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伦塔诺论文-孙泽先

布伦塔诺论文-孙泽先

导读:本文包含了布伦塔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布伦塔诺,意向性,心理学家,弗朗茨

布伦塔诺论文文献综述

孙泽先[1](2019)在《心理本体:意向流的基本特性 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带来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专家报告集》期刊2019-11-16)

倪逸偲[2](2019)在《从黑格尔到布伦塔诺:一种为自我意识奠基的自我感觉理论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意识的结构问题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黑格尔在1830年版《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先验哲学传统的非对象性自我意识模型,即作为自我意识的自我感觉。非对象性的自我意识究竟何以可能?黑格尔指出,一种非对象性自我意识必然要成为一种作为自我感觉的意向相关性意识,即一种能够刻画原初经验的自主结构。但是黑格尔的自我感觉理论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困难,这一困难必须要通过引入布伦塔诺后期的内知觉理论的相关资源才能得到修正。这种修正后的自我感觉理论将成为一种基础性的被动发生模式,并有可能展现一种全新的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天阳[3](2019)在《时间现象学问题意识的源起——论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继承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明确地将回应布伦塔诺对时间意识的分析作为他相应工作的起点,由此展示了其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认同与批判。在胡塞尔看来,布伦塔诺将感知之中时间因素的产生归之于想象,而这将造成一系列的理论困境。胡塞尔认为,感知自身便是延续的,并以此为起点开展了后续的时间意识分析。主观时间优先性的确立和时间感知的分析构成了时间现象学源起之处的问题意识,而两者均可在胡塞尔对布伦塔诺的继承与批判中觅得来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5期)

郝亿春[4](2019)在《价值与“心”——布伦塔诺对价值哲学的“内转”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哲学是对时代价值问题的回应。布伦塔诺以"内在价值"的叁重规定对价值哲学进行"内转"并回应了时代的价值问题:作为"明见价值"的个体"小太阳"核准之为"盲目价值"的"大太阳";作为第一人称经验的"质料价值"取代普遍而空洞的"形式价值";以促进"心现象"完善的"目的价值"规导作为"物现象"的"手段价值"。其中,"内在价值"在推进启蒙运动所确立的个体成为"真实"而"有心"的存在者的同时,也面临其为"唯我论"与"相对主义"的误解与指控。鉴于此,本文认为当代哲学对"心"与"内在价值"的刻意否弃恰恰表明其不可消解性,即便当今盛行的政治哲学也需补充"内在价值"的维度。(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高攀[5](2019)在《布伦塔诺与休谟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阐述休谟和布伦塔诺以情感作为道德判断的先决条件,分别以普遍观点和正确性试图解决道德分歧问题,避免走向道德相对主义;本文将论证前者在普遍观点的修正下只能保证一种主体间的道德共识,不能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建立标准,而后者由于加之与正确性的标准,在出现道德分歧时,以正确性为普遍标准,从而避免相对主义。第一部分将围绕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道德判断的根据是直接情感,为了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实现道德的社会协调功能,道德判断需要普遍观点的修正,即从一种无偏倚的视角修正。但这种修正只是基于一个社会群体拥有相似的情感,无法处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歧,此时达成的道德共识是一种主体间的,无法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立法,因此仍然会导致一种相对主义。第二部分将阐述布伦塔诺对道德判断根据的论证,即道德判断的根据是当下直接体验到的正确的情感,情感属于心理现象,正确性是我们在自明性判断中所体验到的。与判断相类比,情感表达接受或拒绝的指涉,当这种情感指涉是正确的,它们如同自明性判断一样获得了直接的,无缪的确认。正确性也是普遍有效性的保证:情感的矛盾律如同判断领域中的定律,当出现分歧时,只有一方是具有正确的,我们以这种正确性的体验作为最终的标准。通过将体验置于其道德判断的核心位置,揭示情感领域的矛盾律,布伦塔诺对相对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回应。在这一部分还会阐述道德分歧出现的原因,并通过论证盲目的判断并不能取消这种自明性判断的可靠性,论证盲目性情感也不能取消正确情感的可靠性。第叁部分是一二部分讨论的自然结果:面对广泛的道德分歧,休谟希望通过一种普遍观点的修正来达成道德共识,这局限于主体间,无法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建立普遍有效的标准;而布伦塔诺将之建立于正确性的体验之上,其标准是普遍有效的。面对“神秘主义”的指责,布伦塔诺认为这终究要回到对其的体验之上;同样地,这只是一种形式的主观确信的攻击,布伦塔诺仍是如此回应:体验是最终的标准。最后将介绍布伦塔诺的论述是他将人文学科科学化工作的一部分的,他的伦理思想对当代伦理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5)

摩尔,周宇[6](2019)在《布伦塔诺《道德认识的来源》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摩尔对布伦塔诺内在价值理论的评价。一方面,摩尔盛赞了布伦塔诺伦理理论的叁个洞见:伦理基础的客观性、善好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对目的善与手段善的区分;另一方面,摩尔也试图指出布伦塔诺内在价值理论的失当之处:其一,摩尔认为布伦塔诺把伦理基础置于"正当之爱"上的尝试忽视了"正当性"概念的本质,这导致布伦塔诺对内在价值的分析并不成功。其二,在总量原则上,摩尔认为布伦塔诺没有认识到内在价值的整体和部分间的复杂关系,而这最终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道德后果。(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梁家荣[7](2019)在《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纪的对象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感知观被归为关于亚里士多德研究的"精神主义"的进路。作为解读亚里士多德的现代先驱,布伦塔诺主要以"意向性"概念而闻名。但是在其早年诠释亚里士多德的着作中,布伦塔诺却还没有使用"意向性"这样一个概念,而是借用了另一源自中世纪学院派的概念"以对象地"。本文集中探讨"以对象地"这一概念在中世纪哲学中有别于今日之意义,以及布伦塔诺如何以该概念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感知观。本文最后将提出:"以对象地实存"是"意向的内实存"概念之前身。(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万松[8](2018)在《“纯粹经验”与“表象”之思——西田几多郎与布伦塔诺的共同指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田几多郎的纯粹经验与布伦塔诺严格意义上的表象都是任何判断、情感等现象的基础,并且作为活动本身的表象也是先于主客之分的。事实上,西田也多次使用表象一词,在统一和分化过程中,表象和纯粹经验都受内部统一力的作用。此外,他们都对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作出区分,而且心理现象与直接经验的意识现象具有类似的结构和指向,这为我们研究和理解整体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温雯[9](2018)在《胡塞尔早期的想象理论——基于对布伦塔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想象问题作为一个哲学讨论纳入哲学视野之后,胡塞尔的想象理论提供了自柏拉图、休谟、康德以来的哲学史贡献。胡塞尔关于想象的思考直接受惠于布伦塔诺,胡塞尔在对布伦塔诺想象学说批判性的继承中建立了自己的想象理论。早期,胡塞尔将想象归于直观行为,根据立义形式想象行为区别于感知行为,但是立义形式并不能清楚地区分感知表象和想象表象,所以梳理胡塞尔想象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分析想象理论的各个层级成为必要。本文将从胡塞尔对布伦塔诺学说的批判开始,在细致分析胡塞尔意识本质理论的基础上呈现胡塞尔早期的想象理论。(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万松[10](2018)在《浅析柏拉图与布伦塔诺对善与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与布伦塔诺都区分了善本身与善的事物,但他们对善与真的问题以及它们的关系的研究表现出两种独到的方式。前者直接站在形而上学的高度,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沉思关于善的诸问题,后者建基于经验立场上的描述心理学研究,对意识现象进行细致的区分,确认了心理现象具有叁个层次,即表象、判断、情感。两位哲学家对善与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确证了道德的先天基础,而且为知识的可靠性找到了基石。(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08期)

布伦塔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我意识的结构问题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黑格尔在1830年版《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先验哲学传统的非对象性自我意识模型,即作为自我意识的自我感觉。非对象性的自我意识究竟何以可能?黑格尔指出,一种非对象性自我意识必然要成为一种作为自我感觉的意向相关性意识,即一种能够刻画原初经验的自主结构。但是黑格尔的自我感觉理论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困难,这一困难必须要通过引入布伦塔诺后期的内知觉理论的相关资源才能得到修正。这种修正后的自我感觉理论将成为一种基础性的被动发生模式,并有可能展现一种全新的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布伦塔诺论文参考文献

[1].孙泽先.心理本体:意向流的基本特性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带来的新思路[C].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专家报告集.2019

[2].倪逸偲.从黑格尔到布伦塔诺:一种为自我意识奠基的自我感觉理论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天阳.时间现象学问题意识的源起——论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继承与批判[J].大众文艺.2019

[4].郝亿春.价值与“心”——布伦塔诺对价值哲学的“内转”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2019

[5].高攀.布伦塔诺与休谟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D].南京大学.2019

[6].摩尔,周宇.布伦塔诺《道德认识的来源》书评[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9

[7].梁家荣.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纪的对象概念[J].哲学研究.2019

[8].王万松.“纯粹经验”与“表象”之思——西田几多郎与布伦塔诺的共同指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9].温雯.胡塞尔早期的想象理论——基于对布伦塔诺的批判[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

[10].王万松.浅析柏拉图与布伦塔诺对善与真的研究[J].芒种.2018

标签:;  ;  ;  ;  

布伦塔诺论文-孙泽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