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庙气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58断块,地质特征,储量评价,开发潜力
白庙气田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军[1](2014)在《白庙气田白58断块沙叁段ES_3~z开发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庙气田白58断块气藏主力产气层为下第叁系沙河街组沙叁段,气藏具有多套含气层系,含气层段跨度大,最大可达750m。主要含气层系为沙二下(ES2x)、沙叁上(ES3s)、沙叁中(ES3z)、沙叁下(ES3x)四套,气藏埋深大约在2630~4090m。地质构造复杂,沉积微相、砂体发育纵横向变化较大,气层埋藏较深,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地露压差小,气层连通性差,气井稳产难度大,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本文围绕白58断块沙叁中气藏开发潜力研究,综合利用研究区的气藏地质特征、测井解释、生产测试和生产动态信息等资料,采用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储层地质学、气藏工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为指导,对研究区主力气层沙叁中开展了储层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物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容积法对沙叁中各小层的储量进行计算,并利用试井资料对井控储量进行计算。对各小层的的储量分布及储量动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白58断块沙叁中由于井控储量少、动用程度低,造成该断块低产低效。本项研究针对该区气藏的特点,目前的井网特征,提出在白59井区域部署水平井,可将沙叁中4第3小层中的未动用储量进行开采,白70井区域部署直井,可将沙叁中2第1小层中的未动用储量进行开采;另外,在白58、白70井区沙叁中3第4、沙叁中4第1未压裂小层进行多段压裂开采,在白59、71、13井区,沙叁中1第1小层进行补孔,沙叁中3第1小层进行压裂,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动用程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4-05-20)
蒋森堡,马中华,王金志,周艳娜,孙艾敏[2](2012)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潜力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庙气田地质构造复杂,砂体发育纵横向变化大,气层埋藏深,储层低孔、低渗,地露压差小,稳产难度大,且中后期普遍出现积液,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气藏开发潜力分析显示,剩余可采储量23.73×108m3,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主体区沙叁中—沙叁下层系,尤以沙叁中、下层系开发潜力大,平面上则分布于白55断块,其储量动用率为40.48%。在储层差、人工裂缝缝长有效期短和反凝析液堆积等影响气藏开发因素分析基础上,确立了水平井、多段压裂、注气吞吐、完善气举排液采气工艺等开发技术方案,以有效实现深层凝析气藏的高效整体开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2年17期)
宋红伟,廖林,边树涛,潘秀梅,董艳蕾[3](2012)在《白庙气田沙叁段地震频谱衰减特征与含气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濮凹陷南部兰聊断裂下降盘的白庙气田沙叁段砂砾岩水下扇体为例,根据优选出的气层、水层和干层在测井资料和地震属性分析中的响应特征,通过反复试验,选取合理的时窗值及子波同态谱(Cepstral谱),采用基于模型的参量法估算地震波频谱衰减特征,开展地层含气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当时窗值选择100 ms,Cepstral延迟值为10时,地震波形稳定,而且分辨率高,含气砂体在地震中出现中高频衰减现象。与实钻成果对比发现,反演预测与钻井吻合率为82.4%。(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2年02期)
边树涛,狄帮让,董艳蕾,姜贻伟,王乐之[4](2010)在《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叁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地震道上,将随机提取的反射系数与求取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成合成地震道,将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进行匹配,计算反演的剩余值,直到匹配程度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选择合成地震记录最好的节点值作为反演结果,对下一个随机选取的节点进行反演,直到完成各个随机实现的全部反演,再对相关性大于90%的各个实现进行求均方根运算,并将获得的均方根数据体作为最终的反演结果。文中以白庙气田叁维地震工区沙叁段水下扇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岩性、电性、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地震空变子波,建立低频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反演参数λ,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技术,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实钻资料吻合率达到81.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0年03期)
莫琼,杨天庆[5](2010)在《气举采气技术在白庙气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庙气田生产后期大部分井积液严重。本文通过对排液采气方式的分析比较,提出气举排液是白庙气田合适的排液方式。气举采气在白庙气田的成功运用,对解决气田生产后期积液问题,恢复气井生产能力,延长气井生产寿命,保证气井稳产,提高中原油田天然气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0年05期)
王勇,钟建华,陈昊,黄新文[6](2010)在《白庙气田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庙气田位于东濮凹陷东部兰聊断裂带下降盘中段,为兰聊断裂和杜寨断层共同控制的一个继承性半背斜。应用变换构造理论,识别出白庙气田发育有3种类型变换构造,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少见且规模较小。受变换构造控制,该地区主要发育粗粒的冲积扇、扇叁角洲和浊积扇沉积。变换构造产生地层、构造及岩性圈闭,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影响着该区油气的分布。(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0年01期)
高武彬,李闽,洪舒娜,姜逸伟,毕建霞[7](2009)在《用白庙气田气井资料对携液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用于计算气井携液临界流量的着名的模型有Turner、Coleman、Nosseir和李闽携液模型。在确定气井携液的临界流量中,前叁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而李闽模型计算值仅有Turner临界流量的38%。用白庙气田气井资料对Turner和李闽携液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后者确定的气井携液的临界流量更准确。(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09年03期)
张蓬勃,姜林甫,葛元霞[8](2008)在《白庙气田储层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做好白庙气田储层条件及含气性分析,搞清其沉积特征与储层变化情况,认清气水分布规律,通过岩性分析、岩心观察和油气显示资料分析等,对白庙气田目的层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详细阐述了储层的岩性、沉积相类型、砂体展布特征、储层物性以及非均质性,并对储层特征做了分类评价。研究认为:白庙构造西翼气源条件好,构造位置有利,砂岩储层发育,是近期现实的有利滚动目标区;同时,构造南部白5块也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也是滚动的有利区块。(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08年05期)
李世兴,王威,任士伟,桂阿娟,温爱霞[9](2008)在《白庙气田储层评价分类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单纯用宏观或微观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都有其片面性。因此,必须选用综合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综合评判就是对一个对象的多个影响因素的多种评语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到一个综合评判指数,依据它来对储层进行分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8年10期)
陈建强[10](2007)在《白庙气田增压站气举排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的气举排液均采用气井作业期间有限时间内排液的方法,制约因素较多,措施成本较高。为满足气田开发需要,需新建增压气站实现随时随地气举排液。主要讨论了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施工参数和环境保护等工程要点。(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07年10期)
白庙气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庙气田地质构造复杂,砂体发育纵横向变化大,气层埋藏深,储层低孔、低渗,地露压差小,稳产难度大,且中后期普遍出现积液,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气藏开发潜力分析显示,剩余可采储量23.73×108m3,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主体区沙叁中—沙叁下层系,尤以沙叁中、下层系开发潜力大,平面上则分布于白55断块,其储量动用率为40.48%。在储层差、人工裂缝缝长有效期短和反凝析液堆积等影响气藏开发因素分析基础上,确立了水平井、多段压裂、注气吞吐、完善气举排液采气工艺等开发技术方案,以有效实现深层凝析气藏的高效整体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庙气田论文参考文献
[1].李勇军.白庙气田白58断块沙叁段ES_3~z开发潜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2].蒋森堡,马中华,王金志,周艳娜,孙艾敏.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潜力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
[3].宋红伟,廖林,边树涛,潘秀梅,董艳蕾.白庙气田沙叁段地震频谱衰减特征与含气性检测[J].断块油气田.2012
[4].边树涛,狄帮让,董艳蕾,姜贻伟,王乐之.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叁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
[5].莫琼,杨天庆.气举采气技术在白庙气田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
[6].王勇,钟建华,陈昊,黄新文.白庙气田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0
[7].高武彬,李闽,洪舒娜,姜逸伟,毕建霞.用白庙气田气井资料对携液模型进行对比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2009
[8].张蓬勃,姜林甫,葛元霞.白庙气田储层综合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8
[9].李世兴,王威,任士伟,桂阿娟,温爱霞.白庙气田储层评价分类新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
[10].陈建强.白庙气田增压站气举排液[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