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方法论文-师阳,赵本义

诠释学方法论文-师阳,赵本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诠释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逍遥,诠释学,解释

诠释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师阳,赵本义[1](2018)在《以诠释学方法诠释《逍遥游》的逍遥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逍遥游》是整个《庄子》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历代文人、学者都对《逍遥游》"逍遥"一词的阐释和理解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从而为诠释《庄子》的不同趋向奠定基础。本文从西方诠释学理论视角,对《逍遥游》的"逍遥"义进行重新梳理,进而探讨"逍遥"义的多元境界。(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马瑞阳[2](2017)在《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中医学和诠释学的发展,并从仔细阅读中医学经典、认真进行临床实践和注重名师指导等叁个方面,分析了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为完善中医学理论,推动中医学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04期)

潘德荣[3](2016)在《贝蒂的诠释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的诠释学研究曾长时间忽略方法体系的问题,笔者以为这是受到了伽达默尔的影响,而对诠释学所由从出的解经学作出的矫枉过正。现代诠释学兴起的内在动力,乃是在德国浪漫主义精神推动下的《圣经》研究。这项研究从哲学、语文学、法律解释等诸方面展开,赫尔德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2-16)

周春山,宋立新,陈静[4](2015)在《基于诠释学方法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城市设计——以广州龙藏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诠释学方法,以广州龙藏社区为例,通过对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对社区公共空间价值建构进行探讨,得出通过城市设计完成对城市文本诠释的方法,再分配城市空间权力,实现对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建构。(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卿磊[5](2015)在《乾嘉学派经学诠释学方法的体认与价值重估——以现代西方诠释学方法论为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代西方诠释学理论为参照,乾嘉经学诠释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光耀殿军,它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一整套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文字训诂方法,通过对古语的科学训释拉近经学原典与诠释主体之间的距离。但是囿于经学时代的历史观念,乾嘉学派因坚持"道理"亘古不易的教义独断论而导致其经学诠释仍然难以避免主观与武断。在清代中期汉宋学术之争渐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这种主观与武断的痼疾不仅未能得到根治,反而在学派的门户争论当中被坚持了下来,最终制约了乾嘉学派经学诠释学的发展和完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张超[6](2011)在《哈特的诠释学方法及其限度——阅读《大师学述:哈特》》一文中研究指出哈特在方法上完成了法哲学发展的诠释学转向。哈特所主张的诠释性方法一方面把实践的内在面相引入法律理论的分析中,另一方面内在面向中的批判反思态度并不必然包括道德理由。在《大师学述:哈特》中,麦考密克围绕着诠释方法通过发展批判反思态度这一概念对哈特的理论进行了辩护。但这个辩护和分析却有其缺陷和不足,因此尚有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必要。(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常富业,王永炎[7](2010)在《浅谈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就其发生发展与基本规则进行了浅识。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史堪称是诠释学发展史,强调读经典、做临床和跟名师是中医学诠释的3个基本手段,并就玄府概念诠释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0年04期)

张尔曼[8](2009)在《艺术真理与诠释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真理是一个久议不衰的话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许多哲学家、理论家都为揭示真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伽达默尔在哲学诠释学的基础上,推出了独特的、新奇的艺术观念。在摒弃了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诠释学、批判了康德以来主观主义美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其师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从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艺术真理以新的意义。在其论着《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对艺术真理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现象学方法对“游戏”概念的还原和解构,强调了艺术作品自我表现的本质,昭示了艺术真理存在的方式,并由对话辩证法彰显出真理的发生过程。证明了艺术只有在创造者与理解者的相遇和对话中才得以存在,而这种在时间距离中达到的对话其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视域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两种诠释学方法在论述的过程中彼此达成了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对“艺术真理是什么”、“怎样通达真理”予以了适当的分析和解释,并将艺术真理转向人生存在领域,由此对现代诠释学进行了补充和创建。所有这些都超越了传统的诠释学,具有重大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崔永杰,崔若椈[9](2008)在《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圣经》的解释权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被教会权威所把持。为消除神学家在《圣经》解释上的偏见,从而将解释《圣经》的最高解释权利还归大众,斯宾诺莎在严厉驳斥以往流行的、敌对的《圣经》解释方式及各种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据《圣经》的历史以研究《圣经》"的普遍法则。他视该方法为"考求《圣经》真意的最准确的方法",同时又对其诸多"难处与缺点"作了深入剖析。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及理论,对之后科学地解释和批判《圣经》以及西方诠释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崔永杰[10](2008)在《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17世纪荷兰最着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生前只出版了两部着作,其中之一是1670年匿名出版的《神学政治论》。对于斯宾诺莎的这一主要哲学着作,国内学者远没有象对其《伦理学》那样给予足够的重视。且从以往少有的研究来看,人们通常将重点放在该书后5章对政治学说的阐述方面,而(本文来源于《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期刊2008-04-01)

诠释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阐述了中医学和诠释学的发展,并从仔细阅读中医学经典、认真进行临床实践和注重名师指导等叁个方面,分析了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为完善中医学理论,推动中医学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诠释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师阳,赵本义.以诠释学方法诠释《逍遥游》的逍遥义[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2].马瑞阳.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养生.2017

[3].潘德荣.贝蒂的诠释学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4].周春山,宋立新,陈静.基于诠释学方法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城市设计——以广州龙藏社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5

[5].卿磊.乾嘉学派经学诠释学方法的体认与价值重估——以现代西方诠释学方法论为参照[J].社会科学研究.2015

[6].张超.哈特的诠释学方法及其限度——阅读《大师学述:哈特》[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常富业,王永炎.浅谈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0

[8].张尔曼.艺术真理与诠释学方法[D].吉林大学.2009

[9].崔永杰,崔若椈.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崔永杰.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C].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2008

标签:;  ;  ;  

诠释学方法论文-师阳,赵本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