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李二玲

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李二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母语非汉语学生,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序,偏误分析

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文献综述

李二玲[1](2017)在《母语非汉语学生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错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音并列合成词构词能力强、词汇结构复杂、数量大、使用频率高等因素使它成为汉语复合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从形式来说,有的双音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可以颠倒,形成同素逆序并列合成词,但有的双音并列合成词构词语素不可颠倒,否则即成偏误。从双音并列合成词的语素间关系看,包括同义语素并列合成词、相关义语素并列合成词、反义语素并列合成词及偏义语素并列合成词等。本文的考察对象属于不可逆序的双音并列合成词,包括上面四种语义类型。在汉语中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在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中,语素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母语非汉语学生在习得不可逆序的双音并列合成词时往往出现语素序的偏误。本文即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等级标准,以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使用的《汉语初级强化教程Ⅰ》和《汉语初级强化教程Ⅱ》、该院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作业以及已有的同类研究成果为选词范围,最终选取145个不可逆序的双音并列合成词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首先,从语素组合结构和语素序制约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确定制约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序的因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所研究的双音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序受到语音、语义、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母语非汉语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因为对这些因素不了解,所以出现语素序的偏误。其次,使用调查问卷来考察学生的偏误情况。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错序现象是母语非汉语学生的一种普遍而且顽固的偏误。从学生汉语水平和国家地域两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与偏误率成反比,即初级水平学生更容易出现该类偏误;不同国家的学生的偏误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从各个题目上来看,随着题目类型难度的增加,学生出现语素错序的比率也在上升。从双音并列合成词特征与偏误的关系来看有以下规律:第一,偏误率随词汇难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第二,不符合汉语语音组合规律及语义关系的词偏误率较高;第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或语用习惯的词偏误率较高;第四,与学生母语词汇对应形式不一致的词偏误率较高。最后,分析测试结果,归纳偏误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偏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语言学因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结构特殊及重视语素序的特点;第二,学习者因素包括汉语知识水平、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第叁,教学因素,主要是教师教学因素。教学建议主要有:第一,重视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语序意识;第二,利用语素位置构建词汇网络;第叁,语素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第四,适当讲解并列式合成词构词特点;第五,加强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词汇对比研究,明确词汇教学重难点;第六,培养学习者文化意识,重视词汇民族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5)

郑飞[2](2011)在《试探双音并列式合成词的构序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认为,汉语双音并列式合成词的构序,是约定俗成、历史沉淀的结果,并无理据可谈。本文根据着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提出的"既考虑到生理观点(发音问题),又考虑到心理观点(注意力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影响汉语双音并列式合成词构序的四个主要理据:调序,开口度,主观意愿,构词能力。(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连淑敏[3](2009)在《《吕氏春秋词典》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结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词为主,这是汉语词汇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使得汉语词汇系统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双音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核心与关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不过目前对于双音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语法方面,如对双音词两个语素的词性研究和结构方式的分析。但是要想深入地研究语法框架下的差异,以及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就必须利用语义,深入探讨复合词内部的语义关系、充分挖掘双音词两个构词语素的意义内涵和组合原因,这样才能对词义的理解更深入、更深刻。本文选取《吕氏春秋》的双音并列合成词为材料范围,在典型个案描写的基础上,探讨双音并列合成词的结合原因,以期对这类双音词有更深地把握。本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吕氏春秋词典》的基础上,对《吕氏春秋》双音并列合成词进行分类,主要是从双音并列合成词的词性和两语素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使读者对《吕氏春秋》的双音并列合成词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从语言自身的发展过程阐述双音并列合成词的成词条件;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特徵、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简单分析了双音并列合成词两语素相互选择的原因。第叁章,分为叁节:第一节结合例子,从语义系统、词源角度分析同义并列词的语素选择;第二节通过分析“桎梏”、“台榭”、“辅弼”成词原因,分析相关义并列词的语素选择;第叁节通过分析“朝夕”、“左右”的成词原因,分析反义并列词的语素选择。第四章,从农耕、祭祀、丧葬、刑罚、文化思想、礼仪制度、等级观念等多种受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影响的文化因素方面探讨中国文化对《吕氏春秋》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结合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9-05-01)

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常认为,汉语双音并列式合成词的构序,是约定俗成、历史沉淀的结果,并无理据可谈。本文根据着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提出的"既考虑到生理观点(发音问题),又考虑到心理观点(注意力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影响汉语双音并列式合成词构序的四个主要理据:调序,开口度,主观意愿,构词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二玲.母语非汉语学生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错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郑飞.试探双音并列式合成词的构序理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连淑敏.《吕氏春秋词典》双音并列合成词语素结合关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

标签:;  ;  ;  ;  

双音并列合成词论文-李二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