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度均匀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缸体,碳化硅,增碳剂,孕育剂
硬度均匀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军[1](2018)在《大型柴油机缸体类铸件表面硬度均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频感应电炉生产高强度大型柴油机灰铸铁缸体时,发现存在铸件表面硬度差大的问题,以往解决这一问题都是采用低合金化的方法,而本文是在只加锰合金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新型孕育剂、改变孕育方式、合理化配料比例、添加非合金元素等工艺方法,改善铸件的微观组织,从而找到一种最佳方法解决大型柴油机缸体类铸件表面硬度差大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碳当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增碳剂和碳化硅,不仅可以改变石墨的形态,还能够改善珠光体在基体中的含量,完全能够提升缸体类铸件的机械性能,同时大大缩小了珠光体片间距,进而减少了铸件表面硬度差。本实验着重通过两者的加入比例的调整,选择最佳比例。本文通过调整Mn元素的含量,来改变基体组织中的石墨形态,珠光体的含量,最终确定Mn含量的最佳值,缸体性能达到最好,其表面的硬度均匀性达到最佳。由于大型柴油机缸体的铸件吨位大,壁厚较厚,需要铁水量较大,采用传统的FeSi-75孕育,容易造成衰退,铸件的石墨形貌较差,综合性能低。因此,加强孕育效果,才能改变石墨形态、珠光体片间距、共晶团数量、铸件表面硬度差。本文通过加入不同种类的孕育剂,实验比较得出最佳孕育剂。在孕育方法上也有了重大改进,采用随流孕育加倒包孕育法的复合孕育法。传统的孕育方法都是采用冲入法,这种孕育方法有着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孕育剂在铁水中的烧损非常严重,并且十分的不稳定。而采用倒包孕育方法,对处理温度有着严格控制,烧损少,使用的孕育剂少,孕育效果稳定。同时,针对大型缸体类铸件壁厚大,冷却慢的特点,采用了随流孕育加倒包孕育方法的复合孕育方法。通过对比这叁种孕育方法对石墨形态、珠光体片间距、以及共晶团数量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孕育方式。(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2)
陈旋,韩永强,吕穿江,吴晓春[2](2018)在《SDPM钢高硬度均匀性热处理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膨胀仪对塑料模具钢SDPM在不同冷速下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淬火方式获得的两种组织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PM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只包括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无珠光体或铁素体转变;当冷速在0.02~0.5℃/s时,转变产物以贝氏体和M/A岛混合组织为主;当冷速大于0.5℃/s时,转变产物以马氏体转变为主。SDPM钢的回火温度从510℃升高到570℃,马氏体淬火组织的硬度从40.3 HRC下降到37.7 HRC,等温贝氏体淬火组织硬度从39.5 HRC下降到38.2 HRC;继续升高回火温度到610℃时,马氏体淬火组织硬度下降到32.8 HRC,等温贝氏体组织硬度下降到33.6 HRC。获得最佳硬度均匀性的回火温度为550℃。(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4期)
王绍丹,刘建培[3](2014)在《应用方差分析提高台车退火炉硬度均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石钢公司为了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新上一座台车式退火炉,但由于对退火工艺的不熟悉和炉型的限制,同批次钢材硬度差值能够达到40~60 HB,也无法满足同时对硬度上限和下限都有要求的钢种(硬度范围在40 HB以内)。通过引进多因子方差分析法,经过十余次小样试验,最终使同批次同钢种退火硬度差值控制在20 HB左右,最好达到了11 HB。(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4年11期)
罗晋平,钟约先,马庆贤,袁朝龙[4](2014)在《热处理对大型镜板硬度均匀性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某700 MW水轮机组的大型镜板采用25CrMo4钢锭锻造而成,其镜面硬度均匀性是国产化的技术难点之一.为了给镜板制造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必须对25CrMo4钢的热处理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从热处理工艺的角度,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淬硬深度对25CrMo4的微观组织及硬度均匀性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镜板面硬度差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热处理参考意见:镜板面各点回火温度波动极限应小于40℃,淬火深度差应控制在30 mm以内,同时要避免淬火时镜板面的不均匀换热.(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14年01期)
亓博丽,赵西成,杨西荣,刘晓燕[5](2014)在《工业纯钛室温多道次ECAP变形后横截面的硬度均匀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采用90°模具对工业纯钛(CP-Ti)进行多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将每个道次变形后的试样横截面抛光后进行显微硬度的测量,并利用这些结果来绘制曲线图和等高线图,分析各道次的硬度变化以及横截面硬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纯钛经单道次ECAP变形后,虽然在靠近试样下表面处存在硬度较小的部分,但平均硬度显着提高,而在随后的挤压道次中硬度提高的趋势越来越小。并且经过ECAP单道次挤压后,试样中心硬度值高于试样上下表面硬度值。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靠近试样下表面硬度较低的区域逐渐消失,试样横截面的硬度分布越来越均匀。在4道次挤压后,试样上、下表面的硬度值稍高于试样中间的硬度值,这也说明通过ECAP多道次的加工可以使试样达到更高的硬度和更加均匀的硬度分布。(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4年01期)
罗晋平,钟约先,马庆贤,袁朝龙[6](2011)在《热处理对大型镜板锻件硬度均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水电机组镜板制造是制约我国水电装备国产化的瓶颈之一,其主要技术难点是保证镜板面的硬度均匀性。本文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对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镜板用钢25CrMo_4.的微观组织及硬度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时,回火温度和淬火深度对硬度的影响明显,只有镜板面上各点回火温度波动小于40℃,淬火深度的差异小于30mm时,硬度差才能满足小于30HB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8-07)
康爱军,郭强,顾容,王琳,杨天亮[7](2010)在《高温扩散退火对3Cr2NiMnMo钢大型模块组织和硬度均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和能谱仪等对国产3Cr2NiMnMo钢大型模块的显微组织、硬度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增加高温扩散退火前后的模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未增加高温扩散退火前,该大型模块中存在粗大针状异常组织,主要为中高碳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其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基体组织,还存在着铬、碳、钼等元素的偏析;增加了高温扩散处理后,改善了元素的偏析,消除了异常组织,使模块的组织及硬度均匀性得到显着提高,达到国外产品水平。(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0年12期)
乔晓梅,王郁葱[8](2008)在《4Cr5MoSiV1锻材退火硬度均匀性改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针对4Cr5MoSiV1锻材退火硬度不均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锻材退火设备、操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使4Cr5MoSiV1锻材退火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08年06期)
罗毅,吴晓春,汪宏斌,闵永安[9](2008)在《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组织对硬度均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截面尺寸为460mm×800mm的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NQP钢)模块心部和表层的组织,结果表明,心部组织较表层粗大,表层存在变形带特征,但精细结构均为位错密度较高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板条间不连续的碳化物或残余奥氏体组成,心部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稍宽于表层。结合NQP钢连续冷却时的相变特点,分析其截面硬度波动在±1.5HRC内的原因在于其有较好的贝氏体淬透性,模块整个截面上都得到了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贝氏体板条宽度和位错密度的差异使得其表层硬度稍高于心部。(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张军[10](2007)在《45钢大辊筒淬火硬度均匀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新型淬火感应器和特殊工装夹具、吊具,采用立式中频淬火机床,选择合适的淬火工艺对宝钢1800-2#热镀锌项目45钢Φ1 000 mm、Φ800 mm淬火镀铬辊淬火,四条正交母线上硬度均匀性≤5 HSD。(本文来源于《江苏冶金》期刊2007年04期)
硬度均匀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热膨胀仪对塑料模具钢SDPM在不同冷速下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淬火方式获得的两种组织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PM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只包括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无珠光体或铁素体转变;当冷速在0.02~0.5℃/s时,转变产物以贝氏体和M/A岛混合组织为主;当冷速大于0.5℃/s时,转变产物以马氏体转变为主。SDPM钢的回火温度从510℃升高到570℃,马氏体淬火组织的硬度从40.3 HRC下降到37.7 HRC,等温贝氏体淬火组织硬度从39.5 HRC下降到38.2 HRC;继续升高回火温度到610℃时,马氏体淬火组织硬度下降到32.8 HRC,等温贝氏体组织硬度下降到33.6 HRC。获得最佳硬度均匀性的回火温度为55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度均匀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兆军.大型柴油机缸体类铸件表面硬度均匀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陈旋,韩永强,吕穿江,吴晓春.SDPM钢高硬度均匀性热处理工艺研究[J].金属热处理.2018
[3].王绍丹,刘建培.应用方差分析提高台车退火炉硬度均匀性[J].河北冶金.2014
[4].罗晋平,钟约先,马庆贤,袁朝龙.热处理对大型镜板硬度均匀性控制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4
[5].亓博丽,赵西成,杨西荣,刘晓燕.工业纯钛室温多道次ECAP变形后横截面的硬度均匀性分析[J].稀有金属.2014
[6].罗晋平,钟约先,马庆贤,袁朝龙.热处理对大型镜板锻件硬度均匀性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7].康爱军,郭强,顾容,王琳,杨天亮.高温扩散退火对3Cr2NiMnMo钢大型模块组织和硬度均匀性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0
[8].乔晓梅,王郁葱.4Cr5MoSiV1锻材退火硬度均匀性改进分析[J].山西冶金.2008
[9].罗毅,吴晓春,汪宏斌,闵永安.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组织对硬度均匀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
[10].张军.45钢大辊筒淬火硬度均匀性控制[J].江苏冶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