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区论文-秦姚姚

我国矿区论文-秦姚姚

导读:本文包含了我国矿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产资源区,生态补偿,利益分配

我国矿区论文文献综述

秦姚姚[1](2019)在《我国矿区生态补偿市场化路径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矿产资源区生态补偿经历了从自发的、小规模的补偿到市场化补偿的发展历程。目前矿产资源区生态补偿市场化方面还存在生态保护标准难以定量分析,补偿机制不完善,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实现我国矿区生态补偿市场化必须理清相关者利益关系,规范矿区生态补偿市场行为,维护主体平等的市场地位,建立矿产资源价值核算体系,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辅以多元化、现代化监管方式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2期)

沈鑫[2](2019)在《我国宁东矿区冻结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掀起了煤矿新井建设的热潮,冻土的力学特性对于矿井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科学家对西部地区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宁东地区特殊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国对于宁东地区的冻土力学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对宁东地区的冻土力学特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够给宁东地区矿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宁夏红墩子矿区建设为背景,以红四矿主、副矿井的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比热测试装置、导热系数仪、微机控制冻土试验机等装置,探究了冻土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冻土的组成、热物理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单轴压缩试验、叁轴剪切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并进一步探究了冻土的本构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冻土是比较复杂的多项体系,主要是由固(固体矿物颗粒)、液(未冻水)气体以及冰组成。主要热参数有土的冻结温度、冻土的比热容以及冻土的导热系数等。土的冻结温度与颗粒粗细度、含水率以及深度有关:颗粒细则其冻结温度低,颗粒粗则其冻结温度高,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冻结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冻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冻土的比热容与土层矿物含量以及含水率有关:土层中矿物含量越大,土骨架比热容越高,着含水率的增加,土的比热容也增加;冻土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土性以及温度有关:导热系数随着含冰率的增加而增大,粗颗粒的导热系数比细颗粒的导热系数大,冻土的导热系数随着负温的降低而缓慢增大;冻土的冻胀性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高,冻胀力越大。2、将试样分别在-5℃、-10℃和-15℃叁个温度梯度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冻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冻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试验结构表明:冻土抗压强度随着冻土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的趋势逐渐趋于缓慢;单轴抗压强度随着水含水率的升高呈现上凸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冻土单轴抗压强度随着应力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大;冻土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且这种增大的趋势趋于缓慢;随着含水率增加,冻土弹性模量呈现上凸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冻土的泊松比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3、由冻土的叁轴剪切试验结果可知:温度越低冻土黏聚力的值越大,冻土的内摩擦角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冻结黏土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围压的增加,剪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在达到强度极限后出现软化现象。4、对宁夏红墩子矿区的冻结黏土进行单轴蠕变试验,确定了基本参数包括m值、A值、α值以及x值,并确定冻土在简单应力作用下的本构方程。(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5-28)

池明波[3](2019)在《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科学开采规模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国西北矿区“富煤、贫水、弱生态”的特征,研究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的开采规模确定方法,以解决我国西北矿区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整装煤田大型矿区科学规模确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证、模型推演等方法,开展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界定、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矿区开采规模规划的研究,并实际应用于伊宁矿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采动影响为切入点,全新界定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围绕我国西北矿区采动影响下水系统稳定性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全新界定了基于采矿原理的矿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以矿区水资源承载力为“桥梁”,实现了井下保水开采技术实施的有效评价与矿区开采规模合理确定的有机联结,拓展了由地下开采控制到地表生态环境约束的保水开采内涵。(2)构建了采动影响下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和特点,以煤炭开采过程中矿区生态环境稳定为基础,选取地质系统、采矿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准则层,以煤水赋存关系、开采参数、含水层水位变化、水质水量等11个指标作为子准则层,构建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采动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响应,确定了基于模糊综合分析的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及评价值。(3)研究了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主要指标的隶属函数。依据伊宁矿区基本情况,建立了以采高和隔水层位置为变化条件的数值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研究了煤层埋深、开采参数、地下水位等因子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采动影响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得到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应用该模型评价了伊宁矿区采动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实现了井下保水开采技术实施的可靠性评价。(4)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约束的煤炭科学开采规模决策模型,开发了评价及决策软件。以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引入最优控制理论,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储量、煤炭价格、开采成本、水资源承载力下降的附加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构建了煤炭科学开采规模决策模型,基于VS平台,设计开发了“水资源承载力及开采规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以伊宁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保护的科学规模确定方法,拓新了整装煤田大型矿区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从采矿源头予以控制的保水开采理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赵月华[4](2018)在《探讨我国矿区水文化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分析矿区水文化验分析的具体内涵以及方法等内容,通过详细的解读质量控制的基本意义,了解应该落实的控制措施,在明确了质量控制措施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情况下,寻找相对合理的处理对策,保证为水文化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保障,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23期)

楚天天[5](2019)在《我国煤炭矿区环境评价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矿区环境评价是煤炭矿区建设的必要环节,为此,研究煤炭矿区环境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是必要的。在介绍该领域研究背景的前提下,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煤炭矿区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将现阶段研究工作分为两个层次,归纳了矿区环境评价的主流方法,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王雪芹,盛武[6](2019)在《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92—2017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 V对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的高产作者、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绘制了知识图谱,直观展现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结果显示:矿区生态环境研究在经历了8年的缓慢沉淀后,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2013年后历年的发文量基本停止增长;以白中科、胡振琪等为首的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突出性贡献;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高产科研机构;《中国矿业》《金属矿山》《煤炭工程》载文量位居前叁。国内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复垦、重金属、煤矿区、生态修复等热点展开,遥感监测、矿区景观生态重建等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黄凤德,王玉琳,冯晨旭,霍婷婷,董发勤[7](2018)在《我国四大矿区温石棉粉尘诱导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T-IR和XRD对四川新康、陕西陕南、甘肃阿克塞和青海茫崖四大矿区温石棉的物相成分、谱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种温石棉纤维粉尘染毒A549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和探讨了四大矿区温石棉纤维粉尘抑制细胞增殖能力的大小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四大矿区温石棉的主要物相是斜纤蛇纹石,新康温石棉成分比其他3种温石棉的复杂,阿克塞和茫崖温石棉的成分相似;四大矿区的温石棉化学基团基本相同,阿克塞和茫崖温石棉纤维的表面结构较陕南和新康温石棉的完善。4种温石棉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茫崖组凋亡率最大(22. 56±2. 56)%,陕南组凋亡率最小(19. 57±3. 07)%;细胞周期阻滞均以G2/M期阻滞为主,新康、陕南、阿克塞和茫崖组处于G2/M期细胞比例分别增加8. 90%、8. 58%、9. 13%和10. 44%。4种温石棉导致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能力:茫崖>新康>阿克塞>陕南。(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王少勇,王红杰[8](2018)在《让绿色生根蔓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的平朔煤矿始建于1982年,是我国首座单一露井联采的亿吨级矿区,曾连续5年原煤产量突破亿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建矿以来,平朔公司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煤炭资源开发与土地复垦同步进行、紧密结合。目前,矿区累(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11-02)

杨军军[9](2018)在《我国老矿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老矿区煤炭企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煤炭企业发展案例,提出老矿区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欠账多、人员薪酬成本占比大等问题,从资源、人力、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矿一策、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创新发展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实施外部扩展等具体实施路径,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老矿区发展面临的难题,促进老矿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煤炭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张星光[10](2018)在《我国矿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矿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要点,指出矿区测绘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如何提高矿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保证矿区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23期)

我国矿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掀起了煤矿新井建设的热潮,冻土的力学特性对于矿井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科学家对西部地区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宁东地区特殊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国对于宁东地区的冻土力学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对宁东地区的冻土力学特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够给宁东地区矿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宁夏红墩子矿区建设为背景,以红四矿主、副矿井的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比热测试装置、导热系数仪、微机控制冻土试验机等装置,探究了冻土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冻土的组成、热物理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单轴压缩试验、叁轴剪切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并进一步探究了冻土的本构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冻土是比较复杂的多项体系,主要是由固(固体矿物颗粒)、液(未冻水)气体以及冰组成。主要热参数有土的冻结温度、冻土的比热容以及冻土的导热系数等。土的冻结温度与颗粒粗细度、含水率以及深度有关:颗粒细则其冻结温度低,颗粒粗则其冻结温度高,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冻结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冻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冻土的比热容与土层矿物含量以及含水率有关:土层中矿物含量越大,土骨架比热容越高,着含水率的增加,土的比热容也增加;冻土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土性以及温度有关:导热系数随着含冰率的增加而增大,粗颗粒的导热系数比细颗粒的导热系数大,冻土的导热系数随着负温的降低而缓慢增大;冻土的冻胀性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高,冻胀力越大。2、将试样分别在-5℃、-10℃和-15℃叁个温度梯度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冻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冻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试验结构表明:冻土抗压强度随着冻土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的趋势逐渐趋于缓慢;单轴抗压强度随着水含水率的升高呈现上凸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冻土单轴抗压强度随着应力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大;冻土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且这种增大的趋势趋于缓慢;随着含水率增加,冻土弹性模量呈现上凸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冻土的泊松比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3、由冻土的叁轴剪切试验结果可知:温度越低冻土黏聚力的值越大,冻土的内摩擦角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冻结黏土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围压的增加,剪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在达到强度极限后出现软化现象。4、对宁夏红墩子矿区的冻结黏土进行单轴蠕变试验,确定了基本参数包括m值、A值、α值以及x值,并确定冻土在简单应力作用下的本构方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我国矿区论文参考文献

[1].秦姚姚.我国矿区生态补偿市场化路径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

[2].沈鑫.我国宁东矿区冻结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3].池明波.我国西北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科学开采规模决策[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赵月华.探讨我国矿区水文化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8

[5].楚天天.我国煤炭矿区环境评价研究综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6].王雪芹,盛武.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黄凤德,王玉琳,冯晨旭,霍婷婷,董发勤.我国四大矿区温石棉粉尘诱导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对比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8

[8].王少勇,王红杰.让绿色生根蔓延[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9].杨军军.我国老矿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

[10].张星光.我国矿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8

标签:;  ;  ;  

我国矿区论文-秦姚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