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勾栏瓦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戏曲剧场,沉浸式剧场,新媒体,互动性
勾栏瓦舍论文文献综述
张巍巍[1](2019)在《从勾栏瓦舍到沉浸式剧场——浅谈戏曲演出场所的前世与今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次戏曲艺术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承载其演出的场所也不断随之变化。本文阐述了戏曲演出场所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探讨了为更好地传承戏曲艺术,需要建立新的独特的观赏体验,整合各种资源,在新的演出场所内,打造出不同以往的表演形式。(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2期)
王娟娟[2](2016)在《浅析勾栏瓦舍的创设演艺与宋元戏曲的繁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发展、丰富、与革新,不断完善与成熟。其中勾栏瓦舍的创设及演艺活动对宋元时期戏曲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勾栏瓦舍创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勾栏瓦舍中演艺活动的商业竞争性、通俗文化性、综合娱乐性对于宋元戏曲的繁荣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好地阐释勾栏瓦舍的创设演艺与宋元戏曲的繁荣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秦建明[3](2015)在《勾栏瓦舍试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古代建筑结构入手,探讨古代瓦舍勾栏。提出古代所谓的瓦舍,就是并联的卷棚建筑,以形似瓦垅,而名瓦舍。而勾栏则是栏干的一种,这种栏干,栏柱外侧与底部横梁间有一斜撑,以形似勾矩,而名勾栏。因其皆为演出场地所用,故勾栏瓦舍,也就成为古代娱乐场所之代称。(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2015年04期)
杨世宇[4](2014)在《“形”“神”并举 “唇吻遒会”:从雅室文案到“勾栏瓦舍”的回归——论柳永对词体与词风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永第一个大力创作慢词长调,其词在"形"(词体)与"神"(词风)两个方面,一并着力,变雅为俗,无论是声腔体式,还是审美内涵,都能够融入生活,贴近大众,深植民间。同时,在艺术手法上融会贯通,屡有新制,"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使得"词"这种本源于民间的通俗文体艺术样式,开始了从雅室文案到"勾栏瓦舍"的回归,从而开创了以俗为美的词风,以新的风貌出现于词坛,标志着词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舒晋瑜[5](2011)在《当代文学如何走近勾栏瓦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设奖:填补叙事文学的理想和价值表达的空白 中国有多少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因由中国作协主办,被赋予了“国家最高文学奖”的官方色彩,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则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1-10-19)
吴邦江[6](2003)在《崛起于勾栏瓦舍 散发着泥土芳香——析南戏的源流演变及其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戏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其成熟实际上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一般认为 ,宋杂剧是南戏的母体。该文从南戏的源流演变中揭示出南方的民间说唱艺术和歌舞小戏在南戏的形成发展中具有不亚于宋杂剧的重要作用 ,并通过剖析其特点 ,进一步拓展说明南戏的兴盛繁荣对今天中国戏曲发展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景建军[7](2002)在《勾栏瓦舍与中国戏曲的一元化视界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于宋元时代的勾栏瓦舍。勾栏瓦舍中的诸多表演技艺对戏曲产生了必然的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叙述性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戏曲更偏重于外交流系统,从而造就了一元化的视界结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色。(本文来源于《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勾栏瓦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发展、丰富、与革新,不断完善与成熟。其中勾栏瓦舍的创设及演艺活动对宋元时期戏曲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勾栏瓦舍创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勾栏瓦舍中演艺活动的商业竞争性、通俗文化性、综合娱乐性对于宋元戏曲的繁荣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好地阐释勾栏瓦舍的创设演艺与宋元戏曲的繁荣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勾栏瓦舍论文参考文献
[1].张巍巍.从勾栏瓦舍到沉浸式剧场——浅谈戏曲演出场所的前世与今生[J].美术大观.2019
[2].王娟娟.浅析勾栏瓦舍的创设演艺与宋元戏曲的繁荣[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3].秦建明.勾栏瓦舍试解[J].文博.2015
[4].杨世宇.“形”“神”并举“唇吻遒会”:从雅室文案到“勾栏瓦舍”的回归——论柳永对词体与词风的贡献[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5].舒晋瑜.当代文学如何走近勾栏瓦舍[N].中华读书报.2011
[6].吴邦江.崛起于勾栏瓦舍散发着泥土芳香——析南戏的源流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7].景建军.勾栏瓦舍与中国戏曲的一元化视界结构[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