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X线分析(附52例报告)

乳腺癌X线分析(附52例报告)

毛文吉张志强(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淄博255036)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的&线征象,肿块45例,占86.54%;钙化27例,占51.92%;导管扩张6例,占11.52%。乳晕增厚16例,占30.77%;乳头凹陷8例,占15.38%;异常血管13例,占25.00%,乳后间隙改变4例,占7.69%;腋下淋巴结肿大12例,占23.08%。结论钼靶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放射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02-02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十几年来在我国呈发展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广大女性身体健康,早期诊断治疗乳腺癌是提高乳腺癌病人生存的关键。乳腺铝靶摄影及数字化处理系统是D前检查乳腺癌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不断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现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在我院行乳腺摄片者共1250例,诊断乳腺癌52例,乳腺癌检出率4.16%,52例均为女性,已婚,除3例未育外,均有生育史,年龄28-70岁,平均47岁,多以发现乳房肿块或乳房溢液而就诊,诉乳房疼痛者3例,蚁感1例,除4例无肿块触及外,48例肿块的直径在0.515CM范围。

采用意大利Gitto高频X线乳腺机,全部患者均摄乳腺上下位及内外斜位片,必要时加摄侧位和放大摄影,对每例乳腺肿块触诊检查其大小、形态、硬度、位置、活动度及观察乳头皮肤改变。并注意肿块触诊大小与X线所见范围比较。

2结果

5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右侧20例,左侧32例,均为单侧发病。按乳腺分区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0例,外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15例,内下象限8例,乳头后区8例。

3讨论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9近年来乳腺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位居女性肿瘤的首位,所以关注女性乳腺保健迫在眉睫,1993年德国外科医生Salomon首次试用X线摄影检查乳腺病变,随后出现了许多新的乳腺摄影方法。目前,应用钼靶阳极X线机,单面增感屏成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乳腺癌在X线片上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3.1乳腺癌的直接X线征象:

3.1.1肿块乳腺内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基本X线征象。至少在两个不同的投照位置显示为中心致密、边缘弧形突出的密度增高影,可确定为乳腺肿块。对确定乳腺肿块的性质,应从其位置、体积、密度、边界、形态和动态变化方面来分析。一般认为,肿块的位置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X线测得的肿块体积较临床触及的肿块为小,常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Lebourgne定律)。而肿块的密度表现为脂肪密度或混合密度常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高密度,这是因为癌肿出血、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本组资料中,高密度者占50.00%。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星芒状或毛刷状、有触角,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征象,尤其是边缘呈多个结节状的肿块,常为浸润型导管癌的征象。

3.1.2微小钙化国外报告X线片中乳腺癌伴钙化高达50%,包括扪及和未能扪及肿块,病理切片中钙化率高达70%以上。亦可伴有局部结构紊乱或不对称的致密影。Depareds认为恶性钙化颗粒微细,形态大小不一是由于钙化沉积于上皮细胞不规则突起所形成的隐窝之间,故形成这些导管腔的铸型,同样有不规则的边缘,细线或细棒状,针点状,逗点状,“Y”形或分支状等可混合见到。对乳腺癌术后病人,钙化是乳腺癌复发或发生新癌肿的重要标志,约占再发乳腺癌的43%。乳腺癌的钙化常呈小颗粒状或小结节状,泥沙样,呈簇状及丛状分布。大多认为在1cm3的体积内,至少有5枚直径小于0.5mm的散在钙化颗粒可提示恶性病变。尤其在无明显肿块影时,钙化灶的出现对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性甚大。几乎占一半的导管可出现微小钙化,小叶癌伴钙化者不到25%。本组资料中,钙化者占51.93,以细沙样钙化多见。

3.1.3不对称的密度与局部结构紊乱当无肿块征象时,乳腺内密度不对称和局部结构紊乱是乳腺癌的定位征象。在确定为异常征象之前,必须除外正常的腺体组织、手术后改变、活检后组织纤维化等。一旦病灶确定,常需活组织检查。

3.1.4新出现的致密影乳腺内是否出现新的致密影常需动态观察,前后对比。两侧乳腺内多发致密影常是纤维囊性病变的征象,而孤立的新出现的致密影常需活组织检查或进一步追踪。

3.2乳腺癌的间接X线征象

乳腺内异常静脉影、皮肤改变、乳头凹陷和乳晕增厚、导管扩张、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后间隙改变、透亮区消失可为良性或恶性病变,有学者认为乳腺内孤立导管扩张,其长度超过3cm,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这需结合乳腺内原发病灶或全身情况综合分析。

3.3乳腺癌的早期X线征象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3555岁年龄组女性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妇女一生患乳腺癌的风险为10%。因此,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尤为重要。一般认为,在脂肪型乳腺中,乳腺癌的发现阈值为直径2.1-2.6mm。本组病例中发现肿瘤最小直径5mm。通过本组资料分析,除乳腺癌的特殊直接征象外,更应注意其间接X线征象。注意孤立性小灶致密影,怀疑是早期乳腺癌的征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可行放大摄片、活组织检查或短期复查对比进一步追踪,亦可采用B超、CT或导管造影等联合检查手段,予以诊断。

3.4乳腺癌误诊原因

与患者乳腺类型及投照条件有关。如肿块生长在乳腺边缘,有的肿块又与胸壁较接近,这种情况下,摄影时就要注意将肿块摄入片内。可根据需要加摄侧位或特殊位等,以减少漏诊率。当肿瘤范围界限不清,肿瘤密度与周围密度相仿时,亦为导致乳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此时应注意寻找乳腺癌的特殊表现,如微小钙化、异常乳腺结构等间接征象。一般肿块呈类圆形、边缘光滑,出现“晕征”常为良性肿块的象征。某些良性肿块如脂肪坏死、脓肿、错构瘤、活检后发生纤维化的肿块可类似于恶性肿瘤。当多个良性肿瘤相互重叠融合时,可类似于肿块分叶,易误诊为恶性。而边界光滑的乳腺癌可类似于良性肿瘤。当形态学无法鉴别时常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组织检查。作者遇到2例为巨大纤维腺瘤,因其短期内生长迅速、肿块增大明显,而误诊为纤维腺瘤恶变,手术后病理检查为部分细胞增生活跃。1例纤维瘤术后再发,因纤维疤痕影响误诊为乳腺癌。1例为乳腺增生结构紊乱,误诊为乳腺癌。

目前乳腺疾病查常用方法有:物理检查、铝靶X线摄影检查、B超检查、红外线检查等。尤其是铝靶X线摄影检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最权威的检查。美国一项为期5年的普查显示:被检查者达100万人次以上,查出3699例乳癌,其中,47%由物理检查和铝靶X线摄影共同发现,9%由物理检查单独发现。42%由乳腺铝耙X线摄影单独发现女性平常如何做好乳腺保健呢:自我物理检查乳房、坚持母乳喂养、有规律的生活、合理膳食、保持心情愉快、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积极治疗乳腺疾病以防恶变,同时,男人乳腺病防治也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

[1]曹厚德.应当重视乳腺X线摄影的质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49.

[2]曹厚德,蒋琴.乳腺X线摄影若干技术要素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55-158.

标签:;  ;  ;  

乳腺癌X线分析(附5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