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中管佳斌(江苏省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2155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027-02
【摘要】目的了解常熟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对急救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本地区院前急救处置和管理能力。方法对2009年我中心全年接诊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中心有效急救出车共接诊患者16459例。其中男性患者、外科急诊所占比例较大;外科急救以中、青年居多,以创伤为主;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猝死等以老年组偏多。结论应加强创伤救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心肺复苏等能力的培训,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危重患者从发病现场到抵达医院前的时间段内,院前急救给予了专业的医疗救治,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已受到社会和医疗单位的高度重视。而专业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能提高院前救治水平。现对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度16459例呼救出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对专业急救培训内容和质量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9年全年我中心接到呼救后紧急出诊救治的患者共16459例
1.2方法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以出诊医生诊断为准。根据院前救治病例所属病种、年龄、性别、月份分布等分别进行统计制表,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年龄及性别分布全年呼叫出诊16459例。其中男性9783人次占59.44%;女性6676人次占40.56%,男女比为1.47:1。具体患者年龄段分布见表1。
表1呼叫出诊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统计表
2.2中心月平均出诊为1152次,其中,急救患者以10、12、1月份偏多,12月份出现高峰,二月份最少。见表2
表2呼叫出诊患者具体月份分布统计表
2.3前六位疾病统计:见表3
表3呼叫出诊患者前10位疾病统计表
2.4危及患者生命的前10位危重疾病统计:见表4
表4危及患者生命的前10位危重疾病统计表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及时的给予患者有效地医疗救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各级医院转诊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重现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
3.1从性别与年龄差异角度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从年龄组分布角度分析,老年、中年较多,外科急救以中、青年居多,内科急诊以老年人为主。其原因可能为本地区外来打工者较多,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易发生急诊和各种意外创伤[1][2][3]。由于经济发达,农村城市化、城市老龄化较为明显,故老年人发病比较多。所以要重视男性中、青年,尤其是外来打工者的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社区应多关心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并能联网共享信息,使老年患者尤其是空巢老人能及早得到有效的针对性救治。
3.2从疾病谱上的分析得出外科急诊(7774例)占很大比重,外科急诊中以创伤为主,严重的多发性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刀伤、高处堕落伤等,伤情严重而且复杂,易漏诊,死亡率高,在我国的死亡排序中,外伤已上升至第4位[4]。由于城市交通发达,机动车车辆呈几何级增长,外来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因此造成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酗酒斗殴等事件居高不下。提示创伤仍是院前急救工作和研究的重点,要加强院前急救五项技术培训。交通伤多为复合伤,伤情重,致残率高。如颅脑损伤,脊椎骨折,骨盆骨折等,更应值得院前急救医师重视,除必备的抢救措施外,还要配备颈托,脊柱板,负压夹板等。要注重社区群众,车辆驾驶员的急救知识普及,让群众参与自救,互救。
3.3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猝死等以老年组偏多。这与人口老龄化及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有关。在中年组中也有不少,可能与劳动强度,社会压力,情绪紧张等有关[5],提示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复苏等研究,熟练掌握200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的技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社区,工厂,机关等场所的直接面授,向全社会宣传和普及有关复苏知识,进行复苏操作培训。我们呼吁打击旧思维,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另外,中毒、妇产科、内儿科等也占有一定比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病例较多,提示院前急救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院前急救医师应具有全科医师的素质技能,具备熟练处理各系统急诊的能力。
总之,院前急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时间紧,院外救治条件差,尽可能地抢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并安全转运是院前急救的目的。因此,除了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外,还应加强创伤救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心肺复苏等能力的培训,对提升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博,申海鹰,陈淑芳.2437例院前急救谢病谱流行病学一般性回顾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181-182.
[2]万立冬,李贝,刘小龙.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6(5):551-553.
[3]王居沙,唐洁.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四川医学,2008,29(6):694-695.
[4]王一镗.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促进我国急诊医学全面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1):629-630.
[5]陕东奇.20512例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现代医学卫生,2008,24(2)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