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桥岛屿论文-刘金亮,何芳良,Thomas,J.Matthews,于明坚

陆桥岛屿论文-刘金亮,何芳良,Thomas,J.Matthews,于明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桥岛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种多度分布,片段化生境,群落构建,陆桥岛屿

陆桥岛屿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亮,何芳良,Thomas,J.Matthews,于明坚[1](2017)在《千岛湖陆桥岛屿上木本植物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多度分布(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AD)主要描述常见种和稀有种在群落内的分布,在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应用。生境丧失和片段化是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重要威胁,然而,关于生境片段化中物种多度分布的研究仍然不足。通常,不同片段化生境斑块中物种多度分布(例如对数级数模型或对数正态模型)会受物种定殖成功率和灭绝率的影响。在本研究中,选取千岛湖陆桥岛屿中的24个岛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全岛(岛屿面积≤1ha)或样带(样带面积0.5-1ha,岛屿面积>1ha)内胸径(1.3m处)大于1cm的木本植物,记录每个岛屿上每个物种的个体数。利用物种多度分布数据拟合对数级数模型和对数正态模型,以及通过拟合Gambin模型计算该模型中的α指数,该指数可以反映群落内物种多度分布的形状,α值越小,表明曲线越正偏,稀有种所占的比例越大。利用β多样性分解的方法计算随岛屿间面积差异的增加物种丢失和周转的变化。结果发现:24个岛屿中有22个岛屿上的物种多度分布可以更好地拟合对数级数模型;α值随岛屿面积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岛屿上具有相似的优势种,并且不同岛屿间物种在空间上的周转主要发生在稀有种之间;另外,随岛屿间面积差异的增大,物种数丢失增加,而物种在空间上的周转率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岛屿面积是影响物种多度分布的主要因子,在大岛屿上物种的成功定殖和在小岛屿上稀有物种较高的灭绝率或消失率导致了物种多度分布随岛屿面积的改变。该研究结果对于片段化生境中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很重要的启示:物种多度分布能更好的拟合对数级数分布说明该生境中存在大量易于消失或灭绝的稀有物种,并且稀有物种在小岛屿上具有更高的消失或灭绝率,而在大岛屿上占有更高的比例。(本文来源于《第七届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9)

吴奕如,斯幸峰,陈传武,曾頔,赵郁豪[2](2016)在《千岛湖陆桥岛屿繁殖鸟类的扩散能力差异对群落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过程是岛屿物种的周转,包括迁入与灭绝。本研究旨在探讨扩散能力差异对岛屿繁殖鸟类群落动态的影响。2007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千岛湖36个陆桥岛屿的繁殖鸟类,依据扩散能力强弱将其划分为两类,结合陆桥岛屿参数,并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和最大似然法,来研究鸟类扩散能力的不同对其周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千岛湖繁殖鸟类扩散能力强的物种具有较高周转率且受岛屿参数约束较小,而扩散能力弱的物种周转率较低且对岛屿参数变化更敏感。因此,千岛湖陆桥岛屿繁殖鸟类的扩散能力显着影响其群落动态。(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6年10期)

刘超,丁志锋,丁平[3](2015)在《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对栖息地片段化的敏感性及其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千岛湖陆桥岛屿不同鸟类集团对栖息地片段化敏感性的差异和季节变化,于2009年4月—2012年1月鸟类繁殖季(4、5、6月)和冬季(11、12、1月)对千岛湖41个陆桥岛屿鸟类集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杂食鸟对片段化敏感性高于食虫鸟,繁殖季时二者无显着差异,繁殖季和冬季时下层鸟对片段化敏感性均高于林冠鸟,冬季留鸟对片段化敏感性高于候鸟,繁殖季则无显着差异。杂食鸟和留鸟对片段化敏感性存在季节差异,而食虫鸟、林冠鸟、下层鸟和候鸟对片段化敏感性均无季节差异。不同鸟类集团对栖息地片段化敏感性的差异和季节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在栖息地管理和保护区设计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鸟类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20期)

刘超[4](2014)在《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及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陆桥岛屿栖息地中鸟类对片段化的敏感性及季节变化,了解不同岛屿间鸟类集团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及季节变化,我们于2009年4月-2012年1月鸟类繁殖季(4、5、6月)和冬季(11、12、1月),选取千岛湖41个面积呈一定梯度的岛屿,采用样线法调查记录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根据食性、取食基底和居留型对鸟类进行集团划分,分析不同鸟类集团对栖息地片段化的敏感性和季节变化,探究鸟类集团组成相似性与岛屿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鸟类集团对片段化的敏感性在繁殖季和冬季存在差异,如杂食鸟和留鸟,而其它鸟类集团对片段化的敏感性则无季节差异,如食虫鸟、林冠鸟、下层鸟和候鸟。(2)同一季节不同鸟类集团对片段化的敏感性也存在不同。繁殖季和冬季时,下层鸟对片段化的敏感性均高于林冠鸟;繁殖季时,食虫鸟和杂食鸟敏感性无显着差异,而冬季时杂食鸟敏感性高于食虫鸟;繁殖季时,留鸟和候鸟敏感性无显着差异,而冬季时留鸟敏感性高于候鸟。(3)鸟类群落组成相似性在冬季、繁殖季均与岛屿面积和生境丰富度显着负相关,而从全年来看,鸟类群落组成相似性仅与岛屿面积显着负相关。(4)相同季节不同鸟类集团组成相似性对岛屿参数响应不同。在繁殖季和冬季,食虫鸟和杂食鸟集团组成相似性对岛屿参数的响应都不同,留鸟和候鸟集团组成相似性对岛屿参数的响应都不同,而林冠鸟和下层鸟集团组成相似性对岛屿参数的响应一致。(5)不同季节相同集团组成相似性对岛屿参数的响应不同。食虫鸟在繁殖季和岛屿面积、隔离度和生境丰富度均未表现显着相关,但在冬季却与岛屿面积、生境丰富度显着负相关;杂食鸟在繁殖季与隔离度微弱负相关,但在冬季则无此规律;留鸟在繁殖季与隔离度显着负相关,而在冬季与岛屿面积和生境丰富度显着负相关。林冠鸟、下层鸟和候鸟在繁殖季和冬季与各岛屿参数均无显着相关性。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及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情况有别于陆地片段化斑块,该研究进一步充实了片段化栖息地中鸟类群落功能特征和动态变化的相关理论,有利于今后对鸟类群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和保护。(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9-01)

罗媛媛,刘金亮,黄杰灵,白梅竹[5](2014)在《千岛湖陆桥岛屿上黑腹狼蛛(Lycosa coelestris)遗传多样性及其受生境片段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湖泊型陆桥岛屿对于理解生境片段化后片段面积和地理隔离等因素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本文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法,对具有50多年片段化历史的千岛湖人工湖泊型陆桥岛屿上的黑腹狼蛛(Lycosa coelestris)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5对SRAP引物对42份材料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共得到大小为50~900 bp的85个可重复位点,其中84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8.82%.不同岛屿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PPB)为15.29%~38.82%;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1529~1.3882,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952~1.3392;种群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582~0.1784,均值为0.099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0881~0.2524,均值为0.1480;岛屿的面积、形状指数分别与多态位点比率、Shannon信息指数以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较高(Gst=0.7293),基因流值低(Nm=0.1856).AMOVA分析表明,5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42.67%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P<0.001).Mantel检验表明,黑腹狼蛛各种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6465,P<0.001).采用Structure 2.3.3软件以及PCA分析对14个岛屿上黑腹狼蛛种群的群体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岛屿可以分为6个类群,地理距离较近且属同一个岛群的岛屿优先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表明,生境片段化初期岛屿面积和形状是影响黑腹狼蛛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是黑腹狼蛛种群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4年19期)

斯幸峰,丁平[6](2013)在《陆桥岛屿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的动态平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MacArthur-Wilson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认为岛屿隔离度决定物种迁入率,岛屿面积决定局部种群的灭绝率。其他理论同时指出面积可以影响迁入率,隔离度亦能影响灭绝率,而且这些关系还可能会占主导作用。本研究在2007年至2012年对千岛湖37个岛屿开展了繁殖鸟类调查,并运用多重变量逻辑斯谛回归模型估计每个岛屿的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并分析了迁入率和灭绝率,以及物种周转率(turnover)和发生率(incidence)与岛屿面积和隔离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灭绝率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减小;(2)迁入率随着距大陆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该关系并不明显。以上结果均符合MacArthur-Wilson理论的预测;(3)迁入率随着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同时发现(1)物种周转率与岛屿面结和隔离度的关系跟灭绝率一致;(2)物种库周转率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大:(3)物种发生率亦随着面积的增大而增大;(4)物种发生率与距最近较大岛屿的隔离度没有显着性关系,这跟MacArthur-Wilson理论的预测不一致。在本研究中,岛屿面积是决定迁入率和灭绝率的最主要因素,而隔离度在预测灭绝率、周转率和发生率中均非显着性因素。这可能跟千岛湖相对较小的面积尺度(约580 km~2)和隔离后年限较短(约60年),以及鸟类较强的迁移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3)

罗媛媛,刘金亮,黄杰灵,白梅竹,于明坚[7](2013)在《千岛湖陆桥岛屿上黑腹狼蛛(Lycosa coelestris)遗传多样性及其受生境片段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湖泊型陆桥岛屿对于理解生境片段化后片段面积和地理隔离等因素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本文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法,对具有50多年片段化历史的千岛湖人工湖泊型陆桥岛屿上的黑腹狼蛛(Lycosacoelestris)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5对SRAP引物对42份材料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共得到大小介于50-900 bp之间的85个可重复位点,其中84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8.82%。不同岛屿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PPB)介于15.29%~38.82%;观测等位基因数(N_a)介于1.1529~1.3882,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介于1.0952~1.3392;种群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0582~0.1784之间,均值为0.0992;Shannon信息指数(I)介于0.0881~0.2524,均值为0.1480;岛屿面积、形状指数分别与遗传多样性指数PPB、H、I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较高(G_(st)=0.7293),基因流值低(N_m=0.1856)。AMOVA分析表明,5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42.67%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P<0.001)。Mantel检验表明黑腹狼蛛各种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6465,P<0.001)。采用Structure 2.3.3软件以及PCA分析对14岛屿上黑腹狼蛛种群的群体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岛屿可以分为6个类群,地理距离较近且属同一个岛群的岛屿优先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表明生境片段化初期岛屿面积和形状是影响黑腹狼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原因,地理隔离是黑腹狼蛛种群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3)

苏晓飞,袁金凤,胡广,徐高福,于明坚[8](2014)在《千岛湖陆桥岛屿植物群落结构的边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千岛湖29个岛屿建立长期监测样地,研究从森林边缘到林内的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以及植株密度、平均株高和平均胸径等群落特征的变化,探讨森林边缘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受边缘效应的影响深度超过50m,平均株高的影响深度波及到林内20~30 m,而植株密度和平均胸径的影响深度在林内10m.不同边缘梯度间的群落特征差异显着,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随距离梯度增大呈单峰型变化,而植株密度和平均株高沿边缘梯度呈增大趋势,平均胸径则呈减小趋势.5项群落特征与边缘梯度均有显着相关性.不同植物功能群(常绿/落叶种,乔木/灌木种,耐阴/不耐阴种)受边缘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边缘效应对千岛湖片段化森林中不同群落特征和不同植物功能群的作用强度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斯幸峰,Stuart,L.Pimm,Gareth,J.Russell,丁平[9](2013)在《陆桥岛屿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的周转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acArthur-Wilson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认为岛屿隔离度决定物种迁入率,岛屿面积决定局部种群的灭绝率。其他理论同时指出面积可以影响迁入率,隔离度亦能影响灭绝率,而且这些关系还可能会占主导作用。本研究在2007年至2012年对千岛湖37个岛屿开展了繁殖鸟类调查,并运用多重变量逻辑斯谛回归模型估计每个岛屿的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并分析了迁入率和灭绝率,以及物种周转率(turnover)和发生率(incidence)与岛屿面积和隔离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灭绝率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减小;(2)迁入率随着距大陆(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8)

丁志锋,Kenneth,J.Feeley,王彦平,Robin,J.Pakeman,丁平[10](2013)在《陆桥岛屿斑块中鸟类功能多样性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境片段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因为生境面积的减少会导致物种丰富度的快速下降,而隔离度的增加会导致斑块中剩留种群的灭绝风险增加。由生境片段化引起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一直得到广泛的研究,而有关片段化对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却知之甚少。鉴于此,我们对千岛湖41个陆桥岛屿斑块中鸟类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岛屿面积和隔离度梯度下鸟类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模式(本研究采用近期提出的一套全新(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8)

陆桥岛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过程是岛屿物种的周转,包括迁入与灭绝。本研究旨在探讨扩散能力差异对岛屿繁殖鸟类群落动态的影响。2007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千岛湖36个陆桥岛屿的繁殖鸟类,依据扩散能力强弱将其划分为两类,结合陆桥岛屿参数,并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和最大似然法,来研究鸟类扩散能力的不同对其周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千岛湖繁殖鸟类扩散能力强的物种具有较高周转率且受岛屿参数约束较小,而扩散能力弱的物种周转率较低且对岛屿参数变化更敏感。因此,千岛湖陆桥岛屿繁殖鸟类的扩散能力显着影响其群落动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桥岛屿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亮,何芳良,Thomas,J.Matthews,于明坚.千岛湖陆桥岛屿上木本植物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C].第七届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集.2017

[2].吴奕如,斯幸峰,陈传武,曾頔,赵郁豪.千岛湖陆桥岛屿繁殖鸟类的扩散能力差异对群落动态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6

[3].刘超,丁志锋,丁平.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对栖息地片段化的敏感性及其季节变化[J].生态学报.2015

[4].刘超.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及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D].浙江大学.2014

[5].罗媛媛,刘金亮,黄杰灵,白梅竹.千岛湖陆桥岛屿上黑腹狼蛛(Lycosacoelestris)遗传多样性及其受生境片段化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4

[6].斯幸峰,丁平.陆桥岛屿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的动态平衡理论[C].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3

[7].罗媛媛,刘金亮,黄杰灵,白梅竹,于明坚.千岛湖陆桥岛屿上黑腹狼蛛(Lycosacoelestris)遗传多样性及其受生境片段化的影响[C].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3

[8].苏晓飞,袁金凤,胡广,徐高福,于明坚.千岛湖陆桥岛屿植物群落结构的边缘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4

[9].斯幸峰,Stuart,L.Pimm,Gareth,J.Russell,丁平.陆桥岛屿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的周转率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10].丁志锋,Kenneth,J.Feeley,王彦平,Robin,J.Pakeman,丁平.陆桥岛屿斑块中鸟类功能多样性格局[C].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标签:;  ;  ;  ;  

陆桥岛屿论文-刘金亮,何芳良,Thomas,J.Matthews,于明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