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徐硕

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徐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RTM,树脂流动,浸润特性,渗透率

树脂流动浸润论文文献综述

徐硕[1](2019)在《植物纤维真空辅助模塑下树脂浸润流动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cuum 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简称 VARTM)是一种先进的生物质液体成型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先进生物质成型技术解决了以往传统成型技术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基于VARTM成型技术下的植物纤维产品的制备研究,充分利用了植物纤维比强度高、可再生利用、质轻价廉、来源广泛等诸多优点,成为新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影响VARTM成型制品质量的因素较多,制品的质量不仅与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体的性能有关,更取决于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体的结合情况。为探索植物纤维真空辅助模塑下树脂的浸润流动规律,了解树脂在亚麻纤维多孔介质浸润过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下的树脂浸润模型;分析了树脂对亚麻纤维浸润性能的表征,探讨了树脂对亚麻纤维浸润性能改善的方法;推导了渗透率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实验测量了某亚麻纤维织物的一维单向渗透率值和二维径向渗透率值。结果表明:该亚麻纤维样品的一维单向渗透率值介于二维径向长短轴渗透率值之间。基于树脂在亚麻纤维多孔介质中流动的流体力学理论,对植物纤维真空辅助模塑下树脂流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重点考察了真空压力、树脂黏度、有无导流介质等叁个工艺参数对树脂流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腔内部真空压力的增加,树脂充模浸润流动时间变短;树脂黏度是VARTM成型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工艺参数对树脂充模流动过程有显着影响,低粘度树脂拥有很好的流动性;有导流介质情况下树脂流动良好,充模时间短,且树脂充模前锋曲线较为平直,浸润性好。针对VARTM成型过程中重力效应对树脂浸润流动过程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选择亚麻纤维作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成型技术制备了亚麻纤维树脂基层合板,记录树脂在不同树脂流动倾角下的充模时间,对制件层合板进行拉伸、弯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充模时间随着树脂流动倾角的增大(从-90°至90°)而增加;随着树脂流动倾角的增大,制件层合板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等均增大。在制件层合板拉伸破坏的失效形式下,主要是纤维失效包括亚麻纤维拔出和亚麻纤维断裂;在制件层合板弯曲破坏的失效形式下,主要是亚麻纤维分层断裂和基体开裂。(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王贞[2](2017)在《非热压罐预浸料树脂体系的浸润流动实现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热压罐(OOA)预浸料作为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典范,越来越受到航天航空和工业领域青睐。OOA预浸料通常设计为含有干纤维和树脂富集区的部分浸润形态,作为真空排气通道的干纤维在固化时被树脂二次渗透浸润,因此研究OOA预浸料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流变学和浸润动力学的过程演化对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同树脂体系的TTT图和TTT-η图,选取了 OOA预浸料树脂体系的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基体,并建立了树脂体系的浸润模型,以期实现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1.制备了叁种固化体系双氰胺(DICY)、聚醚胺/双氰胺(PEA/DICY)和液化双氰胺(L-DICY)的预浸料树脂体系,利用固化动力学方程、凝胶模型、Dibenedetto方程等模型研究了叁种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绘制了树脂体系的时间-温度-转变(TTT)图。对比叁种固化剂体系的Tg,gel等加工条件,选择了 L-DICY体系作为OOA预浸料用树脂体系。2.分别采用双酚A环氧树脂(EP)和本征柔性环氧树脂(IFEP)与液化双氰胺(L-DICY)制备了预浸料树脂体系,研究树脂的流变学,构建时间-温度-转变-粘度TTT-η图。对比两个体系Tg,gel及其对应时间,确定了 IFEP/L-DICY树脂体系更适合于制备OOA预浸料,并且在TTT-η图基础上确定了 OOA预浸料制备条件以及成型条件。3.应用IFEP/L-DICY树脂体系制备了 OOA预浸料,通过确定纤维体积分数、纤维半径、织物渗透率、粘度、边界条件等参数建立了树脂体系浸润模型;研究OOA预浸料在升温和恒温固化过程中树脂对纤维的浸润行为,测试了孔隙率,对浸润模型进行验证,表明实验值与模型值吻合较好;并且评价了 OOA和热压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发现OOA复合材料性能保持率都在80%以上,表明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有效的改善OOA复合材料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6)

陈萍,刘玲,王占吉,何少刚[3](2013)在《受热过程树脂浸润流动的超声无损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气耦合超声C扫描技术,对非热压罐预浸料在升温和恒温受热过程中树脂的浸润流动变化进行了实时无损检测研究。首先将非热压罐预浸料从室温升至100℃,研究温度变化对树脂流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60℃和80℃恒温过程树脂浸润流动随时间的变化,通过C扫描图片实时、快速检测出树脂的浸润流动变化,并得到树脂沿纤维层厚度方向的浸润流动速率。通过显微组织分析验证了C扫描图像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空气耦合超声C扫描方法是检测纤维网架中树脂浸润流动微观变化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李伟东,刘刚,安学锋,益小苏[4](2013)在《z向流动RTM工艺树脂的流动浸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层间"离位"附载多孔薄膜结构形式增韧层的大厚度纤维预成型体中等代流体(树脂)沿预成型体厚度方向(z向)的流动行为,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z向流动RTM(z-RTM)工艺注射过程中进、出胶口压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反推树脂在层间"离位"增韧与非增韧预成型体中的宏观流动及微观浸润模式。结果表明,在zRTM工艺注射过程中,树脂在沿纤维束间z向快速流动的同时完成对纤维丝束内部的浸润。层间"离位"附载的增韧层虽延缓了树脂的宏观流动,但使流动前锋曲面更加平滑。层间"离位"增韧预成型体z向渗透率为3.5×10-15 m2,与非增韧预成型体的z向渗透率2.9×10-14 m2相比,降低约一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牛天军[5](2007)在《经编轴向缝合复合材料树脂流动浸润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缝合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最初研究的目的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用缝合取代战斗机上使用的材料粘合和铆接。研究结果表明,缝合复合材料与层合板结构相比在成本增加不高的情况下,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并且大幅提高了冲击损伤抗力和冲击损伤容限;极大地改善了Ⅰ型、Ⅱ型构件层间断裂韧性;在单调或循环载荷作用下都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能。缝合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RFI、VARTM或RTM等,其特点是树脂均在模具中浸渍纤维。为了制得高性能的复合材料,除了对纤维和树脂基体的要求外,加工成型过程中,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对空隙含量以及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报道指出,材料中如果出现1%的孔隙,就可导致30%的弯曲强度、3%的拉伸强度的损失;而孔隙率在4%的范围内,每增加1%,层间剪切强度就会下降7%。因此,研究树脂在预制件中的流动浸润特性对减少空隙含量,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来说是一项重要课题。本课题对缝合复合材料制作工艺中树脂的流动浸润性能进行研究。在本篇论文中,首先对现有的几种缝合线进行了必要的力学性能的测试,通过直拉、弯拉和摩擦测试以及利用缝合线进行试缝合的方法,找出了适合本课题使用的缝合线,并且找出了几种缝合线性能差异的原因。同时对本课题所使用的双轴向经编织物进行了系统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包括纤维束的拉伸、地纱的拉伸、织物的拉伸。然后,利用所选择的缝合线,用工业缝纫机,制作了若干件缝合预制件,涉及的缝合参数包括缝合线的线密度、缝合针距、缝合行距、铺层厚度、缝合方向等。并且利用VARTM工艺制作了缝合复合材料,对树脂在材料中的流动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真空负压,温度相差不大的条件下,缝合对树脂在预制件中的流动性能有影响,同种条件下导致树脂的流动速度减慢。同时,其它缝合参数的变化对树脂的流动性能也有影响,具体情况将在论文中详细介绍。在材料制成后,用实验室自制的显微镜系统观察了一些试样截面的树脂浸润情况。另外,还对本课题所制作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弯曲、压缩、冲击以及冲击后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缝合导致本试验试样的拉伸、弯曲等性能下降,但是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7-12-01)

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热压罐(OOA)预浸料作为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典范,越来越受到航天航空和工业领域青睐。OOA预浸料通常设计为含有干纤维和树脂富集区的部分浸润形态,作为真空排气通道的干纤维在固化时被树脂二次渗透浸润,因此研究OOA预浸料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流变学和浸润动力学的过程演化对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同树脂体系的TTT图和TTT-η图,选取了 OOA预浸料树脂体系的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基体,并建立了树脂体系的浸润模型,以期实现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1.制备了叁种固化体系双氰胺(DICY)、聚醚胺/双氰胺(PEA/DICY)和液化双氰胺(L-DICY)的预浸料树脂体系,利用固化动力学方程、凝胶模型、Dibenedetto方程等模型研究了叁种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绘制了树脂体系的时间-温度-转变(TTT)图。对比叁种固化剂体系的Tg,gel等加工条件,选择了 L-DICY体系作为OOA预浸料用树脂体系。2.分别采用双酚A环氧树脂(EP)和本征柔性环氧树脂(IFEP)与液化双氰胺(L-DICY)制备了预浸料树脂体系,研究树脂的流变学,构建时间-温度-转变-粘度TTT-η图。对比两个体系Tg,gel及其对应时间,确定了 IFEP/L-DICY树脂体系更适合于制备OOA预浸料,并且在TTT-η图基础上确定了 OOA预浸料制备条件以及成型条件。3.应用IFEP/L-DICY树脂体系制备了 OOA预浸料,通过确定纤维体积分数、纤维半径、织物渗透率、粘度、边界条件等参数建立了树脂体系浸润模型;研究OOA预浸料在升温和恒温固化过程中树脂对纤维的浸润行为,测试了孔隙率,对浸润模型进行验证,表明实验值与模型值吻合较好;并且评价了 OOA和热压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发现OOA复合材料性能保持率都在80%以上,表明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有效的改善OOA复合材料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参考文献

[1].徐硕.植物纤维真空辅助模塑下树脂浸润流动过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2].王贞.非热压罐预浸料树脂体系的浸润流动实现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陈萍,刘玲,王占吉,何少刚.受热过程树脂浸润流动的超声无损评估[J].航空材料学报.2013

[4].李伟东,刘刚,安学锋,益小苏.z向流动RTM工艺树脂的流动浸润行为[J].复合材料学报.2013

[5].牛天军.经编轴向缝合复合材料树脂流动浸润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7

标签:;  ;  ;  ;  

树脂流动浸润论文-徐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