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生态安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北极海洋生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
海洋生态安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姣,郑泽飞[1](2018)在《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此背景下,中国率先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世界各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关乎人类命运,然而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现状依然严峻,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应提高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技术水平、完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在获取北极资源的同时应该关注到北极海洋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积极参与北极海洋生态安全的治理。治理的技术和经验比较欠缺,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关的规则制度来引导治理活动,且缺乏良好的国际合作。这就要求加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研究与实践,丰富治理经验,完善北极治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易爱军[2](2018)在《我国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生态安全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如何妥善处理陆海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海洋生态安全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海洋生态安全形势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路径及对策。(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期刊2018年11期)
张金城,汪峻锋[3](2015)在《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兴则国家强,海洋衰则国家弱,努力提升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水平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首先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在海洋旅游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水养殖等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生活垃圾污染、海岸带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严重失衡,以及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树立护海、用海、养海一体化理念,建立海陆联动、定额控制、依法治理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监督体系,重视海洋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期刊2015-10-01)
吕远[4](2015)在《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中国海洋功能区划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很多省市也已经制定了两次海洋功能区划,总的来说,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切实解决海域开发利用的问题,较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受到“功能”二字的限制,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还是在开发中进行生态保护的一种方式,是经济导向的,而非生态导向的。而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海洋功能区划,就是从生态导向出发,从目标、原则、主体、过程等方面进行优化,优化调整区划分类体系,合理区划海洋灾害区域,完善区划保障体系,使功能区划真正成为一种在保护中开发的区划方式。本文首先对海洋生态安全内涵进行了阐述,海洋生态安全既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同时也包括海洋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安全。海洋生态安全以海洋生态系统稳定为基础,以免受海洋灾害威胁为要求,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滞后性,强调过程安全,包含多元主体参与,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二,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由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包括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省、市、县四级海洋功能区划,但由于其从根本上不是以海洋生态安全为导向的,在实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导向而非生态安全导向、单一功能与多重功能的矛盾、区划动态适应性不足、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区划过程不完善、对海洋灾害因素考虑不足。第叁,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现存的问题,要从海洋生态安全视角,对其进行内容和过程上的优化:明确海洋功能区划的根本目标是协调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安全,同时明确海洋生态保护目标、海洋开发利用目标和海域综合整治目标;重新定位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为海洋生态优先原则、协调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海洋功能区划,以确保区划的公平与合理;对区划准备与制定阶段、区划实施与执法阶段、区划监测与评估阶段等区划过程进行优化,确保区划全过程符合海洋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从叁个方面提出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合理化建议,通过扩大海洋保护区比例和集约优化港口区布局对区划分类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将海洋灾害作为功能区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合理区划海岸线蚀退区域和灾害区域;建立健全区划保障体系:完善区划法律体系建设、健全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区划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普及区划生态保护意识。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理念改进现有海洋功能区划的部分问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促进海洋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对于海洋功能区划,要在继承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扬长避短,使其真正朝着海洋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15)
柯昶,曹桂艳,张继承,陈洁,程传周[5](2013)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还是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环渤海经济圈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注重在整体开发中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当站在全局高度透视时代背景,把握关键因素,分析产生原因,创意解决对策:转变观念,树立陆海并重思维;科技领先,推行绿色工程技术;健全法制,加大监管力度;创新制度,建立补偿机制;循环发展,减少源头排放。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中保障生态安全,铸就中国第叁大经济增长极的国家战略品牌。(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苏纪兰[6](2012)在《我国海洋与海岸工程的生态安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在刚刚开过的十八大上,我国首次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的目标,这是大家非常高兴的事情。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内容中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在这个时候来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很恰当的,今天我的报告就是谈到海洋工程的生态安全问题,这个报告是最近中科院的一个咨询项目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八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2-17)
杨振姣,罗玲云[7](2011)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想方设法寻求新的发展路子,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加紧制订海洋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海洋高新科技,强化海军建设和海洋管理,争夺海域,扩大海疆,不断加快海洋资源开发的步伐,海洋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海洋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种种难题。海洋生态安全就是在海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和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一、诲洋生态安全的内涵笔者认为,海洋生态安全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正确界定海洋生态安全的定义,应该先弄清楚生态安全的内涵。(本文来源于《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期刊2011-12-01)
杨振姣,唐莉敏,战琪[8](2010)在《国际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开发、利用海洋,海洋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面临最为严重、规模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国际体系、重塑全球政治和发展格局的因素之一,更是成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将海洋生态安全置于国际视野下,对当前海洋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重新审视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经济》期刊2010年05期)
杨振姣,姜自福[9](2010)在《海洋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兼论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以及海洋国土的战略地位使得世界各国纷纷重视海洋,然而,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却导致了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尽管某些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是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博弈则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在生态安全重要性方面各国取得了共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本文从安全观念演变出发,对海洋生态安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海洋生态安全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张素君[10](2009)在《海洋生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生态安全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探寻海洋生态安全得以保障和维护的路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源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资源行为的无节制延续,人类对自己无穷欲求的不加限制,最终导致海洋环境的急剧恶化、海洋资源面临衰竭的危险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退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要调整好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使人类与海洋走向共处共荣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找到协调两者关系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整合人类与海洋之间的不同利益分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2008年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海域总体污染程度较高,输入海洋的污染物总量仍处于上升趋势。受污染排放、工程建设增多以及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江河湖泊和近海海域呈现生态“荒漠化”,水生生物资源数量减少、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资源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脆弱区,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一个极大的冲击。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迫切需要找到一条缓解这一危机的路径,对海洋生态安全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和需求中展开的。通过对海洋生态安全含义的界定和特点的分析,从中发现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需求,再经由对海洋生态安全立法的法理解读,进而在进行海洋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安排和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设计中考虑如何体现这些要求,将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这样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遵循生态法则的要求,对我国修改已有的海洋法律、填补应有而未有的法律空白提供理论支撑。我国现行的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是维护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但由于这一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得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仍处于日益增多的态势,如若不对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进行完善,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必然面临极大的威胁。国外关于海洋生态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为我们完善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但在完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海洋生态安全和法制建设的现状,使法律体系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和运作。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海洋生态安全理念的确立,海洋生态安全追求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是从生态的高度看待海洋环境,以安全的标准保护海洋环境,以期使这一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满足人类相对需求的同时,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要实现对海洋生态安全的长久维护,必须从法律保障体系的根基上作出改变。即应创设海洋生态安全保障的基本法,就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来说,制定有专章规定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海洋生态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一海洋生态法即可以作为海洋生态安全保障的基本法。在基本法构建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和完善现阶段主要影响海洋生态安全的环境资源要素的立法,以辅助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的基本法共同实现对海洋生态安全的维护。制度是法律体系设计的核心,除了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外,海洋生态安全的实现还需要海洋生态安全评价制度、海洋生态安全监测制度以及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保障。要实现海洋生态安全的有效维护,必须理顺海洋生态安全保障的管理体制,保障这一体制的良好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4-01)
海洋生态安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生态安全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如何妥善处理陆海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海洋生态安全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海洋生态安全形势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路径及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生态安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杨振姣,郑泽飞.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易爱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探讨[J].环境保护.2018
[3].张金城,汪峻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C].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2015
[4].吕远.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中国海洋功能区划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5].柯昶,曹桂艳,张继承,陈洁,程传周.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探讨[J].太平洋学报.2013
[6].苏纪兰.我国海洋与海岸工程的生态安全问题[C].第八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2
[7].杨振姣,罗玲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2011
[8].杨振姣,唐莉敏,战琪.国际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0
[9].杨振姣,姜自福.海洋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兼论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及其特征[J].太平洋学报.2010
[10].张素君.海洋生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