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误差补偿论文-赵家黎,张体伟,吴丽媛

综合误差补偿论文-赵家黎,张体伟,吴丽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误差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误差补偿

综合误差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赵家黎,张体伟,吴丽媛[1](2019)在《基于PMAC数控系统的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测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和热误差模型,进而得到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基于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对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进行补偿。以CJK6032-2数控机床为例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在PID控制作用下,基于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综合误差实时性反馈补偿使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了90%以上。(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陈绍坤[2](2019)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中BP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加工领域广泛使用数控机床,其效用发挥的具体程度,与设备误差范围存在直接关系,机床档次评定当中的核心标准,就是数据机床加工精度。多轴数控机床在热影响下,经常出现加工精度衰减等现象,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为了促使机床误差精度获得有效提升,有必要在数控机床误差补偿中应用BP神经网络,并对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促进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6期)

魏晓晨[3](2018)在《3PSS/S并联机构功耗传递性能优化及综合误差补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强、运动惯量小等优点,在人形仿生机器人中应用日益增多,机构性能分析对机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意义尤为重要。针对并联仿生机构功耗传递效率与运动精度问题,以3PSS/S球面仿生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功耗传递性能角度,对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旨在提高机构功耗传递性能;对机构误差分析方法展开探索,建立综合误差预估模型,旨在提高机构运动补偿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功耗比性能评价指标,建立3PSS/S并联机构功耗比数学模型,开展3PSS/S并联机构功耗比实验,绘制实验功耗比曲线,与理论分析曲线对比,以验证功耗比性能指标的合理性;分析比较两种叁自由度肩关节仿生机构在相同工况、相同工作空间内的功耗比数值,验证指标的实用性;以功耗比性能指标结合3PSS/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进行机构参数搜索,完成机构参数优化。在对现阶段并联机构误差建模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基础上,综合考虑3PSS/S并联机构各项运动学误差,分析机构支链矢量图,建立机构误差分析模型,进而对误差模型进行微分变换,求得误差映射矩阵;基于ADAMS建立含参数误差分析模型,并分析单项误差源对动平台姿态误差的影响特性。以并联机构综合误差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建立并联机构综合误差预估模型,应用模糊规则对并联机构工况输入与误差值建立传递函数,并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完成规则中参数值的训练,以增强误差模型预测的鲁棒性与准确性。设定仿真工况,基于综合误差预估模型,预测并联机构误差值,在此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驱动位移补偿方式,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驱动位移参数,补偿机构姿态误差,进而提高机构运动精度。(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杨柳[4](2018)在《基于综合智能的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误差补偿法使用软件技术,具有低成本、易实现等特点,因此成为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广大的专家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误差补偿模型的精确构造仍然是影响着误差补偿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成为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瓶颈。热误差数据具有相关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目前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拟合,针对最小二乘法处理具有相关性和非线性数据中的不足,为了提高数学模型的精确度,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数据进行拟合,利用粗集理论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化,可以有效解决误差补偿法中数学模型的精确建立,由于BP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特点,结合蚁群算法对网络进行学习达到全局最优值,提出了基于粗集理论、蚁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法。本文主要任务如下:分析了粗糙集理论、蚁群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在误差补偿中的应用,对叁者的结合做了细致的剖析。分析了数控机床的误差源,鉴于误差源之间的耦合特性,提出了利用粗集理论对误差源输入特性进行约简。针对BP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和迭代次数多等缺点,利用蚁群算法对BP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赋值,从而提出了基于蚁群学习算法的新型网络学习方法,最后把学习到的规律应用到数控机床中去。本文的创新贡献如下:1、通过利用粗集理论约简BP网络的输入变量个数,使得简化了网络的结构,网络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与此同时,硬件的安装也变得便捷,成本降低。2、利用蚁群算法来训练BP网络,BP网络的训练次数较大缩短,网络的预测精度得到较大提高。3、把蕴藏在权值和阈值中的规律以机床可以识别的语言嵌入到机床中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8)

张頔[5](2017)在《薄壁件铣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加快高精密机床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高精密薄壁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的尺寸精度也越来越高。但薄壁件刚度低,在铣削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加上机床本身几何误差的影响,使得薄壁件的加工精度很难保证。因此综合考虑薄壁件铣削加工中铣削力所致误差、机床几何误差,提高误差补偿技术,可有效减少薄壁工件变形,对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及发展高精密机床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铣削过程中的剪切和犁切机制,建立刀具微元铣削力模型,根据刀具和工件的几何信息,在切削范围内对微元模型进行积分,得到总铣削力。由于刀具不断切入切出工件,因而铣削力可以看成周期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进行求解分析。分析薄壁件铣削加工中受机床几何误差、铣削力所致工件和刀具变形的影响,通过误差在运动链的传递,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误差传递模型,进而建立综合误差模型。针对薄壁件变形计算复杂,耗时长的缺点,提出基于自动建模、移动施加载荷、自适应选点、生死单元判定、迭代计算于一体的APDL程序,有效地简化计算操作并减少计算变形所需的时间。通过Fanuc数控系统的原点偏置功能开发误差补偿器,将主运算单元计算的补偿量迭加到各个运动轴。通过侧铣薄壁件,对比无误差补偿、只补偿机床几何误差、只补偿铣削力所致工件和刀具误差、补偿综合误差后的加工精度,验证补偿器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2-01)

王冬雪,冉同欢,林洁琼,丛长龙,谷岩[6](2016)在《多轴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精确的误差模型,并对机床进行误差补偿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方法。文章以自主研发的五轴机床为研究对象,测量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导轨的定位误差,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得到机床误差分布规律和影响定位误差的关键因素。根据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的不同特性进行误差分离,分别建立几何和热误差数学模型,最后迭加得到综合误差数学模型。根据综合误差模型,提出机床误差补偿策略,为多轴数控机床实施误差补偿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王俞淞,王斌[7](2016)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是由刀具刀尖点和工件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误差会直接影响到工件最终加工质量,因此要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必须要对刀具和工件之间的误差进行补偿。(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03期)

李春雷[8](2016)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嵌入式控制器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与热误差进行补偿,本文针对FANUC数控系统,采用原点坐标平移法,设计并开发了一种以ARM Cortex-M3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的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嵌入式控制器,实现了对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的综合在线补偿。分析了叁种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方法的特点,针对FANUC数控系统,确定了综合误差补偿方式和补偿实施方法,设计了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嵌入式控制器的总体结构。设计了以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系统,为保证综合误差模型的存储,扩展了EEPROM;采用按键键盘和LCD12864作为输入与输出设备,满足了人机交互的需要;开发了与上位机通信的RS232电路,从而可以通过更加人性化的上位机界面进行综合误差模型的输入。利用Keil MDK平台开发处理器的软件程序,采用STM32固件库编写程序代码,主要包括ARM处理器主程序、中断配置程序、人机交互程序、USART串口通信程序、综合误差有效性判定程序和EEPROM存储程序。采用VS2008+Qt架构开发上位机程序,包括用户操作界面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采用多线程技术,保证了界面的流畅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最后对所开发的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嵌入式控制器进行了调试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数控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的综合补偿,并能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刘潭,高宪文,王丽娜[9](2015)在《油气生产过程综合能耗模型误差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油气生产过程综合能耗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模型进行误差补偿.并针对传统期望最大化(EM)算法对GMM参数估计时易于陷入局部极小值且存在过拟合的问题,将GMM的结构与参数作为整体进行优化,且对EM算法进行如下改进:首先将梯度算子引入到遗传算法(GA)中构成GGA算法,再将GGA与传统EM算法相结合形成GGA-EM算法.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GA-EM算法的GMM模型误差补偿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模型误差补偿方法应用到某采油作业区的一区块油气生产过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为采油过程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5年06期)

丛长龙[10](2015)在《五轴机床热误差机理与综合误差补偿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复杂几何零件的广泛应用,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多轴数控机床作为加工母机,机床精度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精度。而误差是影响机床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约占机床总误差70%左右。本文以自主研发的五轴机床为例,致力于研究热误差的机理、机床主轴的热态特性、进给轴热和几何误差的测量、分离、建模方法以及误差补偿策略等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机床移动副、转动副及主轴的误差项进行分析,研究主轴热变形机理与热特性理论。2创建主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主轴的热边界条件,研究在约束边界条件下主轴的温度场及热变形,并分析原因。分析主轴在不同转速下热变形情况。热误差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提出改善主轴热变形的措施。3研究机床导轨在几何误差和热误差影响下定位误差与温度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温升下的定位误差曲线变化规律,分离几何与热误差,分别创建几何和热误差的模型,最后求得综合误差模型。4研究综合误差补偿策略,提出基于测量技术的误差补偿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5-04-01)

综合误差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业加工领域广泛使用数控机床,其效用发挥的具体程度,与设备误差范围存在直接关系,机床档次评定当中的核心标准,就是数据机床加工精度。多轴数控机床在热影响下,经常出现加工精度衰减等现象,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为了促使机床误差精度获得有效提升,有必要在数控机床误差补偿中应用BP神经网络,并对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促进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显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误差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家黎,张体伟,吴丽媛.基于PMAC数控系统的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2].陈绍坤.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中BP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

[3].魏晓晨.3PSS/S并联机构功耗传递性能优化及综合误差补偿分析[D].燕山大学.2018

[4].杨柳.基于综合智能的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5].张頔.薄壁件铣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6].王冬雪,冉同欢,林洁琼,丛长龙,谷岩.多轴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策略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

[7].王俞淞,王斌.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

[8].李春雷.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嵌入式控制器研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6

[9].刘潭,高宪文,王丽娜.油气生产过程综合能耗模型误差补偿方法[J].信息与控制.2015

[10].丛长龙.五轴机床热误差机理与综合误差补偿策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

标签:;  ;  ;  ;  

综合误差补偿论文-赵家黎,张体伟,吴丽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