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演化过程论文-王斌,郭清琳

形成演化过程论文-王斌,郭清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成演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网络,断裂带,模块化知识,知识转移

形成演化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郭清琳[1](2019)在《知识网络断裂带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以郑州汽车工业知识网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知识网络理论、模块化知识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网络断裂带形成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模块化知识和知识转移的知识网络断裂带形成演化分析框架。通过案例讨论,发现模块化知识独立性、序列性和知识转移共振性叁种因素共同影响知识网络断裂带的形成。在叁种非均衡作用力的不同组合影响下,知识网络断裂带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四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推动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刘筱怡,张永双,郭长宝,吴瑞安,任叁绍[2](2019)在《川西鲜水河呷拉宗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乃至全球地形陡度最大、内外动力作用最强烈、天气变化极端频繁的区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导致该区成为古滑坡分布最集中和复活危害最大的地区。本文以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呷拉宗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钻探和物探、InSAR监测、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呷拉宗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复活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呷拉宗古滑坡形成于距今约42~30ka的晚更新世晚期,体积达3150×10~4 m~3,属巨型古滑坡;②鲜水河断裂活动是呷拉宗古滑坡形成的主控因素,历史强震的震裂效应形成古滑坡的雏形,后续的断裂蠕滑作用进一步造成坡体开裂,加剧大气降水渗入,并对裂缝有扩展作用;③SBAS-InSAR监测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目前该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在多个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陡坎及坍塌,局部变形强烈,在强震和极端降雨条件下可能发生较大规模复活滑动。建议加强采取排水和抗滑等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桂林,廖芝华,李超[3](2019)在《新龙红山丹霞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龙红山丹霞地貌形成于距今0.65亿年至0.23亿年的新生代早第叁纪盆地中,地貌岩性为巨厚陆相红色、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等。主要发育以丹霞石柱、峰从、方山、石墙、石洞、崖壁等以及各种造型石为主的地貌特征;远远望去,雄伟壮观;山色丹红,宛如朝霞,宛如一位艺术大师精心制作的红石雕塑画卷,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新龙红山丹霞地貌受第叁纪以来地球内外营力及独特的气候环境演化作用,通过将新龙红山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和与其他丹霞地貌的对比分析,认为其形成演化大致经历了成岩、造山和成景叁个重要阶段,新龙红山丹霞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王雯思[4](2019)在《太阳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通量绳是一种基本磁化等离子体结构,表现为一组磁力线绕其中心轴扭缠。它的尺度横跨十几个数量级,在实验室等离子体装置、地球磁层、太阳大气、行星际空间、甚至星系宇宙均有相关研究。在太阳大气中,磁通量绳通常被认为与大尺度爆发活动有关。太阳大尺度爆发活动包括暗条爆发、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等。这些爆发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要影响,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驱动源。研究太阳磁通量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对深入理解太阳大尺度爆发活动的产生机制,提高灾害性空间预报有重要意义。同时太阳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结果可为太阳系外天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爆发后确实存在一个磁通量绳,且起源于太阳。但是磁通量绳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之后会如何演化,在爆发前是否存在磁通量绳等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通过分析目前高分辨率太阳成像望远镜和行星际局地探测卫星的数据,运用与发展最新的图像识别技术,并借助国际上先进的重构方法、磁场外推方法与数据驱动模拟方法,我们可以对太阳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叁个代表性的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事件,揭露了磁通量绳的内部结构,讨论了磁重联对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的作用与影响,给出了磁通量绳爆发的条件。之后,我们从磁通量绳的足点出发,统计研究了光球层演化与磁通量绳形成的关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爆发前磁通量绳如何演化到临界爆发条件是研究爆发机制的一个关键问题。结合SDO与STEREO多角度观测,我们发现一个磁通量绳在经历了长达5个小时的缓慢膨胀后突然爆发。这种长时间多角度的观测数据,使得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磁通量绳爆发前的演化过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磁通量绳的足点位于光球层强电流区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光球层磁场数据直接估算出爆发之前磁通量绳的扭缠圈数T。研究结果表明,在这5个小时的准静态演化过程中,磁通量绳的平均扭缠增长了1圈左右。之后,我们详细地探讨了磁重联和光球层演化对这种增长过程的作用。我们发现爆发前这5个小时的准静态演化很可能与磁重联相关,而之后的爆发过程更可能是由torus不稳定性触发。磁通量绳的非爆发性演化过程也同样值得关注。最近的研究工作发现日珥暗腔系统会出现类龙卷风运动,而这种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的解释是,当日珥物质沿着暗腔的螺旋磁场运动时,会表现为这样的旋转运动。而我们观测到与以往不同的大尺度龙卷风演化,即大尺度日珥的整体旋转运动。我们的分析发现这种现象可能对应磁通量绳的一种非爆发性演化过程。通过对SDO多个波段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光球层磁场外推分析,我们发现这种类似龙卷风的整体旋转运动很有可能是由kink不稳定性驱动的。这个过程与之前暗条失败的爆发事件类似。日珥首先扭曲上升,之后与周围磁场重联,出现亮的垂直纤维结构,而后这些纤维结构快速旋转,大部分日珥物质随着这些亮纤维结构回落到日珥通道之外的区域。随后日珥结构整体瓦解,剩余的物质会沿螺旋形磁力线回到原有的通道中。尽管在地球附近的局地测量结果证实爆发之后存在磁通量绳结构,但是爆发之前是否存在磁通量绳仍旧存在争议。我们观测到一种新型的双带耀斑演化过程:在耀斑双带的最远端,出现由亮点扩散为不规则亮环的过程。而亮环包围了一对共轭暗化区域,被认证为磁通量绳的足点。这一演化过程表明,磁通量绳主体是在爆发过程中通过磁重联形成的,亮环为磁通量绳边界准分界层的'足迹'。根据理论模型,磁通量绳的环向磁通Φp可以通过双带耀斑扫过面积来估算;而轴向磁通Φt则由其足点区域计算。这两个量的比值可以用来估算磁通量绳平均扭缠圈数,同时△Φp/△Φt的时间变化表征了扭缠空间分布情况。我们发现磁通量绳核心高度扭缠,由内向外扭缠度下降,这种非均匀扭缠分布与近地卫星的局地观测重构结果一致。而我们观测进一步给出这种非均匀扭缠分布与磁重联率相关。现有的模型无法解释这种由磁重联导致的非均匀扭缠分布。我们通过详细分析磁通量绳足点的演化过程,发现磁通量绳与周围磁场的重联对光球层磁场也有显着影响。在爆发过程中,足点边界的亮带分别先后两次扫过足点与黑子半影重合的区域,表明有两种不同的重联过程发生在该区域。在第一阶段的重联过程中,原本沿黑子磁力线向上传播的本影波在重合区域消失,同时该区域的光球层纵场和横场突然同步减小,表明剪切磁场转换成扭缠磁场。而在第二阶段的重联过程中,本影波恢复在重合区域的传播,同时该区域的光球层纵场和横场快速增加,表明扭缠磁场消失,磁通量绳在上升过程中与外部磁场重联,导致重合区域的扭缠磁场逐步转换成其他磁场结构。光球层演化是否与磁通量绳形成有直接关系?而光球层强电流区域通常表征光球层各类演化过程。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从磁通量绳足点出发,统计研究了足点与光球层强电流的关系。我们选取了 10个与强电流相关的活动区,并分为叁类,一类只有黑子旋转运动,一类只有中性线附近的强剪切运动,最后一类是两者均有。我们分析了这些活动区产生的12个爆发事件,每个事件都有对应的CME,也观测到了与磁通量绳相关的结构。所有的事件都观测到明显的共轭暗化现象,我们以此确定了所有事件的磁通量绳足点。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事件中磁通量绳的足点都在强电流区域。此外,我们发现有一半的事件,其足点的暗化现象出现在爆发之前。而这些事件的一个足点都与旋转的黑子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31)

肖述光,吕丁友,侯明才,胡贺伟,黄志[5](2019)在《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潜山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对其成因演化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基于对该区叁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地层解释和构造样式识别,厘清断裂的期次、类型、活动特征,揭示关键构造期构造格局和潜山形成演化过程,明确潜山分带差异构造特征,并开展潜山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渤海海域西南部潜山内幕主要发育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喜马拉雅期等4期构造运动,其中印支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对潜山形成和分布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②上述4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由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等3组断裂组成的4套复杂网格状断裂系统,各组断裂形成期次、性质及活动特征差异明显;③该区经历了古生代潜山物质基础形成、中生代晚叁迭世—早侏罗世挤压造山与逆冲构造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裂陷及潜山初始格局的形成、新生代走滑—伸展复合改造与埋藏定型等4个演化阶段;④关键构造期表现形式的差异导致该区潜山构造特征呈现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西侧残留逆冲型潜山带、中部反转翘倾型潜山带和东侧复杂走滑断块型潜山带。结论认为,中、新生代经历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导致了该区潜山类型的多样性和内幕断裂系统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杨诗[6](2019)在《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形成演化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聚落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是当前社会及城乡规划学科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文化部于2010年提出要在全国建立18个打破行政边界桎梏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而古徽州作为第一个夸省区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是我国目前为止传统聚落保存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具有悠久历史底蕴与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是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外部环境共同发生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对于传统聚落的保护迫切需要转变研究视角,改变过去单体的割裂式保护,向区域整体的系统性保护模式转变。本文尝试将"空间网络"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运用于古徽州传统聚落研究中,以长时段变迁的逻辑,从区域整体层面探讨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生成与演进过程,对各阶段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厘清其演进的自组织规律。对进一步明确将来对传统聚落适宜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及改进传统聚落保护利用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史料资料、学术文献及现场问卷调研资料的梳理。将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解析为,以自然山水网络和人工物质空间网络为基础的物质空间网络和以宗族社会网络为基础的非物质空间网络两部分。在地理信息技术及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技术支撑下,以甄选出的470个古徽州传统聚落样本、史料中有始建朝代记载的古道矢量数据及《新安名族志》、《徽州大姓》、各县县志等史料中尚有遗迹可寻的古徽州程氏宗族迁徙资料等叁部分数据,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形成演化过程、各阶段空间网络特征及其演进的动力机制。通过对古徽州整体自然山水网络结构特征的分析,及对人工物质空间网络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演化分析,可将古徽州传统聚落自然山水空间网络特征概况为以下叁点:1.四境群山环绕,山脉全为千米以上陡峭山体,腹地多盆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2.区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整体水网分枝比较高,水网发育良好且结构丰富。3.境内地貌多山地、丘陵,盆地面积不大,自古以来便面临“山多田少”的问题。可将物质空间网络的演化历程和各阶段空间网络特征概况为:1.雏形期——孤立散点状分布2.形成期——空间网络初具雏形3.发展期——空间网络延伸发展4.繁荣期——空间网络面状延伸5.衰退与发展并存期——古道空间网络衰退、现代交通空间网络形成。通过建立古徽州地区程氏宗族社会网络联系矩阵,通过NetDraw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各时段程氏宗族社会网络演化结构图谱。将古徽州传统聚落社会网络结构演化历程及网络结构特征概况为如下几点:1.创立期——以始迁祖强关系为主,宗族社会网络呈“单中心”辐射式演化2.发展期——强弱关系兼备,宗族社会网络呈“多极”渗透式演化3.繁荣期——强弱关系兼备,宗族社会网络呈“点—线—面”嵌入式演化4.衰退期——强弱关系兼备但强关系较创立期减弱,宗族社会网络稳定结构走向衰退。综上所述,可将现阶段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整体结构特征概况为:物质空间网络结构显着提升,非物质空间网络(宗族社会网络)结构凝聚力明显下降的双重局面。最后,通过对两个层次叁个方面空间网络的演化过程及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出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形成演化的过程及其网络特征,进而对其形成演化动力机制进行梳理。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1.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的外部迁入及内部分裂迁徙的影响;3.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宗族制度影响;5.政府政策影响等。梳理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空间网络形成演化的具体情况,明确传统聚落空间网络演变的动力机制,从而可以有效的判断其未来的发展势态,为将来区域整体层面的文化遗产协调保护体系和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少泽,王飞,谢成龙,向必伟,赵田[7](2019)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与形成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过程与形成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观察及擦痕应力场反演,并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有效地制约了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并对其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源于晚侏罗世的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141~100 Ma)再次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与岩浆活动。在此伸展活动中,沿着核部杂岩两侧分别发育了NE走向、倾向相反的楼子店-八里罕和上店-东风大型正断层,进而控制两侧半地堑式的小牛与平庄盆地的发育。在这两条边界断层的伸展运动及随后的均衡隆升中,核部杂岩不断抬升与剥露,先后发育了NE-NNE向的伸展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正断层。这些早白垩世韧性和脆性伸展构造一致指示拉张方向为NW-SE向。综合分析表明,区内早白垩世伸展活动经历了141~134 Ma的初始伸展与同构造岩体侵位阶段、133~126 Ma的边界断层强烈活动与核部快速抬升阶段以及125~100Ma的均衡隆升阶段。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的伸展活动中转变为地垒式伸展穹窿,其强烈伸展活动出现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动力学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远场弧后拉张。(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1期)

吴欢,龙孝[8](2019)在《湖南韶山市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韶山市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文章基于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室内研究,以"7.1"云源村泥石流为典型案例,分析了韶山市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韶山市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降雨条件等密切相关,其演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通过对坡面型泥石流的研究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矿产勘查》期刊2019年01期)

狄会哲,邓宾,赵高平,叶玥豪,邱嘉文[9](2018)在《云贵高原河流水系演化与高原形成过程——基于现代河流沉积物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贵高原是进行现代河流沉积物分析示踪的天然实验室,研究其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与新生代地形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云贵高原长江和珠江支流7件河流砂样重矿物分析、聚类分析和ATi与GZi等研究,揭示出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呈现出搬运距离远,物源种类多,经历复杂次生作用等特点,明显区别于珠江流域河流沉积物搬运距离近、物源种类单一和近源等特点。珠江流域上游红水河物源与长江具有一定继承性,新生代晚期,由于青藏高原东向扩展生长与大型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和河流水系特征,同时南盘江流域发生反转、袭夺,最终形成现今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貌及其河流水系。(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庚兄,尹宏伟[10](2018)在《玛东构造带、罗南-玛扎塔格构造带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分析及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玛扎塔格构造带位于麦盖提斜坡和巴楚隆起交界带,玛东构造带因在其东部而得名。本课题通过对地震剖面构造解释,明确了两个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和形成背景;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技术、平衡剖面分析与构造恢复技术、面积深度分析技术以及构造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了两个构造带的形成时间、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形成互不干涉,新生代以来以走滑断裂为调节;玛扎塔格地区的构造变形具有中间强,两端弱的特点,玛东构造带构造变形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36: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7:盆地动力学与能源》期刊2018-10-21)

形成演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乃至全球地形陡度最大、内外动力作用最强烈、天气变化极端频繁的区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导致该区成为古滑坡分布最集中和复活危害最大的地区。本文以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呷拉宗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钻探和物探、InSAR监测、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呷拉宗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复活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呷拉宗古滑坡形成于距今约42~30ka的晚更新世晚期,体积达3150×10~4 m~3,属巨型古滑坡;②鲜水河断裂活动是呷拉宗古滑坡形成的主控因素,历史强震的震裂效应形成古滑坡的雏形,后续的断裂蠕滑作用进一步造成坡体开裂,加剧大气降水渗入,并对裂缝有扩展作用;③SBAS-InSAR监测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目前该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在多个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陡坎及坍塌,局部变形强烈,在强震和极端降雨条件下可能发生较大规模复活滑动。建议加强采取排水和抗滑等防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成演化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斌,郭清琳.知识网络断裂带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以郑州汽车工业知识网络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9

[2].刘筱怡,张永双,郭长宝,吴瑞安,任叁绍.川西鲜水河呷拉宗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过程[J].地质学报.2019

[3].桂林,廖芝华,李超.新龙红山丹霞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9

[4].王雯思.太阳磁通量绳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肖述光,吕丁友,侯明才,胡贺伟,黄志.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潜山形成机制[J].天然气工业.2019

[6].杨诗.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形成演化过程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9

[7].林少泽,王飞,谢成龙,向必伟,赵田.华北克拉通北缘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与形成模式[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8].吴欢,龙孝.湖南韶山市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J].矿产勘查.2019

[9].狄会哲,邓宾,赵高平,叶玥豪,邱嘉文.云贵高原河流水系演化与高原形成过程——基于现代河流沉积物示踪[J].四川地质学报.2018

[10].杨庚兄,尹宏伟.玛东构造带、罗南-玛扎塔格构造带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分析及物理模拟[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36: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7:盆地动力学与能源.2018

标签:;  ;  ;  ;  

形成演化过程论文-王斌,郭清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