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颈动脉分叉血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分叉,残余应力,弹性剪切应力
颈动脉分叉血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虎,杨少雄,许怡隽,龚晓波[1](2019)在《颈动脉分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内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分布,为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破裂行为的研究和诊断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力学机理参考。方法基于人体颈动脉分叉血管的平均几何参数,建立叁维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几何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重建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残余应力,并计算血压和血流分别作用下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结果斑块的肩部同时存在着最大主应力和弹性剪切应力的应力集中。斑块肩部的弹性剪切应力随着狭窄率增大或血压升高均增加。斑块上游区域的流体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斑块下游区域,斑块下游区域的振荡剪切指数则显着大于上游区域。且斑块的弹性剪切应力和流体壁面切应力大小随着狭窄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斑块从内部中心位置到壁面肩部承受着非均匀的应力分布,血管严重狭窄时"内压外拉"的受力状态更容易导致斑块破裂。随着血压的变化,斑块结构应力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使斑块产生结构疲劳,增加破裂风险。斑块上下游区域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可能是斑块上下游组分、易损程度等性质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孙小燕,赵东坡[2](2018)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月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83例为研究组,并选取于我院就诊冠脉造影狭窄小于70%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Crush技术的介入术,术后在给予双联抗栓治疗基础上持续给予替罗非班,并根据术后1年期间是否出现冠脉再狭窄分再狭窄组(20例)和正常组(63例)。对照组在入组后次日,研究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检测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同期检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结果研究组术前较对照组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着升高,MAP及CO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着降低,MAP和CO水平显着升高(P<0.05);术后再狭窄组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血清VCAM-1、hs-CRP和HR高于同期正常组,而MAP和CO低于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与再狭窄和H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MAP、C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经支架介入和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脉分叉病变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3](2018)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5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情况,同时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4.21%(23/95);依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分叉角度、斑块分布同侧、斑块不规则、主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支TIMI血流分级及主支/分支参考血管直径比(MV/SB)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结论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合并分支血管闭塞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分叉角度、斑块分布同侧、斑块形状不规则、主支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低及MV/SB大会增加患者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周磊,杨余玲,聂庆彬,毛更生[4](2018)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8%~22%,其中分叉部动脉瘤约占80%~([1])。大脑中动脉瘤一旦破裂而未能及时救治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2])。由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位置相对表浅,且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常合并局部血肿,显微手术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同时清除血肿,该术式目前也是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3,4])。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近几年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伟,王娟,李婷[5](2018)在《双干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几何形态与动脉瘤形成的CT血管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干型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形成与分叉部几何形态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筛选动脉瘤高危人群、降低动脉瘤破裂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3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30例MCA分叉部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组)与50例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无动脉瘤患者(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MCA两分支夹角,即分支分别与主干形成的夹角(较粗分支与主干夹角记为γ1、较细分支与主干夹角记为γ2),分叉角(γ3),分叉部血管管径和分支管径;计算两分支夹角比(较大分支夹角/较小分支夹角)及分支管径比(较粗分支/较细分支)。比较对照组和动脉瘤组各项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动脉瘤组γ1、γ2、分叉部血管管径均小于对照组,γ3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比、两分支夹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干型MCA分叉部动脉瘤形成与MCA分叉部几何形态参数具有一定关联。通过CTA获得MCA分叉部几何形态参数的方法对动脉瘤高危人群筛选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谭庆晶,秦超,杨俊威,王天保,林浩海[6](2018)在《颈动脉分叉区域的神经血管解剖及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的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为安全有效地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及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20例(40侧)无明确心、脑血管疾患的尸体解剖标本(男11例、女9例),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入路对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明确血管和神经的形态学及结构特点。结果颈总动脉分叉部形态可分为Ⅰ、Ⅱ、Ⅲ型,分别占比为10%、52.5%、37.5%。分叉位置以甲状软骨为界,左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高度在其上缘以上、平上缘和上缘以下的占比分别为55%、37.5%、7.5%;相较之下右侧分别为62.5%、27.5%、10%。男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内径均大于女性(P<0.05);男性颈动脉分叉角度大于女性(P<0.05)。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内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 5);左侧颈动脉分叉角度大于右侧(P<0.05)。结论通过对颈动脉分叉区域内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研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血管与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徐庆波[7](2018)在《研究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测量指标、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最小管腔直径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主支和分支最小管腔横截面积、支架长度、支架直径以及参照管腔直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能够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改善最小管腔横截面积、支架长度等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齐疏影,李红,李响,朱华刚,贾若飞[8](2018)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患者10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US组(52例)及CAG组(54例)。IVUS组患者于PCI术前、术后行IVUS评估,指导手术方式及支架选择,CAG组仅根据CAG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支架。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置入支架个数、长度、直径),并记录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置入支架个数、置入支架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US组置入支架直径大于CAG组[(3.14±0.42)mm比(2.87±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MACE 1例(1.9%,为靶血管血运重建);CAG组发生MACE 3例(5.6%,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IVUS指导PCI治疗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有助于优化支架置入,改善PCI远期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8年01期)
谭庆晶,秦超,王天保,杨俊威,张德敏[9](2017)在《颈动脉分叉区域的神经血管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口的首位死亡和致残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总数的70%~80%。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1])。大量研究发现,颈动脉分叉部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其中以颈动脉分叉部附近,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2 cm内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总动脉~([2]),目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陈耀贵,杜岗,边宁[10](2017)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分支拘禁球囊保护及主支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嵴部移位、斑块特点、分支血流情况及管腔直径/面积的变化。结果 IVUS测量支架置入前后主支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2.60±0.236)mm~2、(9.76±2.198)mm~2,斑块负荷分别为(81.90±5.380)%和(11.30±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成功率100%,1例(4.2%)出现主支血管夹层,2例(8.3%)出现边支慢血流(TIMI血流1级)。结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越跨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7年S2期)
颈动脉分叉血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月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83例为研究组,并选取于我院就诊冠脉造影狭窄小于70%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Crush技术的介入术,术后在给予双联抗栓治疗基础上持续给予替罗非班,并根据术后1年期间是否出现冠脉再狭窄分再狭窄组(20例)和正常组(63例)。对照组在入组后次日,研究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检测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同期检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结果研究组术前较对照组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着升高,MAP及CO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着降低,MAP和CO水平显着升高(P<0.05);术后再狭窄组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血清VCAM-1、hs-CRP和HR高于同期正常组,而MAP和CO低于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与再狭窄和H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MAP、C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经支架介入和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脉分叉病变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动脉分叉血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庆虎,杨少雄,许怡隽,龚晓波.颈动脉分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内应力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2].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孙小燕,赵东坡.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3].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
[4].周磊,杨余玲,聂庆彬,毛更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5例[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
[5].张伟,王娟,李婷.双干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几何形态与动脉瘤形成的CT血管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6].谭庆晶,秦超,杨俊威,王天保,林浩海.颈动脉分叉区域的神经血管解剖及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7].徐庆波.研究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18
[8].齐疏影,李红,李响,朱华刚,贾若飞.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预后[J].中国医药.2018
[9].谭庆晶,秦超,王天保,杨俊威,张德敏.颈动脉分叉区域的神经血管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
[10].陈耀贵,杜岗,边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