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清型腺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禽腺病毒,血清C-4型,鉴定
血清型腺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张靖飞,张园[1](2019)在《陕西省鸡源血清C-4型禽腺病毒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5月,西安市某蛋鸡养殖场43 d蛋鸡群出现发热、精神沉郁、拉黄绿色稀便、冠髯苍白等症状,剖检表现为:心包积液,肝脏极度肿大,质脆易碎,色淡呈现土黄色,脾脏、肾脏充血肿大,腺胃乳头有弥散性出血点。根据临床症状、核酸、血清抗体和病理学检测结果确诊为:血清C-4型禽腺病毒感染。(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夏,夏文君,毛锶超,卢舒婷,莫开昆[2](2019)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浙江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通过鸡胚接种和原代鸡胚肾(chicken embryo kidney, CEK)细胞多次传代培养,获得FAdV4细胞适应毒株ZJ2015。血凝实验显示:ZJ2015株不能凝集小鼠、大鼠、鸡和绵羊的红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为2.0×10~6mL~(-1)。以0.2 mL/枚剂量接种鸡胚,该毒株能100%致死鸡胚,且致死鸡胚胚体潮红、肝肿大、出血等。将FAdV4全基因组分11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跨越ZJ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21611.1),对其全基因组、hexon和fiber-2基因的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ZJ2015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4强毒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达到99.8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较早毒株相比,ZJ2015具有1 966 bp的大段缺失及Fiber-2蛋白上多个位点的突变。浙江毒株ZJ2015的分离可为进一步开展FAdV4的诊断防控技术和毒力变异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寇美玲,杨振兴,李乐,朱建波,高林[3](2019)在《云南边境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清学监测及血清型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近几年云南边境地区牛、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2014年起连续3年在与老挝、越南接壤的江城县设置EHDV监测点,每年选择投放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山羊作为哨兵动物进行跟踪监测。每年5~10月份对哨兵动物采血,每周1次,11、12月每月采集一次,进行EHDV抗体、抗原监测和病毒分离。针对致细胞病变的样品,采用EHDV群特异性S7基因片段引物进行RT-PCR方法检测,同时利用EHDV-1、-5、-6、-7、-10标准阳性血清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中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2014-2016年江城县牛EH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9%、58.6%和75.4%;3年期间共监测到15头EHDV抗体阳性黄牛,并从中分离到20个可致细胞病变样品,经RT-PCR确认为EHDV,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有11个毒株与1997和2003年日本分离的EHD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9个毒株与1977和1981年澳大利亚分离的EHD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5个毒株与2015年广西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3年期间在山羊体内未检测出抗体,未发现抗原阳性动物;经中和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20株毒株包括EHDV-5、-6、-7、-10型4种血清型,感染时间均在5~9月之间。本研究发现,江城县长期存在多种血清型EHDV同时流行,2014-2016年EHDV抗体阳性率逐年增加,亟需加强对EHDV感染情况及活动规律的持续研究,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陈惠娴,李桂梅,李宁,单虎[4](2019)在《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QD株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的毒株进行分离,试验采用病毒分离、DNA提取、PCR鉴定、Hexon基因序列分析、病毒毒价测定、病毒形态学观察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青岛地区疑似心包积水及包涵体肝炎病鸡的肝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提取的DNA经PCR鉴定为阳性;该分离毒株序列与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4型序列同源性为97.7%,病毒毒价为1×10~8TCID_(50)/0.1 mL;病毒形态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的粒子结构;在动物回归试验中,病死肉鸡心包有积液,发病鸡肝脏的中央静脉广泛淤血,肝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说明该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毒株。(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9期)
朱颖,陈炜,翁育伟,何文祥,俞婷婷[5](2019)在《两株从手足口病患者分离的稀有血清型肠道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柯萨奇病毒A组21型(Coxsackievirus A21,CV-A21)和肠道病毒D组68型(Enterovirus D68,EV-D68)可引起成人和儿童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甚至死亡。本研究从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中分离到CV-A21(2013FJPTN012)和EV-D68(2014FJQZ344)各一株,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通过构建基于VP1区和全基因组序列的最大似然法(Max likehood)系统进化树,并进行Simplot重组分析,对这两株福建分离株的基因序列特征和分子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FJPTN012属于CV-A21的A2基因亚型,2014FJQZ344属于EV-D68的A2基因亚型。这两株分离株均未发生明显重组。本研究分析了两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扩展了CV-A21和EV-D68的基因数据库,为病毒的相关研究、疾病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牛丛,万成松[6](2019)在《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传播潜能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登革热是世界范围内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我国的登革热疫情主要是由输入性病例引起。随着旅游业和国际交往的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登革热输入病例不断增加,研究登革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的传播潜能、相互作用及其致病性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收集2014-2018年广东省登革热流行资料,分析2014-2018年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的主要亚型及病原谱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集2014-2018年深圳地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样本,进行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并对阳性临床样本进行病毒分离;扩增登革病毒E基因NS1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同时绘制系统进化树;研究NS1对登革病毒体外传播的影响,并用噬斑实验证实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复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广东4.9万例登革热患者中95%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引起;2015年广东1796例登革热患者中88.5%由Ⅱ型登革病毒感染引起;2018年广东2963例登革热患者中59%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引起,36%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引起;Ⅰ型、Ⅱ型的传播能力显着高于Ⅲ型登革病毒;深圳Ⅲ型登革病毒分离株同源性较高的流行毒株是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分离株,深圳Ⅳ型登革病毒分离株同源性较高的流行毒株是意大利、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分离株;四种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NS1氨基酸相似性为77.69%;NS1重组蛋白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有明显促进作用;DENV-2感染的Vero细胞比DENV-3感染的Vero细胞分泌更多的NS1蛋白。本研究分析了近几年来广东省登革热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了登革病毒Ⅱ型和Ⅲ型的流行病学差异和毒株差异,为登革热传播阻断机制及其疾病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研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24)
胡家铭,陈权,周金依,吴锦婷,余欢[7](2019)在《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对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感染效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对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感染效率,寻找理想的膝关节软骨细胞基因编辑工具。方法:选取4周龄C57BL/6雄鼠45只,体重(14.3±0.2) g,根据右侧膝关节腔注射试剂(6μl)的不同分为以下9组,每组5只。对照组(生理盐水),维2组(维真生物AAV2,滴度为1×10~(13)vg/ml),维5组(维真生物AAV5,滴度为1×10~(13)vg/ml),维6组(维真生物AAV6,滴度为1×10~(13)vg/ml),维7组(维真生物AAV7,滴度为1×10~(13)vg/ml),维8组(维真生物AAV8,滴度为1×10~(13)vg/ml),维9组(维真生物AAV9,滴度为1×10~(13)vg/ml),汉DJ组(汉恒生物AAV2-DJ,滴度为1×1012vg/ml),汉5组(汉恒生物AAV5,滴度为1×1012vg/ml)。所有病毒过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在注射30 d后取膝关节,于体视显微镜下大体观察软骨损伤情况后,做10μm冰冻切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膝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绿色荧光分布情况。结果: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本研究采取的膝关节腔注射方法对小鼠软骨无明显损伤。组织切片的荧光观察显示,经不同血清型AAV注射后的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均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分析中以维2组和维7组软骨和半月板的荧光强度最高,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77±0.020和0.061±0.022,上述2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体膝关节腔注射AAV可成功感染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AAV2和AAV7对膝关节软骨组织感染效率高且特异性较强,该方法可作为膝关节软骨细胞基因编辑的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9年08期)
梅楠,孙海伟,李允章,汪凯,王桂军[8](2019)在《基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种快速监测鸡群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方法,本研究通过PCR扩增FAd V-4 AQ强毒株的fiber-2基因截短体(112 bp~1 440 bp),克隆至p ET-32a(+)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以重组表达的Fiber-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FAd V-4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FAd V-4外,与其它病原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血清最低稀释度为1∶12 80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对FAd V-4临床感染的阳性血清检出率为100%,与琼脂扩散试验结果完全吻合。本研究建立的以Fiber-2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用于FAd V-4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清学调查。(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占鸿,杨振兴,张洁,肖雷,廖德芳[9](2019)在《帕利亚姆病毒血清型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Palyam serogroup virus,PALV)包含多种血清型病毒,我国存在Chuzan virus(CHUV)、Bunyip Creek virus (BCV)和D'Aguilar virus (DAV)叁种血清型PALV毒株的流行,目前尚无PALV血清型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的报道。本研究根据获取的中国CHUV、BAV和DAV这叁种PALV血清型毒株的Seg-2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ALV血清型特异性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CHUV、BCV和DAV血清型鉴定引物可分别检测到1.3×10~2 copies、8.0×10~2 copies和5.5×10~2 copies的核酸;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特异性检测方法与蓝舌病病毒(BTV)、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非洲马瘟病毒(ASHV)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为开展PALV的诊断与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蕊,王菁,李富桂[10](2019)在《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天津毒株(TJ1607)对1日龄雏鸡的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利用从天津地区分离得到的1株FAV-4病毒(TJ1607)人工模拟自然发病感染1日龄雏鸡,通过对其发病规律的总结、病理学的研究和病毒粒子的定位,了解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构建疾病模型。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材料方法将100只1日龄健康雏鸡分为A、B、C(试验组)和D(对照组),试验A、B组接种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出的天津地区FAV-4毒株,试验C组于试验A、B组接毒3d后与其混笼(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血清型腺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通过鸡胚接种和原代鸡胚肾(chicken embryo kidney, CEK)细胞多次传代培养,获得FAdV4细胞适应毒株ZJ2015。血凝实验显示:ZJ2015株不能凝集小鼠、大鼠、鸡和绵羊的红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为2.0×10~6mL~(-1)。以0.2 mL/枚剂量接种鸡胚,该毒株能100%致死鸡胚,且致死鸡胚胚体潮红、肝肿大、出血等。将FAdV4全基因组分11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跨越ZJ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21611.1),对其全基因组、hexon和fiber-2基因的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ZJ2015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4强毒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达到99.8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较早毒株相比,ZJ2015具有1 966 bp的大段缺失及Fiber-2蛋白上多个位点的突变。浙江毒株ZJ2015的分离可为进一步开展FAdV4的诊断防控技术和毒力变异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清型腺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靖飞,张园.陕西省鸡源血清C-4型禽腺病毒分离与鉴定[J].畜牧兽医杂志.2019
[2].李夏,夏文君,毛锶超,卢舒婷,莫开昆.血清4型禽腺病毒浙江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3].寇美玲,杨振兴,李乐,朱建波,高林.云南边境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清学监测及血清型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9
[4].陈惠娴,李桂梅,李宁,单虎.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QD株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5].朱颖,陈炜,翁育伟,何文祥,俞婷婷.两株从手足口病患者分离的稀有血清型肠道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J].病毒学报.2019
[6].牛丛,万成松.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传播潜能的差异[C].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研究论坛论文集.2019
[7].胡家铭,陈权,周金依,吴锦婷,余欢.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对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感染效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伤.2019
[8].梅楠,孙海伟,李允章,汪凯,王桂军.基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9].李占鸿,杨振兴,张洁,肖雷,廖德芳.帕利亚姆病毒血清型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19
[10].刘蕊,王菁,李富桂.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天津毒株(TJ1607)对1日龄雏鸡的致病性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