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论文-胡敏

网络新词论文-胡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新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构词法,翻译技巧

网络新词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1](2019)在《试析网络中英语新词的构词法及翻译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英语语言也受到了影响,网络上产生的英语新词,有着独特的特点,分析网络中的英语新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网络英语新词及其语义特点进行介绍,分析其构词方法,并探究其翻译技巧。(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黄婉梅,朱艳玲[2](2019)在《网络新词语法化探究——以“打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一些具有新时代社会特征的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网络新词"打脸"为例,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叁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网络新词,探究其词的语法化过程,以此来了解汉语语义和语法意义的发展,从而用现有的汉语结构基础上更好的创新和规范既合结构又合时代的实用性强的词语及句式。(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涂诗悦[3](2019)在《“炸裂”:从动补短语到网络新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炸裂"为例,对人民网上的语料进行了历时分析,归纳出其句法和语义发展规律。"炸裂"句法上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语义上的演变则主要是依靠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并且形成了一个语义演变连续统。值得注意的是,短语"炸裂"到新词"炸裂"在语义发展路径上还存在一个从终点义到极致义的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卓奕璇,邓泳婷,王硕泉[4](2019)在《基于言语代码理论的网络新词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领域,也是近几年语言研究的焦点话题。而网络新词作为现今传播度颇高的语言文化产物,其英译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网络新词的产生方式进行了归类,并以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代码理论为具体指导,提出新词英译方法,有助于中西文化间的交流和中国特色文化的弘扬。(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9期)

林燕云,辜迪雅,凌淼莉[5](2019)在《从网络新词的西化现象分析当下网络时代社会现状与大众心理——以“skr”一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新媒体的推动,愈来愈多的网络新词被创造并流行,部分网络新词有西化的现象。本文将从网络新词西化的现象入手,基于网络新词西化与西方娱乐文化的关系,以"skr"一词为例,分析其释义与起源、流行的原因,并根据其映射得出当下网络时代某些社会现象与大众心理。(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李轩骞[6](2019)在《网络新词的产生与消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的新词为例,归纳出新词产生的叁条途经,即社会发展的推动,引发受众心理认同感以及媒体的传播,从中看出网络新词变化的时代性、传播性和大众性;通过对比几个词的不同点说明新词的产生环境和使用者不同导致其消亡的时间不同,从新词持续的时间和消亡中研究一个新词的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肖轶瑾[7](2019)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媒体新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媒体新词层出不穷。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分析和探究网络媒体新词对语言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网络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刘晓晶[8](2019)在《网络新词翻译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的一些新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网络新词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网络新词的成因、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9期)

孟君[9](2019)在《探讨缩略语和网络新词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播交流中介的科技化,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为了更好的对这些新生事物进行准确的描述,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新的表达方式。因此,衍生出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缩略语和网络新词。缩略语作为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单位,它的高频使用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学原则。而网络新词作为一种"社会方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使译文符合原文的含义,又适应特定文化背景下目的语读者通常的表达思维方式需要,这样才会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本文主要对汉语缩略语和网络新词的特点、翻译方法以及技巧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9期)

田智存[10](2019)在《网络新词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网上交流互动也日益频繁,对已有词语进行简单的改变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网民表达的需要,网络新词也因此诞生并迅速发展壮大,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受网民们的喜爱和模仿。该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入手,总结网络新词出现的客观原因(输入法不够完善;简化网络交流;表情、符号可以表达情感;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和主观原因(凸显个性;追逐时尚;解压或自嘲),并重点研究其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探究网络新词对语言的积极影响(对语言的丰富和创新;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消极影响(对语言的混淆;不规范使用情况),从而提高网民对网络新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引导网民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语言现象。(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网络新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一些具有新时代社会特征的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网络新词"打脸"为例,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叁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网络新词,探究其词的语法化过程,以此来了解汉语语义和语法意义的发展,从而用现有的汉语结构基础上更好的创新和规范既合结构又合时代的实用性强的词语及句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新词论文参考文献

[1].胡敏.试析网络中英语新词的构词法及翻译技巧[J].英语广场.2019

[2].黄婉梅,朱艳玲.网络新词语法化探究——以“打脸”为例[J].北方文学.2019

[3].涂诗悦.“炸裂”:从动补短语到网络新词[J].绥化学院学报.2019

[4].卓奕璇,邓泳婷,王硕泉.基于言语代码理论的网络新词翻译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

[5].林燕云,辜迪雅,凌淼莉.从网络新词的西化现象分析当下网络时代社会现状与大众心理——以“skr”一词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6].李轩骞.网络新词的产生与消亡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7].肖轶瑾.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媒体新词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8].刘晓晶.网络新词翻译探究[J].国际公关.2019

[9].孟君.探讨缩略语和网络新词的翻译[J].智库时代.2019

[10].田智存.网络新词综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标签:;  ;  ;  ;  

网络新词论文-胡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