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一种尝试——谈谈阳台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论文文献综述)
崔俊杰[1](2016)在《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铝幕墙作为建筑幕墙的主要型式之一,对建筑能耗及房间的热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将铝幕墙板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设计为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不仅能利用铝幕墙板进行太阳能集热,还能使之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所建立的实验平台对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太阳能辐射模拟器控制铝幕墙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利用循环水泵调节水管内水流量,研究在不同测试工况下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工性能,获得集热器在各工况下的集热性能和隔热特性评价参数及节能效果。通过对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本文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集热性能: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在同一辐射工况下,不同水流量时集热器集热效率η的大小关系为:η800 L/h>η600 L/h>η400L/h>η200 L/h;集热管中流量相同时,辐射强度越大,集热器的集热效率越小。不同辐射强度工况下,流量工况为200L/h,400L/h,600L/h,800L/h的平均集热效率均分别是14.59%,15.86%,17.69%,17.89%,在辐射强度为300 W/m2时达到最大值。集热器总的平均集热效率为16.51%。隔热特性:辐射强度相同时,水流量越大,铝幕墙板背后控制小室空气的内能增量越小,隔热效果越好。900 W/m2,600 W/m2,300W/m2三种模拟辐射工况下,不同辐射强度控制小室空气的内能增量均在流量为0时最大,流量为800L/h时最小,说明将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隔热效果要优于普通的铝幕墙板。在热流分配特征方面,在不同太阳能模拟辐射工况下,集热器的集热热流、对流换热热流、蓄热热流和传热热流与其表面净辐射热流比例的总平均值分别为17.71%~36.57%,16.89%-23.51%,2.95%-3.32%和42.32%-53.45%。随着辐射强度增加,集热器集热热流占净辐射热流的比例逐渐下降,集热器对流换热热流占净辐射热流的比例逐渐上升。应尽力提高集热器的集热热流,降低对流换热热流和传热热流,从而提高其集热性能。经济性: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相对于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有着更高的初投资,且在第三年的使用周期时,其节能收益可以弥补初投资的增加。但对于高层建筑,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围护结构一体化的程度更高,有效集热面积更大,所以相比之下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在节能收益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与一般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相比较,虽然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每平方米的集热量较低,但从额外投资回收年限法来看,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经济性比一般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好。
江清阳[2](2012)在《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建筑能耗在国家能源总消费量中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建筑采暖、制冷、热水耗能约占整个建筑耗能达40%。因此,如何降低建筑采暖、制冷、热水等的能耗和改变能源供应方式对于降低我国能源总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阳能由于其可再生性以及其对环境友好的优点,是重要的化石能源替代物。将太阳能在建筑中一体化应用,是规模化产业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能耗中常规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北方农村火炕作为采暖的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人口占农村85%(约1.75亿人口)。传统火炕通常利用炕体对炊事时间燃烧稻草、秸秆、柴木等生物质燃料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然后对房间进行逐步释放热量以对房间供暖。但在采暖季节大量燃烧生物质燃料不但消耗了大量能源,而且产生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对传统火炕采暖方式进行创新是我国北方农村建筑供暖技术改进的关键。本文基于北方太阳能资源丰富和传统火炕的特点,提出了充分吸收传统火炕特点的太阳能炕系统,并将其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该系统充分利用太阳炕的蓄热作用以保证夜晚人们睡眠热舒适度,同时利用百叶集热墙减少白天室内的采暖负荷。论文针对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其主要学术工作如下:首先,设计并搭建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平台。对单独太阳能炕工作模式及太阳能炕与百叶集热墙被动采暖耦合运行模式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太阳能炕、百叶集热墙及建筑的动态热响应过程,从而揭示出太阳能炕、百叶集热墙的换热机理。实验分析为理论建模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针对实验台系统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并编制相应程序用于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所建立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该程序可以动态分析系统热性能及其作用下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在炕上睡眠热舒适度,为太阳能炕蓄放热特性、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百叶集热墙优化分析提供工具。再次,选取典型的气象参数,采用通过验证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在单独太阳能炕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睡眠热舒适度的情况,并对太阳能炕运行模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另一方面,利用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太阳能炕系统理论模型对百叶集热墙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炕入口温度大于等于50℃(即:如果储热水箱温度大于50℃不进行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的太阳能炕运行模式为比较优化的炕运行模式,在该运行模式下人在炕上睡眠热舒适度PM值维持在-0.52至0.41之间,太阳能贡献率为0.598,室内空气波动维持在7.8℃至13.7℃之间而室外空气平均温度为0℃;由于太阳能炕的蓄热作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水箱越小越好;百叶集热墙系统中百叶与南墙之间的空气通道间距大约为0.05米时最为合适。综上所述,本文工作为太阳能炕的热性能研究及其在北方农村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张磊矗[3](2012)在《东丽湖区新能源供热项目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建筑智能化、良好的室内环境以及电气化成为了一股新的发展潮流。那么,暖通空调能耗以及采暖供水等方面的耗能比例将会有所增加,由于常规能源煤的使用造成了环境质量的大幅下降,很多地区都对采用煤炭供暖供热给予了一定的限制,能源形式改变后虽然环境污染有所改善,但总的用量并没有有所降低。近年来,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全国也开始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电力供应危机。因此,开发和应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内部采暖供热所不可逆转的发展理念。本研究以东丽湖区建筑采暖供热为例,首先给出了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之后在整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污水能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东丽湖区建筑采暖供热的概况,并给出了其发展的规划思路,紧接着提出了项目热源需求的对策分析,从而为项目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建议。这对其他建筑采暖供热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同时也为其他领域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提供了一个比较类似的思路,引起人们对目前能源消费结构的关注与思考。
方毅[4](2010)在《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态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等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的生态文明也成为了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考察,用深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替代浅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进一步用深绿色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健康发展。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方法已经在一些领域内屡试不爽,发展迅速。有学者借鉴SSK及SST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本文就将对技术的社会形成(SST)这一理论进行尝试性扩展,并用扩展后的理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相关问题。希望这一拓展和研究能够对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方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论文全文共七章,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七章结束语。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然后对文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先行界定,包括对于浅绿色生态文明与深绿色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等相关范畴进行界定。论文第二章,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相关理论和现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的分析。论文第三章,从《易经》、《道德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着作以及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等理论对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和理论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然后再对中国现阶段的“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以期望对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论文第四章,介绍了当今世界通行的和正在开发的生态文明相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水电技术、核能技术、氢能技术以及当下流行的碳捕获与碳封存相关技术,以期望为中国进行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论文第五章,分析中国进行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论文第六章,以科学史研究的外史论转向为逻辑起点,通过对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SST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对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的历史沿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SST理论进行推广,把SST理论方法的研究对象扩大到生态文明,即从社会综合的因素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第七章,通过以上各章节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最后得出三点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阻碍生态文明的罪魁祸首;第二,巨大的贫富差距是生态文明难以逾越的障碍;第三,特色之路是中国进行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并给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几点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引领生态文明的潮流。
张玲[5](2010)在《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传统火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由于其具有温度难以控制、燃料消耗过大、污染环境、烟道占用室内空间和搭建技术落后等弊端,更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火炕存在的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变革火炕的搭建形式、使用新型清洁能源。而现有的太阳能采暖技术不同程度的存在热效率低、性能不稳定、造价高等缺点,不能满足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采暖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技术进行设计研究。通过采取实地走访、测试等方式对山东诸城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进行实态调查。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济南地区气候条件为例,总结、提升出适用于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设计的理论体系。对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选型,包括炕面温度、炕体材料与结构、集热器朝向、集热器面积、系统设计流量、蓄热系统形式及蓄热量、运行工况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对系统主要设计参数给出了简易的算法,为后期太阳能炕采暖技术的研究和农居太阳能炕采暖的设计打下基础。经过理论分析总结,结合农宅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济南地区使用的太阳能炕采暖实验系统。为模拟农宅环境,在学校停止集中供暖的寒假期间,在学生宿舍六层某房间搭建实验台,记录了实验台的搭建过程、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理论体系。选取济南地区气温最低的1月对试验台进行实验,得到了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性能参数,对实验台的实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采暖房间的舒适度、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计算和改进,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年节能量为9315.01MJ,全寿命周期内总节能量1.86×105MJ,回收年限为5.06年,寿命周期内总节约资金11534.8元。本文最后对太阳能炕采暖系统推广的意义进行阐述。本文对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进行的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结果可广泛适用于寒冷地区农居,解决农民冬季采暖问题,改善农居冬季室内舒适度。同时,也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鹏飞[6](2009)在《打造现代化企业,促进产业升级——2009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在合肥召开》文中提出在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引领下,在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以及全国各地出台的鼓励支持太阳能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下,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在2009年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突破4000万
彭三兵[7](2008)在《深圳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紧缺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社会各界已开始普遍重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堪称技术最为成熟、经济最具竞争力、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深圳市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密集,对生活热水的需求大;同时地处夏热冬暖地区,太阳辐射资源相对丰富;然而由于高层住宅居多,太阳能热利用难以在深圳推广,因此深圳地区高层住宅太阳能热利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于深圳地区高层住宅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总结深圳地区太阳辐射及高层住宅的特征来具体探讨确定集热器类型、安装位置、系统形式及一体化方式,为深圳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借鉴。本文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集热器倾角、方位角及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配比VAR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计算,总结出了相关主要影响因素对系统单位集热面积年得热量、年平均效率及年平均日温升的影响程度。本文还利用TRNSYS系统仿真软件搭建出了强制循环直接与间接循环系统模型,模拟了深圳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的平均水平;通过软件模拟,确定了深圳地区各典型方位不同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配比VAR对系统单位集热面积年得热量、年平均集热效率、年平均日温升及水泵年运行时间的影响关系,并通过曲线拟合得出函数关系;以系统寿命周期内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确定了各典型方位下不同价位水箱对应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最佳配比VAR的关系;通过最优VAR下对应的系统单位集热面积年净节能量、静态增投资回收期、动态增投资回收期及CO2减排效益的分析,确定了不同水箱价位下系统的最大节能潜力与经济性能,为深圳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安装方位的选择提供借鉴参考;同时确定了深圳地区各典型方位系统日得热量的全年分布情况,为深圳市各典型方位太阳能热水系统供需平衡设计提供借鉴。同时结合深圳市高层住宅屋面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设计实例,通过实测得出了系统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运行的实际效果,分析并确定了系统的性能特点;此外还确定了集热器对高层住宅屋面隔热性能的改善效果,与阳台、外墙式立面相比,改善效果更为显着,从而进一步证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屋面一体化结合的优越性。
曹阳,陈伟[8](2007)在《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自动跟踪系统》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家用阳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自动跟踪器——单轴太阳跟踪系统。介绍了该太阳跟踪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了自动跟踪电路,并通过实验对跟踪器的实用性进行了讨论和验证。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王静[9](2006)在《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指导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借鉴外国较为成熟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多个建筑环境评估体系。随着我国评估体系的日益发展,加强评估体系的指导作用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评估体系今后自身完善与成果推广的重要环节。城市住区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之一,由外国单体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发展而来的我国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正逐步成为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指导与认证的重要工具。论文的研究基于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指导作用展开。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总结、调查走访、分析比较、实证应用与多学科工具应用。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比较研究,采用先国外后国内、先综述后重点的方式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评估体系的发展与实践情况,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典型的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模型特点之后,提出了我国两种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由于设计阶段的标准数量较大可能会造成实际指导作用偏弱的观点。第二部分是应用研究,选取了三个城市新建住区,用多种住宅环境评估体系对其进行模拟评估,总结应用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指导作用的不足之处;然后通过计算两种体系中标准的权重与得分率的关联系数,对第一部分所提观点进行了验证;接着利用管理学中“80/20定律”对我国住宅环境评估体系设计阶段的标准进行筛选,强化原有体系中的重点标准。第三部分是优化研究,对原有标准进行拓展,并以自下而上的角度,根据标准与我国城市主要的13种环境问题的关系建立概念模型,应用灰色判定的方法对标准进行序化,计算出各项标准的权重,得到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框架。论文从“如何去做”而非“做得如何”的角度建立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以一种开放的结构方式强化评估的应用灵活性,从而提高评估体系的指导作用。论文希望通过对于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探索以及建立城市住区环境评估方法的尝试,对如火如荼的我国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齐颖[10](2005)在《建筑中综合应用太阳能系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能源危机,地球环境恶化的大形式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解决这个困扰我国的难题的途径之一是提倡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从建筑学的角度提出应用太阳能的建筑整体设计的问题。首先对建筑应用太阳能进行了理论探讨,介绍了国内外建筑应用太阳能的情况,然后分别对与我国现实情况联系紧密的两种类型的太阳能应用进行了详尽剖析和实践总结,提出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应用于建筑的相关技术要点,指出它们分别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我国建筑法规中可制定的促进太阳能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太阳能建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一种尝试——谈谈阳台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一种尝试——谈谈阳台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论文提纲范文)
(1)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与建筑墙体一体化 |
1.2.2 太阳能与建筑阳台一体化 |
1.2.3 太阳能与建筑屋面一体化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案 |
2.1 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原理及构造 |
2.1.1 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
2.1.2 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及构造 |
2.2 主要测试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测试方案 |
2.3.1 测点布置 |
2.3.2 参数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热性能测试分析 |
3.1 实验测试结果 |
3.2 集热量计算分析 |
3.2.1 集热量的计算 |
3.2.2 累计集热量的变化规律 |
3.3 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
3.4 集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
3.4.1 辐射强度对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的影响 |
3.4.2 流量对累积集热量及集热效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热性能测试分析 |
4.1 控制小室内空气温度变化 |
4.2 控制小室空气的内能增量计算 |
4.3 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
4.3.1 辐射强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4.3.2 流量对隔热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研究与分析 |
5.1 集热器的热平衡方程 |
5.2 热流特征分析 |
5.2.1 净辐射热流特性分析 |
5.2.2 集热热流特性分析 |
5.2.3 对流换热热流特性分析 |
5.2.4 蓄热热流特性分析 |
5.2.5 传热热流特性分析 |
5.3 热流分配特征 |
5.4 经济性分析 |
5.5 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能源概况 |
1.1.1 人均能源储备较少 |
1.1.2 中国能源消耗增长较快 |
1.1.3 能源效率低下 |
1.2 我国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基本状况 |
1.2.1 建筑能耗在全国总能耗的比例 |
1.2.2 建筑能耗的特点 |
1.2.3 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 |
1.3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
1.3.1 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 |
1.3.2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 |
1.4 太阳能采暖 |
1.5 太阳能在建筑中采暖研究现状 |
1.5.1 太阳能被动采暖研究现状 |
1.5.2 太阳能主动采暖研究现状 |
1.5.3 太阳能主被动结合的复合式采暖系统研究现状 |
1.6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 |
1.7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背景及课题研究思路 |
1.7.1 我国北方农村建筑能耗的特点 |
1.7.2 传统火炕供暖的缺陷 |
1.7.3 传统火炕供暖的研究现状 |
1.7.4 本课题的提出 |
1.8 本课题主要工作与研究思路 |
1.8.1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思路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台介绍 |
2.1 引言 |
2.2 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太阳能炕复合采暖系统实验平台介绍 |
2.2.1 系统组成 |
2.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系统实验台部件选择设计 |
2.3.1 太阳能炕部分 |
2.3.2 热箱部分 |
2.3.3 百叶集热墙系统部分 |
2.4 实验测试仪器性能参数 |
2.4.1 数据采集测试仪器 |
2.4.2 温度测量仪器 |
2.4.3 太阳能辐照度测量仪器 |
2.4.4 室外风速测量仪器 |
2.4.5 流量计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测点布置 |
3.2.2 实验方案 |
3.3 测试结果与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太阳能炕单独运行模式 |
3.3.2 太阳能炕与百叶集热墙耦合运行的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理论模型与验证 |
4.1 引言 |
4.2 与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热过程分析 |
4.3 与建筑耦合的太阳能炕理论模型 |
4.3.1 围护结构及炕各层的导热模型 |
4.3.2 炕体中水管层的换热模型 |
4.3.3 室内空气换热计算 |
4.3.4 边界条件及公式 |
4.4 太阳能集热系统理论模型 |
4.4.1 太阳能集热器瞬时效率公式推导 |
4.5 百叶集热模块理论模型 |
4.5.1 百叶与南墙之间空气通道模型 |
4.5.2 百叶集热墙模型相关计算公式 |
4.6 系统理论模型验证 |
4.6.1 单独太阳能炕工作模式 |
4.6.2 太阳能炕与百叶集热墙运行工作模式的实验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炕系统对睡眠热舒适度影响研究及集热系统与百叶集热墙优化 |
5.1 引言 |
5.2 太阳能炕系统对睡眠热舒适度影响研究 |
5.2.1 太阳能炕运行模式设定及模拟条件设定 |
5.2.2 睡眠热舒适度模型 |
5.2.3 模拟结果分析 |
5.3 太阳能集热系统优化分析 |
5.4 百叶集热模块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后续工作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符号表 |
图表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东丽湖区新能源供热项目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再生能源相关理论 |
2.1.1 可再生能源相关概述 |
2.1.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 |
2.2 建筑节能理论 |
2.2.1 建筑节能概述 |
2.2.2 建筑节能的意义 |
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归纳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 |
2.4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4.1 项目 |
2.4.2 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发展 |
2.4.3 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3章 新热源供应技术发展现状 |
3.1 太阳能供应现状 |
3.1.1 太阳能热泵技术 |
3.1.2 经济性分析以及应用前景 |
3.2 地热能供应现状 |
3.2.1 地热能的直接利用 |
3.2.2 地热能供应技术 |
3.3 污水能供应现状 |
3.3.1 污水现状概述 |
3.3.2 城市污水的热能特征 |
第4章 东丽湖区项目热源现状及其需求分析 |
4.1 项目简介 |
4.2 东丽湖区项目热源现状分析 |
4.2.1 热源概况 |
4.2.2 地热站概况 |
4.2.3 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
4.3 东丽湖区项目供热需求分析 |
第5章 东丽湖区项目新热源建设方案分析 |
5.1 东丽湖区项目新热源建设总体规划 |
5.1.1 新热源建设总体思路 |
5.1.2 新热源建设主要任务 |
5.2 东丽湖区项目新热源建设技术选择分析 |
5.2.1 新热源热水供应技术分析 |
5.2.2 新热源供热技术分析 |
5.2.3 其他技术 |
5.3 东丽湖区项目新热源建设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浅绿色的生态文明 |
二、深绿色的生态文明 |
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
第三节、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一、浅绿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二、深绿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第四节、SST 理论研究综述 |
一、知识社会学与SSK |
二、社会形成理论与社会建构论 |
第五节、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二节、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一、《寂静的春天》——生态文明理论的开山之作 |
二、从《增长的极限》到《超越极限》 |
三、从《生态经济》到《B 模式》 |
四、从《超越增长》到《新生态经济》 |
五、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 |
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易经》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二、《道德经》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三、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一、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 |
二、当代中国的的生态文明实践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 |
第一节、洁净煤技术 |
第二节、高效节能技术 |
一、红外加热技术 |
二、微波加热技术 |
三、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
四、纳米节能技术 |
第三节、水电开发利用技术 |
一、三峡大坝关键技术 |
二、混流式水轮机技术 |
三、抽水蓄能机组技术 |
四、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
五、小水电技术 |
第四节、风能利用技术 |
一、风能基本特点 |
二、风能技术概述 |
三、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
四、风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核能开发利用技术 |
一、核电的基本特性 |
二、核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
三、世界上主要的的核能技术 |
四、核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六节、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一、生物质能基本特点 |
二、国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三、国内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五、生物质能发展前景分析 |
第七节、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 |
一、太阳能资源的特点 |
二、太阳能利用现状 |
三、太阳能利用技术 |
四、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
第八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
一、二氧化碳概述 |
二、国内外碳捕获、封存与利用现状 |
三、碳捕获主要技术 |
四、碳封存与利用主要技术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系统科学理论 |
一、系统科学基本理论 |
二、系统思维及其应用 |
第二节、低碳经济理论 |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节、循环经济理论 |
一、浅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 |
二、深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困境 |
第六章 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及其推广 |
第一节、科学史研究的外史论转向及其意义 |
第二节、作为SSK 研究方法的社会建构论 |
第三节、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SST 理论 |
第四节、SST 理论的推广应用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阻碍生态文明的罪魁祸首 |
第二节、巨大的贫富差距是生态文明难以逾越的障碍 |
第三节、特色之路是中国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一、加强国际合作、把握国际话语权 |
二、强化技术创新、开源同时节流 |
三、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引领生态文明潮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现状 |
1.1.2 传统火炕优势和弊端的分析 |
1.1.3 太阳能炕采暖是一种适宜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使用的采暖方式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来源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山东诸城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
1.4.1 山东诸城气候简介 |
1.4.2 系统简介 |
1.4.3 运行工况及效果 |
第2章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理论研究 |
2.1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原理与结构 |
2.1.1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原理 |
2.1.2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结构 |
2.2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设计 |
2.2.1 设计条件分析 |
2.2.2 供热采暖系统选型 |
2.2.3 末端供暖系统设计 |
2.2.4 集热系统设计 |
2.2.5 蓄热系统设计 |
2.2.6 运行工况设计 |
2.2.7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第3章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实验研究 |
3.1 实验台简介 |
3.1.1 实验台设计 |
3.1.2 实验台制作 |
3.2 测试系统简介 |
3.2.1 太阳能炕测试系统 |
3.2.2 环境气象参数测试系统 |
3.2.3 其它测试仪器 |
3.3 实验研究 |
3.3.1 测试内容 |
3.3.2 测点布置 |
3.3.3 测试过程 |
3.3.4 测试数据整理分析 |
第4章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综合评价及推广意义 |
4.1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综合评价 |
4.1.1 节能性分析 |
4.1.2 经济性分析 |
4.2 改进后的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综合评价 |
4.2.1 节能性分析 |
4.2.2 经济性分析 |
4.3 太阳能炕的推广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深圳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
1.1.2 可再生能源利用 |
1.1.3 太阳能利用 |
1.2 国内外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现状对比 |
1.3 深圳市太阳能利用现状分析 |
1.4 深圳市太阳能热水利用前景分析 |
1.4.1 太阳辐射资源和产业优势 |
1.4.2 政策激励和示范工程 |
1.4.3 高层住宅太阳能一体化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太阳能热水应用技术的相关理论 |
2.1 太阳能热水应用理论基础 |
2.1.1 集热原理 |
2.1.2 集热效率 |
2.1.3 太阳辐射 |
2.2 集热器相关传热模型 |
2.2.1 性能稳态模型 |
2.2.2 天空辐射 |
2.2.3 对流换热 |
3 高层住宅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研究 |
3.1 集热器类型的选择 |
3.1.1 集热器主要类型 |
3.1.2 集热器性能比较 |
3.1.3 集热器类型确定 |
3.2 集热器安装位置分析 |
3.2.1 集热器最佳方位的确定原则 |
3.2.2 集热器安装方位的选择 |
3.3 系统形式的选择 |
3.3.1 系统形式的比较 |
3.3.2 系统形式的确定 |
3.4 一体化方式的确定 |
3.4.1 应用现状 |
3.4.2 屋顶架空构架式 |
3.4.3 阳台构架式 |
3.4.4 一体化形式的确定 |
4 高层住宅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模拟分析 |
4.1 TRNSYS 模拟软件简介 |
4.1.1 模拟软件特点 |
4.1.2 系统部件模型 |
4.1.3 系统模型 |
4.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优化研究 |
4.2.1 模拟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2.3 正交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4.3 VAR 优化研究 |
4.3.1 系统年度初投资的确定 |
4.3.2 太阳能收益的确定 |
4.3.3 VAR 优化 |
4.3.4 水箱高度半径比优化 |
4.4 系统最优M 值的确定 |
4.4.1 集热面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典型方位选取分析 |
4.4.3 系统性能分析 |
4.4.4 系统最优M 值的确定 |
4.5 系统投资回收期的确定 |
4.5.1 静态增投资回收期 |
4.5.2 动态增投资回收期 |
4.5.3 CO_2 减排效益 |
4.6 系统全年日得热量分布 |
5 高层住宅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原理与方法 |
5.1.1 测试对象 |
5.1.2 测试内容与方法 |
5.1.3 测试装置及测点布置 |
5.1.4 测试误差分析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系统平均日效率分析 |
5.2.2 系统垂直方向上温度、流量分布 |
5.2.3 集热器对屋顶隔热性能分析 |
6 成果总结及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
6.2.1 关于深圳地区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应用的深入研究 |
6.2.2 关于测试工作的完善 |
6.2.3 关于气象数据的完善 |
6.2.4 关于软件模拟的完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指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4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概念阐释 |
2.1 城市住区 |
2.2 建筑/住宅环境评估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国建筑环境评估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
3.1 发展概况 |
3.2 简要介绍 |
3.3 综合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国典型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实践与分析 |
4.1 英国ECOHOMES 体系 |
4.2 LEED 体系住宅版本 |
4.3 GBC 体系住宅版本 |
4.4 CASBEE 体系住宅版本 |
4.5 典型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模型特点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建筑环境评估体系的发展与实践 |
5.1 发展概况 |
5.2 内容简介 |
5.3 主要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模型特点比较 |
5.4 发展趋势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环境评估体系在城市住区中的应用研究 |
6.1 思路、流程与方法 |
6.2 案例选取 |
6.3 模拟评估 |
6.4 关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住宅环境评估体系的简化研究 |
7.1 基本思路 |
7.2 简化过程 |
7.3 简化成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建构研究 |
8.1 基本思路 |
8.2 外国社区环境评估的研究 |
8.3 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标准建构 |
8.4 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权重建构 |
8.5 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框架 |
8.6 城市住区设计阶段环境评估方法的特点与价值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论文的基本观点 |
9.2 论文的工作总结 |
9.3 研究存在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我国4 种住宅环境评估体系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
附录B 万科住区生态评定 |
附录C 建评结合的常州北港生态小区设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建筑中综合应用太阳能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危机的威胁 |
1.1.2 建筑能耗的日益增大 |
1.1.3 建筑应用太阳能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1 建筑综合应用太阳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2 建筑综合应用太阳能是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 |
第二章 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发展应用现状 |
第一节 建筑中应用太阳能的方式 |
2.1.1 太阳能应用方式的分类 |
2.1.2 被动式太阳房 |
2.1.3 太阳能热水系统 |
2.1.4 太阳能光电应用 |
第二节 国外建筑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
2.2.1 国家政策支持 |
2.2.2 建筑上的太阳能应用 |
2.2.3 实例 |
第三节 国内建筑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
2.3.1 我国的相关政策 |
2.3.2 我国建筑中应用各类太阳能技术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整合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整合设计方法 |
3.2.1 基本原则 |
3.2.2 规划设计要点 |
3.2.3 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
第三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整合设计实例 |
3.3.1 实例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
3.3.2 太阳能热水系统优选与布置 |
3.3.3 集热器接口设计研究 |
3.3.4 集热器标准化设计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采暖系统与建筑整合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太阳能采暖系统与建筑整合设计要点 |
4.1.1 太阳能采暖建筑整体设计观 |
4.1.2 规划布局 |
4.1.3 建筑室内平面布局 |
4.1.4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 |
4.1.5 太阳能集热设备 |
第二节 太阳能采暖系统与建筑整合设计实例 |
4.2.1 实例分析及问题提出 |
4.2.2 对原有农宅的调查 |
4.2.3 新农村太阳房整合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规范中的太阳能相关指标设想 |
第一节 在建筑规范中增加太阳能相关指标的设想 |
5.1.1 建筑规范的主导作用 |
5.1.2 当前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缺乏太阳能的相关指标 |
5.1.3 增加太阳能相关指标的设想 |
第二节 太阳能应用率的定义设想 |
第三节 太阳能集热面积与绿化面积的换算 |
5.3.1 太阳能与绿化的关联因素 |
5.3.2 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减排C02和各种绿化的空气净化作用 |
5.3.3 太阳能集热面积与绿化面积的换算 |
第四节 太阳能相关指标的作用预期分析 |
5.4.1 推动国家的四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
5.4.2 提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促进住宅产业的良性循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一种尝试——谈谈阳台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幕墙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D]. 崔俊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0)
- [2]与新型百叶集热墙结合的复合太阳能炕系统实验和理论研究[D]. 江清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3]东丽湖区新能源供热项目建设研究[D]. 张磊矗. 吉林大学, 2012(10)
- [4]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D]. 方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5]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炕采暖系统设计研究[D]. 张玲.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 [6]打造现代化企业,促进产业升级——2009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在合肥召开[J]. 鹏飞. 太阳能, 2009(12)
- [7]深圳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应用的研究[D]. 彭三兵. 重庆大学, 2008(06)
- [8]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自动跟踪系统[J]. 曹阳,陈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7(04)
- [9]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指导作用研究[D]. 王静. 清华大学, 2006(02)
- [10]建筑中综合应用太阳能系列研究[D]. 李齐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