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甲基化论文-杨谛,于博,于雅琼,仇丽鸿

脱甲基化论文-杨谛,于博,于雅琼,仇丽鸿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甲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向分化,牙周膜细胞,Jmjd3,甲基化酶

脱甲基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谛,于博,于雅琼,仇丽鸿[1](2018)在《组蛋白脱甲基化酶Jmjd3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包括组蛋白H3赖氨酸27位点甲基化在内的翻译后修饰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Jmjd3是H3K27me3的特异性组蛋白脱甲基化酶,本课题主要研究Jmjd3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诱导牙周膜细胞系SH-9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shRNA转染和Jmjd3抑制剂GSK-J4处理的方法,抑制Jmjd3的表达和活性。结果:Jmjd3在SH-9细胞成骨向分化过程中表达增加。沉默Jmjd3和GSK-J4处理后,SH-9细胞的成骨分化标记物Runx2、Osterix、和osteocalcin的表达下降,矿化结节形成减少。结论:Jmjd3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6)

汤小凤[2](2018)在《杨树组蛋白脱甲基化酶PtrJMJ25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青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茎和叶的表皮细胞中。在植物中,花青素能决定花、果实颜色以及抵御环境胁迫,同时,花青素也可吸引昆虫传粉,清除植物细胞产生的自由基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通过解析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了解植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在生产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产业前景。本实验室前期进行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拟南芥中的JMJC组蛋白脱甲基化酶家族成员IBM1的研究,初步证实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调控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作为木本模式植物,是世界范围内种植最广的速生树木,广泛应用于木本植物重要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否参与木本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还没有报道。因此,研究杨树中表观遗传因子参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可以加深我们对植物花青素合成调节的认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杨树基因组中鉴定到26个JMJC家族蛋白成员。其中有6个与拟南芥IBM1同属JHDM2亚家族,被认为是H3K9特异的组蛋白脱甲基化酶。由于IBM1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是通过光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基于此,我们通过对杨树进行光照和黑暗处理,发现PtrJMJ25的表达能够响应黑暗处理;通过构建启动子分析表达载体,进行GUS染色和GUS酶活检测发现,PtrJMJ25的表达水平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PtrJMJ25是一个在黑暗条件下被诱导表达的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拟南芥ibm1突变体中表达PtrJMJ25,可以回复IBM1功能缺失所引起的突变体植株叶片变小、变窄,花粉败育等表型,这表明PtrJMJ25与IBM1在基因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2)通过杨树遗传转化,获得超量表达PtrJMJ25的转基因阳性植株。将植株置于户外光下培养,观察和检测发现花青素在野生型植株叶片中有明显的积累,而在PtrJMJ25超表达植株叶片中基本没有花青素沉积。在分子水平上,在超量表达PtrJMJ25植株叶片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DFR、ANS、UFGT等相比野生型表达量都明显下调,证明PtrJMJ25参与了杨树花青素合成的调控。(3)相比拟南芥中IBM1直接调控光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SPAs的表达,超量表达PtrJMJ25并未引起杨树中SPAs同源基因表达变化,证明PtrJMJ25不是通过调控SPAs同源基因而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4)在PtrJMJ25超表达杨树株系中,杨树特有的花青素抑制因子MYB182的表达被明显上调,并且MYB182的表达也能响应黑暗诱导,提示PtrJMJ25和MYB182在抑制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联系。(5)CHIP实验发现,在杨树细胞内,PtrJMJ25可以直接结合MYB182基因的染色质。PtrJMJ25的超量表达导致MYB182基因染色质上H3K9甲基化水平降低,同时引起CHG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证明PtrJMJ25可以通过直接促进MYB182的表达抑制花青素的合成。(6)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内源PtrJMJ25基因敲除的杨树株系。在黑暗条件下,PtrJMJ25敲除植株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和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相比野生型均有一定增加,而MYB182的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该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杨树中通过PtrJMJ25激活MYB182,是黑暗下关闭花青素合成所必须的。综上所述,杨树中组蛋白脱甲基化酶PtrJMJ25响应环境中光照变化并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表观调控机制:即PtrJMJ25通过直接去除MYB182基因上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促进MYB182基因的表达,从而在黑暗条件下抑制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初步证实了表观遗传修饰在木本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和机制,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花青素的合成如何精确响应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杨谛[3](2017)在《组蛋白脱甲基化酶Jmjd3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多种表观遗传调节机制中的一种,它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维持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和分化细胞的谱系身份中发挥重要作用。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3,Jmjd3),也称赖氨酸特异去甲基化酶6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6B,KDM6B),特异性脱去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残基叁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n histone H3,H3K27me3)的甲基基团。骨形(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8-24)

杨凯钧,朱斌,潘卫兵,谢礼仁[4](2016)在《联合使用脱甲基化药物和紫杉醇对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脱氧杂胞苷(DAC)与紫杉醇(PTX)对肾患细胞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肾透明细胞癌ACHN细胞株,将120培养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AC组、PTX组、联合组,每组30个。DAC组:用DAC:0.5、1、2、4、8μmol/L处理3 d;PTX组:用PTX:1、2、4、8、16 nmol/L处理3 d;联合组:用DAC+PTX处理3 d。使用高速分选流式细胞仪观察T肽协同树突状细胞对肾癌细胞的凋亡率;通过ELISA检测淋巴细胞增强因子(LEF1)和E-cadherin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ELISA技术检测凋亡蛋白caspass-3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AC组、PTX组以及联合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其中联合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而且DAC和P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P<0.05)。与DAC组、PTX组比较,联合组中LEF1的表达水平最低(P<0.05),E-cadherin、caspass-3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而且DAC和PTX对LEF1表达的抑制作用、对E-cadherin、caspass-3的表达的促进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P<0.05)。结论 DAC与PTX联合干预肾癌细胞,具有协同作用,而且LEF1是新的肾癌治疗靶点,DAC与PTX合用可以提高肾癌细胞的凋亡率,并且降低肾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6年24期)

夏成龙,许玉芝,刘晓欢,王春鹏[5](2016)在《微波辅助木质素脱甲基化改性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木质素的反应活性,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方式,在HBr/十六烷基叁正丁基溴化磷(HBr/TBHDPB)体系下对木质素进行脱甲基化改性。考察了HBr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木质素改性反应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木质素改性前后的官能团及分子质量变化,并由羟甲基化反应和曼尼希反应分析了木质素改性前后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HBr用量为20 mmol/g,催化剂TBHDPB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2%,95℃反应1 h,制备的改性木质素含酚羟基为4.95%,相比原料木质素提高了32.71%,甲氧基为6.11%,相比原料木质素降低了20.44%。与甲醛反应的活性提高了18.15%,胺基侧链增加了7.54%。UV、1H NMR和FT-IR分析也表明,改性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增加,甲氧基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6年02期)

李秋雨,刘欢,黄莉萍,孙玲玲,孙京国[6](2015)在《香兰素脱甲基化反应制备原儿茶酚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儿茶酚醛即3,4-二羟基苯甲醛,是生产量很大的合成食用香料之一,也是合成其它香料和药物的中间体,如用其合成他达拉非、肾上腺素、咖啡酸等~[1,2]。随着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将递增,原儿茶酚醛合成工艺改进和产品纯度的提升对其后制备的药物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对相关药物的杂质溯源也有重要意义。工业上大多采用以胡椒醛为原料经氯化、水解工艺生产3,4-二羟基苯甲醛,但此工艺对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文献~[3]报道了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溴化、水解合成3,4-二羟基苯甲醛的工艺,但收率只有53%,而且使用的溴素和氯仿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亟需寻找一条工艺路线短、收率高、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工艺。本文使用香兰素为原料,经过脱甲基反应合成3,4-二羟基苯甲醛。在探究其最佳反应条件的同时,围绕绿色环保化和产物纯化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二氯甲烷中加入香兰素、叁氯化铝、吡啶,溶解叁氯化铝的最佳温度为-1℃~1℃,于47℃下搅拌回流脱甲基化反应28h,反应完成后冷却降温,主产物3,4-二羟基苯甲醛以结晶形式析出,产品纯度高。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溶解在滤液中的产品,减少产品中的溶剂残留。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中合适的吡啶与香兰素摩尔比为3.3,增加催化剂无水Al Cl3的量和其溶解度能够有效提高收率,总收率达到90.1%,纯度达99.3%(HPLC)。(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5)

姜守相[7](2015)在《二氯甲烷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反应研究及Pd催化的叔胺脱甲基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就苯噻氰合成工艺和Pd-Co协同催化的N-甲基叔胺的脱甲基乙酰化进行了研究。一、苯噻氰合成工艺的优化苯噻氰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随着苯噻氰应用的不断扩大,其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较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苯噻氰使用的普及,因而对苯噻氰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生产中,二氯甲烷通常作为反应溶剂,其作为反应物的报道比较少见,不可忽略的是二氯甲烷可与亲核试剂进行反应得到氯甲基产物。本文以二氯甲烷和硫醇类亲核试剂2-巯基苯并噻唑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取代反应得到苯噻氰。通过优化,开发了一条低成本、高收率的苯噻氰合成路线。在第一步取代反应中,以二氯甲烷替代溴氯甲烷为氯甲基化试剂,降低了反应成本;以叁乙胺为缚酸剂,增大了2-巯基苯并噻唑的亲核活性;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缩短了反应时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叁乙胺的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优化后的工艺,产品收率为89%,纯度为98%。在第二步取代反应中,以氯仿-水的混合溶剂体系代替单一溶剂体系,缩短了反应时间和降低了反应处理的难度;以苄基叁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增大了反应速率。此外,本文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量,硫氰酸铵的量及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优化后的工艺,产品收率为95%,纯度为97%。二、Pd-Co协同催化的甲基叔胺的脱甲基乙酰化研究叔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在功能材料、农药和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通过对含N-甲基叔胺片段的天然产物和药物中间体进行脱甲基酰化合成的叔酰胺在天然产物的改造和药物的合成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N-甲基叔胺进行脱甲基酰化的反应极少。本文以贵金属为催化剂,过渡金属为协同催化剂,研究了N-甲基叔胺的脱甲基乙酰化反应,发展了一种高效、温和、环境友好的N-甲基叔胺脱甲基合成叔酰胺的方法。本文对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氛围、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不同的协同催化剂等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以Pd(AcO)2为催化剂,Co(AcO)2.4H2O为协同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醋酐为溶剂和乙酰基来源,较好的实现了N-甲基叔胺的脱甲基乙酰化合成叔酰胺的反应。考察了不同的N-甲基叔胺在反应体系中的脱甲基酰化的反应活性,底物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5-05-01)

尚东浩,韩天栋,田野[8](2015)在《脱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脱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DAC)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方法利用WST-1法测定DAC对前列腺癌细胞株的增殖影响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C在诱导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捕获中的效果,同时应用半胱天冬酶(Caspase)活性分析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来进一步阐明DAC的作用机制。结果DAC同时对激素依赖型及激素非依赖性型前列腺癌细胞株具有显着的生长抑制效果,DAC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G2/M期的细胞捕获实现,而不是通过凋亡诱导。结论脱甲基化药物DAC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将来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并改善预后的一种新型药物。(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苏涛,宋丹,李婷,王星华,赫荣乔[9](2015)在《核酸(脱)甲基化与内源甲醛及认知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核酸(DNA和RNA)甲基化/脱甲基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机制.甲醛参与DNA、RNA的甲基化/脱甲基过程,从而影响表观遗传的调节,包括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然而,甲醛代谢失调将影响核酸的甲基化与脱甲基,使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造成认知损伤.对北京地区604名老人(≥60岁)的调查显示,内源甲醛含量与被试受教育的年限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内源甲醛含量越低,反之亦然.这些结果表明,内源甲醛在人类学习记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延缓甲醛代谢失调引起的老年认知损伤.因此,研究内源甲醛代谢与核酸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对探索记忆储存及认知损伤等表观遗传学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5年03期)

李婷,苏涛,赫英舸,赫荣乔[10](2014)在《甲醛、组蛋白(脱)甲基化与学习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组蛋白的甲基化与脱甲基是调控DNA特定基因"开"与"关"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与哺乳动物表观遗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组蛋白的可逆共价修饰,也是记忆与遗忘的分子调控机制。甲醛作为甲基化供体,参与了组蛋白修饰的关键环节。因此,甲醛代谢失调,可能影响组蛋白甲基化与脱甲基,也影响DNA甲基化与脱甲基,这可能是老年认知损伤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脱甲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青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茎和叶的表皮细胞中。在植物中,花青素能决定花、果实颜色以及抵御环境胁迫,同时,花青素也可吸引昆虫传粉,清除植物细胞产生的自由基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通过解析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了解植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在生产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产业前景。本实验室前期进行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拟南芥中的JMJC组蛋白脱甲基化酶家族成员IBM1的研究,初步证实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调控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作为木本模式植物,是世界范围内种植最广的速生树木,广泛应用于木本植物重要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否参与木本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还没有报道。因此,研究杨树中表观遗传因子参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可以加深我们对植物花青素合成调节的认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杨树基因组中鉴定到26个JMJC家族蛋白成员。其中有6个与拟南芥IBM1同属JHDM2亚家族,被认为是H3K9特异的组蛋白脱甲基化酶。由于IBM1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是通过光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基于此,我们通过对杨树进行光照和黑暗处理,发现PtrJMJ25的表达能够响应黑暗处理;通过构建启动子分析表达载体,进行GUS染色和GUS酶活检测发现,PtrJMJ25的表达水平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PtrJMJ25是一个在黑暗条件下被诱导表达的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拟南芥ibm1突变体中表达PtrJMJ25,可以回复IBM1功能缺失所引起的突变体植株叶片变小、变窄,花粉败育等表型,这表明PtrJMJ25与IBM1在基因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2)通过杨树遗传转化,获得超量表达PtrJMJ25的转基因阳性植株。将植株置于户外光下培养,观察和检测发现花青素在野生型植株叶片中有明显的积累,而在PtrJMJ25超表达植株叶片中基本没有花青素沉积。在分子水平上,在超量表达PtrJMJ25植株叶片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DFR、ANS、UFGT等相比野生型表达量都明显下调,证明PtrJMJ25参与了杨树花青素合成的调控。(3)相比拟南芥中IBM1直接调控光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SPAs的表达,超量表达PtrJMJ25并未引起杨树中SPAs同源基因表达变化,证明PtrJMJ25不是通过调控SPAs同源基因而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4)在PtrJMJ25超表达杨树株系中,杨树特有的花青素抑制因子MYB182的表达被明显上调,并且MYB182的表达也能响应黑暗诱导,提示PtrJMJ25和MYB182在抑制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联系。(5)CHIP实验发现,在杨树细胞内,PtrJMJ25可以直接结合MYB182基因的染色质。PtrJMJ25的超量表达导致MYB182基因染色质上H3K9甲基化水平降低,同时引起CHG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证明PtrJMJ25可以通过直接促进MYB182的表达抑制花青素的合成。(6)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内源PtrJMJ25基因敲除的杨树株系。在黑暗条件下,PtrJMJ25敲除植株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和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相比野生型均有一定增加,而MYB182的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该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杨树中通过PtrJMJ25激活MYB182,是黑暗下关闭花青素合成所必须的。综上所述,杨树中组蛋白脱甲基化酶PtrJMJ25响应环境中光照变化并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表观调控机制:即PtrJMJ25通过直接去除MYB182基因上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促进MYB182基因的表达,从而在黑暗条件下抑制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初步证实了表观遗传修饰在木本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和机制,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花青素的合成如何精确响应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甲基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谛,于博,于雅琼,仇丽鸿.组蛋白脱甲基化酶Jmjd3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2].汤小凤.杨树组蛋白脱甲基化酶PtrJMJ25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D].西南大学.2018

[3].杨谛.组蛋白脱甲基化酶Jmjd3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杨凯钧,朱斌,潘卫兵,谢礼仁.联合使用脱甲基化药物和紫杉醇对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机制研究[J].河北医药.2016

[5].夏成龙,许玉芝,刘晓欢,王春鹏.微波辅助木质素脱甲基化改性及结构表征[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6

[6].李秋雨,刘欢,黄莉萍,孙玲玲,孙京国.香兰素脱甲基化反应制备原儿茶酚醛[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7].姜守相.二氯甲烷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反应研究及Pd催化的叔胺脱甲基化研究[D].济南大学.2015

[8].尚东浩,韩天栋,田野.脱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

[9].苏涛,宋丹,李婷,王星华,赫荣乔.核酸(脱)甲基化与内源甲醛及认知损伤[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

[10].李婷,苏涛,赫英舸,赫荣乔.甲醛、组蛋白(脱)甲基化与学习记忆[J].神经药理学报.2014

标签:;  ;  ;  ;  

脱甲基化论文-杨谛,于博,于雅琼,仇丽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