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铀钍燃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临界水堆,钍燃料,增殖,组件设计
铀钍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仕倡,蔡杰进[1](2013)在《超临界水堆增殖铀钍燃料组件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钍燃料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日益紧迫的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及核扩散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临界水堆的新型增殖铀钍燃料组件设计方案,并对组件的燃料棒布置和富集度等进行优化设计,达到组件的增殖比大于1,实现可持续的钍铀增殖循环。通过中子学和核热耦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反应性系数、功率峰因子、最大线功率、最高燃料中心温度及最高包壳表面温度等符合安全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增殖性、次锕系核素(MA)的积累明显减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期刊2013-09-11)
张家骅,包伯荣,陈志成,司胜义,朱鑫官[2](2000)在《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 ,使用在秦山 30 0MW电功率压水堆核电厂中堆芯物理特性的探讨 ,寻找2 3 2 Th在PWR中可能利用的途径。为此 ,特采用铀、钍燃料组件分立的双进料系统的装卸料方法 ,其堆芯寿期分别为铀组件 3个循环 ;钍组件 1 0个循环。并以秦山核电厂为参考电厂 ,进行了 1 0个循环的燃耗计算 ,每一循环装料时均有 4个钍组件进堆。计算结果表明 :到第 1 0循环寿期末 ,堆芯中 40个钍组件所含的2 3 3 U总量已达到 2 1 2 6kg ,可直接参与堆芯的链式反应 ,从而达到利用2 3 2 Th的目的。并可同全铀组件堆芯比较中看出 ,分立型铀、钍组件混装堆芯每一循环 (第 1 0循环后 )可少装 2 0 0多kg2 3 5U ,这样就为钍 铀燃料循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当然如果要达到实际应用 ,仍有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00年02期)
铀钍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 ,使用在秦山 30 0MW电功率压水堆核电厂中堆芯物理特性的探讨 ,寻找2 3 2 Th在PWR中可能利用的途径。为此 ,特采用铀、钍燃料组件分立的双进料系统的装卸料方法 ,其堆芯寿期分别为铀组件 3个循环 ;钍组件 1 0个循环。并以秦山核电厂为参考电厂 ,进行了 1 0个循环的燃耗计算 ,每一循环装料时均有 4个钍组件进堆。计算结果表明 :到第 1 0循环寿期末 ,堆芯中 40个钍组件所含的2 3 3 U总量已达到 2 1 2 6kg ,可直接参与堆芯的链式反应 ,从而达到利用2 3 2 Th的目的。并可同全铀组件堆芯比较中看出 ,分立型铀、钍组件混装堆芯每一循环 (第 1 0循环后 )可少装 2 0 0多kg2 3 5U ,这样就为钍 铀燃料循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当然如果要达到实际应用 ,仍有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铀钍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仕倡,蔡杰进.超临界水堆增殖铀钍燃料组件设计分析[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2013
[2].张家骅,包伯荣,陈志成,司胜义,朱鑫官.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