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陆军[1](2021)在《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大规模城市化浪潮、区域一体化、技术创新风起云涌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城市亟待展开系统性的战略研判,确定管理变革方向,重塑经济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系统综述,深度总结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管理所有重大政策的意涵与导引作用。同时,从思想理念、组织体系、运行服务和技术支撑四个维度,建构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概念框架,并进一步系统综述了上述城市管理"四个现代化"的演进情况。
陆军[2](2021)在《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大规模城市化浪潮、区域一体化、技术创新风起云涌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城市亟待展开系统性的战略研判,确定管理变革方向,重塑经济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系统综述,深度总结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管理所有重大政策的意涵与导引作用。同时,从思想理念、组织体系、运行服务和技术支撑四个维度,建构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概念框架,并进一步系统综述了上述城市管理"四个现代化"的演进情况。
黄小川[3](2020)在《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中的监督考核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市容环境是城市的窗口,既直观反映城市整体面貌,也体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文明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市容环境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粗放、运动式整治、监督考核不足等问题,优化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关于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的专题研究不多。国外主要是在城市管理的宏观视角下,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物品提供、政府绩效考评等方面内容,较少涉及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的具体问题。国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制机制改革、技术运用创新等方面,或具体研究网格管理、市场运作、城管执法等内容,对监督考核的专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缺乏对监督考核机制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基于360度绩效评估和层次分析的理论视角,对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南宁市近年市容环境管理以“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为主要抓手,在工作中探索了一套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有些内容为全国首创,成效比较明显。同时,也存在着政府过度参与、社会参与不足、综合协调机构缺位、监督考核不够精细、监督考核效果有待提升等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主体单一、监督考核对象未全面和多级覆盖、监督考核内容界定不够明确、标准界定不够规范,监督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过程实施不够合理等。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一是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监督考核;二是推动监督考核对象全面和多级覆盖;三是明确界定监督考核内容和规范界定监督考核标准;四是优化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和改进监督考核过程实施;五是强化监督考核结果运用;六是完善监督考核配套保障举措。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类似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有利于推动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
张丽杰[4](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祝蔚燕[5](2020)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以外高桥保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之一。外高桥保税区实践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是一种“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这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整体性治理理论、集权与分权理论等相关文献的回顾,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改革思路。协调与整合、责任、信息技术发展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要因素,而集权与分权理论则是对行政执法权力配置做了理论说明,在审批、执法、监督分权基础上集中执法权。本文选取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职能重塑—流程再造—技术革新—机制创新”为改革路径,清晰总结外高桥保税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采用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推进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包括法律依据与机制缺位、内外部衔接和职权界限不清、配套改革尚未到位和执法队伍管理尚需加强。对福建“平潭模式”和广东“前海模式”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法治化的制度、规范化的保障机制以及史无前例的改革力度值得上海自贸试验区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从健全法律保障、明晰职权界限、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完善配套改革措施和加强执法队伍职业化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一份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报告,并为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尤其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欧进业[6](2019)在《城管综合执法难题与求解 ——基于QY市QC区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公众对居住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城管综合执法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QY市QC区自从2012年开始组建区一级的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以来,城市面貌和秩序管理焕然一新,但执法工作的困境日益突显,矛盾不断激化,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缓解严重的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现实工作的难题,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就成为了关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就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及在理论方面、现实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梳理,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是城管综合执法理论的基本概述,介绍了城市管理、城管综合执法。其次是城管综合执法日常应用的法律法规,最后是相关理论的介绍,其中包括服务型政府理论、依法行政理论和街头官僚理论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研究QY市城管综合执法现状,首先介绍了 QY市城管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其次是介绍QC区现行城管综合执法机构设置与职能,最后介绍近年的工作举措。第四部分是分析QC区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当前面临的的执法难题,包括执法事务不断扩大和执法权力不断压缩、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执法要求提升与执法队伍基本素养的缺失、城管执法滥权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第五部分介绍国内外部分城市综合执法的经验。首先介绍了国内部分市区顺德区城管综合执法模式、扬州市广陵区城管综合执法模式以及香港城管综合执法经验,而后介绍了国外部分城市的城管综合执法经验,包括纽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韩国。最后得出国内外城管综合执法对我区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解决城管综合执法困境的具体对策,包括理顺城管综合执法的职能关系、夯实城管综合执法基础、强化城管综合执法的基本力量、加强公众监督,形成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等对策。
张磊[7](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旭辉[8](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张弘,蔡飞,葛敏敏[9](2015)在《校企合作一体化中的人才孵化与就业优势——以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设立高职技师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表明,政府政策助推、企业项目给力、学校互动对接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显着成效的基本经验。
黄亮,张凌云,包焱[10](2015)在《现代物业人才培育的职教概览与无缝对接》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物业服务业将是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由高品质人才构成的,在新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运营中实现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它为客户提供高情感体验、高精神享受的物业服务产品,它为从业者带来职业尊严和职业自豪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
二、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市管理的范围与重点内容 |
二、2001—2021:中国城市管理政策的意涵与导引 |
(一)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契机,加快引导我国城市管理转型,构建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
(二)不断强化载体功能,将社区与街道打造成中国城市管理与治理的重要基础单元 |
(三)重视技术创新赋能,引导中国城市管理全面启动数字化向智慧化、智能化的升级进程 |
(四)依据社会公平和管理有序的目标追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组织和健全法治管理框架 |
(五)提倡通过制定技术标准、细化行动方案和加强工作平台建设,来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和支撑重大决策部署 |
(六)鼓励聚焦热点、难点、短板和重大的现实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的专业化运行管理水平 |
(七)推动城市管理成为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问题”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
(八)倡导以人为本,以提升满足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愿景,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
(九)激发丰富方法手段,坚实构建支撑中国城市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城市治理保障体系 |
三、2001—2021: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 |
(一)思想理念现代化 |
1. 科学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2. 精细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导向 |
3. 专业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
4. 法制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
5. 社会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
(二)组织体系现代化 |
1. 城市管理业务部门由条块分割到横向协同 |
2. 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由权责错位到纵向赋能 |
3. 多元治理利益主体由单一管理到共治共享 |
4. 职业化队伍体系由临时性协管到专业高效 |
(三)运行服务现代化 |
1. 网格化管理模式由设施供给转为满足居民需求偏好 |
2. 全周期管理模式由被动处置问题转为主动预防风险 |
3. 全空间管理模式由过程粗放割裂转为精细设计规划 |
4. 人性化管理模式由封闭行政系统转为基层开放治理 |
(四)技术支撑现代化 |
1. 地理信息技术推动空间管理单元的下沉与微观化 |
2. 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管理手段由人工化转为自动化 |
3. 大数据基础设施助力决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
4. 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组织体系由条块式转为平台式 |
四、结语 |
(2)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市管理的范围与重点内容 |
二、2001—2021:中国城市管理政策的意涵与导引 |
(一)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契机,加快引导我国城市管理转型,构建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
(二)不断强化载体功能,将社区与街道打造成中国城市管理与治理的重要基础单元 |
(三)重视技术创新赋能,引导中国城市管理全面启动数字化向智慧化、智能化的升级进程 |
(四)依据社会公平和管理有序的目标追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组织和健全法治管理框架 |
(五)提倡通过制定技术标准、细化行动方案和加强工作平台建设,来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和支撑重大决策部署 |
(六)鼓励聚焦热点、难点、短板和重大的现实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的专业化运行管理水平 |
(七)推动城市管理成为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问题”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
(八)倡导以人为本,以提升满足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愿景,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
(九)激发丰富方法手段,坚实构建支撑中国城市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城市治理保障体系 |
三、2001—2021: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 |
(一)思想理念现代化 |
1. 科学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2. 精细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导向 |
3. 专业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
4. 法制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
5. 社会化管理:中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
(二)组织体系现代化 |
1. 城市管理业务部门由条块分割到横向协同 |
2. 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由权责错位到纵向赋能 |
3. 多元治理利益主体由单一管理到共治共享 |
4. 职业化队伍体系由临时性协管到专业高效 |
(三)运行服务现代化 |
1. 网格化管理模式由设施供给转为满足居民需求偏好 |
2. 全周期管理模式由被动处置问题转为主动预防风险 |
3. 全空间管理模式由过程粗放割裂转为精细设计规划 |
4. 人性化管理模式由封闭行政系统转为基层开放治理 |
(四)技术支撑现代化 |
1. 地理信息技术推动空间管理单元的下沉与微观化 |
2. 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管理手段由人工化转为自动化 |
3. 大数据基础设施助力决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
4. 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组织体系由条块式转为平台式 |
四、结语 |
(3)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中的监督考核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市容环境管理 |
2.1.2 监督考核机制 |
2.2 市容环境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城市治理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监督考核相关理论 |
2.3.1 360 度绩效评估 |
2.3.2 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的调查研究 |
3.1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背景 |
3.1.1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概况 |
3.1.2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发展演变 |
3.2 调查研究基本概况 |
3.2.1 调查研究过程 |
3.2.2 调查研究分析 |
3.3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现状分析 |
3.3.1 监督考核机制基本内容 |
3.3.2 监督考核机制主要特点 |
3.3.3 监督考核机制主要运行成效 |
3.4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存在的不足 |
3.4.1 政府过度参与 |
3.4.2 社会参与不足 |
3.4.3 监督考核综合协调机构缺位 |
3.4.4 监督考核不够精细规范 |
3.4.5 监督考核效果有待提升 |
第四章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 监督考核主体单一 |
4.1.1 上级部门自上而下绝对主导监督考核 |
4.1.2 缺乏同类同级部门相互之间的监督考核 |
4.1.3 没有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自下而上的监督考核 |
4.1.4 不涉及监督考核对象自我的监督考核 |
4.1.5 社会公众外部的监督考核不足 |
4.2 监督考核对象未全面和多级覆盖 |
4.2.1 监督考核对象未全面覆盖 |
4.2.2 监督考核对象未多级覆盖 |
4.3 监督考核内容界定不够明确和标准界定不够规范 |
4.3.1 监督考核内容界定不够明确 |
4.3.2 监督考核标准界定不够规范 |
4.4 监督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和过程实施不够合理 |
4.4.1 监督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
4.4.2 监督考核过程实施不够合理 |
4.5 监督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
4.5.1 监督考核结果运用手段相对单一 |
4.5.2 监督考核结果运用范围覆盖不足 |
4.6 监督考核多项配套保障举措缺位 |
4.6.1 监督考核机构体制不够健全 |
4.6.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4.6.3 社会宣传不够广泛深入 |
4.6.4 科学技术保障不够有力 |
4.6.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经验借鉴 |
5.1 国内经验借鉴 |
5.1.1 北京市经验:建立协调机构和强化网格基础 |
5.1.2 杭州市经验:健全考核体系和强化科技手段 |
5.1.3 天津市经验:推进体制改革和绩效考核 |
5.2 国外经验借鉴 |
5.2.1 美国经验:加强法律制定和公众参与 |
5.2.2 新加坡经验:突出法制建设和协同治理 |
5.2.3 日本经验:强化管理体系建设和社会宣传 |
第六章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优化对策 |
6.1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监督考核 |
6.1.1 明确上级部门自上而下统筹主导监督考核 |
6.1.2 组织同类同级部门相互之间进行监督考核 |
6.1.3 支持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自下而上进行监督考核 |
6.1.4 引导监督考核对象进行自我监督考核 |
6.1.5 发动社会公众进行外部监督考核 |
6.2 推动监督考核对象全面和多级覆盖 |
6.2.1 推动监督考核对象全面覆盖 |
6.2.2 探索监督考核对象多级覆盖 |
6.3 明确界定监督考核内容和规范界定监督考核标准 |
6.3.1 明确界定监督考核内容 |
6.3.2 规范界定监督考核标准 |
6.4 优化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和改进监督考核过程实施 |
6.4.1 优化监督考核指标体系 |
6.4.2 改进监督考核过程实施 |
6.5 强化监督考核结果运用 |
6.5.1 通过创新运用手段提升监督考核效能 |
6.5.2 通过扩大运用范围延伸监督考核触角 |
6.6 完善监督考核的配套保障举措 |
6.6.1 健全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机构体制 |
6.6.2 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 |
6.6.3 扩大市容环境管理信息的公开与传播 |
6.6.4 强化监督考核的科学技术保障 |
6.6.5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6.6.6 试行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市民积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监督考核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5)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以外高桥保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综合行政执法 |
2.1.2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
2.1.3 “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集权与分权理论 |
2.2.3 理论与自贸试验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契合性分析 |
第3章 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 |
3.1 我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制度变革 |
3.1.1 第一阶段:相对集中处罚权阶段 |
3.1.2 第二阶段: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起步阶段 |
3.1.3 第三阶段: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广阶段 |
3.1.4 第四阶段: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 |
3.2 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政策演进 |
3.2.1 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初期 |
3.2.2 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时期 |
3.2.3 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时期 |
第4章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案例研究 |
4.1 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阶段 |
4.1.1 “小综合”:以“城管执法扩权”为起点 |
4.1.2 “中综合”:以城管主体转为综合执法主体为标志 |
4.1.3 “大综合”:以成立综合执法大队为转折 |
4.2 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背景 |
4.2.1 执法环境的特殊性 |
4.2.2 执法范围的特殊性 |
4.2.3 执法对象的特殊性 |
4.2.4 执法方式的特殊性 |
4.3 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4.3.1 职能重塑:大队机构设置 |
4.3.2 流程再造:综合执法勤务模式 |
4.3.3 技术革新:综合管理执法系统 |
4.3.4 配套机制创新:督察制度等 |
4.4 外高桥保税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案例研究小结 |
第5章 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
5.1 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成效 |
5.1.1 总体理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
5.1.2 构建“条块结合”、运转顺畅的综合执法新模式 |
5.1.3 执法范围大幅拓宽 |
5.1.4 综合执法成效突出 |
5.2 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问题 |
5.2.1 法律依据与机制缺位 |
5.2.2 内外部衔接和职权界限不清 |
5.2.3 配套改革尚未到位 |
5.2.4 执法队伍管理尚需加强 |
第6章 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探索及启示 |
6.1 广东“前海模式” |
6.2 福建“平潭模式” |
6.3 比较与启示 |
6.3.1 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
6.3.2 建立更坚实的保障机制 |
6.3.3 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
第7章 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7.1 健全法律保障 |
7.1.1 以立法供给方式解决顶层设计 |
7.1.2 明确综合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 |
7.2 明晰职权界限 |
7.2.1 明确综合执法职责边界和权限范围 |
7.2.2 理顺行政审批、监管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关系 |
7.3 建立执法协作机制 |
7.3.1 纵向:加强与内外部执法条线的联系 |
7.3.2 横向:建立健全公务协作制度 |
7.4 完善配套改革措施 |
7.4.1 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 |
7.4.2 明确执法权力清单 |
7.5 加强执法队伍职业化 |
7.5.1 职业机制建设 |
7.5.2 职业技术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城管综合执法难题与求解 ——基于QY市QC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城管综合执法理论概述 |
2.1 城管综合执法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管理 |
2.1.2 城管综合执法 |
2.2 城管综合执法日常应用的法律法规 |
2.2.1 《行政处罚法》 |
2.2.2 《行政诉讼法》 |
2.2.3 《国家赔偿法》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建设服务型政府 |
2.3.2 依法行政理论 |
2.3.3 街头官僚理论 |
3. QY市城管综合执法现状 |
3.1 QY市城管综合执法机构设置 |
3.2 QC区现行城管综合执法机构发展与现状设置 |
3.3 QC区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运行特点 |
3.4 近年城管综合执法工作重点 |
3.4.1 违法建设方面 |
3.4.2 市容市貌方面 |
3.4.3 网格化管理方面 |
3.4.4 生活噪声管理方面 |
3.4.5 建设工地管理 |
4. 城管综合执法难题:基于QY市QC区的调查分析 |
4.1 执法事务不断扩大和执法权力不断压缩之间的困局 |
4.1.1 城管执法地位逐步弱化,执法权力不断压缩 |
4.1.2 执法事务不断扩大 |
4.1.3 缺乏系统性的执法依据 |
4.2 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之间的困局 |
4.2.1 执法过度依赖强制性手段,暴力执法时有发生 |
4.2.2 暴力抗法现象严重 |
4.3 城管执法要求的提升与执法队伍基本素养的缺失之间的困局 |
4.3.1 当前上级政府及民众对于城管执法要求越来越高 |
4.3.2 城管执法队伍素质难以提高 |
4.4 城管执法滥权与城管监督机制不健全之间的困局 |
5 国内外部分城市综合执法的经验 |
5.1 现行国内部分市区城管综合执法模式 |
5.1.1 顺德区城管综合执法模式 |
5.1.2 扬州市广陵区城管综合执法模式 |
5.1.3 香港城市管理模式 |
5.2 国外部分城管综合执法经验 |
5.2.1 纽约市摊贩管理制度 |
5.2.2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摊贩管理制度 |
5.2.3 韩国城管综合执法经验 |
5.3 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做法对QC区城管综合执法的启示 |
5.3.1 减少正面冲突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权利 |
5.3.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3.3 建立管理对象的自律机制 |
6 解决城管综合执法困境的具体对策 |
6.1 理顺城管综合执法的职能关系 |
6.1.1 按照职能综合设置机构 |
6.1.2 按照机构设置情况同步调整人员编制 |
6.2 夯实城管综合执法基础 |
6.2.1 进行城管综合执法的高位立法 |
6.2.2 健全城管综合执法的地方性法规 |
6.3 强化城管综合执法的基层力量 |
6.3.1 加强基层城管的执法力度 |
6.3.2 提高基层执法人员配备及待遇 |
6.3.3 提高城管执法队伍业务素养 |
6.4 加强公众监督,形成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
6.4.1 努力达成城管监督“三结合” |
6.4.2 强化群众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关于城管综合执法困境调查及对策分析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9)校企合作一体化中的人才孵化与就业优势——以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
二、基本经验 |
(一)政府助推 |
1.五部门联手推进校企合作 |
2.上海市教委扩大校企合作平台 |
3.上海市劳动保障局细化措施加快推进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
(二)校企一体 |
1.成立机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
2.签约“联姻”——呈现校企合作“两 头热” |
3.教学对接——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进 一步贴近企业用人需求 |
(1)教学内容对接岗位 |
(2)教学管理对接企业实际 |
(10)现代物业人才培育的职教概览与无缝对接(论文提纲范文)
一、顺应时代发展,携手人才培养 |
二、校企深度交流,把握人才培养方向 |
三、顶岗实习精心培养,及时反馈良性互动 |
四、健全管理规范,开展订单培养,夯实后备干部基础 |
五、发挥校企资源优势,建立教育共同体,提高培养效率 |
四、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J]. 陆军. 北大政治学评论, 2021(02)
- [2]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演进(2001—2021)[J]. 陆军. 北大政治学评论, 2021(02)
- [3]南宁市市容环境管理中的监督考核机制优化研究[D]. 黄小川. 广西大学, 2020(07)
-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5]上海自贸试验区“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以外高桥保税区为例[D]. 祝蔚燕.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6]城管综合执法难题与求解 ——基于QY市QC区的调查分析[D]. 欧进业.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8]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9]校企合作一体化中的人才孵化与就业优势——以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为例[J]. 张弘,蔡飞,葛敏敏. 上海城市管理, 2015(02)
- [10]现代物业人才培育的职教概览与无缝对接[J]. 黄亮,张凌云,包焱. 上海城市管理,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