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茹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何黄玉香中学51180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这虽然是针对汉语而言的,但同样适用于英语的朗读。
朗读让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生机,既增添了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也让自己在课堂上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我的英语教学追求的境界就是“快乐课堂”,多姿多彩的课堂朗读的教学,就是快乐课堂的重要构建部分。
朗读不是为读而读,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但对文章准确的解读又有助于正确的朗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一、明确朗读的前提条件
1.明确目的,理解为先
文章有灵魂,句子有情感,字词有轻重。有灵魂就神彩,有情感就灵动,有轻重就顿挫。朗读时必须传递文意、突显主题,否则朗读就是无的放矢,就会虚浮,就会飘忽,就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怎样的理解就有怎样的朗读,正确的理解是准确朗读的前提条件。
2.敢于下水,正确示范
英语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是教师缺乏示范,学生漫无目的地读,不懂表情达意,没有轻重缓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者“请同学们把语气读出来”,这都是隔靴搔痒、隔山打牛,教师没有具体指导。教师做好示范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要到位,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
3.保证时间,读到实处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是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的,他们总想多讲一点,匆匆而过虎头蛇尾。时间不到位,那是青蜓点水、雁过无痕,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多读、善读才能洋溢出英语课的英语味。
二、传授朗读的方法技巧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朗读,其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要求学生明确汉语与英语语音及节奏的差异
中国学生已经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影响了英语的朗读。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ite这个词,其“风筝”之意不会因为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而改变意思。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I'mlate.”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
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首先,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其次,要注意连读。连读是指在一个意群中,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讲话时,讲话人会从一个词滑向另一个词。最后,要注意汉英重读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会把“I’ma`teacher”读成“I`am`a`teacher”。
一个句子,特别是比较长的句子,不能从头到尾一口气说出来,句中会出现一次或几次停顿,停顿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停顿的地方不对,会影响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例如:Sheinvited\two|guests\todinner.例中我们只能在划斜线处作小停顿,而不能在划竖线处作小停顿。
2.教师要讲究领读的要领和方法
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劳累,学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个课堂也没有活力。因此,朗读的要领和方法必不可少。
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个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
领读长句时,要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引发乐趣、肯磨嘴皮、肯下功夫,并能说出流利的“英文”,喜欢说“洋话”。
三、创设朗读的宽松氛围
在英语活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演英语小品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让每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还可以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课外英语读物,将朗读训练和泛读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英语,朗读是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朗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励《中学英语朗读教学的点滴做法》.基础教育研究,2004,6。
[2]王宗炎《朗读与英语学习》.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谢少万《英语朗读教学初探》.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