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层民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都,街头文化,下层民众,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论文文献综述
耿晓喆[1](2019)在《历史叙事的转向与语境回归——评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突破旧文化史的窠臼,将历史叙事与史料解读巧妙融合。该书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出发,借助心理分析与深描、细描等研究方法,以"细小叙事"强化旧时学界未曾关注的细枝末节。并综合运用多重史料,力图回归历史语境,重现清季民初成都的街头文化,进而为大众"发声"。由此不断建构起大众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成为新文化史关于中国方面研究的重要着作。(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3-26)
冯尔康[2](2018)在《乾隆年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以《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记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和《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中,马戛尔尼、巴罗等人观察并记述了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发现他们具有尽心尽力的劳作态度,苦干巧干的劳动作风;妇女与男子一样从事田间农活;他们饮食粗粝,衣着不整,居室简陋,很是清苦;他们因信仰神灵、命运和崇拜皇帝,陷于无权状态,安贫守分,是吃苦耐劳、可悯可叹的守法良民。而清朝皇帝则享有隆重尊君礼仪,占有不可数计的财富和专用的御道,生活奢华;为其服务的官僚体制就像一架机器,听其指令且有序、高效地运转;高度集权的皇权为世界王权之最,非其他国家的君主可比拟。建立在勤劳朴实的民众基础之上的清朝君主专制政权十分巩固,它虽然能够兴办重大水利工程,维持社会稳定,然而亦有难于克服的隐忧。清朝君主集权体制的完善,并不能够给民众带来福泽。有着种种社会问题的满清社会、政权将有怎样的前途,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未雨绸缪。(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冯尔康[3](2017)在《乾隆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以《乾隆英使觐见记》记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拙作《清朝前期西洋传教士笔下中国人性格与中国政体》的姊妹篇,那篇是利用传教士书信资料,本文则使用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乾隆英使觐见记》素材,资料作者基本上为相同时期的西方人,身份虽不相同,观察却异曲同工,只是在细致程度与分析深浅上略有差别。马戛尔尼等人观察到,中国下层民众具有尽心尽力的劳作态度,苦干巧干的作风,保证活计的质量,妇女与男子一样从事农活;民众饮食粗粝,不如西方乞丐,衣着不整,居室简陋,很是清苦;他们因信仰神灵和命运,安贫守分,是吃苦耐劳、可悯可叹的守法良民。清朝皇帝享有隆重尊君礼仪,占有不可数计的财富,专用的御道,生活奢华至极,为其服务的官僚体制就像一架机器,听其指令有序高效地运转,高度集权的皇权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世界王权之最,其他国家的君主无可比拟。建立在勤劳朴实民众基础上的清朝政权巩固,然有难于克服的隐忧。因为皇帝和官员故步自封,不讲求科学,不懂得发展近代工商业,还是传统社会的那套办法管理国计民生,溺婴就表现出民众相当贫穷,成为社会问题,重满轻汉职官制度形成又一个社会问题。清朝体制完善并不能够给民众带来福泽。(本文来源于《明清论丛》期刊2017年01期)
刘迎胜,金恩美[4](2015)在《下层民众眼中的蒙、宋与高丽——南宋海道所获蒙丽信息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宁波为南宋与高丽往来的重要口岸。自北宋起,因为辽、金立国于北,宋室与高丽无法沿陆路往来,只能借助海道交往,对中国北方也甚少直接接受信息的渠道,因而宁波不仅是宋、丽两国商人交易,官府借抽分获取收入的场所,也是南宋当局通过高丽入境人员,了解高丽及中国北方蒙、金统治区情况的重要地方。南宋梅应发、刘锡纂修《(开庆)四明续志》卷八中收有两则有关高丽的资料。其中第一则史料,记录了高丽海难遇险船舶在获救之后,南宋当局发现船员中有高丽高级官员的随从,通过讯问了解了此前刚发生不久的高丽国王与权臣之间的斗争。其第二条材料,则记载了两位普通南宋百姓被蒙古掳掠后,在辽阳地区的境遇。南宋官员通过他们,了解到处于蒙、宋之间的山东杨安儿武装集团的情报。本文循匕述史料所涉人物与事件的线索,考察了史料中所反映的蒙、宋与高丽间交往。(本文来源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期刊2015年01期)
王如君[5](2015)在《美国果真“人生而平等”吗?》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媒体近日披露了两份报告,引起广泛关注:一是美国劳工联合会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上市大公司首席执行官薪酬是普通员工的373倍,超过了前年的331倍。去年此类企业首席执行官薪酬上涨将近16%,而普通员工仅涨2.4%;二是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财富分析报告显示,2(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5-06-14)
景佳奇[6](2015)在《试述民间信仰在下层民众与上层统治阶级中的纽带作用——以潮汕地区叁山国王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强大的势力和社会力量,源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寄托和希望能够通过它得以表达和展现,是人类生存中因谋生环境的艰苦而造成的对某一种神力的祈求。上层统治者将民间信仰看作是教化民众、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而下层民众将其当做是能够诉述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期望的方式,民间信仰在其中便起到一种桥梁纽带作用。(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5年08期)
李强,王世伟[7](2015)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层民众的职业道德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改变社会生活的历史巨变,作为短期内直接遭受工业革命负面影响的下层民众,其职业道德倾向值得关注。在简要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层民众的基础上,可以展示在社会巨变面前,下层民众的自律自助与自暴自弃并存的二元职业道德倾向。(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朱亚梅,张亚红[8](2014)在《十九至二十世纪美国上流社会和下层民众间时尚风俗差异对比研究——基于华顿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伊迪斯·华顿具有代表性的五部作品,即《欢乐之家》(1905)、《纯真年代》(1920)、《月亮的隐现》(1922)、《老处女》(1924)和《伊坦·弗洛美》(1911)。前四部描述的是旧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者则是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为背景。通过对这五部作品里有关时尚风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上流社会和下层民众间时尚风俗差异有所了解。(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31期)
刘迎胜,金恩美[9](2014)在《下层民众眼中的蒙、宋与高丽——南宋从海道所获蒙丽资讯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梅应发、刘锡纂修有《(开庆)四明续志》,其开庆元年刻本今存北京图书馆,而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收录者为清咸丰四年(1854年)《宋元四明六志本》此方志卷八中,收有两则有关高丽的资料,其一为《蠲免抽博倭金收养飘泛倭人丽人附》中之"收养丽人"条,其二为《收刺丽国送还人》。(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韩国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历史卷(韩国研究丛书之五十八)》期刊2014-10-17)
陈娟[10](2013)在《16、17世纪英国中下层民众的诉讼心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上,英国的诉讼制度往往因高昂的费用支出和时间投入而被视为民众诉讼的障碍。然而,16、17世纪英国出现的诉讼大爆炸揭示了另一种可能,私人起诉制度赋予了中下层民众相当大的自由和灵活,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起诉、不起诉、终止上诉或调解等手段来寻求公平正义,同时这些手段还可用来获取金钱赔偿和心理满足等。讼与非讼的选择都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下层民众实用主义的法律态度。(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下层民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和《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中,马戛尔尼、巴罗等人观察并记述了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发现他们具有尽心尽力的劳作态度,苦干巧干的劳动作风;妇女与男子一样从事田间农活;他们饮食粗粝,衣着不整,居室简陋,很是清苦;他们因信仰神灵、命运和崇拜皇帝,陷于无权状态,安贫守分,是吃苦耐劳、可悯可叹的守法良民。而清朝皇帝则享有隆重尊君礼仪,占有不可数计的财富和专用的御道,生活奢华;为其服务的官僚体制就像一架机器,听其指令且有序、高效地运转;高度集权的皇权为世界王权之最,非其他国家的君主可比拟。建立在勤劳朴实的民众基础之上的清朝君主专制政权十分巩固,它虽然能够兴办重大水利工程,维持社会稳定,然而亦有难于克服的隐忧。清朝君主集权体制的完善,并不能够给民众带来福泽。有着种种社会问题的满清社会、政权将有怎样的前途,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未雨绸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层民众论文参考文献
[1].耿晓喆.历史叙事的转向与语境回归——评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C].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19
[2].冯尔康.乾隆年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以《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记叙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冯尔康.乾隆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以《乾隆英使觐见记》记叙为例[J].明清论丛.2017
[4].刘迎胜,金恩美.下层民众眼中的蒙、宋与高丽——南宋海道所获蒙丽信息追踪[J].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5
[5].王如君.美国果真“人生而平等”吗?[N].人民日报.2015
[6].景佳奇.试述民间信仰在下层民众与上层统治阶级中的纽带作用——以潮汕地区叁山国王信仰为例[J].读书文摘.2015
[7].李强,王世伟.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层民众的职业道德倾向[J].唐都学刊.2015
[8].朱亚梅,张亚红.十九至二十世纪美国上流社会和下层民众间时尚风俗差异对比研究——基于华顿作品[J].才智.2014
[9].刘迎胜,金恩美.下层民众眼中的蒙、宋与高丽——南宋从海道所获蒙丽资讯追踪[C].第十五届中国韩国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历史卷(韩国研究丛书之五十八).2014
[10].陈娟.16、17世纪英国中下层民众的诉讼心态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