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论文-张若琳

伊莉莎论文-张若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伊莉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卖花女》,伊莉莎,自我,双重自我

伊莉莎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琳[1](2019)在《从“自我”到“双重自我”——《卖花女》中伊莉莎女性人物形象转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着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一生共创作了五十多部戏剧。《卖花女》作为萧伯纳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成功地塑造了伊莉莎这一独立女性的形象。文章从伊莉莎人物形象入手,将女主人公的形象分为"自我"、"内化"和"双重自我"叁个阶段,探究女主人公在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影响下的人物形象转变。(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刘恋[2](2019)在《从社会认同角度解读《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的身份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萧伯纳(1856-1950)被公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伟大的英国剧作家,作为一名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作品往往传递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他也强调文学的道德功能。作品《皮格马利翁》讲述了一个相貌清丽出身贫寒的街头卖花女伊莉莎,通过接受语言学家西斯金的六个月语言训练以及上流社会的礼仪学习,成功地转变谈吐高雅,仪态端庄的贵族小姐。而伊莉莎在经历身份转变过程中,对之前认同的自身身份迷惘困惑,并因此寻求身份的重新界定。前人对于该作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该剧的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批评以及原型批评等,而伊莉莎在身份探求以及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身份认同相关理论来探究《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的身份问题以及伊莉莎转变之后的身份构建问题,进而挖掘萧伯纳剧作的社会道德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乔治·萧伯纳和他的《皮格马利翁》、相关的社会认同理论、国内外对于作品作家的研究现状,研究的视角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从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叁个方面探究作为社会底层的卖花女的伊莉莎的身份问题。伊莉莎属于英国底层阶级的一员。本章介绍伊莉莎在早期中对所属群体和社会环境的认同。第叁章根据身份危机理论介绍了伊莉莎的身份危机的缘由,身份危机的呈现以及身份危机带来的后果。第四章通过伊莉莎从卖花女到一个淑女的转变以及影响伊莉莎转变成功的因素来探讨伊莉莎成功的社会构建。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出伊莉莎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她确立个人身份,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通过讲述维多利亚时期卖花女伊莉莎在寻求自我身份认同中所经历的阶级地位的流动,以及在探求过程中出现的身份认同的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困境,作品深刻地探讨了维多利亚时期下人们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从中反映出来的社会伦理问题。伊莉莎身份认同的过程正是自我确立身份,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萧伯纳给予此剧开放式的结尾更是展示了萧伯纳对于个体在身份认同过程中能够改变自身命运能力的信心,这同时也是《皮格马利翁》的社会道德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5-01)

吕曰文[3](2019)在《身份的获得 自我的丧失——《卖花女》中伊莉莎的女性主体构建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继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戏剧届翘楚、极富盛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凭借其创作的大量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剧"而广受社会大众好评。其代表作《卖花女》更是深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自我的压迫和禁锢等问题。通过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及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理论对《卖花女》中伊莉莎的社会身份转变——从言行粗鄙的"野孩子"到众人眼中端庄优雅的"淑女"和伊莉莎自以为的"独立女性"及由此产生的自我丧失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和批判父权社会通过对女性从身体到精神的压迫和驯化,使女性的主体无法得到构建,真正自我也永远消匿在父权社会的规范之中。(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曲彬,尹丹[4](2019)在《《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卖花女》体现了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思想,其主人公伊莉莎是剧作家着意塑造的承载人类进步的"生命力"的女性角色。伊莉莎纯真善良、自尊自爱、顽强独立,与贵族资产阶级构成鲜明对比。对《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分析将增进对萧伯纳创造思想的理解并促进读者更好地体会该剧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6期)

史可欣,方英[5](2018)在《从伊莉莎的伦理选择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道德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文学作品反复涉及和探讨的问题。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莉莎不断面临伦理选择,陷入身份与道德的困境之中。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从伦理环境、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等问题入手,对伊莉莎的经历进行解析,探索女性道德力量在蓄奴制环境下发挥的巨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1期)

刘恋,姜莉[6](2018)在《从社会认同角度分析《卖花女》中伊莉莎的身份构建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伯纳·萧被公认为是英国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其剧作《卖花女》讲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通过在语言学教授的培育下,从出身贫寒的街头卖花女转变成为仪容优雅的小姐。本文试图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分析伊莉莎在身份建构中展现出的变化、困惑以及转变。(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义森[7](2018)在《《窈窕淑女》中伊莉莎蜕变之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窈窕淑女》是华纳兄弟影业根据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改编而成的一部歌舞电影,在奥黛丽·赫本精湛的演绎下,观众欣赏到了伊莉莎从外表到内在的华丽蜕变的过程,成就了成人世界里由灰姑娘到白雪公主华丽蜕变的一段佳话。(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2期)

张哲昊[8](2018)在《从伯格森创造进化论视角探析《皮格马利翁》中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外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萧伯纳是英国剧作大家之一,其戏剧《皮格马利翁》以独特的剧情,个性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博得盛誉。本文将运用伯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哲学思想,解析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6期)

杨文芬[9](2016)在《伊莉莎与菊花的共同之处》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花》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本文着重阐析了小说主人公伊莉莎·阿兰及其种植的菊花的共同之处,旨在更深刻地理解菊花隐含的象征意义。(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A2期)

姚霁[10](2016)在《《卖花女》中伊莉莎的伦理身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萧伯纳被公认为是英国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强调文学的道德功能,他的戏剧也往往传递出深刻的社会意蕴,《卖花女》(1913)是一个典型例证。前人主要聚焦于该剧的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批评、及原型批评等等,而女主角伊莉莎在“转变”之后的困惑与困境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至于其根源,探讨的人更少。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伦理身份是个人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有关“身份”的理论来探究《卖花女》中伊莉莎的伦理身份,继而挖掘萧伯纳在该剧中所传达的伦理意蕴。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萧伯纳及其《卖花女》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石,其中包括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有关“身份”的理论介绍,并指出了此视角对文本研究的适用性。第叁章分析了伊莉莎伦理身份的“转变”。由于外表、语言和行为举止等社会文化因素与个人伦理身份息息相关,伊莉莎怀着提升社会身份的梦想,接受了语言训练。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伊莉莎在这叁个方面都有显着“转变”。第四章探讨了伊莉莎对其伦理身份的困惑。伦理身份包括自我认定与社会认可两方面,伊莉莎在完成“转变”后认为自己的伦理身份也随之得到了提升,然而那只是她的自我意识。从希金斯与皮克林在花园茶会之后对伊莉莎的态度来看,她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第五章细致地分析了伊莉莎在完成“转变”后重构伦理身份的困难。伊莉莎所处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语境----社会等级制的存在及阶级差异、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及当时女性的不利处境是其深层根源。因此伊莉莎随后陷入了困境。她看起来像一位上流社会的淑女,然而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伊莉莎既不能回去工作,也无法享受淑女的生活方式。由于伊莉莎在当时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她选择了妥协,最终借助婚姻来重构其伦理身份。通过讲述维多利亚时期卖花女伊莉莎在阶级地位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伦理身份的“转变”,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与困境,《卖花女》关涉了当时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将《卖花女》与其伦理语境相结合,本文对萧伯纳的这一剧作及其传递的伦理意蕴作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探讨。萧伯纳试图揭示在维多利亚时期,下层阶级成员,尤其是缺乏经济基础的下层女性意图挤入上一层社会阶层的困难性。不过作为费边主义者的萧伯纳同时又肯定了个人努力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通过伊莉莎的故事,萧伯纳展示了其对个体改变自身命运能力的信心,戏剧的后续部分展现了萧伯纳渐进变革的思想,而这正是《卖花女》所蕴含的伦理及社会意义之所在。(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6-12-01)

伊莉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乔治·萧伯纳(1856-1950)被公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伟大的英国剧作家,作为一名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作品往往传递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他也强调文学的道德功能。作品《皮格马利翁》讲述了一个相貌清丽出身贫寒的街头卖花女伊莉莎,通过接受语言学家西斯金的六个月语言训练以及上流社会的礼仪学习,成功地转变谈吐高雅,仪态端庄的贵族小姐。而伊莉莎在经历身份转变过程中,对之前认同的自身身份迷惘困惑,并因此寻求身份的重新界定。前人对于该作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该剧的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批评以及原型批评等,而伊莉莎在身份探求以及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身份认同相关理论来探究《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的身份问题以及伊莉莎转变之后的身份构建问题,进而挖掘萧伯纳剧作的社会道德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乔治·萧伯纳和他的《皮格马利翁》、相关的社会认同理论、国内外对于作品作家的研究现状,研究的视角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从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叁个方面探究作为社会底层的卖花女的伊莉莎的身份问题。伊莉莎属于英国底层阶级的一员。本章介绍伊莉莎在早期中对所属群体和社会环境的认同。第叁章根据身份危机理论介绍了伊莉莎的身份危机的缘由,身份危机的呈现以及身份危机带来的后果。第四章通过伊莉莎从卖花女到一个淑女的转变以及影响伊莉莎转变成功的因素来探讨伊莉莎成功的社会构建。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出伊莉莎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她确立个人身份,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通过讲述维多利亚时期卖花女伊莉莎在寻求自我身份认同中所经历的阶级地位的流动,以及在探求过程中出现的身份认同的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困境,作品深刻地探讨了维多利亚时期下人们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从中反映出来的社会伦理问题。伊莉莎身份认同的过程正是自我确立身份,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萧伯纳给予此剧开放式的结尾更是展示了萧伯纳对于个体在身份认同过程中能够改变自身命运能力的信心,这同时也是《皮格马利翁》的社会道德意义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伊莉莎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若琳.从“自我”到“双重自我”——《卖花女》中伊莉莎女性人物形象转变分析[J].大观(论坛).2019

[2].刘恋.从社会认同角度解读《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的身份问题[D].烟台大学.2019

[3].吕曰文.身份的获得自我的丧失——《卖花女》中伊莉莎的女性主体构建危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4].曲彬,尹丹.《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塑造[J].名作欣赏.2019

[5].史可欣,方英.从伊莉莎的伦理选择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道德力量[J].戏剧之家.2018

[6].刘恋,姜莉.从社会认同角度分析《卖花女》中伊莉莎的身份构建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7].赵义森.《窈窕淑女》中伊莉莎蜕变之剖析[J].芒种.2018

[8].张哲昊.从伯格森创造进化论视角探析《皮格马利翁》中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外因素[J].戏剧之家.2018

[9].杨文芬.伊莉莎与菊花的共同之处[J].考试周刊.2016

[10].姚霁.《卖花女》中伊莉莎的伦理身份探讨[D].浙江财经大学.2016

标签:;  ;  ;  ;  

伊莉莎论文-张若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