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藏能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渗储层,储层能量恢复,接触机理,异步注采
油藏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林,林波,葛永涛,姚富来,李晓南[1](2019)在《低渗油藏水驱后注CO_2补充能量机理及方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注CO_2是解决水驱后低渗油藏压力下降快、能量恢复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文中将水驱后低渗储层划分为水相未波及区、无(弱)水敏伤害区及水敏伤害区,针对其成因分别揭示了CO_2接触动用孔隙中剩余油、恢复储层能量的机理,提出了注气开发中的异步注采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常规连续注气、周期段塞注气及异步注采3种方式下的开发指标。结果表明:周期段塞注气一定程度延缓了气窜时间,开发效果略好于连续注气;异步注采方式在宏观上抑制气窜、增大波及体积和微观上增加CO_2与原油接触的双重作用下,采出程度和换油率均高于连续注气,分别比连续注气提升了4.30,0.12百分点。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了异步注采方式下储层压力恢复水平界限,结果显示,最优压力恢复水平为1.10倍最小混相压力。(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2期)
张文学,王勇[2](2019)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模型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以溶洞型-定容储集体为主,目前确定该类储集体地质储量的方法较多,但多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而且直接反映地层能量大小的公式也不多。在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原始地层水体能量,运用溶洞型-定容体体积平衡原理,建立地层压力与累计产液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以此提出能量指示曲线的概念,用于直接反映地层能量大小,并求解地质储量。以塔河油田跃进区块为例,运用能量指示曲线的不同形态,分别选取区块内YJ2-3、YJ3井进行评价,重新核定油井的地质储量,评价地层能量大小。(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1期)
姜应兵,吴育飞[3](2019)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能量自平衡开发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推广"油藏能量自平衡",能实现单元内部能量的充分利用,有效地提升缝洞型油藏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璐,张世亮,袁飞宇,黄明良,侯献海[4](2018)在《利用液面指示曲线计算塔河缝洞型油藏地层能量和流动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采油井,地层真实能量及裂缝系统流动状况难以确定,一直制约着油田的精细开发。基于均质油藏的计算方法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利用流体力学的镜像法原理,通过对关井后静液面恢复数据处理,建立液面指示曲线,获取等效于无限关井时刻的真实地层压力和流动系数,指导缝洞型油藏稠油井的储层健康诊断,现场应用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天然气》期刊2018年03期)
孔守曾[5](2018)在《韵律段注水 河道变“良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河道砂油藏注水开发取得突破,水驱控制程度达82%,水驱动用程度达72%,累计增油近10万吨。河道砂油藏是最难开发的油藏类型之一。目前,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投入生产的8个河道砂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以水平井居多,涉及地质储量110(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8-06-04)
郑松青,崔书岳,牟雷[6](2018)在《缝洞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及驱动能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驱动能量不明的问题,根据其地质特征及水体特征,简化底水处理,运用以原油地质储量为基数的油区综合压缩系数及以底水水体体积为基数的水区综合压缩系数,建立了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原油弹性驱动指数、底水弹性驱动指数和岩石弹塑性变形驱动指数的概念,实现了对缝洞型油藏不同驱动能量的量化评价。以塔河油田4区S48单元为例,对天然能量驱动类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岩石弹塑性驱动是其天然能量开发阶段的主要驱动方式。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天然能量分析及能量补充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1期)
黎盼[7](2017)在《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与注水开发定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楚边底水油田天然能量开发和注水开发的效益,以姬塬油田黄159井区边底水油藏为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黄159井区的天然能量开发和注水开发进行研究。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提出合理的稳产技术对策,以达到油田高产的目的。姬塬油田黄159井区主要开发延5层位,属于中孔低渗的边底水油藏。由于投产后一直采取天然能量开采,边部油井含水持续上升,一线井已基本水淹,边部是否需要实施油井转注、加强注水还是继续采用天然能量开发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黄159井区应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当含水达到80%时进行转注,井网形式为正六边形反七点。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姬塬油田黄159井区的油井产量,保证其开发效益最大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对姬塬油田边底水油藏的有效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期刊2017-09-21)
龚琦[8](2017)在《WS砂砾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S砂砾岩油藏是一类被断层割裂开的复杂砂砾岩油藏,储层物性差,为低孔低渗或中低渗,且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前期探索开发显示WS油藏具有复杂的压力系统和油水分布,初步的注水开发效果不明显。由于国内外有关相似油藏的开发均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结合本油藏的特点,本文中,将进一步评价水驱开发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WS砂砾岩油藏气驱的适应性,为现场注水注气补充能量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是以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为主,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叁者相结合,研究WS砂砾岩油藏补充能量方式。本文主要展开以下工作:(1)基于WS砂砾岩油藏区块初期开发的缘故,充分调研国内外相似砂砾岩油藏已经趋于成熟的开发方案和经验,为本油藏的进一步投产开发提供充分的现场依据;(2)通过PVT流体相态实验研究原油相态性质,并进一步运用ECLIPSE数模软件进行相态拟合;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CO2、N2和伴生气注气膨胀,通过对比注入C02、N2和伴生气对原油饱和压力、粘度和原油膨胀系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出CO2和伴生气的增溶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原油流动性能,为后面的注气方案选取注入气体介质提供依据;(3)进行细管实验,研究CO2、N2和伴生气叁种注入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得出结论为CO2最小混相压力小于伴生气,且均低于原始地层压力,为研究CO2和伴生气的混相驱替机理提供依据;(4)通过组合长岩心驱替研究比较水驱、CO2和伴生气叁种不同注入方式的驱替效率,为选择注水和注气的驱替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最后,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结果得到,注入CO2在0.60HCPV时突破,突破时间最晚,且突破后油水同采期间的采出程度为14.92%,注CO2驱替最终采出程度为77.37%;注伴生气在0.43HCPV时突破,突破后共提采6.41%,最终采出程度为54.31%,由此可得出,注CO2驱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伴生气驱替;(5)以WS油藏9井区储层非均质特性为基础,通过ECLIPSE数模软件建立起非均质性强弱不同的长岩心数值模拟,从而评价非均质性对驱替效率的影响;(6)充分运用油藏工程的方法,采用经验公式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初步论证了注水方案的开发技术政策,确定出初步的开发层系、井网井距以及注水量等,为后面注水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7)基于前面对气驱方式的评价研究,优选出适合气驱的井区,并对该井区进行注气开发技术政策的研究,通过论证和优化井网井距、注气时机、注入方式,对比注入介质、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等参数,为最后注气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应芳[9](2017)在《新沟油田泥质白云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通过开展注水、注氮气、注二氧化碳3种单一介质的驱替实验、3组气水交替注入实验,对比了不同注入介质对采出程度及注入压力的影响,室内实验认为单一介质驱替均能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最终采出程度为47.8%~58.93%,气水交替注入驱油效率要好于单纯气驱,最终采出程度为62.29%~80.85%,考虑成本因素,认为注水作为新沟泥质白云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方式较为合理,矿场试验表明,先期注水有一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王平平,李秋德,贾军红,路向伟,黄玮[10](2016)在《安83致密油藏定向井能量补充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83长7致密油藏定向井前期常规注水开发面临注水不见效,见效即见水,无法形成有效注水驱替,导致地层压力水平保持较低,开发效果较差。近年来,通过对该区实施油水井连片规模体积压裂(注水井也进行转采),解放了储层能力,取得较高产能,但随着开发时间推移,无能量补充矛盾凸显,油井递减较大,导致定向井开发区低产低效。为了进一步探索致密油能量补充方式,通过开展致密油储层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总结现场开发规律,利用体积压裂后井网之间基质距离缩小,驱替启动压力变小,以及储层亲水性毛管吸允作用和压差机理,结合改造强度、缝网形态等参数情况实施体积压裂后注水和吞吐采油,取得了较好效果,初步探索出了致密油能量补充方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7-27)
油藏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以溶洞型-定容储集体为主,目前确定该类储集体地质储量的方法较多,但多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而且直接反映地层能量大小的公式也不多。在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原始地层水体能量,运用溶洞型-定容体体积平衡原理,建立地层压力与累计产液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以此提出能量指示曲线的概念,用于直接反映地层能量大小,并求解地质储量。以塔河油田跃进区块为例,运用能量指示曲线的不同形态,分别选取区块内YJ2-3、YJ3井进行评价,重新核定油井的地质储量,评价地层能量大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藏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智林,林波,葛永涛,姚富来,李晓南.低渗油藏水驱后注CO_2补充能量机理及方式优化[J].断块油气田.2019
[2].张文学,王勇.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模型建立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姜应兵,吴育飞.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能量自平衡开发实践[J].石化技术.2019
[4].李璐,张世亮,袁飞宇,黄明良,侯献海.利用液面指示曲线计算塔河缝洞型油藏地层能量和流动系数[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8
[5].孔守曾.韵律段注水河道变“良田”[N].中国石化报.2018
[6].郑松青,崔书岳,牟雷.缝洞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及驱动能量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8
[7].黎盼.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与注水开发定论[C].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7)论文集.2017
[8].龚琦.WS砂砾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9].李应芳.新沟油田泥质白云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研究[J].江汉石油科技.2017
[10].王平平,李秋德,贾军红,路向伟,黄玮.安83致密油藏定向井能量补充方式研究[C].第十二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