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致密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致密,多孔介质,凝析气,相态
致密多孔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胡伟,吕成远,伦增珉,王锐,杨阳[1](2019)在《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实验及相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方案的制定依赖于PVT相态实验,而常规PVT相态实验忽略了多孔介质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基于常规PVT定容衰竭实验原理,建立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凝析气在裂缝性致密储层中的衰竭开发动态,分析了衰竭速度及多孔介质的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衰竭速度是影响凝析气藏开发的主要原因,天然气采收率随衰竭速度的增快而降低,但凝析油采收率则表现出相反规律;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的露点压力比PVT筒中的测量值提高9.42%。此外,裂缝能够有效增大泄油面积,减小渗流阻力,提高天然气和凝析油采收率。(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邓鹏,林亮,鄂广杏,朱苏阳,彭小龙[2](2019)在《一种致密多孔介质的克氏渗透率测试校正方法——以煤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页岩气藏和煤层气藏的深入开发,研究普遍关注气体实验室条件下在岩心微纳流道中的滑脱效应。煤岩的渗透率一般在气测渗透率后,利用Klinkenberg提出的校正方法得到煤岩的克氏渗透率。滑脱效应的校正采用延长低压实验测试段的拟合线,得到克氏渗透率的方法。通过分析煤岩在实验过程中不同回压条件下的流动阶段,研究发现在滑脱流动拟合线延长过程中,流动从滑移流动变化为连续流动的过程中,气测渗透率并不符合滑移流动延长线的变化趋势。研究通过实验以及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了提出了渗透率校正方法。通过回压校正方法,得到的煤岩的渗透率较常规滑脱校正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大,两者的差距在中等渗透率岩心上并不明显,渗透率越小,两者差距越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9期)
杨梅[3](2018)在《多孔介质中超临界CO_2萃取致密油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起来的CCS(碳捕获与封存)和CCUU(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相关技术,是化工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可以(比较容易)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油藏,利用CO2驱油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石油开采领域的经典研究方向。而对于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油藏(如低渗透、超低渗透乃至致密油藏),(CO2在超临界状态下的高渗透性和对原油的抽提(或萃取)特性可以用于对原油的有效开采,其关键在于研究含有原油的低渗透岩块在超临界CO2浸泡作用下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对此,本文使用CFD软件研究在岩石多孔介质中CO2与原油相互作用和相关物性的改变。本文采用Eclipse中的PVTi模块对新疆某油田原油进行了拟组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次闪蒸、等组分膨胀和注气膨胀等实验拟合,最终得出各拟组分的含量和临界参数值,为后续模拟提供基础参数。通过FLUENT 15.0研究不同注入压力、不同孔隙度和不同CO2注入量对超临界CO2在多孔介质中的萃取能力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出,注入压力越大,超临界CO2萃取效果越好;在一定孔隙度范围内,孔隙度为15%时超临界(CO2在多孔介质中的萃取效果是最优的;此外,萃取率随CO2注入量增加而增加,同时CO2注入量增加使大量CO2滞留于多孔介质中,从而实现(CO2的封存。通过萃取实验验证超临界CO2萃取数值模拟结果。实验表明,萃取率随着萃取压力增加而提高,这与FLUENT模拟中注入压力对CO2萃取影响的结果一致;萃取率也会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与FLUENT模拟中CO2,注入量对萃取影响的模拟结果相吻合;实验验证表明超临界CO2主要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由此可知,在致密油藏开采中,提高注入压力,延长萃取时间和增加CO2的注入量,均有利于提高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率,同时也可实现CO2的地质埋存和减缓温室效应,表明本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01)
赵建林,姚军,张磊,杨永飞,孙海[4](2018)在《微裂缝对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考虑正则化过程的微尺度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微裂缝对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影响机制。首先采用漫反射滑移边界条件,并考虑正则化过程构建适用于高努森数下多孔介质中气体流动模拟的微尺度格子Boltzmann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二维裂缝性致密多孔介质中的气体流动模拟,研究微裂缝对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影响,并构建二维并联孔隙模型模拟揭示微裂缝对致密多孔介质气体渗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微裂缝的存在能够明显提高致密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且连通性裂缝的影响更明显;随着压力的升高,微裂缝提高致密介质气体渗透率的作用增强,随着压力减小,基岩与裂缝中的气体流速差别减小,基岩对多孔介质渗透率的贡献增加,当压力极大或极小时,裂缝与基岩中平均流速比趋于定值,微裂缝的影响趋于稳定;微裂缝能够提高致密多孔介质渗透率的主要原因是在压降方向上微裂缝与基岩形成了并联高渗通道。(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刘圣鑫,钟建华,刘晓光,李勇,邵珠福[5](2014)在《致密多孔介质气体运移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孔隙结构、气体的赋存方式、温度和压力等。地层压力大,气体密度高,应属于稠密气体;另外,在页岩、煤岩、致密砂岩等多孔介质中发育了丰富的纳米级孔隙,使气体的运移机制极为复杂。详细研究了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理,并引入稠密气体理论,通过计算分子平均自由程,发现直径大于2nm的孔隙中,压力大于1.135MPa时(76.85℃),气体不会发生Knudsen型扩散,Fick型扩散和表面扩散可能是主要的扩散方式;并得到Knudsen渗透率修正因子随压力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孔隙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在较小孔隙中温度的影响更显着;气体从小孔扩散至大孔和裂缝系统是多种扩散机制的结果,孔隙的大小、气体的赋存方式和压力直接关系到气体的运移机理。对比分析Klinkenberg渗透率和Knudsen渗透率修正因子,发现Knudsen渗透率模型是更精确的渗透率模型,Klinkenberg渗透率修正因子可以看作是Knudsen渗透率修正因子的一级修正。(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周博,胥蕊娜,姜培学[6](2014)在《致密破碎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均匀各向同性多孔介质、达西渗流和理想气体假设,考虑Klinkenberg效应建立了针对具有纳米尺度孔径的低渗透率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针对致密球形破碎样品的压力脉冲实验,建立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同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其实验腔的压力变化曲线的数值解。通过对渗流方程进行量纲1化,引入了与孔隙率、渗透率和滑移参数有关的量纲1参数Z、Z*和bK。通过改变参数Z、Z*和bK研究了样品边界处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对于致密球形破碎多孔介质的压力脉冲实验,通过对实验测量的样品边界处压力曲线的分析,结合偏微分方程正问题的数值解,可以确定样品的孔隙率、渗透率和滑移参数,从而更为简便地分析压力脉冲衰减曲线实验数据,得到致密多孔介质样品渗透率。(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刘雪芬,康毅力,游利军[7](2013)在《界面修饰对致密砂岩气藏多孔介质渗流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砂岩气藏是当前非常规气藏开发的主力军,具有渗透低,孔喉微小,毛管压力高,超低含水饱和度,黏土矿物发育等特征,易发生水相圈闭损害。界面修饰可通过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为"气润湿"调控或提高流体渗流能力,预防相圈闭损害。介绍了国内外界面修饰对液相流动及水相圈闭损害消除的影响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李维仲,缪樟臻,宋永臣[8](2010)在《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非达西现象的LBM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低速渗流时,其渗流规律在渗流曲线的低压段表现出对达西定律线性关系的偏离,存在着非达西现象。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气体和多孔介质的特性对气体渗流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气体渗流曲线的低压力梯度段,随着气体黏度系数、净围压、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变小,渗流曲线的非线性临界点向压力梯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对达西定律线性关系的偏离更明显。说明在低渗和低压情况下Klinkenberg效应不能被忽略,气体黏度系数和孔隙率对Klinkenberg效应作用有影响;当净围压或渗透率很大时,气体渗流流量和压力梯度符合达西定律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缪樟臻[9](2010)在《致密多孔介质中流体非达西现象的LBM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达西渗流作为渗流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能源、化工、材料、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非线性渗流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大大限制了人们对其背后物理机理的认识。传统的实验方法和解析方法在研究非达西渗流时,由于多孔介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这些方法在研究渗流问题时遇到了困难。格子Boltzmann方法作为一个新兴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由于它的微观特性,可以方便地描述不同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之在模拟复杂流动问题上具有常规方法所没有的优势。本文使用郭照立提出的GLBE模型,该模型仅依赖多孔介质的统计参数,如有效黏性、孔隙率、渗透率等,而无需介质的细微结构,且可用于致密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计算。为了证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流体数值计算的可行性,首先建立单松弛格子Boltzmann模型,模拟了二维方腔流和poiseuille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通用渗流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对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低速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模型在多孔介质方面应用的准确性。然后运用该模型针对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低速渗流时,其渗流规律在渗流曲线的低压段表现出对达西定律线性关系的偏离,存在着非达西现象。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气体和多孔介质的特性对气体渗流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因素。最后,使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幂律非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进行模拟,分析非牛顿流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状态,研究了压力梯度和幂律指数对非达西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体渗流曲线的低压力梯度段,随着气体黏度系数、净围压、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变小,渗流曲线的非线性临界点向压力梯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对达西定律线性关系的偏离更明显。说明在低渗和低压情况下Klinkenberg效应不能被忽略,气体黏度系数和孔隙率对Klinkenberg效应作用有影响;当净围压或渗透率很大时,气体渗流流量和压力梯度符合达西定律线性关系。幂律液体渗流时,其渗流曲线表现为非达西现象,且随着幂律指数的变大,对达西定律的偏离程度加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6-01)
王华龙,柴振华,郭照立[10](2009)在《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来正确地刻画致密多孔介质中微尺度流动问题,对单通道模型进行推广,并将其应用于孔隙群里气体渗流的数值模拟.通过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多孔介质中的实际流动问题进行模拟,研究渗透率与平均压力和Knudsen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验证模拟结果,为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深入研究气体渗流问题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09年03期)
致密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页岩气藏和煤层气藏的深入开发,研究普遍关注气体实验室条件下在岩心微纳流道中的滑脱效应。煤岩的渗透率一般在气测渗透率后,利用Klinkenberg提出的校正方法得到煤岩的克氏渗透率。滑脱效应的校正采用延长低压实验测试段的拟合线,得到克氏渗透率的方法。通过分析煤岩在实验过程中不同回压条件下的流动阶段,研究发现在滑脱流动拟合线延长过程中,流动从滑移流动变化为连续流动的过程中,气测渗透率并不符合滑移流动延长线的变化趋势。研究通过实验以及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了提出了渗透率校正方法。通过回压校正方法,得到的煤岩的渗透率较常规滑脱校正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大,两者的差距在中等渗透率岩心上并不明显,渗透率越小,两者差距越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密多孔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伟,吕成远,伦增珉,王锐,杨阳.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实验及相态特征[J].石油学报.2019
[2].邓鹏,林亮,鄂广杏,朱苏阳,彭小龙.一种致密多孔介质的克氏渗透率测试校正方法——以煤岩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19
[3].杨梅.多孔介质中超临界CO_2萃取致密油能力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
[4].赵建林,姚军,张磊,杨永飞,孙海.微裂缝对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影响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刘圣鑫,钟建华,刘晓光,李勇,邵珠福.致密多孔介质气体运移机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
[6].周博,胥蕊娜,姜培学.致密破碎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方法[J].化工学报.2014
[7].刘雪芬,康毅力,游利军.界面修饰对致密砂岩气藏多孔介质渗流的调控[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8].李维仲,缪樟臻,宋永臣.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非达西现象的LBM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缪樟臻.致密多孔介质中流体非达西现象的LBM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0].王华龙,柴振华,郭照立.致密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J].计算物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