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硫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氮茚,C-H活化,交叉偶联
碳硫键论文文献综述
李彬[1](2019)在《基于碳—硫键构建中氮茚衍生物及其抗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氮茚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芳香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结构单元中。研究发现中氮茚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药、农药、光电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关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本文通过C-H活化策略,简单、高效可控合成了3-位和1,3-位硫代化的中氮茚,构建了一系列新型中氮茚衍生物,且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抑制活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中氮茚衍生物在生物、医药、农药、光电性能等领域的应用和活性研究进展。随后,综述了中氮茚衍生物的合成最新进展。第二章,首次发现了一种无过渡金属(KI)催化,TBHP氧化氮茚与硫醇C-H/S-H键选择性交叉偶联反应,构建二硫醚中氮茚策略。该反应操作简单,底物适用性广、效率高,为1,3-二硫醚中氮茚提供了新的合成路径,并初步研究了其生物活性,发现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具有一定抑制活性。第叁章,发展了一条以硫醇和中氮茚为反应底物,选择性合成单取代硫醚中氮茚的有效路径。此方法通过H_2O_2氧化,DMSO作溶剂,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底物适用性广,选择性高,副产物单一(水)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9-05-08)
江丽丽[2](2017)在《氧化石墨烯催化氧化碳卤键和碳硫键的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反应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化工过程都是使用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存在着储存有限,难以再生,且容易中毒,价格昂贵、污染环境等缺点,这都限制了其在化工过程的进一步拓展。近些年来,由于碳催化材料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和低成本的,因此它们在不断地兴起。而氧化石墨烯(GO)是它们中发挥突出作用的材料之一,并且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碳催化材料。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也可作为有机反应催化剂,并且有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前景。芳香化合物的卤化在合成有机化学中是重要的反应。可以作为制备有机金属试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交叉偶联反应的底物。此外,卤代芳族化合物在制药、农业化学和医药行业中有着各种用途。而C-S键是有机合成领域的基础,它的形成是合成许多生物重要分子和功能材料的关键步骤。其中,硫代吲哚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因为它们具有广谱的生物和药物活性。因此,卤化芳香族化合物和合成硫代吲哚类化合物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卤化和巯基化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简单的特性。本文有叁方面的内容:第一章:集中阐述碳催化材料及GO及其衍生物在催化中使用的最新进展。并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催化的反应类型,以及绿色和可持续催化的前景。此外,还介绍了卤代芳香化合物和硫代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以GO为催化剂,溴乙烷和碘乙烷为原料,直接对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进行溴化碘化得到溴化产物和碘化产物,并且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得到的产物基本上为一卤代化合物。第叁章:以二氢吲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用GO为催化剂直接从硫醇合成硫代吲哚类化合物。此外,还将此方法运用于吲哚类化合物与硫酚的反应,并成功地得到了目标产物。(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3)
钟杉杉[3](2017)在《无过渡金属催化下烯胺酮α-碳—氢键交叉偶联构建碳—硫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C(sp~2)-S键的芳基/烯基硫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或其它潜在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中。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构建C(sp~2)-S键的相关研究发展迅猛,大量新型高效的催化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反应底物被开发报道。本论文以碳-氢键的直接官能化构建C(sp~2)-S键为主线,探究和建立了若干基于无过渡金属催化下烯胺酮α-C(sp~2)-H键交叉偶联构建C-S键的新方法。首先,基于我们课题组对烯胺酮的研究和对C-H键官能化的兴趣,在不使用任何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条件下,我们以碘酸钾在空气氛围下催化烯胺酮和苯硫酚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实现了烯胺酮α-C(sp~2)-H键的硫化,建立了一类具有高通用性的合成硫官能化烯胺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用生物来源的绿色溶剂乳酸乙酯作为反应介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后,我们在原来的基础并结合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由廉价绿色的KIO3作催化剂和绿色生物可降解的乳酸乙酯做溶剂,建立了邻羟苯基烯胺酮与硫酚C(sp~2)-H硫醚化和邻羟苯基烯胺酮的碳-氮键氧化串联反应方法,成功合成了系列色酮-3-硫醚类化合物。接着,我们探究了不同的硫源参与的无过渡金属催化C-H键硫官能化反应,用价廉无气味的磺酰肼代替苯硫酚和烯胺酮进行反应,通过系统研究,成功实现了邻羟苯基烯胺酮和磺酰肼之间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同样在碘酸钾催化下实现了碳-氢键的硫醚化反应合成了系列色酮-3-硫醚类化合物。最后,我们在色酮硫醚合成的基础上,对基于C(sp~2)-H磺酰化的串联反应合成3-磺酰基色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系统优化和筛选,我们建立了碘催化下邻羟基烯胺酮和磺酰肼在之间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3-磺酰基色酮的方法。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为3-磺酰基色酮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绿色简便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郝瑞飞[4](2016)在《新型碳硫键引发剂及引发烯烃聚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开发和探索一直是高分子材料与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实验室也一直致力于新型引发剂的研究,已发现酯类化合物具有引发活性,如,苯甲酰乳酸乙酯)和和2,8-二苯甲酰氧基壬二酸二乙酯,并以其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了对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研究。在酯类化合物结构中引入羧酸基团,合成3-羧基苯甲酰乳酸乙酯和3-羧基苯甲酰乳酸两种水溶性引发剂。在此基础上,我们推测某些具有C-S键的特殊结构的化合物也能作为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本文以2-巯基苯并恶唑、2-巯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叁种物质分别与1-氯乙基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2-[(1-苯乙基)-硫基]-苯并恶唑、2-[(1-苯乙基)-硫基]-苯并噻唑和2-[(1-苯乙基)-硫基]-5-甲苯-1,3,4-噻二唑叁种含C-S键的化合物,并采用1H-NMR、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通过对比加入这叁种化合物的实验和空白实验的聚合结果,证明这叁种化合物能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聚合。详细研究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产率的影响,并利用GPC测定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其变化规律均与自由基聚合特征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2-[(1-苯乙基)-硫基]-苯并恶唑、2-[(1-苯乙基)-硫基]-苯并噻唑和2-[(1-苯乙基)-硫基]-5-甲苯-1,3,4-噻二唑叁种引发剂分别在76℃、76℃和68℃可以引发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及量子化学计算对此类引发剂的引发机理做了探究。(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26)
王陈璐[5](2016)在《大气压电离源质谱中碳硫键断裂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首先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离子阱多级质谱技术(APCI-MSn),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苯基(3-碘)苯基硫醚类化合物气相质谱C-S键断裂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在APCI源中,该类化合物均产生分子离子,经碰撞诱导解离(CID),首先中性丢失I自由基,产生带双自由基的苯硫醚正离子。该离子若发生自旋多重性异构化,从基态的叁线态变为激发态的单线态离子,伴随亲电环加成等迁移重排反应,经中间体二苯并噻吩介导,中性丢失HS自由基;若由取代苯自由基迁移触发,则中性丢失CS。另外,取代基效应实验表明反应总是倾向于中性丢失HS自由基,且随着取代基的电负性增大,倾向会愈加明显。此外,当苯环被CH3、Cl、Br等基团对位取代或未取代时,连续丢失碘自由基和相应取代基团或者H自由基后,经过中间体二苯并噻吩,能够发生S单质和CS的中性丢失。对苯基(3-碘)苯基硫醚类化合物气相质谱中C-S键断裂介导的中性丢失反应机理的讨论,使硫醚类典型碎片丢失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为日后的相关科研提供支持。接着,本工作对叁类苯二苯硫醚位置异构体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下的C-S键断裂引起的反应进行了系统探讨,并运用理论计算工具验证所推导的裂解路径。在正离子模式下,所有化合物主要产生分子离子,经碰撞诱导活化,电荷诱导C-S键异裂,产生苯硫自由基中性丢失。若自由基离域诱导环加成,再经过一系列迁移重排反应后,发生HS自由基中性丢失。另外,只在邻苯二苯硫醚类化合物中观察到两个HS自由基的中性丢失;在间、对苯二苯硫醚类物质中观察到S2的特征丢失;取代苯硫酚的中性丢失,只在邻、间苯二苯硫醚类化合物中检测到;只在间苯二苯硫醚类化合物中检测到取代苯中性丢失。叁类苯二苯硫醚位置异构体在APCI-MS/MS条件下的质谱裂解行为有显着差异,根据2个HS自由基、S2、取代苯硫酚和取代苯的中性丢失,可实现叁类位置异构体的区分鉴定。最后运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开展了3-二甲基氨基-1-苯基-2-对甲苯磺酰基丙酮系列化合物的气相质谱裂解反应机理研究。在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下,该类物质均产生质子化离子,经碰撞诱导裂解,存在C-S和C-C键断裂的竞争反应。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结果表明,羰基O原子是该类化合物热力学最稳定的质子化位点。当外加氢质子通过1,5-H迁移转移至苯硫基本位碳原子上时,电荷诱导C-S键异裂,中性丢失甲苯;当氢质子通过连续的1,4和1,2-H迁移至羰基苯环本位碳原子时,C-C键异裂,中性丢失取代苯。此外,由取代基效应实验可知,当取代基为推电子基团时,C-C键断裂丢失取代苯反应占优,且主要由热力学因素主导;反之当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时,有利于C-S键异裂中性丢失甲苯,此时反应主要由动力学因素控制。本章C-S和C-C键竞争断裂反应的讨论,填补了含硫物质键断裂反应研究的空白,为以后相关含硫物质键断裂反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6-04-11)
张雅璇[6](2015)在《碳硫键和碳氮键修饰鬼臼类衍生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鬼臼毒素作为秋水仙素结合位点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具有活性较低,毒副作用较高等缺点,在其母核结构C环4位分别进行碳-硫键取代和碳-氮键取代两种有效修饰获得一系列活性提高,毒副作用降低的鬼臼类衍生物。对比碳-硫键取代和碳-氮键取代两种修饰的四组化合物发现,碳-硫键取代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优于碳-氮键取代的化合物,但两类修饰的鬼臼类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产生差异性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文以八个分别以碳-硫键取代和碳-氮键取代修饰的四组鬼臼类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产生抗肿瘤活性差异性的具体机制机理。结果发现,碳-硫键取代的S系列化合物对其作用靶点微管的促解聚能力远优于碳-氮键取代的N系列化合物,进而引起细胞内游离微管蛋白含量增加,与线粒体外膜上的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VDAC蛋白结合使线粒体在24小时发生显着去极化,线粒体膜电位缺失,通透性增强。同时,S系列化合物在6小时引起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直接效应子cAMP依赖蛋白激酶A(PKA)的活化。活化的PKA对HeLa细胞进行了第一轮信号调控:一方面通过磷酸化VDAC蛋白促进了其与游离微管蛋白的结合、线粒体的去极化;另一方面激活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中的JNK促凋亡通路。磷酸化的JNK通过引起大量ROS水平升高,进一步对线粒体产生损伤,膜电位进一步缺失。线粒体内大量ROS释放到细胞质中,进行细胞的第二轮信号调控,使MAPK级联反应中ERK生长通路被抑制,同时激活p38 MAPK介导的凋亡通路,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然而,N系列化合物作用12小时后才出现S系列化合物作用机制中的第一轮调控的现象,其较低的细胞吸收率影响了化合物进入细胞后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对比考察四组S、N系列化合物作用HeLa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发现S系列化合物一方面解聚微管产生大量游离微管蛋白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另一方面活化PKA对细胞进行ROS介导的两轮信号调控MAPK级联反应;而N系列化合物对微管解聚能力微弱,同时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后,也可通过激活PKA调控的信号通路引起HeLa细胞发生凋亡。(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陈松涛[7](2015)在《基于构建碳—磷及碳—硫键的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使有机合成化学变得更加高效、高选择,使有机合成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是可以直接构建碳-碳、碳-杂原子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氧化偶联反应与传统的偶联反应相比,有着十分显着的优势。碳-磷键,碳-硫键构筑是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一直被广泛地关注。砜是一类作为药物活性的十分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在农药和医药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β-甲基酮砜的合成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部分内容来进行研究:首先,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由炔烃和烯烃作为底物来合成碳-磷键的反应发展概况,也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并且介绍了砜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研究进展。之后本论文围绕二苯基氧磷参与偶联反应开展了研究,最后研究了糖参与的以二甲基亚砜为砜源的碳硫键的断裂和形成反应。其次,主要研究了银参与的炔烃与二苯基氧磷反应合成炔基膦化合物,该反应以炔烃与二苯基氧磷为原料,在当量的碳酸银催化作用下,经过氧化偶联得到炔基膦化合物。再次,研究了铜催化的含P-H键氧化物和烯烃的氧化偶联合成烯基膦(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使芳香烯烃与二苯基氧磷或者磷酸酯反应,在溴化铜催化作用下,经过氧化偶联反应合成烯基膦(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最后,在氧气条件下糖参与的钯铜共催化的烯烃与二甲基亚砜合成β-甲基砜酮类衍生物,该反应在钯铜共催化和果糖作用下二甲基亚砜通断裂碳硫键跟烯烃合成β-甲基砜酮类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刘帮钰[8](2015)在《钯催化碳硫键活化的二硫缩烯酮的去硫偶联成环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硫键活化和转化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有机卤化物相比,有机硫化物,以其易于制备、结构多样、稳定、廉价等特性,在碳碳和碳杂键的构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环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把碳硫键活化和成环反应相结合,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硫键活化和转化,实现去硫偶联成环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二硫缩烯酮是一类重要的含硫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子。从二硫缩烯酮出发,有机化学家陆续实现了结构丰富的碳环和杂环的合成。我们课题组一直从事二硫缩烯酮化学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实现了一系列二硫缩烯酮的去硫偶联反应,建立了杂环状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比如喹啉酮、香豆素、苯并呋喃、苯并噻吩、Coumestan衍生物等的合成。从二硫缩烯酮出发,探索过渡金属催化下,碳硫键的活化及其偶联反应是我们课题组的长期研究目标。本论文以钯催化的碳硫键活化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烯酰基二硫缩烯酮的Heck型环合反应以及?-羰基二硫缩烯酮和异氰的迁移插入环合反应。实验证实,硅烷的使用,在钯催化碳硫键活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为以后研究碳硫键活化和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钯和硅烷的作用下,实现了基于碳硫键活化的?-烯酰基二硫缩烯酮的还原型Heck成环反应,建立了合成多取代的2-环戊烯酮的新方法。该反应经历了类还原Heck偶联反应的催化进程,底物廉价易得、反应高效、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好。2、在钯和硅烷的作用下,实现了基于碳硫键活化的?-(3-烯酰基)二硫缩烯酮的去硫环合反应,建立了合成具有螺环结构的2-环戊烯酮的新策略。该反应实现了钯催化分子内的去硫碳碳偶联反应。该反应反应高效、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好。3、在硅烷的辅助作用下,实现了钯催化碳硫键活化的?-羰基二硫缩烯酮和异氰的交叉偶联环合反应。这是首次实现基于C-S键活化的异氰交叉偶联反应,建立了合成多取代5-羟基-???-不饱和-?-内酰胺的新方法。在该反应中,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反应经历了碳硫键活化,异氰插入,与水的交叉偶联和分子内的亲核加成的串联反应过程。该反应中性介质、底物廉价易得、反应高效、产率好。(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黄辉,梁云[9](2014)在《铜催化氧化交叉偶联构建碳硫键合成苯并噻吩并杂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硫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杂环化合物,因此过渡金属催化构建C-S键这类反应一直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发展起来许多基于过渡金属的催化体系用于构建C-S键,然而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Ar-X(X=Cl,Br,I,OTf)键和硫源的传统交叉偶联反应来构建C-S键~([1])。随着原子经济性及绿色化学的深入人心,通过C-H键和硫源的直接氧化交叉偶联反应逐渐发展起来~([2])。最近,我们发现了通过铜催化C(sp~2)-H键和K_2S发生直接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得到苯并噻吩并杂环的方法,下面介绍该反应部分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吴已超[10](2014)在《MCM-41负载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碳—碳和碳—硫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由介孔材料MCM-41与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固载缩合,再与2-吡啶甲醛反应制得了席夫碱,吡啶双氮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MCM-41-Sb,Py),后者与CuI反应合成了MCM-41负载席夫碱,吡啶双齿氮CuI配合物(MCM-41-Sb,Py-CuI),并用XRD、ICP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CM-41负载席夫碱,吡啶双齿氮CuI配合物(MCM-41-Sb,Py-CuI)催化的端炔和芳基碘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MCM-41负载铜配合物催化剂对于端炔和芳基碘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高产率地生成了各种偶联产物。同时该负载铜催化剂也具有良好的回收再利用性能。2.通过将介孔材料MCM-41与3-(2-氨乙基氨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缩合固载,制得双氮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MCM-41-2N),后者与CuI反应制得MCM-41负载双齿氮CuI配合物(MCM-41-2N-CuI),通过XRD、ICP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CM-41负载双齿氮CuI配合物(MCM-41-2N-CuI)在催化邻卤苯甲酰胺与β-酮酸酯反应合成异喹啉酮化合物中的应用,发现该负载铜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且经过数次回收使用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3.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与4-甲醛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3-(4-醛基苯甲酰胺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后者依次与介孔材料MCM-41固载,与叁羟甲基氨基甲烷缩合,最后再与CuI反应,制得了MCM-41负载叁齿羟基CuI配合物(MCM-41-3OH-CuI)。用XRD、ICP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CM-41-3OH-CuI配合物在硫酚和芳基碘的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负载铜催化剂能有效催化硫酚和芳基碘的偶联反应并且有着良好的回收再利用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碳硫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催化反应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化工过程都是使用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存在着储存有限,难以再生,且容易中毒,价格昂贵、污染环境等缺点,这都限制了其在化工过程的进一步拓展。近些年来,由于碳催化材料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和低成本的,因此它们在不断地兴起。而氧化石墨烯(GO)是它们中发挥突出作用的材料之一,并且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碳催化材料。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也可作为有机反应催化剂,并且有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前景。芳香化合物的卤化在合成有机化学中是重要的反应。可以作为制备有机金属试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交叉偶联反应的底物。此外,卤代芳族化合物在制药、农业化学和医药行业中有着各种用途。而C-S键是有机合成领域的基础,它的形成是合成许多生物重要分子和功能材料的关键步骤。其中,硫代吲哚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因为它们具有广谱的生物和药物活性。因此,卤化芳香族化合物和合成硫代吲哚类化合物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卤化和巯基化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简单的特性。本文有叁方面的内容:第一章:集中阐述碳催化材料及GO及其衍生物在催化中使用的最新进展。并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催化的反应类型,以及绿色和可持续催化的前景。此外,还介绍了卤代芳香化合物和硫代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以GO为催化剂,溴乙烷和碘乙烷为原料,直接对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进行溴化碘化得到溴化产物和碘化产物,并且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得到的产物基本上为一卤代化合物。第叁章:以二氢吲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用GO为催化剂直接从硫醇合成硫代吲哚类化合物。此外,还将此方法运用于吲哚类化合物与硫酚的反应,并成功地得到了目标产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硫键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彬.基于碳—硫键构建中氮茚衍生物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
[2].江丽丽.氧化石墨烯催化氧化碳卤键和碳硫键的形成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3].钟杉杉.无过渡金属催化下烯胺酮α-碳—氢键交叉偶联构建碳—硫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4].郝瑞飞.新型碳硫键引发剂及引发烯烃聚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5].王陈璐.大气压电离源质谱中碳硫键断裂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
[6].张雅璇.碳硫键和碳氮键修饰鬼臼类衍生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
[7].陈松涛.基于构建碳—磷及碳—硫键的偶联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8].刘帮钰.钯催化碳硫键活化的二硫缩烯酮的去硫偶联成环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9].黄辉,梁云.铜催化氧化交叉偶联构建碳硫键合成苯并噻吩并杂环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吴已超.MCM-41负载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碳—碳和碳—硫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