酿成病理产物,聚而为痰,停留于体内各个部分,从而产生各种病症。痰病的产生其标在肺,其本在脾,其制在肾,由此可见,痰病的发生,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脾气的运化,肺气的输布,肾气的蒸化,在三焦气化作用下,其精微部份,或化为津液,或化为血以营养全身或变为气以推动全身脏腑气机功能协调,或变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脏腑功能协调,水液代谢正常,痰则无处化生。
此外,痰饮的生成与肝气的疏泄也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畅,出入有节,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若肝气失调,情志抑郁,影响脾胃对水津的运行输散,肝失条达,导致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潴留,郁滞生痰。
1.2脏腑气机失调是产生痰病的根本。痰病的产生多因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道,如果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则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日久形成痰。
2.痰病从气论治的常用治疗方法
痰病治气方法由于气虚痰生,气逆痰雍,气滞痰阻,气结痰疑,因此治痰治气应予以补气、降气、行气、破气为主。
2.1补气化痰法:适用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不足,导致水液停蓄成痰,用补调脏气,达到恢复气化功能。
2.1.1温补肺气、祛痰化饮。适用于肺气虚寒,痰饮内伏。以咳喘气短、痰稀泡沫、舌淡苔滑、脉细弱或弦滑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慢支炎、肺气肿等病,常用补肺汤或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2.1.2益脾气、化痰浊。适用于脾气虚弱,痰湿内停。症见纳呆恶心、泛吐痰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不泽、虚浮、腹胀便溏、时有咳喘、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细滑,用香沙六君子汤加味。
2.1.3补肾气、化痰湿。适用于肾气不足,阳虚水泛,凌心射肺。证见咳嗽气短,痰多清稀,胸闷心悸,足部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苔白腻,脉虚弱或结代,临床常见于肺心病、风心病、心衰、心性水肿等,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2.1.4肾纳气,化痰定喘。适用于肺肾气衰,肾不纳气。证见:喘咳短气、呼多吸少、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面浮色白、舌淡苔薄、脉虚弱。常用人参胡桃汤加味。
2.2行气治痰法:脾胃气滞,痰浊内生,肝气不疏,气滞痰郁。
2.2.1行气解郁,降逆化痰。适用于气滞痰郁的梅核气。证见: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胸胁满闷作痛,或湿痰咳嗽,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2.2.2行气化痰,燥湿和中。适用于湿痰内阻,气机郁滞。证见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方用二陈汤加味。
2.2.3行气解郁,疏肝理脾化痰。适用于气机郁滞,湿聚痰生。证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化,嗳气,呕恶涎沫,舌苔白腻,脉弦。方用越鞠丸加味。
2.2.4行气化痰法:用于治疗痰浊内阻气机郁滞之证,证见:胸闷、嗯中梗阻、喘息或咳喘,或精神抑郁、神志痴呆、喜怒无常、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滑,方用顺气导痰汤加减。
2.3降气除痰法:用于治疗肺胃气逆,痰浊雍滞,阻碍气机之证。
2.3.1降气平喘,温化寒痰。气不降之证。证见痰涎雍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滑,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2.3.2降气平喘,清化热痰。适用于肺实气逆,痰热内蕴之哮喘。证见咳嗽气急,痰多黄稠,胸膈胀满,舌苔白腻,脉滑数,方用定喘汤加味。
2.3.3降气化痰,益气和胃。适用于胃虚气逆,痰浊内阻。证见:胃脘痞闷,噫气频作,反胃呕吐,吐涎沫,舌苔白滑,脉弦虚。方用旋复代赭汤加减。
2.4破气消痰法:用于治疗痰浊凝滞,气结血瘀之证,证见痰核、瘰疠、瘿瘤、乳癖、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弦,方用橘核丸加减。
2.4.1破气治痰,散结消瘿。适用于气痰郁结成瘿,生于颈部一侧或两侧漫肿,边缘不甚清楚,肤色如常,按之软,无痛,或轻度肿胀,心烦易怒,苔白,脉弦滑,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海藻昆布牡蛎。
2.4.2破气化痰,软坚散结。适用于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气痰凝结肝胆筋脉而成的瘰疬。初见耳后颈侧结核如豆大,一枚或数枚不等,日久增大,窜生相互粘连,累累如串珠,推之不移,痰核坚实,且有痛感,苔白脉弦,方用四海舒郁丸加白芥子。
2.4.3破气散结,疏肝化痰。适用于气痰闪阻,肝气郁结,乳生结核。证见乳内生一硬块,形如梅李,硬而坚,推之不移,不痒不痛,久不消散而逐渐长大,日久不愈,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消核丸加牡蛎、穿山甲。
体会:痰病治气是朱丹溪提出的治本方法,已被后世广泛运用于临床,笔者在学习和实践中,通过探讨生理病理认识到脏腑气化失调是产生痰病的根本原因,总结出补、行、降、破四法,每法有其代表方,但痰病复杂,范围广泛,病因各异,在调气的基础上,配合其它方法,如兼湿邪影响气化宜行气燥湿,因火邪拢乱气化的宜下行清火,因寒邪凝滞气机的宜湿化寒湿,因食滞的则行气导滞,做到法证相应,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并掌握药物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如朱丹溪提出“痰在肋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导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痰结核在咽喉,燥而能入,用化痰药加软坚散结之药,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