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理论论文-舒为平

运动训练理论论文-舒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训练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期训练理论,竞技运动,竞技能力

运动训练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舒为平[1](2019)在《运动训练理论热点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发生快速的进展和变化,总体上主要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热点:(1)对疲劳和恢复关系的重新认识;(2)"板块"训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3)运动训练由"结果"到"过程"的控制;(4)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平衡;(5)有氧能力训练模式的进展;(6)神经支配能力的训练-功能性训练;(7)长期训练负荷的整体规划和控制;(8)从自然高原训练理论到人工低氧训练理论等。(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耿海峰,谢云[2](2019)在《国际运动训练学理论:演进脉络与中国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历经前人的不断提炼总结,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学知识以系统形式出现,这种系统形式的结果成为训练学理论不断成熟的标志。根据学科形成原理,学科理论知识是以一种知识谱系的方式不断孕育总结,并最终上升到高度规制化的结果,形成学科理论知识的理智属性。通过梳理运动训练学理论知识的发展历程,借鉴前人经验,为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提出发展方向建议。先前,我国已有学者已有研究展开了对训练学理论的脉络演进研究工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与总结,研究发现:(1)前人指明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伴随着生物学依据的不断进化;(2)我国规制化的训练学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带有一定的"借鉴与吸纳"色彩;(3)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应当走自主建设的道路。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训练学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开拓方向。然而,在训练学理论不断演进的历史洪流中,我国训练学理论当前的发展态势是否恰当?广大学人应当走向怎样明确样训练学理论建设道路?我国训练学理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本研究价值取向:(1)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全面视角考察国际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脉络,提供清晰的演进思路;(2)梳理训练理论知识点的发展过程,总结理论知识演进特征,为当前训练理论的自主开拓工作以借鉴和指引;(3)挖掘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国别特征,并进一步指明推动其发展的母学科共同体。研究方法:正确选择重要文献和期刊是进行理论梳理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国内文献通过CNKI数据库查阅,主题词为运动训练;训练理论,本研究采用的国外文献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建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世界上最全面、最具学术权威的文献数据库。在选定数据库之后,围绕本研究的运动训练理论演进的研究为主题,以training theory;sport training;sport science;strength training等为主题词搜索相关文献,时间跨度=所有年份。研究结果:(1)公元前4世纪到17世纪为训练学理论的萌芽中探索期。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源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时期,那时的运动训练以"四分体系统"和"四体液学说"为依据,表现出一种"自然物理特征"。随后,随着古希腊灭亡,天主教的出现诋毁了运动训练的持续发展,一直持续到15世纪,整个运动训练的发展处于空白期。16世纪后,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希腊复兴主义的出现再次开启了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并开始出现运动训练学与医学相结合的特征。(2)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为训练学理论的探索中发展期。该时期的训练学理论开始出现现代化的演变趋势,训练负荷出现增增趋势,并且训练实践在研究者的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下愈加复杂。但还是以混沌的训练理念为显着特征,例如,英国的庸医思想、"运动员心脏"的提出以及抗阻力训练之争。(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下半叶的训练学理论不断规制化,并在1957年出现了标志着运动训练学科形成的《训练学》一书。苏联对训练研究活动的大力支持造就了"分期理论"的诞生,至今在训练实践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工作,训练学理论研究之初便带有借鉴与传承色彩,这加快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科的建立,但却造成了运动训练学学科内容不完成、学科地位低、学人对理论归纳、总结不充分、学人思维定式等消极影响。研究结论:(1)训练学理论知识的不断成熟,并最终发展为一门学科,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通融过程。(2)训练学理论孕育于实践之中,理论的不断升华归功于广大研究者不断对前人训练成果的总结与提炼。(3)立足于国际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演进脉络分析,审视我国当前运动训练学发展实际,"回归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我国训练学理论未来的探索道路,(4)在回归实践与学科交叉基础之上,我国训练学理论还需加强对获得知识的提炼与总结,以及学科融合由"点"到"面"再到"体"这一层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胡海旭[3](2019)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原苏联马特维也夫教授开创性提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后文简称"分期理论")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依然生机勃勃,也议论纷纷。继承和发扬分期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当属加拿大学者图德·邦帕(TudorO.Bompa),他和他的团队以分期理论为基石成立"图德·邦帕学院(TudorBompaInstitute)"来研究、传播分期理论与方法及其实践,至今,已经发行了6版《分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专着和其他10本专项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着作。邦帕由此被称为桥接和统一东欧与西方世界在分期理论与方法认识上的灵魂人物,也被誉为现代分期理论先驱。当前,国内外学者们在研究运动训练科学结构,寻找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理论方法依据时,都无不参考分期理论。时至今日,该理论已远远超出马氏创立之初的内涵与外延,这也导致人们在认知学习和实践应用时,往往鱼龙混杂,界限不明,且愈发迷离。基于此,本文以期厘清训练分期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实践应用要旨,为分期理论的中国传播、创新发展稍作铺垫跟踪国际上关于训练分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厘清其科学问题,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发现:⑴理论起源于原苏联"5年计划经济"背景,受到"泰勒科学管理原则"与"一般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并得到Selye应激理论强有力的科学支撑。Selye应激理论至今依然是其元理论基石。以"Selye应激理论"来指导运动训练时,着重考察的同样也是各种训练相关的应激源引发机体的消极反应(疲劳)和积极反应(适应)等问题,促进训练适应是最终目标。邦帕和哈夫(G.GregoryHaff)也提出"任何组织严密的训练计划,其目标都是为了促进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观点用以支持分期理论。更具体而言,机体对训练应激源的积极适应是分期训练的核心或科学问题。对训练应激源的适应包括:适应的类型(内在基因型适应,外在表型适应,即刻适应,长期适应,过度适应,重新适应,无法适应)、训练负荷刺激与适应、训练中适应的多样性,和功能储备与适应的关系等;⑵板块分期和多周期被认为是区别于经典分期理论的代表。近期有学者综合"训练方法、运动心理和运动营养"等内容提出"整合训练分期"模型。另有学者批判现有分期模型因"僵化的框架"难以精确预测未来等问题,提出关注运动员生理和情绪特征的个性化训练来予以补充;⑶训练变易是训练分期的方法特征之一,系统性组织以促成"积极训练适应"是其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综观之,当前的训练分期理论依然存在争论,其发展都主要是基于运动训练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推导甚于实践验证,零星实证研究成果依然不足以全面支持该理论,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来共同验证。实践启示:马特维也夫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对世界竞技运动训练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就中国而言,自19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出现分期理论的一些萌芽,1978年以译着的形式被正式引入中国,由此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长足影响。时至今日,该理论所暴露的问题似乎比得到的回报更令人关注,比如有学者指出,当前的训练分期理论更多在宏观运动训练原则上给教练员和运动员一些理念指导,具体操作层面成效较低。板块分期模型因其操作性相对明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或是对这种现状的一次强力回应,但最终还是将其归结为对经典分期理论的体系完善,并非范式革命。面对各种来自理论的争鸣与来自实践的质疑,基于前文论述,我们就分期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提出如下参考:⑴经典大周期安排与当时的恢复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有关,随着科技进步和恢复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及高效改进,集中大负荷的板块分期和多周期才应运而生。可见,分期并变易训练参数,以促进"训练恢复和适应"是分期理论的"硬核"之一。小而多分期的高负荷,到大而少分期的低负荷组织安排,与运动员的恢复和适应能力成正比。⑵潜在的"瞬态生理、心理等参数水平"是选择训练分期方法和其他训练方案的前提条件,永远不存在"一刀切"的训练理论或模型。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个性化训练是大势所趋,也是对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系统组织框架下的补充和辅助;⑶理论模型只是现实世界的简化和近似,具体模型选择与应用依运动员的训练问题需要而定。训练分期理论模型中的"分期"所针对的核心训练问题是"分期并变易以促进恢复和适应",之外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顾丹东[4](2019)在《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模块式”教学理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国家教育、人事政策的改变、以及专业自身因素的改变,运动训练专业传统的以培养教练员、教师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运动训练学专业分会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列为年会热点研讨内容。我国目前有37所师范类高校开办运动训练专业,亟待在多元化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术科专修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本课题通过对接当前社会对相关体育从业人员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技能的规格要求,在确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前提下,将术科专修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模块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师团队模块化、学生团队模块化,教学评价模块化等,从而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模块式"教学具有"宽基础,活模块"的基本特点,每个模块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设置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相同模块教学目标再设立逐级递进目标,在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上既独立、完整,又横向与其他模块发生联系,组成具有更大教学目标的模块课程,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以国内37所招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国内和俄罗斯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期刊文章,通过对各类网站检索,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师范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资料、政策。阅读了相关理论书籍、文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2.2.2问卷调查法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专家问卷法,利用2016年在中山大学举行的我国高校运动训练学专业分会,在会上发放了专家问卷并回收,并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认为此专家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是有效的,证明问卷的调查结果是可信的。2.2.3专家访谈法通过运动训练学专业年会活动交流、邀请国内王凯珍、汪晓赞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李卫东等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访谈,出访俄罗斯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一年期间对涅沃纳科维奇等知名学者交流学习,对我国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2.2.4数理统计法将有关问卷资料的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了相应结果。2.2.5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探讨,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3.1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1.1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泛化,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不强。3.1.2教材选择忽视课程交叉融合,教学内容缺乏深度与广度。3.1.3重个体教学,轻团队教学。3.1.4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缺乏动力。3.1.5重视达标结果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3.2基于"模块式"教学视域下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3.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目标模块。3.2.2课程资源交叉融合,内容模块整合创新。3.2.3重视教师进修培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3.2.4整合教学相关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3.2.5建立过程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良性互动。3.3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3.3.1建立多层级教学目标模块,培养不同体育复合型人才。3.3.2夯实基础,建立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教学内容模块。3.3.3优化教学组合团队,深化教师资源模块。3.3.4构建不同教学实践平台,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3.3.5建立教师、同学、自我、社会四位一体评价体系。研究结论:4.1通过借鉴俄罗斯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的相关运动训练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模式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展我国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模块式"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得知有以下途径:第一、在确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前提下,在术科专修课程教学中构建不同教学目标、内容模块;第二、在夯实教练员、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将相关体育复合型人才知识和教师资源纳入到术科专修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来,加强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第叁、实施优化教学团队资源,每位教师只上1-2个擅长教学内容模块;第四、师范类高校面对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限制,成立学生运动项目协会,组建学生俱乐部队,打破现有的教学年级、班级的限制,通过不同级别的课内外教学、训练、比赛、科研、实践等的平台上来进行学习实践,学生在通过初级"泛化"目标学习后,依据自身特点,再选择中、高级教学目标与内容中"细化-精化"教学目标、内容模块的学习;第五、实施课程模块学分制管理,建立教师、同学、自我、社会四位一体评价体系。通过上述途径实践后,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复合型人才。4.2本研究面临的难点在于教师、学生对教学理念的认同、优秀教学团队组建与协同、教学目标模块的确立与比例的划分、课程模块学分制的建立与实施等方面。(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翾,吴润平[5](2019)在《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传统分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的训练模式进行梳理,认为二者皆是为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质量而建立的训练模式。虽然学者们试图理清竞技状态的所有相关因素及错综关系,以探究竞技状态出现的规律,但竞技状态作为一种"赢得竞技的可能性"着实难以把控。因此研究认为,对于完美训练模式的设计只能是一种完美构想,与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现代理论普适性原则的拆解如出一辙。(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华秀,何玲玲[6](2019)在《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及其先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如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重点加强对于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特色理论的先导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要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来进行运动训练理论的认识研究。只有加强对于我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和应用,才能够帮助有效地进行科技水平和竞技水平的提升。本文将针对我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和先导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为我国的运动训练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7期)

向军[7](2019)在《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的Citespace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训练一直以来是竞技体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梳理其研究成果,可助力后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7—2017年中国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关键内容进行深度剖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揭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是我国运动训练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各自为政",尚未形成固定的多机构研究群体。(2)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研究形成了8个主要核心作者群体,各作者之间仍缺乏合作,领军作者主要是陈小平、熊正英、邓云龙、曹建民、田振军、田野等。(3)我国运动训练研究可分为叁个阶段:探索阶段(1997—2003年)从运动训练现状角度,注重探讨运动负荷与竞技能力存在的联系,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叁重一大"训练理念;发展阶段(2004—2006年)注重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将动物实验引入到运动训练领域,将学科知识上升到生理学、细胞学层面,强调负荷与恢复的科学安排,注重训练的实时监控与评估;成熟阶段(2007—2017年)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训练理念(训练周期理论、人体生物学基础理论、体能训练理论、高原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核心力量训练等)服务于实践,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各理论也受到不断质疑与挑战。(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洪旭[8](2019)在《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换研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针对性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等方式,让体育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未来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还需要继续改进,通过将科学理论方法转换为具体的指导训练方式,让科学理论能够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和专项运动训练发展。本文将通过对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因素,以及应该如何促进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式进行转换,开展相关的研究分析,以促进我国的专项体育教学能够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谢正阳,徐建华,汤际澜[9](2019)在《欧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态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欧美体育强国的运动训练研究态势,一是有助于我们了望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国际态势;二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荟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欧美关于运动训练问题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态势。研究显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态势:(1)重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研究;(2)注重影响竞技成绩获得和保持因素的研究;(3)重视长期跟踪研究;(4)重视专项特征及专项能力训练的研究;(5)重视训练或比赛之间的恢复过程研究;(6)注重多学科综合介入运动训练的研究;(7)注重借助于新技术开展研究;(8)重视教练员领域的研究;(9)重视跨境合作研究——以JSCR杂志为例。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方面:(1)青少年运动员与成人运动员训练的区别对待研究;(2)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文化学等)视角对训练实践展开研究;(3)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现象的长期跟踪分析;(4)如何延长精英运动员的运动生涯;(5)集体球类项目核心球员的培养与训练。(本文来源于《体育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雪莲[10](2019)在《激励理论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及应用必要性,了解激励理论的应用方式,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激励理论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有效应用,以充分发挥激励理论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水平,锻炼大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田径运动中,从而保障我国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效果。(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运动训练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历经前人的不断提炼总结,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学知识以系统形式出现,这种系统形式的结果成为训练学理论不断成熟的标志。根据学科形成原理,学科理论知识是以一种知识谱系的方式不断孕育总结,并最终上升到高度规制化的结果,形成学科理论知识的理智属性。通过梳理运动训练学理论知识的发展历程,借鉴前人经验,为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提出发展方向建议。先前,我国已有学者已有研究展开了对训练学理论的脉络演进研究工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与总结,研究发现:(1)前人指明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伴随着生物学依据的不断进化;(2)我国规制化的训练学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带有一定的"借鉴与吸纳"色彩;(3)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应当走自主建设的道路。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训练学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开拓方向。然而,在训练学理论不断演进的历史洪流中,我国训练学理论当前的发展态势是否恰当?广大学人应当走向怎样明确样训练学理论建设道路?我国训练学理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本研究价值取向:(1)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全面视角考察国际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脉络,提供清晰的演进思路;(2)梳理训练理论知识点的发展过程,总结理论知识演进特征,为当前训练理论的自主开拓工作以借鉴和指引;(3)挖掘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国别特征,并进一步指明推动其发展的母学科共同体。研究方法:正确选择重要文献和期刊是进行理论梳理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国内文献通过CNKI数据库查阅,主题词为运动训练;训练理论,本研究采用的国外文献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建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世界上最全面、最具学术权威的文献数据库。在选定数据库之后,围绕本研究的运动训练理论演进的研究为主题,以training theory;sport training;sport science;strength training等为主题词搜索相关文献,时间跨度=所有年份。研究结果:(1)公元前4世纪到17世纪为训练学理论的萌芽中探索期。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源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时期,那时的运动训练以"四分体系统"和"四体液学说"为依据,表现出一种"自然物理特征"。随后,随着古希腊灭亡,天主教的出现诋毁了运动训练的持续发展,一直持续到15世纪,整个运动训练的发展处于空白期。16世纪后,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希腊复兴主义的出现再次开启了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并开始出现运动训练学与医学相结合的特征。(2)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为训练学理论的探索中发展期。该时期的训练学理论开始出现现代化的演变趋势,训练负荷出现增增趋势,并且训练实践在研究者的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下愈加复杂。但还是以混沌的训练理念为显着特征,例如,英国的庸医思想、"运动员心脏"的提出以及抗阻力训练之争。(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下半叶的训练学理论不断规制化,并在1957年出现了标志着运动训练学科形成的《训练学》一书。苏联对训练研究活动的大力支持造就了"分期理论"的诞生,至今在训练实践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工作,训练学理论研究之初便带有借鉴与传承色彩,这加快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科的建立,但却造成了运动训练学学科内容不完成、学科地位低、学人对理论归纳、总结不充分、学人思维定式等消极影响。研究结论:(1)训练学理论知识的不断成熟,并最终发展为一门学科,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通融过程。(2)训练学理论孕育于实践之中,理论的不断升华归功于广大研究者不断对前人训练成果的总结与提炼。(3)立足于国际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演进脉络分析,审视我国当前运动训练学发展实际,"回归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我国训练学理论未来的探索道路,(4)在回归实践与学科交叉基础之上,我国训练学理论还需加强对获得知识的提炼与总结,以及学科融合由"点"到"面"再到"体"这一层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训练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舒为平.运动训练理论热点与进展[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耿海峰,谢云.国际运动训练学理论:演进脉络与中国发展[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胡海旭.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启示[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顾丹东.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术科专修课程“模块式”教学理论探索[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王翾,吴润平.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的再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张华秀,何玲玲.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及其先导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

[7].向军.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的Citespace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8].洪旭.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换研究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9].谢正阳,徐建华,汤际澜.欧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态势[J].体育学研究.2019

[10].刘雪莲.激励理论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标签:;  ;  ;  

运动训练理论论文-舒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