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进气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心压缩机,模型级,非均匀性,气动力
进气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谭佳健,王海伦,孙玉莹,王玉旌,韩亮[1](2019)在《进气蜗室对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气动力影响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CFD方法对某中等流量系数离心压缩机模型级转子气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进气蜗室与离心压缩机模型级的全通道连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进气蜗室出口气流不均匀性对转子径向力和轴向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轴向均匀进气相比,设计工况下进气蜗室出口气流的不均匀性使得转子产生了明显的径向气动力,但对轴向推力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冻结转子交界面进行定常计算时,叶轮不同相位角下计算得到的径向力和轴向推力均变化不大。非设计工况下,转子径向力略有增大,且力的方向发生变化。另外,本文通过在叶轮进口设置导叶,在保证模型级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叶轮进口气流的均匀性,从而大幅度降低转子径向气动力,但进口导叶并不会对轴向推力产生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白云山,田鑫,刘志敏[2](2019)在《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滤网更换周期优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拦截空气中污染颗粒的屏障,进气系统对燃气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意义重大。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进气压损逐渐升高,从经济性方面对进气过滤系统的更换周期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探讨了多级过滤系统更换成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以单位发电量的滤网更换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多级进气过滤系统更换周期的优化模型。对某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的粗滤和精滤更换周期进行优化,单位发电量的滤网更换成本比优化前减少了1. 2%。此外还探讨了天然气价格和滤网初始成本对多级过滤系统最佳更换周期及单位发电量滤网更换成本的影响,可为多级进气过滤系统更换周期的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樊继东,李魁[3](2019)在《基于模型设计的摩托车进气温度信号调理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定点化进行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开发,通过对某款摩托车的需求进行研究,制定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策略,并搭建出控制仿真模型,进行模型在环测试,利用Simulink自带工具验证模型后,最后生成可执行的应用层C代码。得到C代码后,利用软件在环测试,完成测试后将应用层程序和底层驱动集成。将程序下载到控制器,进行硬件系统测试,证明了C代码的有效性。通过模型输出信号和实车采集数据对比,进气温度仿真值、进气温度传感器备用状态值与实车采集数据相符,实现了开发需求。(本文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Tomoki,Kawakubo,Satoshi,Ohuchida[4](2018)在《有机工质真实气体的完全气体近似模型及其在径向进气涡轮气动模拟中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oday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to recover the power from low-grade heat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alize a high performance ORC turbine,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is extensively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nal flow in the aerodynamic design. But due to the high non-ideality of the working fluid, it is crucial to take the real gas effect into consideration.In the present study,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of the perfect gas approximation for an organic working fluid(R245 fa) is developed. At fir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erfect gas approximation is examined in two-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s of a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 Then the accuracy of the perfect gas approximation, definition of suitable nondimension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effective conversion method between the different gas models are studied in three-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s of an ORC radial-inflow turbine.(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白云山,田鑫,石永锋,郝建刚[5](2018)在《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气系统作为拦截空气中污染物颗粒的屏障,对保障燃气轮机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但因选型中变量较多,通常难以根据机组的运行特点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进气系统。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探讨了进气系统选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气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成本的计算,分析了系统的初始成本、运维成本、燃机性能退化成本对总成本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系统总成本中,燃机性能退化成本占比90. 44%,初始成本仅占0. 62%,因此,在进气系统选型及改造中,应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对系统经济性进行评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对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的选型及成本计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任亚丹,王龙,李涛,张颖,于平安[6](2018)在《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进气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然气发动机普遍采用的进气充量标定方法精度和可移植性不高的问题,以一台潍柴WP10NG336涡轮增压火花点燃单点喷射全电控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物理模型的适合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充量模型。在平均值模型的假设基础上,采用折合气体流量描述进气过程,将进气过程流经缸内的气体细分为回流废气、扫气废气、倒流废气、始终驻留废气和新鲜折合气体,对涡轮增压器、节气门、进气管、排气管和气缸进行综合建模,并通过进气惯性对充量的影响来对模型进行简单修正。为验证模型的精确性,开展了针对WP10NG336天然气发动机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进气模型误差范围在4%以内,在占用较少计算资源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估计各种工作条件下发动机的实际稳态进气充量。(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艾建君,侯力,傅笑珊,毛晓芳[7](2018)在《不同湍流模型下燃气轮机进气系统流场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分别对燃气轮机进气系统进行流场分析。对比了三种湍流模型下进气系统总体和各种平面(包括入口和出口)上的云图和压损变化曲线。模拟结果表明:叁种湍流模型均反应出进气系统的最大压损出现在弯头,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极为相似,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出现局部旋流和局部压力升高等现象;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压损变化曲线很相似,但是随着进气量的增加与实测压损变化曲线的差异越来越明显,RNG k-ε湍流模型变化曲线与实测变化曲线十分接近,因此,RNG k-ε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以反映出流体的实际分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07期)
尹超,金海良,银越千[8](2018)在《进气畸变下压气机过失速叁维非定常模型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压气机稳定性叁维分析模型CSAC(compressor stability analysis code)加以改进,添加了轴对称左支特性。采用改进的CSAC+模型分析了NASA Rotor37在周向总压进气畸变下的稳态性能和失速起始特性,并与软件NUMECA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模拟的特性趋势一致,畸变进气下CSAC+近失速点压比与NUMECA的误差为1.05%。针对近失速点流场分析发现:随着流量的减小,在畸变区边缘的转子叶尖首先出现低速甚至逆流区,可认为该区域为失速起始位置。利用CSAC+模拟了该压气机过失速状态下的主要流动特征,分析得出进气畸变下该失速先兆为模态波,完全发展后为部分叶高失速,失速团占据约40%叶高,其传播频率约为转子转动频率的60%,并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周期性的剥离和融合过程。(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左娟莉,李逢超,郭鹏程,孙帅辉,罗兴锜[9](2017)在《不同进气方式下气力提升泵水力特性理论模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气力提升泵的提升性能,该文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进气方式的气力提升模型。同时通过改变进气面积与气孔分布方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较好地预测提升泵的提升流量;并且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气方式对气力提升泵的液体提升量与提升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首先,7 mm方形喷嘴进气方式下,随着气流量的增加,提升液体流量先较快增加,之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提升效率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又下降,而沉浸比升高会使峰值效率提高。其次,沉浸比为0.5时,不同进气面积下,较小的进气面积导致提升效率降低;在相同进气面积下,不同的气孔排布方式对提升液体流量与提升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再次,当管内流型接近弹状流型时,提升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在环状流下,提升泵的效率最低,稳定性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1期)
李亚晋,王毅,王辉[10](2017)在《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流量管校准的缩比模型实验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套用于发动机进气流量管流量校准的缩比模型实验装置。该装置以一定的比例模拟航空发动机试车间结构,设计了进气段、流量段、风机段等系统,设计的缩比模型实验装置进气道速度上限为100 m/s,进气流量15 kg/s。(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进气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拦截空气中污染颗粒的屏障,进气系统对燃气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意义重大。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进气压损逐渐升高,从经济性方面对进气过滤系统的更换周期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探讨了多级过滤系统更换成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以单位发电量的滤网更换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多级进气过滤系统更换周期的优化模型。对某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的粗滤和精滤更换周期进行优化,单位发电量的滤网更换成本比优化前减少了1. 2%。此外还探讨了天然气价格和滤网初始成本对多级过滤系统最佳更换周期及单位发电量滤网更换成本的影响,可为多级进气过滤系统更换周期的决策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气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谭佳健,王海伦,孙玉莹,王玉旌,韩亮.进气蜗室对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气动力影响的数值分析[J].风机技术.2019
[2].白云山,田鑫,刘志敏.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滤网更换周期优化模型研究[J].华电技术.2019
[3].樊继东,李魁.基于模型设计的摩托车进气温度信号调理系统开发[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9
[4].Tomoki,Kawakubo,Satoshi,Ohuchida.有机工质真实气体的完全气体近似模型及其在径向进气涡轮气动模拟中应用(英文)[J].风机技术.2018
[5].白云山,田鑫,石永锋,郝建刚.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8
[6].任亚丹,王龙,李涛,张颖,于平安.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进气模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7].艾建君,侯力,傅笑珊,毛晓芳.不同湍流模型下燃气轮机进气系统流场的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8].尹超,金海良,银越千.进气畸变下压气机过失速叁维非定常模型探索[J].航空动力学报.2018
[9].左娟莉,李逢超,郭鹏程,孙帅辉,罗兴锜.不同进气方式下气力提升泵水力特性理论模型与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17
[10].李亚晋,王毅,王辉.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流量管校准的缩比模型实验装置[J].计测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