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改进设计论文-李志远,彭子龙,温华兵,夏兆旺,吴俊杰

性能改进设计论文-李志远,彭子龙,温华兵,夏兆旺,吴俊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能改进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与波,浮筏,筏体结构,模态

性能改进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远,彭子龙,温华兵,夏兆旺,吴俊杰[1](2019)在《浮筏筏体结构改进设计及隔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浮筏隔振系统是目前舰船应用最为广泛的隔振方式。多台动力机械设备通过上层隔振器统一安装在公共筏体上,筏体通过下层隔振器和船体基座相连。以某船用浮筏隔振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筏体结构优化的基本思想,提出筏体改进的3种方案。3种方案分别为加斜板、间断肋和加肋板,并对不同方案下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筏体结构经过改进后的系统隔振性能有明显提升,其中最后一种方案减振效果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单宝玲,李宗艳[2](2019)在《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信息传输的误码率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基站对所接收的直传链路信源信息进行估计,得到含有误码的信源节点因子后,利用反馈信道向中继发送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息,中继根据所接收的ARQ信息进行转发;基站根据信源信息与中继信息的相关性估计比特翻转概率,将其利用到联合迭代译码过程中实现外信息的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性能,且译码性能随着信源-中继传输链路的改善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史小全,白临奇,孙雅洲,刘海涛[3](2019)在《基于有限元法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力学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孔隙结构和孔隙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并对支架的孔隙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性能提高。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方形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3种结构55%~75%孔隙率的支架建模,计算得到各结构的表面积体积比;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结构受力的有限元计算,得到支架结构的应力分布和等效压缩模量;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将方形孔的支架结构改进为长方形孔隙结构和长方体单元结构两种支架。结果随着孔隙率的增加,3种结构的表面积体积比均增大,对于相同的孔隙率,方形孔和球形孔的表面积体积比较大,圆柱形孔最小;3种结构的最大压应力总体趋势是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同一孔隙率的3种结构,方形孔的最大压应力最小;3种结构的模量和孔隙率近似呈线性关系,方形孔和圆柱形孔的模量值相近;60%孔隙率的方形孔及两种改进结构应力分析表明,两种改进结构的平行于应力方向的4条棱侧壁应力可减小约15%。结论方形孔的表面积体积比和力学性能比相同孔隙率的球形孔和圆柱形孔结构要更有优势,而改进的两种结构又可以提高方形孔的力学性能,两种改进的孔隙丰富了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研究结果为两种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艳,贾德民,王波,田红霞[4](2019)在《天然气发动机进气道改进设计与性能仿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柴油机改制成气体机后其气道的改进方案及对发动机缸内流动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将螺旋气道改为切向气道之后,其流通性能变好,缸内气体湍动能增加,能够满足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对缸内流动的需求,改善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2019年03期)

董碧莹[5](2019)在《基于Hadoop集群作业调度实时性能改进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Hadoop平台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同时作业调度技术是Hadoop中的关键技术,对Hadoop平台的性能和系统的资源利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Hadoop平台下研究作业调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用户的需求日趋多元,具有时间约束要求的混合任务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用户对于具备实时性能的系统更为关注,通过设计一种作业调度器的实现提升Hadoop平台实时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的问题是Hadoop现有的作业调度器对实时性能考虑较少,对作业队列的安排仅考虑单元组,同时对多任务类型的适用性考虑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混合任务集作业调度策略:作业调度采用动态优先级调度方式,在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中将调度决策单元组扩展为四元组,分别是作业紧急程度,作业等待时间,作业任务价值以及作业预计完成时间。在实现技术上本文通过创建新作业调度器,将新作业调度器继承TaskScheduler接口,并在ResourceManager中实现新调度器加载和调用。同时在Hadoop中默认的作业优先级只有五个等级,无法明确反映作业的紧急程度,因此本文还给出优先级等比例映射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将作业默认优先级扩展成任意整数,更好的在作业数量多的情况下反映作业的紧急程度。通过新的作业调度策略计算出作业新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作业为其分配系统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业优先级会发生动态变化,每结束一个作业,遍历一次作业队列,保证队列中优先级高的作业优先执行。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来将基于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与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和现在默认调度算法FIFO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基于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更加灵活,缩短了队列中作业平均响应时间,实现了更加合理的作业队列排序,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通过权重设定实验验证了用户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对参数的权重进行动态设置,不同的权重设定会实现不同的作业队列排序,新调度算法更贴近用户多元化需求,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9)

吴海锋[6](2019)在《140MPa高压管汇的性能研究及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管汇在石油工业设备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油田钻井、固井、测井、压裂作业、试油作业、连续油管作业、砂控作业及海洋平台。随着压裂作业难度的增加,管汇的压力等级不断提高,可达140MPa。在改变流体速度和流向的部位最易发生爆裂,主要表现为活动弯头、叁通、旋塞阀等部件的失效,导致管汇失效爆裂,严重威胁到加砂压裂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本文以高压活动弯头为研究对象,从失效分析、冲蚀磨损、热处理工艺、疲劳寿命及结构改进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管汇失效样品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得出高压管汇寿命不足主要由管汇件材料性能及外在冲蚀作用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对于外在冲蚀作用,针对流体速度、颗粒直径、质量流量、流体粘度等主要因素研究弯管结构中的流动情况,得出不同因素对冲蚀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冲蚀率的影响程度。在材料性能方面,针对高压活动弯头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试验选用了15CrNiMo钢为研究对象,对15CrNiMo钢采用了几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如渗碳、水淬、等温淬火、低温回火等),对比分析各热处理工艺后的金相组织、硬度、耐磨性。研究发现,15CrNiMo钢采用渗碳+等温淬火处理,最终工作面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其强度及耐磨性得到显着提高,心部材料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及韧性,从而可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延长高压活动弯头的使用寿命。分析了研究疲劳寿命的不同力学方法,最终选用断裂力学理论,对于高压活动弯头在不同应力幅下的寿命进行理论计算,为管道检修人员制定检查周期提供参考。在弯头冲蚀磨损的研究中,我们已得到弯头最易磨损的位置为外圆弧内壁处。因此可针对以上结论,对弯头结构进行壁厚上的改进。在满足内壁厚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外壁厚,提高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4-01)

高明星,刘刚,黄一,张延昌[7](2019)在《基于改进BP-GA方法的FPSO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遗传算法和ABAQUS参数化有限元仿真技术,对传统的BP-GA优化方法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的BP-GA方法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进行优化,以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经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改进的BP-GA优化方法可在结构减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构的耐撞性能,能较好地适用于复杂的FPSO舷侧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采用的优化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为抗爆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梁璐,潘丽,占蔚[8](2019)在《基于ROBOTAC的仿生机器人设计及性能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参加全国Robotac机器人竞赛为初衷,设计仿生机器人。依照Robotac赛事的比赛规则,以动物腿部为抽象原型,用轻质材料实现仿生机器人的行走部件的机械架构,在曲轴上对机械腿进行组装,用锂电池、马达、齿轮配合实现机械腿的前进后退、并不断调试测试及改进性能,最终完成仿生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的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丁春风[9](2018)在《航空导线耐动态切割性能的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线耐动态切割性能的影响因素导体和绝缘进行分析。导体方面包括结构、材质、镀层材质和加工工艺,绝缘方面包括材质、厚度、同心度和加工工艺。为保证电线在其使用环境下具有足够的耐动态切割性能,对其导体和绝缘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需权衡电性能、机械性能等其它性能,使整体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电线电缆》期刊2018年06期)

薛伟伟[10](2018)在《超高负荷增压级改进设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航空发动机,高推重比是始终不变的追求目标。在达到相同的总压比前提下,提高级负荷,减少增压级的级数,有助于提升发动机的推重比。为此,本文以某常规设计的叁级增压级性能参数为基础,采用一种新型大弯度低损失扩压叶型,进行超高负荷单级增压级设计,实现以一级替代原始叁级增压级,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本文的研究基于教研室成熟的设计体系,叶片设计基于S1/S2两类流面方法,并结合自动优化设计方法,进一步提升增压级性能。本文可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教研室设计所得的超高负荷单级增压级与原始叁级增压级,在内外涵联算环境下,对比分析经济巡航转速、高温起飞转速以及最大爬升转速下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叁种转速下两者设计点的效率基本一致,而单级的压比和失速裕度均低于原始叁级增压级,尤其是在叶根处,单级增压级的压比与叁级的压比相差很大。第二部分以该常规负荷叁级增压级性能参数为基础,尝试采用一种新型大弯度低损失叶型,进行超高负荷单级增压级气动设计。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以设计点性能为指标进行转静子叁维叶片设计,进一步采用叶片积迭线前掠提升失速裕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点参数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可实现设计点高性能;对此超高载荷转子,叶尖前掠使得转子叶片的载荷后移,叶片前缘载荷降低,可增加转子稳定工作攻角范围,有效提升增压级的失速裕度;与原始叁级设计相比,大弯度设计的单级增压级可达到原设计的压比、流量和失速裕度,效率明显高于原设计,并与过渡流道匹配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第叁部分针对转子叶根处高损失,采用通流计算程序研究转子叶根处的绝对进气角对性能参数的影响,更改导流叶片的出口气流角并重新设计了导叶、转子和静子叶片。结果表明:对于大弯度转子叶型,转子叶型进口绝对气流角增大,叶型的出口相对气流角和绝对马赫数相应地减小,能够有效改善转子和静子通道内的流动。但这也会增大导流叶片叶根处的气流转角,使得通道内的流动性能变差,增加设计难度。更改转子进口预旋后重新设计获得的增压级,与原始的增压级相比,能够达到相同的压比、更高的效率(设计点效率由86.83%提升至87.84%),并且过渡流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增加(由97.77%提升至98%),可见适当增大转子的进气角有利于改善超高负荷增压级通道内的流动状况。(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性能改进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信息传输的误码率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基站对所接收的直传链路信源信息进行估计,得到含有误码的信源节点因子后,利用反馈信道向中继发送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息,中继根据所接收的ARQ信息进行转发;基站根据信源信息与中继信息的相关性估计比特翻转概率,将其利用到联合迭代译码过程中实现外信息的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性能,且译码性能随着信源-中继传输链路的改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能改进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远,彭子龙,温华兵,夏兆旺,吴俊杰.浮筏筏体结构改进设计及隔振性能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2].单宝玲,李宗艳.改进的LDPC译码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3].史小全,白临奇,孙雅洲,刘海涛.基于有限元法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力学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J].医用生物力学.2019

[4].王晓艳,贾德民,王波,田红霞.天然气发动机进气道改进设计与性能仿真计算[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9

[5].董碧莹.基于Hadoop集群作业调度实时性能改进的研究与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9

[6].吴海锋.140MPa高压管汇的性能研究及改进设计[D].长江大学.2019

[7].高明星,刘刚,黄一,张延昌.基于改进BP-GA方法的FPSO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J].船舶工程.2019

[8].梁璐,潘丽,占蔚.基于ROBOTAC的仿生机器人设计及性能改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9].丁春风.航空导线耐动态切割性能的改进设计[J].电线电缆.2018

[10].薛伟伟.超高负荷增压级改进设计及性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标签:;  ;  ;  ;  

性能改进设计论文-李志远,彭子龙,温华兵,夏兆旺,吴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