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叶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叶桉,适生区,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
细叶桉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维耀,刘学锋,何沙娥[1](2019)在《细叶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细叶桉的实地分布点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土壤数据集,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细叶桉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析了影响细叶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MaxEnt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的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AUC值均大于0.867;细叶桉适生区集中在东南沿海,最适生区总面积168 880 km~2,集中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南部和海南北部;总适生面积467 2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19%。刀切法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温、海拔、坡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6个因子是影响细叶桉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6.6%。我国适生区的年均温、最暖季度平均温度与自然分布区的相似性较强;与自然分布区相比,我国适生区的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海拔、坡度更低,利于细叶桉的生长。(本文来源于《桉树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吴小菲,张晶晶,李明飞[2](2019)在《细叶桉亚临界水热液化中固体残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细叶桉为原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260、280、300和320℃)条件下,保温时间为30 min的亚临界水热液化,并探讨温度对固体残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0℃时,固体残渣得率高达37.5%。固体残渣是带有多孔结构的无定形炭,其孔隙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多。(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7期)
陈升侃,周长品,翁启杰,李发根,李建文[3](2018)在《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与生长的联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的7.5年生试验林,利用79株分析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相关,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亲本对杂种生长和木材密度的效应,结合多重比较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材积和木材密度的联合选择。[结果]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52(P<0.001),遗传相关系数为0.55(P<0.0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母本间和父本间均呈极显着差异(P<0.001或0.01),但母本×父本互作的效应不显着;对钻刺木材密度,父本间呈极显着差异(P<0.001),母本×父本互作显着(P<0.05),但母本间差异不显着;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极显着(P<0.001),其与钻刺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极显着(P<0.001),但遗传相关不显着;评选出速生、木材密度较高的杂交组合14个、单株17株。[结论]Resistograph钻刺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尾细桉木材密度的简便、经济和可靠的方法;母本和父本选择以及母本与父本的组配对培育速生、材质优良的尾细桉杂种均较重要;尾细桉生长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不显着,需要对这两类性状分别进行选择;评选的尾细桉杂交组合和单株为培育速生、优质的桉树良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陈升侃[4](2018)在《尾叶桉×细叶桉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与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的生长和材性对木材的产量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林木重要的经济性状。对生长和材性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促进木材产量和品质的改良,是林木遗传育种的重要内容。杂交育种是木材产量和品质改良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获取杂种优势,而杂交亲本的选择对杂种优势的获取非常关键,因此研究杂交亲本遗传信息与杂种子代表现的相关,可快速有效地选择杂交亲本。林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形成受多基因调控,对林木生长和材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与生长和材性关联的基因组位点,有助于林木生长和材性性状的分子育种。桉树作为重要的人工林树种,对木材的生产非常重要。本论文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细叶桉(E.tereticornis Smith)析因交配杂种群体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并利用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Expressed sequence tag-simple sequence repeat,EST-SSR),研究杂交亲本遗传信息与杂种子代表现的相关;利用杂种群体的简化基因组测序,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采用关联分析手段挖掘与生长和材性关联的SNP,解析木材形成的基因组基础,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材性的遗传改良。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杂种群体大部分生长和材性性状平均值大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平均值,并且在长泰和永安两个试验点间的差异极显着,材性性状的表型变异通常小于生长性状。对于生长性状,10年生树高(H_(10))和胸径(D_(10))的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13~0.22,表明生长受低水平的加性遗传控制;0.5年生到10年生生长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趋势在1.5年生后趋于平稳,表明1.5年生可进行早期选择。对于10年生时的材性性状,木材密度(BD_(10))、纤维素含量(CC_(10))、半纤维素含量(HC_(10))、木质素含量(LC_(10))和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的比例(S/G_(10))的狭义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03~0.49,表明材性受低到中等水平的加性遗传控制。显性效应对生长和材性的影响均较弱。生长性状H_(10)和D_(10)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可能受到相同的基因影响或者控制树高和胸径的基因具有连锁效应。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BD_(10)、CC_(10)和S/G_(10)间为正的遗传相关,而与HC_(10)和LC_(10)间为负的遗传相关,这有利于纸浆材的遗传改良。H_(10)、BD_(10)、CC_(10)、HC_(10)和S/G_(10)的B型相关均显着,表明具有较强的基因型×环境互作;D_(10)和LC_(10)的B型相关不显着,表明基因型×环境互作较弱。(2)基于184个EST-SSR标记,10个尾叶桉和10个细叶桉杂交亲本的遗传距离范围从0.293到0.783,平均为0.640。根据UPGMA聚类图,所有亲本可分为叁个组,第一组包含10个尾细桉母本,第二组、第叁组和第四组分别包含4、2和4个细叶桉父本。通过适当地选择标记或等位片段来估算亲本遗传距离,包括利用多态性信息量大于0.7和0.8的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GD_(PIC>0.7)和GD_(PIC>0.8))以及20个亲本中频率为0.1~0.9、0.2~0.8和0.3~0.7的等位片段估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GD_(F0.1–0.9、)GD_(F0.2–0.8)和GD_(F0.3–0.7)),其与H_(10)、D_(10)、BD_(10)、CC_(10)、HC_(10)、LC_(10)和S/G_(10)以及7.5年生树高(H_(7.5))、胸径(D_(7.5))和木材密度(BD_(7.5))的性状均值、特殊杂交力和大多数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基于显着等位片段的亲本遗传距离(GD_(SA))与性状均值、特殊杂交力和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有所增强,基于增效等位片段的亲本遗传距离(GD_(FA))和基于减效片段的亲本遗传距离(GD_(UA))与性状均值、特殊杂交力和跨地点的杂种优势显着正相关和显着负相关,预测效果明显增强,对桉树杂种均值、特殊杂交力和杂种优势的分子预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基于杂种群体简化基因组测序,平均每个样品获得高质量序列8 014 894条,平均测序错误率为0.0118%,碱基质量值大于20的比例达到97.61%,平均GC含量为42.16%。分别对长泰和永安的杂种试验林单株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定位在巨桉基因组11条染色体上的高质量SNP位点156036个和156404个,SNP覆盖整个基因组且分布相对均匀。对10年生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长泰和永安两个环境下获得与树高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共2015个,与胸径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共464个;对关联位点上的基因进行注释分析,发现部分基因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对10年生材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长泰和永安两个环境下共获得与木材密度关联的SNP位点共1269个,与纤维素含量关联的位点共132个,与半纤维素含量关联的位点共290个,与木质素含量关联的位点共507个,与木质素S/G关联的位点共32544个;通过对关联位点上的基因进行注释分析,发现部分基因与植物的细胞壁修饰、细胞器发育、生长素调控、细胞伸长和分裂、信号转导、纤维素合成和细胞壁木质化过程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宋志姣,杨合宇,翁启杰,周长品,李发根[5](2016)在《细叶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受选择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细叶桉天然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管理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用信息;检测细叶桉与原产地气候因子显着关联的基因组位点,探索气候适应过程中趋异选择的分子证据。【方法】以细叶桉9个群体的77株样品为材料,基于覆盖巨桉全基因组的108个SSR位点(包括44个基因组SSRs和64个ESTSSRs),利用不偏离哈-温平衡、F_(ST)值非异常的25个中性的基因组SSRs进行群体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所有位点进行F_(ST)异常值检测、再利用空间分析法查找与原产地气候因子关联的适应性位点,注释适应性位点的功能,并通过等位片段在各群体的频率与气候因子的一元线性回归进一步验证关联的显着性。【结果】25个中性的基因组SSR位点对细叶桉9个群体扩增,共检测到556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个位点22.2个等位片段,位点多态性较高;群体多样性水平都较高,期望杂合度为0.711~0.847(平均0.800)、基因丰富度为3.054~3.386(平均3.246),各群体特有等位片段数为6~26(平均14.4);群体间分化水平较低,25个中性位点平均F_(ST)仅0.012,分子方差分析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占1.2%,表明细叶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聚类分析也表明群体分化水平较低。所有108个位点中,共检测到78个F_(ST)值异常的位点,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最热月最高温度和季节性降水变异系数相关的F_(ST)值异常的位点数分别为27,10,51和42个,即为受选择位点;其中,4个F_(ST)值异常的位点各有1个等位片段在空间分析法中与1个或者2个气候因子显着关联,EUCe SSR485与季节性降水变异系数相关、为富含羟脯氨酸的蛋白家族基因,EUCe SSR0497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均相关、与跨膜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同源,而另外2个没有明确的功能注释;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1个等位片段(EUCe SSR485-140 bp)与季节性降水变异系数的回归显着性(P≤0.05)。【结论】细叶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育种利用的潜力大,种质资源管理应重视多样性较高和特有等位片段较多的群体;细叶桉群体的遗传分化较低,其适于关联遗传分析;受选择位点的鉴定有助于理解林木适应环境的分子机制和探索林木环境适应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宋志姣[6](2016)在《巨桉和细叶桉群体适应性和枝瘿姬小蜂抗性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作和林木育种工程面临挑战。传统的杂交育种虽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林木遗传杂合度高、生命周期长且经济性状多为数量性状等原因使得传统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缓慢。并且,早期的林木遗传改良主要关注木材产量而忽略了林木适应性和抗性。因此,深入研究林木适应性和抗性的生物学基础,解析其遗传基础,有助于有效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林木遗传改良的进程。本论文以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细叶桉(E.tereticornis)天然群体子代苗建立的大田试验林为材料,基于全基因组低密度的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检测了巨桉和细叶桉适应性和抗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关联的基因组位点;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了一批与枝瘿姬小蜂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对其中1个候选基因与枝瘿姬小蜂抗性的关联分析表明,存在显着影响枝瘿姬小蜂抗性的等位变异;探索了适应性和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巨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受选择位点。参试材料为巨桉16个群体的159株样品(1株子代苗/自由授粉家系),参试标记为覆盖巨桉全基因组的110个SSR位点(包括45个基因组SSRs和65个EST-SSRs)。31个中性的基因组SSRs揭示了较高水平的群体多样性,HE=0.744,AR=4.929;群体间分化水平较低,平均FST=0.037,分子方差分析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占3.7%、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所有110个位点中,共检测到58个FST值异常位点;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3个等位片段与气候因子(Embra180-120 bp与年均温、EUCeSSR0755-276 bp与年均温和等温性)的显着线性回归(P<0.05)。这对理解多年生林木适应气候的遗传基础和巨桉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2)细叶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受选择位点。参试材料为细叶桉9个群体的77株样品(1株子代苗/自由授粉家系),参试标记为覆盖巨桉全基因组的108个SSR位点(包括44个基因组SSRs和64个EST-SSRs)。25个中性的基因组SSRs揭示了较高的群体多态性,HE=0.800,AR=3.246;群体间分化水平较低,平均FST=0.012,分子方差分析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占1.2%、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所有位点中,检测到78个fst值异常位点;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1个等位片段(eucessr485-140bp)与季节性降水变异系数的回归显着性(p<0.05)。(3)巨桉枝瘿姬小蜂抗性关联的ssr标记及其在细叶桉中的验证。利用已经发表的、覆盖巨桉全基因组的816个ssr标记,通过pcr优化以及对8株高抗和8株高感基因池的筛选,得到在两类基因池中等位频率差异较大的87个ssr标记用于16个群体470株巨桉的关联分析。得到了与抗性关联的7个ssr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3.3%~37.8%;7个关联位点对细叶桉9个群体303株样品的验证表明,4个位点在细叶桉中与抗性关联,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24.3%~48.5%。这为桉树抗枝瘿姬小蜂的分子育种提供了有潜力的标记资源。(4)巨桉感染枝瘿姬小蜂的转录组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巨桉4个种源在自然条件下感蜂(有虫瘿s-2和无虫瘿s-1)和抗蜂表型(r)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s-2vss-1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9个,显着富集的keggpathway有10条;s-1vsr的差异表达基因为0;s-2vsr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分别富集在7个不同的keggpathway。其中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呼吸作用、et途径、ga途径以及多条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代谢途径有关。基因eucgr.g02880可能是巨桉抗枝瘿姬小蜂的重要候选基因。(5)候选基因与巨桉抗枝瘿姬小蜂的关联分析。利用转录组分析发现的候选基因eucgr.g02880,再对巨桉16个群体470株进行基因测序和关联分析,扩增的767bp片段中有3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和2个插入/缺失(insert/deletion,indel)标记,其中9个snp的等位基因频率≥5%,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表明其中3个snp与枝瘿姬小蜂抗性显着关联,对抗性变异的解释率为0.876~1.959%。研究也表明转录组分析与关联分析相结合是解析重要性状的基因组位点的有效手段。(6)巨桉和细叶桉适应性和枝瘿姬小蜂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基于适应性和抗枝瘿姬小蜂的关联分析结果,确定了巨桉和细叶桉两类性状的最大增效效应优势位点联合体,并预测了优势位点的组合。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中没有个体能够聚合所有优势位点,建议将聚合较多优势位点的单株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杂交,再利用关联标记对子代中聚合了所有优势位点的单株进行选择。细叶桉中编号为111的单株聚合了所有优势位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6-04-01)
宋志姣,翁启杰,周长品,李发根,李梅[7](2016)在《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早期生长的SSR标记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巨桉全基因组的108个SSR标记(44个基因SSRs和64个EST-SSRs),通过对细叶桉9个群体的78株样品的初步关联分析和242株样品的关联验证,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共检测到与细叶桉9月生树高(H9)、30月生树高(H30)和30月生胸径(H_(30))显着关联的标记分别为2个、3个和4个。除1个标记(Embra227)同时与H30和H_(30)显着关联外,不同性状的关联标记均不相同。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10.3%~34.6%。与H9、H_(30)和D_(30)关联的最大增效等位片段的效应值分别为0.67 m、1.64 m和1.97 cm,最大减效等位片段的效应值分别为-0.72 m、-1.94 m和-1.87 cm。H9、H30和H_(30)的平均增效效应最大的关联标记分别为EUCe SSR1070(0.41 m,26.8%)、EUCe SSR1136(0.73 cm,12.3%)和EUCe SSR906(1.48 cm,25.3%),平均减效效应最大的关联标记分别为EUCe SSR1070(-0.25 m,16.3%)、Embra227(-1.06 m,17.2%)和Embra227(-1.15 cm,17.7%)。这为桉树分子育种提供了有潜力的标记资源。(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1期)
杨桂丽,罗建中,林彦[8](2015)在《不同种源/家系的细叶桉苗期叶脉密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3个种源、14个家系的细叶桉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种源、家系叶脉密度的差异以及各级叶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源间总叶脉密度和次级叶脉密度的差异极显着,2°主叶脉密度差异不显着,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的比值在88.07%以上;种源地China Dongmen家系间的总叶脉密度、次级叶脉密度、2°主叶脉密度之间差异极显着,2°主叶脉密度与次级叶脉密度和总叶脉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他种源内家系间叶脉密度的差异较小。(本文来源于《桉树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周燕园,黄燕,梁臣艳,梁子宁[9](2011)在《细叶桉果实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光谱鉴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叶桉果实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光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对细叶桉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细叶桉果实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体外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腐生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结论:细叶桉果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1年14期)
周燕园,梁臣艳,陆海林,朱小勇[10](2011)在《细叶桉果实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CO2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提取的广西细叶桉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FE-CO2法从细叶桉果实中提取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细叶桉果实的SFE-CO2提取物共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总面积的80.26%。其化学组分主要是二十九烷(10.36%)、1,1′-(1,2-乙基)二十氢萘(8.20%)、3(-1-甲酰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苯甲酸甲酯(5.04%)、二十七烷(5.04%)、十五烷(4.84%)、甲氧基肉桂酸乙酯(4.33%)、9-甲基十九烷(4.24%)等。结论:SFE-CO2法可用于细叶桉果实中化学成分的提取,简便、快捷、效率较高。本研究可为细叶桉果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1年27期)
细叶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细叶桉为原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260、280、300和320℃)条件下,保温时间为30 min的亚临界水热液化,并探讨温度对固体残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0℃时,固体残渣得率高达37.5%。固体残渣是带有多孔结构的无定形炭,其孔隙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叶桉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维耀,刘学锋,何沙娥.细叶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桉树科技.2019
[2].吴小菲,张晶晶,李明飞.细叶桉亚临界水热液化中固体残渣分析[J].山东化工.2019
[3].陈升侃,周长品,翁启杰,李发根,李建文.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与生长的联合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2018
[4].陈升侃.尾叶桉×细叶桉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与关联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5].宋志姣,杨合宇,翁启杰,周长品,李发根.细叶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受选择位点[J].林业科学.2016
[6].宋志姣.巨桉和细叶桉群体适应性和枝瘿姬小蜂抗性的关联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7].宋志姣,翁启杰,周长品,李发根,李梅.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早期生长的SSR标记关联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
[8].杨桂丽,罗建中,林彦.不同种源/家系的细叶桉苗期叶脉密度比较[J].桉树科技.2015
[9].周燕园,黄燕,梁臣艳,梁子宁.细叶桉果实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光谱鉴别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0].周燕园,梁臣艳,陆海林,朱小勇.细叶桉果实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药房.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