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果壳论文-袁明焱

山竹果壳论文-袁明焱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竹果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竹果壳,活性成分,护肤美白活性,多糖

山竹果壳论文文献综述

袁明焱[1](2018)在《山竹果壳与大苞鞘石斛的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明藤黄科(Guttiferae)藤黄属(Garcinia Linn.)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果壳红色色素的化学物质基础;阐明山竹果壳多糖的构成与生物活性;阐明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1.通过乙醇提取、溶解离心等方法将山竹果壳黄色色素与红色色素分离,应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薄层色、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红色色素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HPLC法对其中主要成分epicatechin进行含量标定。通过研究提取物与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与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来评价其美白护肤功能。2.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竹果壳多糖,柱色谱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多种波普学方法以及PMP柱前衍生化法进行结构分析。并通过考察粗多糖与精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来评价其免疫活性,通过DPP4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PTP-1B酶抑制活性研究来考察其抗糖尿病活性。3.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对大苞鞘石斛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紫外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1.提取山竹果壳红色部位最佳方法为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0 min,减压浓缩后用30%乙醇溶解浸膏,离心,上清液为红色溶液,下层为黄色沉淀。并从红色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化合物类型涉及黄酮类、糖苷类和木脂素类。并对epicatechin进行了含量测定,其含量为1.24%。对山竹果壳红色部分及化合物4,5,8,9,10进行了护肤美白活性研究,发现山竹果壳红色部分以及其中的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一定的抗炎活性与抗酪氨酸酶活性,较强的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2.从山竹果壳多糖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分子量为2.3 KDa的多糖,由甘露糖与葡萄糖12:1构成。山竹果壳粗多糖具有微弱的免疫增强活性,精多糖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粗多糖不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精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3.从大苞鞘石斛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类型涉及生物碱、倍半萜、糖苷类。结论:1.从山竹果壳红色部分中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中,表儿茶素的含量为1.24%,化合物4,6,7,9为首次分离得到。山竹果壳红色部分具有较好的护肤美白活性,具有化妆品开发价值。2.山竹果壳中分离得到的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与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3.从大苞鞘石斛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与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最后对山竹果壳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多糖以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根据这些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对其就行整理归纳,为山竹果壳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27)

刘海侠,何正有,王安琪,崔杰[2](2017)在《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天然植物山竹果壳中α-mangostin,具有很好的抗耐药菌活性,本文建立一种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测定方法,为α-mangostin的相关研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DAD)测定,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TM)C_(18)(250*4.6mm,5μm),以甲醇-水(86:14)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17nm。结果α-mangostin在16.55-109.62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101.23%,103.36%;3批样品中α-mangostin含量分别为4.20%,4.16%和3.90%。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回收率,线性关系均良好,可用于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1-22)

徐涛[3](2016)在《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研究提取的天然产物或以天然产物为母体进行结构上的研发修饰,得到高生物活性和低毒的化合物并广泛应用在临床实验上,是目前研制新型药物最常用的方法。本课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研究。将山竹果壳粉碎,乙醇提取得到浸膏,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分。乙酸乙酯部分采用正相硅胶色层析法、C18反相柱层析法、制备薄层层析法、凝胶Sephadex LH-20法、高效液相层析(HPLC)法及重结晶方法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运用光谱分析技术IR、UV、ESI-MS、1D-NMR(1H-NMR,13C-NMR)和2D(HMBC,HSQC)等鉴定出1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S-1: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S-2:β-倒捻子素(β-Mangostin)S-3:γ-倒捻子素(γ-Mangostin)S-4:6-methoxy-tetrahydrothwaitesixanthoneS-5:Garcinone DS-6:GartaninS-7:Garcinone Es-8:mangostanates-9:6-methoxy-γ-mangostins-10:8-deoxygartanins-11:11-hydroxy-1-isomangostins-12:尿囊素(allantoin)s-13:硬脂酸(stearicacid)s-14:棕榈酸(palmiticacid)s-15:β-豆甾醇(stigmasterol)s-16:芦丁(rutin)s-17:单晶新化合物其中s-8、s-17是新化合物,s-12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s-13、s-14、s-1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α-倒捻子素含量达到1%左右。第二部分:山竹果壳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本文采用dpph(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法对分离出量相对较多的物质进行抗氧化实验,并将其抗氧化能力指标----ic50与维生素c进行比较,测试中五个化学成分α-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garcinoned、gartanin、6-methoxy-tetrahydrothwaitesixanthone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采用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定量研究提取量较多的化合物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五个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β-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Garcinone D、Gartanin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达到药效水平。(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6-01-12)

陈丽萍[4](2014)在《山竹果壳提取液中金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竹果壳提取液中,以山竹多酚既作还原剂又作保护剂,制备了具有高度稳定性、单分散性的亲水性金纳米粒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在9~23nm范围,升高温度其还原反应速率加快,所得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减小、单分散性提高。山竹多酚保护金的金纳米颗粒具有pH值调控的分散可逆性。降低山竹提取液的浓度可得到包括单晶纳米片在内的多形态金纳米颗粒。(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4年01期)

于立梅,刘朝霞,陈海光,杨敏[5](2013)在《不同贮藏温度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和果肉品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竹果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常温30℃、低温4℃)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和果肉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山竹果壳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贮藏15d时,2种处理果壳中的MDA含量比初期分别增加了94.4%(常温)和7.2%(低温),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表明低温处理可减缓木质素的沉积速度,显着减少山竹贮藏过程中O2-·和H2O2的积累,并能显着延缓果肉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减慢营养物质的消耗,抑制果肉腐烂。(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20期)

李扬[6](2013)在《山竹果壳中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竹果壳为原料,对山竹果壳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进行探索。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用乙醇溶液提取山竹果壳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min。(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于立梅,刘朝霞,吴杰[7](2013)在《采后涂膜处理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和果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后涂膜处理常温贮藏(1%壳聚糖和1%海藻酸钠)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及果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涂膜处理常温贮藏中山竹果壳中超氧阴离子、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过氧化氢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呈上升趋势,贮藏15d时,常温、1%壳聚糖、1%海藻酸钠涂膜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比初期分别增加了94.4%、67.0%和38.9%。果壳代谢物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2种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延缓果壳细胞代谢物的增加。其中1%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显着延缓果肉VC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减慢营养物质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腐烂。(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3年02期)

苏细妹,黄晓敏,黄俊生[8](2013)在《大孔树脂纯化山竹果壳废弃物色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分离纯化山竹果壳中的天然色素,并对其纯化工艺条件进行探究。实验选择了FL-1,FL-2,FL-3,AB-8,NKA-9,D-101,X-5,DA-101,DA-201九种大孔树脂,比较了其对该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并对静态(吸附率×解吸率)柱形图比较进行考察,筛选出最好的树脂。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该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在动态吸附中,当上样液吸光度为0.100~0.300,pH 4,上样液流速为3BV/h时,AB-8树脂对山竹果壳色素吸附量大;以90%的乙醇为洗脱剂,流速为2BV/h时,解吸效果最好;山竹果壳色素纯化后,色价提高了5倍左右。这项研究为山竹果壳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3年01期)

毛绍春,李竹英[9](2012)在《山竹果壳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度法对山竹果壳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竹果壳色素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0.4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2.1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是25.30%,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是58.90%.在实验范围内,山竹果壳色素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与质量浓度呈正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S1期)

曾冰玲[10](2012)在《山竹果壳中Xanthone类单体对PC12细胞和U87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颅内良性胶质瘤是指生长在颅内某一部位(多在脑神经组织外),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根治的肿瘤。而颅内恶性胶质瘤则相反(大都生长在脑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在美国,每年有近17,000人被诊断为脑肿瘤,其中60%为胶质瘤。根据脑胶质瘤的位置、细胞类型及恶性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脊髓瘤能通过手术和放疗联合治疗,而对恶性程度较高的脑胶质瘤进行化疗的效果不理想。在过去十年中,只有BCNU和TMZ(叁嗪咪唑的衍生物)这两种化疗药物对恶性胶质瘤的疗效获得了认可。同时,高剂量的BCNU具有内脏毒性,能导致广泛的脊髓抑制。很显然,我们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但是这有赖于技术水平的发展。植物化学物,植物营养因子是指植物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合物,从这些化合物中寻找潜在的应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凤果,原产于马来群岛中的巽他群岛和摩鹿加群岛,有热带果后之称。在东南亚地区山竹的果壳是治疗痢疾、扭伤、伤寒、溃疡,皮肤感染,消炎和杀菌的民间传统用药。关于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国内报道较少。国外文献报道:山竹果壳具有抗疟原虫、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脑心血管等生物活性。尤其关于α-mangostin(α-倒捻子素)和γ-mangostin(γ-倒捻子素)这两种单体,已有研究表明,α-mangostin对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γ-mangostin对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两者均呈剂量依赖性。α-mangostin促进caspase-3,-8,-9的表达,使Bal-2低表达,Bax高表达,γ-mangostin下调cyclin D1蛋白含量,上调P27蛋白含量。这些变化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具体表现为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至胞浆,诱发凋亡。无论是否有cimetidine(H2R拮抗剂),α-mangostin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组胺诱导的兔子主动脉收缩,预示着α-mangostin可能是平滑肌细胞的一种新型竞争性H1R拮抗剂。γ-mangostin抑制5-HT2A受体不抑制1-肾上腺素受体,γ-mangostin是5-HT2A受体显着的选择性和竞争性抑制。孙丽荣讲师的前期研究结果分离提纯了多种山竹果壳中Xanthone类单体,本课题检测其中十七种单体对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两种细胞增殖的作用,以筛选出更多有效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植物化合物或植物营养成分。研究目的对山竹果壳中Xanthone类单体是否有效抑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两种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方法1.PC12细胞和U87MG细胞体外培养PC12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5%马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U87MG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DMEM添加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g/ml链霉素养,均于37℃、5%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2.MTT检测各单体不同剂量处理后细胞活性的变化。当细胞密度达到80%时传代。传代时弃培养基,加0.25%胰酶消化一分钟,再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落细胞收集至15ml离心管中,900r/min离心3分钟。弃上清,加培养基重悬细胞,并种入96孔板内,100μl/孔,置于细胞培养箱20-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Xanthone类单体。Xanthone类单体母液均用DMSO溶解,DMSO的终浓度为1/1000。加药物后,置于细胞培养箱培养48h再加入MTT液20μl/孔(终浓度800μg/ml),继续培养4h后去培养基,每孔加入150μlDMSO。空白对照组为无细胞加DMSO 150μ1。室温下,将培养板在摇床上振荡10min,使结晶物溶解,用酶标仪检测光密度(OD值)。3.FCM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将PC12细胞接种于小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至85%后,吸尽上清液,加药处理。对照组给予培养液,处理组给予含40μg/mlγ-mangostin(γ-倒捻子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加入5μlAnnexin-FITC和5μlPI,避光室温反应10 m in,然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研究结果1..MTT法检测PC12细胞和U87MG细胞的增殖活性MTT法检测PC12细胞和U87MG细胞经不同单体处理后的增殖活性的改变。对 PC12 细胞,α-mangostin、γ-mangostin、ep、Ⅰ-1-2、Ⅰ-1-5、Ⅰ-2-1、Ⅰ-2-3、Ⅰ-2-X、Ⅰ-3-3、Ⅱ-1-2、Ⅱ-1-5、Ⅳ十二种提取物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梯度对增殖活性的改变具有显着性意义。对U87细胞,α-mangostin、γ-mangostin、ep、Ⅰ-1-2、Ⅰ-1-5、Ⅰ-2-1、1-2-3、Ⅱ-2-X、Ⅰ-3-1、Ⅰ-3-3、Ⅱ-1-2、Ⅱ-1-4、Ⅱ-1-5、Ⅱ-1-6、hu十五种提取物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梯度对增殖活性的改变具有显着性意义。2.FCM法测定PC12细胞凋亡率FCM法检测40μg/ml γ-mangostin(γ-倒捻子素)作用于PC12细胞48 h后的流式凋亡图见图2,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经40μg/mlγ-倒捻子素处理48h后,凋亡率明显较对照组增高,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MTT检测,山竹果壳中十七种Xanthone类单体,除了目前报道较多的α-mangostin、y-mangostin对PC12细胞和U87MG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筛出多种有效作用的单体,且确定其有效作用浓度。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5-29)

山竹果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天然植物山竹果壳中α-mangostin,具有很好的抗耐药菌活性,本文建立一种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测定方法,为α-mangostin的相关研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DAD)测定,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TM)C_(18)(250*4.6mm,5μm),以甲醇-水(86:14)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17nm。结果α-mangostin在16.55-109.62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101.23%,103.36%;3批样品中α-mangostin含量分别为4.20%,4.16%和3.90%。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回收率,线性关系均良好,可用于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竹果壳论文参考文献

[1].袁明焱.山竹果壳与大苞鞘石斛的活性成分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

[2].刘海侠,何正有,王安琪,崔杰.山竹果壳中抗耐药菌成分α-mangostin的含量测定[C].第十叁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3].徐涛.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6

[4].陈丽萍.山竹果壳提取液中金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

[5].于立梅,刘朝霞,陈海光,杨敏.不同贮藏温度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和果肉品质影响[J].食品科学.2013

[6].李扬.山竹果壳中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

[7].于立梅,刘朝霞,吴杰.采后涂膜处理对山竹果壳细胞代谢物和果肉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

[8].苏细妹,黄晓敏,黄俊生.大孔树脂纯化山竹果壳废弃物色素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3

[9].毛绍春,李竹英.山竹果壳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曾冰玲.山竹果壳中Xanthone类单体对PC12细胞和U87细胞增殖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

标签:;  ;  ;  ;  

山竹果壳论文-袁明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