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庄晓如,陈高飞,宋庆路,汤奇雄,杨志强

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庄晓如,陈高飞,宋庆路,汤奇雄,杨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摩擦压降,非共沸混合物,R50,R170,两相流

非共沸混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庄晓如,陈高飞,宋庆路,汤奇雄,杨志强[1](2018)在《水平管内非共沸混合物R50/R170两相流摩擦压降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非共沸混合物R50/R170在管内径为4 mm的水平管内两相流摩擦压降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1.5~2.5 MPa,质量流率范围为99~255 kg m~(-2)s~(-1),干度范围为0~0.9,R50/R170混合物的初始浓度组分比(摩尔分数)分别为0.27:0.73,0.54:0.46和0.7:0.3.分析了质量流率、饱和压力、干度和浓度组分对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组分对摩擦压降的影响主要是由气相密度差异造成的.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与20个经典两相流摩擦压降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Friedel的关联式对本实验数据预测最好,其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19.26%,且有87.45%的数据点在±30%的平均相对偏差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吕新宇,赵磊,汪文丞,单俊,邱滔[2](2017)在《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分离乙醇-甲苯-水叁元共沸混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乙醇-甲苯-水共沸物系中的甲苯可以作为夹带剂的特点,采用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分离乙醇-甲苯-水共沸物系。为了降低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的能耗,提出了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选择NRTL物性方法,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和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进行稳态严格模拟。为了得到最优条件,提出经济优化方案,并建立优化迭代流程。结果表明:乙醇、甲苯和水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9.9%,99.9%和99.5%;相比于普通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能耗降低62.70%,全年总费用降低8.09%。(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赵延兴,董学强,沈俊,公茂琼[3](2017)在《含氨共沸混合物制冷性能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氨是性能优良的天然制冷剂,其臭氧消耗潜能值和全球变暖潜能值均为零,但存在毒性和可燃性的潜在危害,除此之外,氨还存在溶油性差的问题。在氨中添加烷烃、氢氟烃等形成混合物,尤其是共沸混合物,有望解决氨的这些问题,形成容积制冷量更高的环保制冷剂,并减少氨的充注量。基于此,本文基于共沸压力极值特征,建立叁元共沸预测模型,并预测到3种含氨叁元共沸物,对这些制冷剂以及部分商用制冷剂进行制冷性能模拟,发现含氨混合物在容积制冷量、制冷效率以及排气温度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4](2016)在《乙醇-苯共沸混合物的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苯共沸混合物的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方法。属于乙醇-苯共沸混合物的分离技术。该方法以含有两个以上卤素取代基的卤代烃或芳香烃类,如1,2-二氯丙烷、1,2,3-叁氯丙烷、邻二氯苯和1,2,3-叁氯苯等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塔操作条件,萃取剂和该塔顶馏出物的质量比为0.5:1-10:1,控制萃取精馏塔顶不同温度和不同回流(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6年07期)

潘利生,魏小林,史维秀[5](2015)在《共沸混合物(R290/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Low critical temperature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CO_2 trans-critical power cycle.The binary mixture of R290/CO_2has higher critical temperature.Using mixture fluid ma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ubcritical CO_2 is hardly condensed by conventional cooling water.In this article,theoretical analysis is execut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zeotropic mixture for trans-critical power cycle using low-grade liquid heat source with temperature of20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blem that CO_2 can't be condensed in power cycle by conventional cooling water can be solved by mixing R290 to CO_2.Variation trend of outlet temperature of thermal oil in supercritical heater with heating press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xture fluid.Gliding temperature causes the maximum outlet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ter with the increase of mass fraction of R290.There are the maximum values for cycl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net power output with the increase of supercritical heating pressure.(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5年03期)

田征[6](2013)在《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精馏及离子液体萃取分离共沸混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其在化工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了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为萃取剂分离丁酮+水共沸体系的液液萃取过程和以离子液体N-磺酸丁基-3-甲基吡啶叁氟甲磺酸盐([BSMePy][OTf])为催化剂催化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的水解反应精馏过程。测定了丁酮+水+[EMIM][Ac]的液液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EMIM][Ac]是分离丁酮+水共沸体系的有效萃取剂。利用NRTL方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回归,获得了NRTL方程参数,回归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进行了以离子液体[EMIM][Ac]为萃取剂分离丁酮+水共沸体系的液液萃取过程模拟,研究了理论板数、溶剂比等参数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利用灵敏度分析获得了萃取过程的优化操作参数。测定了以离子液体[BSMePy][OTf]为催化剂的乙酸甲酯水解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根据反应机理提出了两种动力学模型:理想拟均相模型(ideal pseudo-homogeneous,IPH)和非理想拟均相模型(non-idealpseudo-homogeneous,NIPH)。通过对动力学数据的关联,获得了模型参数,关联结果表明非理想拟均相模型(non-ideal pseudo-homogeneous,NIPH)能够更好的描述乙酸甲酯的水解反应。此外,进行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实验,回收过的离子液体能够直接使用且经过5次循环催化活性基本不变。针对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的水解反应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从叁种反应精馏流程方案中选出了一种最优的流程方案,研究了水进料位置、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进料位置、侧线出料位置、理论板数、塔顶循环流量、回流比、塔持液量、水进料流量和侧线出料流量等参数对反应精馏过程的影响,并利用灵敏度分析获得了优化的操作条件,优化计算结果显示,乙酸甲酯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9.34%,经过分离得到的甲醇纯度为0.9922,乙酸的纯度为0.9921。(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欣,梅宁,扈思渊[7](2012)在《基于圆管层流对流传热模型的温度场推算叁元非共沸混合物组分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利用测定圆管对流传热温度场求解确定成分的非共沸混合物的组分的方法。基于定压力条件下液体低雷诺数圆管层流充分发展段流体力学特性,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变热参数对流传热模型温度场特性,采用反问题方法对对流传热控制方程的热参数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通过反演计算热参数得到物质组分的定量值。对非线性热参数条件的对流传热控制方程和反问题L-M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试验比较,测定了对流传热过程温度场的理论计算组分与预设的组分。结果表明,测定温度场推算的非共沸混合物组分与实际测定结果满足预设误差。(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2年03期)

杨啸[8](2011)在《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沸混合物的分离广泛存在于化工生产过程之中,其分离过程的最优化设计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针对理想物系锐分离的传统分离序列综合方法相比,共沸混合物分离网络的合成不仅面临着组分数较多时问题规模“组合爆炸”所产生的求解困难,更由于其在相平衡关系上表现出的强非理想性导致精馏边界的形成,使精馏分离被局限在特定的精馏区域(精馏隔间)内,不能在整个组成空间上进行,因而分离路径的整体可行性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系统化解决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综合问题的框架。此框架不依赖于传统的几何分析方法,因而能够应用于包含任意组分数的系统。此框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系统预分析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为侦测系统的热力学特征,为第二阶段中超级结构的生成提供所需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基于代数的算法,此阶段将识别出组成空间的结构(精馏区域与精馏隔间)、“不可转化点”的存在并为超级结构提供所需的可行操作以及选择打破“不可转化点”的方法(如倾析、萃取精馏、膜过程等)。(2)状态空间超级结构算法优化阶段:在系统预分析阶段的基础上,分离过程可以拓扑为包括分配网络算子、可行操作算子、辅助分离操作算子等模块的状态空间超级结构。根据此超级结构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即可通过DICOPT等求解器在GAMS环境中求解。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提出的超级结构具备允许多流股混合与分配的优点,大大扩大了潜在可行的分离区域,并可将精馏塔的设计参数(塔板数、回流比等)进行同步优化,从而得到最优年度总费用。此外,针对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的困难,本文引入了缩减模型,通过缩减模型产生可行的分离路径,然后以此分离路径为初值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问题求解的稳健性;与此同时,结合随机初值策略,对缩减模型产生的分离路径进行扰动,改善了问题求解的全局性。最后,通过对乙醇脱水、MTBE生产和双氧水环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等工业案例的建模与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优化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11-09)

周金波,黄剑锋,任海鸥,刘飞,王玫[9](2008)在《催化精馏脱除乙醇-水共沸混合物中水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异丁烯(IB)水合生成叔丁醇(TBA)的方法和催化精馏工艺脱除乙醇中的水。选用Equilibrium模型描述催化精馏塔中反应段的反应过程。应用Aspen Plus系统的讨论了操作压力、塔顶采出率(D/F)、回流比、异丁烯/水摩尔进料比、进料位置、反应段位置、理论板数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少能量消耗下,异丁烯很容易水合生成叔丁醇,但是叔丁醇选择性较低,生成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反应占主导。当采用叔丁醇选择性高的催化剂,通过催化精馏,能够在较低的能耗和较少的IB消耗下实现乙醇的脱水。(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8年S1期)

胡自成,马虎根[10](2007)在《微圆管内非共沸混合物流动沸腾压降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平微圆管内非共沸混合工质R32/R134a的流动沸腾压降进行了试验,同时可视化观察了微圆管出口处的气泡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工况参数对微圆管内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比较了微圆管、细圆管和常规管道内的两相流动压降特性.结果表明:微圆管内流动沸腾压降随质量干度和质量通量密度的增加而平稳增加.当热通量较低时,微圆管内压降增加幅度较小,但当热通量达到一定值时,微圆管内压降则以较大幅度升高.相同试验工况下微圆管内流动沸腾压降远大于常规管道.综合考虑流动压降和换热效果时,存在最佳通道结构使其换热经济性最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乙醇-甲苯-水共沸物系中的甲苯可以作为夹带剂的特点,采用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分离乙醇-甲苯-水共沸物系。为了降低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的能耗,提出了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选择NRTL物性方法,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和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进行稳态严格模拟。为了得到最优条件,提出经济优化方案,并建立优化迭代流程。结果表明:乙醇、甲苯和水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9.9%,99.9%和99.5%;相比于普通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工艺能耗降低62.70%,全年总费用降低8.0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庄晓如,陈高飞,宋庆路,汤奇雄,杨志强.水平管内非共沸混合物R50/R170两相流摩擦压降实验[J].科学通报.2018

[2].吕新宇,赵磊,汪文丞,单俊,邱滔.热泵自夹带共沸精馏分离乙醇-甲苯-水叁元共沸混合物[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赵延兴,董学强,沈俊,公茂琼.含氨共沸混合物制冷性能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

[4]..乙醇-苯共沸混合物的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方法[J].乙醛醋酸化工.2016

[5].潘利生,魏小林,史维秀.共沸混合物(R290/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分析(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5

[6].田征.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精馏及离子液体萃取分离共沸混合物[D].天津大学.2013

[7].王欣,梅宁,扈思渊.基于圆管层流对流传热模型的温度场推算叁元非共沸混合物组分方法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2

[8].杨啸.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综合[D].大连理工大学.2011

[9].周金波,黄剑锋,任海鸥,刘飞,王玫.催化精馏脱除乙醇-水共沸混合物中水的模拟研究[J].现代化工.2008

[10].胡自成,马虎根.微圆管内非共沸混合物流动沸腾压降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标签:;  ;  ;  ;  ;  

非共沸混合物论文-庄晓如,陈高飞,宋庆路,汤奇雄,杨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