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林蔚,徐欢,邢海林,郑荣宗,应锦河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林蔚,徐欢,邢海林,郑荣宗,应锦河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肩关节,关节镜,病例对照研究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文献综述

林蔚,徐欢,邢海林,郑荣宗,应锦河[1](2018)在《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肩袖术后肩峰下粘连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对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确诊肩袖破裂的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7±3.5)岁,单纯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试验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2±4.1)岁,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加肩峰下间隙肩袖表面植入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记录并分析每组患者手术前后肩关节VAS、ASES、UCLA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从术前的5.48±1.12降低至术后的1.28±0.84,ASES评分由术前的52.24±4.64提高至术后的86.92±3.20,UCLA评分由术前的14.36±1.89提高至术后的30.72±1.28;试验组VAS评分由术前的5.36±1.32降低至术后的1.40±0.71,ASES评分由术前的51.04±4.09提高至术后的88.96±2.79,UCLA评分由术前的15.12±1.81提高至术后的32.12±1.33。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ES、UCLA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的应用较常规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明显提高术后肩关节功能,可有效预防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峰下粘连。(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8年03期)

庞秀炳,潘永明,华菲,孙朝英,陈亮[2](2014)在《聚乳酸/乙醇酸可吸收医用膜对兔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聚乳酸/乙醇酸可吸收医用膜对兔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30,PLGA膜组n=30。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多因素法复制腹腔术后粘连模型,PLGA膜组在盲肠创面贴敷PLGA膜。术后1、2、4、6、12周后打开腹腔,评定腹膜粘连程度,并对盲肠组织行羟脯氨酸水平测定和HE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1)模型对照组的粘连程度和羟脯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PLGA膜组的粘连程度和羟脯氨酸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盲肠浆膜层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LGA膜能抑制纤维细胞的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结论 PLGA膜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蛋白的形成,减轻了兔术后粘连发生的程度和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李铂,刘丽[3](2013)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与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对比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与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2例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345例和透明质酸钠组337例。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术毕用生物膜覆盖、固定于手术创面、肠管受损的浆膜面和切口周围腹壁,而透明质酸钠组则将透明质酸钠均匀涂抹于上述位置。观察2组术后肠管通气时间及术后1年腹痛、腹胀、呕吐、腹部压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气过水音、气液平面等反映胃肠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肠管通气时间为(36±6)h短于透明质酸钠组的(48±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气过水声、气液平面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胀、腹部压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较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更有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3年28期)

刘宇洲,劳杰,赵新[4](2012)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鸡肌腱断裂修补后,聚-DL-乳酸可吸收膜预防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方法将100只实验用鸡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各50只。对每只鸡的左足趾总深屈肌腱进行断裂修补。A组修补后放置可吸收膜,B组修补后不放置可吸收膜。修补术后3周、6周、2月、3月、5月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及功能恢复的测定。同时进行2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20只鸡,可吸收膜组和对照组各10只,80只进入实验结果统计中。肉眼下可吸收膜组同周围组织粘连较少,光镜下可吸收膜组未见明显坏死组织,与周围纤维组织粘连较少,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电镜下可吸收膜组3月后以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以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生物力学结果无明显差异,3月后可吸收膜组的屈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常文凯,李刚,陈治,乔虎云,贾英伟[5](2009)在《几丁糖联合聚乳酸可吸收医用防粘连膜防止肌腱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临床可供选择的防粘连材料也越来越多。本实验以几丁糖及复合聚乳酸可吸收医用防粘连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防肌腱粘连方面的功效,(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09年05期)

徐秀玥[6](2009)在《尺神经前置术中应用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对神经电生理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神经松解、修复或神经移植手术后,当发生手术区域的过度疤痕增生导致二次神经卡压、粘连会严重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生物材料被发明、应用。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及强度高、可塑性好,它在生物体内经过酶分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毒性作用。我们对34名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的随访,观察尺神经前置术中应用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对神经电生理早期恢复的疗效。目的:观察尺神经前置术中应用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对神经电生理恢复的早期效果。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集肘管综合征患者共34人。其中男性22人,女性12人,左侧13人,右侧19人,双侧2人,10人为肘部外伤后引起尺神经卡压(其中观察组4人,对照组6人),24人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尺神经卡压症状(其中观察组14人,对照组10人)。患者年龄范围7-77岁,平均46.3岁,均匀分布在两组之间;病程范围3个月-3年。34名患者均予肘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术中尺神经表面包裹可吸收医用膜者有19侧,未使用者有17侧。对患者所行随访时间2-15个月。随访内容:收集随访病人的肌电图,比较这34例病人肘上5cm—肘下5cm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在肘部刺激尺神经后于小鱼际肌引出CMAP波幅这两个指标的术前术后的区别。结果:2组患者在原肘部尺神经卡压段(肘上5cm——肘下5cm)的传导速度(MNCV)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对照组1人,观察组3人术前小指展肌无法引出CMAP,MNCV为0,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余下患者中,对照组MNCV差值平均改善程度有43.0%,观察组平均改善程度有58.7%,但总体上2组术前术后传导速度改变程度统计学意义上无明显差别;波幅变化方面,对照组在小指展肌引出的CMAP波幅较术前平均改善程度54.6%,观察组为108.3%。且总体上两组波幅改变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别。结论: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在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中对神经电生理早期恢复有一定效果。(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0)

李大可,尤志学[7](2007)在《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对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和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子宫、输卵管浆膜面人为制造创伤。实验组以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敷贴创面;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2、4、6、8和12周肉眼观察两组粘连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形态的观察。结果术后第2、4、8和12周实验组粘连等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实验组炎症反应轻微,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电镜下实验组成纤维细胞较小,细胞器不发达。结论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可有效屏蔽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的积聚,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效地降低大白兔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减轻粘连程度。(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07年08期)

苏琰,张长青,宋飒,马鑫,曾炳芳[8](2005)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粘连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即单纯缝合+PDDLA组(实验组)和单纯缝合组(对照组),每组各30只。坐骨神经切断后显微缝合,实验组缝合口局部用PDLLA膜包裹,对照组未做处理。术后2、4、8、12、16周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术后12、16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后16周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神经缝合口局部瘢痕增生和粘连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再生神经纤维较直,排列结构较整齐。电生理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DLLA可吸收医用膜能有效地防止周围神经修复后局部瘢痕组织增生和粘连的形成,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聚乳酸/乙醇酸可吸收医用膜对兔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30,PLGA膜组n=30。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多因素法复制腹腔术后粘连模型,PLGA膜组在盲肠创面贴敷PLGA膜。术后1、2、4、6、12周后打开腹腔,评定腹膜粘连程度,并对盲肠组织行羟脯氨酸水平测定和HE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1)模型对照组的粘连程度和羟脯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PLGA膜组的粘连程度和羟脯氨酸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盲肠浆膜层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LGA膜能抑制纤维细胞的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结论 PLGA膜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蛋白的形成,减轻了兔术后粘连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参考文献

[1].林蔚,徐欢,邢海林,郑荣宗,应锦河.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肩袖术后肩峰下粘连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8

[2].庞秀炳,潘永明,华菲,孙朝英,陈亮.聚乳酸/乙醇酸可吸收医用膜对兔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4

[3].李铂,刘丽.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与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4].刘宇洲,劳杰,赵新.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

[5].常文凯,李刚,陈治,乔虎云,贾英伟.几丁糖联合聚乳酸可吸收医用防粘连膜防止肌腱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

[6].徐秀玥.尺神经前置术中应用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对神经电生理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D].复旦大学.2009

[7].李大可,尤志学.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J].江苏医药.2007

[8].苏琰,张长青,宋飒,马鑫,曾炳芳.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

标签:;  ;  ;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论文-林蔚,徐欢,邢海林,郑荣宗,应锦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