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梁爽,高然,张萌颖,薛宁,祁志美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梁爽,高然,张萌颖,薛宁,祁志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银合金膜,宽光谱SPR成像,色相,高灵敏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梁爽,高然,张萌颖,薛宁,祁志美[1](2019)在《基于金银合金薄膜的高灵敏度宽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种基于金银合金薄膜的宽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对吸附在薄膜局部或整个表面上的生化分子进行原位定量检测,而且与常规的金膜SPRI传感器相比,检测成本更低,检测灵敏度更高。利用质量比1:1的金银合金溅射靶在玻璃基板上淀积了厚约50 nm的均匀的金银合金薄膜。利用实验室自制的Krestchmann结构多功能平台在不同入射角下测试了金银合金薄膜被纯水覆盖后的SPR光谱和SPR彩色图像。基于色相算法计算获得了每个SPR彩像的二维色相分布及其平均色相,从而使得宽光谱SPRI传感器能够利用平均色相作为灵敏度参数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确定了平均色相对溶液折射率(RI)变化和分子吸附最为敏感的光谱区间是595–610 nm之间。在这个窄光谱范围内,平均色相与共振波长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为?hue/?λR=7.52 nm~(-1),这意味着基于色相的RI灵敏度是基于共振波长的RI灵敏度的7.52倍,这一结论已被实验证明。将SPRI传感器的起始共振波长设定在色相敏感光谱区间内之后,实验测得基于色相的RI灵敏度为S=29879 RIU~(-1),比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金膜SPRI的灵敏度高8倍。利用时间分辨宽光谱SPRI方法实时监测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在金银合金薄膜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从实验测得的平均色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知BSA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约15 min。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金银合金薄膜的SPRI传感器具有动态定量检测蛋白质分子吸附过程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魏小童[2](2019)在《基于纳米材料和等温扩增技术的microRNA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作为一类能转录但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小分子,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引起科学界的极大重视,成为功能基因组学聚焦的重点。MicroRNA作为ncRNA中的一类,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AKI)、多囊性肾病(PKD)和糖尿病肾病(DN)等。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伴随着多种microRNA的表达异常,因此对多种microRNA的同时且高灵敏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后续治疗。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集阵列化传感芯片、图像信号传感器(CCD)于一体的生物传感技术,其具有无需标记、实时分析、高通量检测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分子相互作用同步监测和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然而,SPRi生物传感方法的灵敏度不足以直接检测复杂样本中的低丰度生物分子。因此,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将等温扩增技术与核酸检测相结合,用于探索核酸的快速、高灵敏检测。本研究联合链置换扩增技术(SDA)及DNA功能化金纳米粒子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方法,以糖尿病肾病相关microRNA(microRNA-21,microRNA-192)为检测对象,利用microRNA触发链置换扩增技术获得大量触发链,随后引入DNA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对检测信号进一步放大,为快速高灵敏的多种microRNA检测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工具。所建立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多种microRNA,最低检测限为0.15 pM;与此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好的检测准确度和重复性。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单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方法,可用于同时快速的检测多种microRNA,为多种microRNA检测提供潜在的替代平台,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或预防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帅玉环,齐攀,李莹,胡翠英,蔡梦洁[3](2019)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检测桃胶多糖与半乳糖凝集素-3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组装的数字全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分别检测了两种具有不同分子质量的桃胶多糖(PGP-1与PGP-2)与半乳糖凝集素-3的相互作用。制备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生物芯片,同时检测了具有不同浓度的桃胶多糖样品与半乳糖凝集素-3的结合过程,制作了标准曲线,并计算了相互作用的结合平衡常数。结果表明,两种具有不同分子质量的桃胶多糖可以直接结合半乳糖凝集素-3,其中PGP-1的结合平衡常数为8.36×10~5M~-,PGP-2的结合平衡常数为1.24×10~5M~-。结合曲线符合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证明了该方法在多通量生物检测中的可行性。该方法实验装置简单、易操作、无需标记、成本低,在高通量分析技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朱霜霜[4](2018)在《蛋白质@Cu_(2-x)O复合纳米粒子: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及活体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活性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肿瘤诊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篇论文中我们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具有近红外吸收的BSA@Cu2-xO NPs。该纳米粒子不但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效果,可应用于光热诊疗。相比于其它近红外活性材料,BSA@Cu2-xO NPs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该纳米粒子的吸收峰位于生物第二窗口,在该区域生物组织吸收较小,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背景信号干扰;(2)该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时可快速通过肾脏代谢清除,因此具有更低的生物毒性。论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总结了近年来近红外活性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其肿瘤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本论文的工作设想。第二章讨论了 BSA@Cu2-xO NPs的制备、结构及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首先,我们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55℃),一步法合成出具有近红外吸收(1300nm)的BSA@Cu2-xO NPs。其次,对实验条件(温度、pH和前驱体比率)进行了优化,并重点研究了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结构及近红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最后,对该合成方法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第叁章研究了 BSA@Cu2-xO NPs在体外及活体中的应用。首先,该纳米粒子在808 nm激发下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8.20 L g-1 cm-1),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47.7%),当利用到细胞光热销蚀中,具有良好的光热销蚀效果。其次,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效果,可对肿瘤进行光声成像。再次,该纳米粒子可通过肾迅速代谢清除。最后,该纳米粒子还具有生物毒性低、特异性强和光热稳定性好等特点。第四章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10-01)

刘艺伟[5](2018)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对电化学析氢反应原位表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清洁能源氢能的高效利用方面,气体参与的电催化反应是研究重点。优化电极表面气泡的动力学行为与材料的开发同样重要。目前气泡动力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高速摄像机和原子力显微镜,但都缺乏了对气泡完整行为过程中叁相接触线以及底部气固接触面积等信息手段的获得,而通过估算又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捕获并深入理解气泡行为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析氢反应为模型,开发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成像技术从底部观察气泡行为的新方法。获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通过对不同浸润性电极上析气反应和耗气反应中气泡的半径、接触角的观察,以及对叁相接触线和底面积的推算,疏气体系的气泡半径随时间变化指数(0.52)比亲气体系(0.48)略大。在疏气电极表面由于表面能比较大,体相过饱和度较大,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分子主要通过气泡表面向气泡中扩散,注入到气泡中。而对于相对亲气的电极,由于其表面能相对偏低,体相过饱和度较低,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分子主要是沿着离电极表面较近的部分向气泡中扩散,从而导致了略小的气泡半径和时间指数(0.48)。因此,随着电极表面亲气程度的加深,从叁相接触线附近注入的比例增多,会更加降低气泡半径随时间增长的指数。2.发展了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浸润性的铂电极表面单个气泡的底面行为的方法。观察了氢气泡在不同浸润性电极表面的生长行为。其中,疏气电极上底面积是逐渐增长的趋势,颈部收缩不明显,并且由于接触角的微小变化导致气泡底面积的变化跟时间的关系略小于标准的一次方。而相对亲气电极上氢气泡有明显的颈部收缩,导致底面积先增加后减小。且在增长阶段由于气泡的接触角基本不变,从而使底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成标准的一次方。并且,由于消逝波在气液界面的折射,解释了差分图中类干涉现象的部分。表面等离子体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准确的观察气泡底面行为的方法,为电极表面气体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16)

陈慧芳[6](2018)在《相位型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传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是一种通过检测传感表面折射率变化的高灵敏度的光传感技术,由于其无需标记、可实时检测、高灵敏度等特点,引起了该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大量研究。SPR传感器按不同的检测方式可以分为强度型、角度型、波长型、相位型。相位型的传感分辨率可以达到10-7~10-8 RIU,并且相位型可以很方便的与SPR成像传感技术结合,实现多阵列高通量的相位型成像SPR传感器。本文利用微流控技术实现多通道同时检测,结合相位型成像传感技术,设计并搭建了 一款阵列式相位型的SPR成像传感器,并对系统的灵敏度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SPR原理分析及SPR传感器研究现状简述。本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于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首先对SPR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地总结,并对SPR相位型传感技术和成像传感技术在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二章从SPR基本原理出发,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表面等离子波的波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激发SPR的波矢匹配条件。2.SPR传感芯片结构模拟优化分析。第叁章将通过菲涅尔公式并结合传输矩阵的方法对传感头的结构进行理论模拟分析。为了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我们选择了 Ag-graphene的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了优化,最后模拟出了 45nm银、单层石墨烯的结构,该结构比传统的金膜结构的灵敏度提高了一倍。此外,还设计了一种基于古斯-汉森位移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式的灵敏度可与相位型媲美,但检测装置更加简单易维护,同时后期数据处理也更加便利。3.微流芯片传统工艺及产业化芯片工艺创新。第四章主要介绍微流芯片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金膜的制备、PDMS流通层的制备以及芯片的封装技术。此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设计了适合于产业化的芯片,对传统芯片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创新,实验上也验证了该芯片的可行性。4.相位型SPR成像传感系统的设计搭建及应用。第五章将主要介绍相位型SPR成像系统的设计搭建及应用。该系统的创新点在于运用了基于叁棱镜的相位调制系统,并通过扩束系统实现成像的目的。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首先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证明该SPR传感系统的灵敏度可达到10-7 RIU。此外,我们通过系统实现了生物上抗原抗体结合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15)

吴茳铃[7](2017)在《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等离子共振是一种发生在金属薄膜和电介质分界面上的物理现象,其对金属表面电介质折射率变化可以用于实时检测发生在金属薄层表面与介质层折射率变化相关的物理量变化,以及化学生物的反应和转化过程。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是一种是集SPR技术、CCD成像与阵列化芯片于一体的新型免标记、高通量的光学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嵌合型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的早期诊断、预后、甚至患者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检测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操作。因此,发展一种快速简单的筛选方法对BCR/ABL白血病融合基因进行直接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个自制的强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系统,用以直接检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特异性序列BCR/ABL融合基因。本课题主要探讨了便面等离子共振成像平台的构建和构建之出现的问题,并建立了基于此平台的核酸分析策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平台检测到的反射光强度与金岛阵列化的传感器芯片表面修饰DNA捕获探针与目标ssDNA的选择性杂交引起的折射率变化成正比。用不同浓度的合成靶DNA序列在该平台上进行测试。目标序列的拟合曲线显示目标物浓度与反射光强度变化之间具有的良好的线性关系。该SPRi检测平台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0.29nM。通过比较SPRi图像,可以有效区分目标ss DNA和非互补DNA序列。该SPRi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从实际样品中提取的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因此,该SPRi平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分子诊断中的DNA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高通量无标记的替代工具。(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海洋[8](2017)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超衍射极限成像和光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存在,传统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始终受到限制,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光学系统在具有高分辨需求领域的应用,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纳结构光子器件的微加工制备技术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等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的发展为解决超光学衍射极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和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腔技术,详细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在超衍射极限的光刻技术和超衍射极限的显微镜成像技术方面的机理、特性及应用。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结构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矢比相同频率下的入射光更大,因此可以作为显微成像的照明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532nm的入射光照明下,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理论和结构可以获得相较传统高数值孔径荧光显微镜8.4倍以及传统无腔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发3.2倍的分辨率的提升。同时发现,由于共振腔结构的引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结构的波矢可以随着腔长而调谐的,因而显微镜的分辨率也可以获得调谐。通过理论建模获得了表面等离子体腔型结构的色散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验证了数值计算的结果的正确性。2)提出了一种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纳米干涉光刻技术。在单表面等离子共振腔(共振腔由银光栅/光刻胶层/银薄膜层组成)的基础上在光栅层和光刻胶层间引入二氧化硅介质层和银薄膜层形成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结构。从电磁场理论解析建模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该光刻技术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利用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技术可在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光刻胶层中的条纹分辨率。这种双共振腔技术可以产生极高的条纹分辨率且同时具有较大的成像焦深,而且还无需改变金属光栅模板。3)提出了一种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超透镜结构,可以实现任意图形的高质量成像光刻。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超透镜结构由银模板/间隔层/超透镜形成物方共振腔,由超透镜/光刻胶/银层形成像方共振腔。数值模拟结构表明:对比单腔结构(即只有像方共振腔),双腔结构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即更好的旁瓣抑制效应,从而大大增强了成像对比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双腔结构的物理机理,推导出了表面等离子双腔超透镜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理论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双共振腔系统的传输函数与单腔结构相比,变得更加平坦。结果表明,与单腔结构相比,双腔结构能有效地抑制长程等离子波模式,放大短程等离子波模式,提高成像质量。(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闫恺[9](2017)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光学成像系统存在衍射极限,其本质是由于携带物体亚波长结构的光场信息由倏逝波携带,由于倏逝波在成像过程当中的指数型衰减特性,使得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一直在半个照明波长左右。近些年来,随着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的发展,可以实现操纵倏逝波参与到成像过程中去,为超分辨成像及超分辨光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开展了关于提升超分辨成像与光刻分辨率的方法研究,设计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结构,实现了倏逝波信息在成像过程当中的放大和增强传输,进而突破衍射极限,提升成像分辨率。围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结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实现透明位相型物体的远场超分辨相衬成像;结合SP波照明结构拓展接触式光刻工作距,提升光刻分辨率。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开展了对于透明位相型物体的远场超分辨相衬成像的行为与理论研究。分析了Hyperlens的相衬成像原理,设计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Hyperlens结构用于实现透明物体相衬成像对比度的进一步提升。数值计算模拟证明了该结构在365nm波长入射下可以实现半周期为λ/10的分辨率,并且折射率差分辨率可以达到0.15。2、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激发方式,并且开展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对于分辨力提升的原理分析。设计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SP波照明光刻结构,实现了分辨力增强以及拓展工作距的效果,其半周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32nm。并且在特征尺寸为60nm的光栅掩模图形中,可以将其空气工作距拓展到120nm,是传统近场光刻技术的十倍左右。同时,相对于传统棱镜浸没离轴照明光刻技术,进一步改善了光栅图形成像的均匀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7-05-01)

孙珊珊[10](2017)在《金银纳米颗粒与碘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纳米颗粒,特别是金和银纳米颗粒(AuNPs和AgNPs)具有优良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光散射性质,是一类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光学探针。研究纳米颗粒的LSPR性质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研究纳米颗粒参与的一些化学反应与它的LSPR性质的关系也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目前金银纳米颗粒的光散射分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化反应的各个方面,如分析检测,生物成像,监测化学反应,癌细胞成像等。金银纳米颗粒与碘的作用是一个经典的反应,近些年来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溶液中的多分子均相环境。针对金银纳米颗粒与碘的相互作用的问题,我们运用暗场显微成像技术在单纳米颗粒水平对金银纳米粒子与碘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做了以下的研究:1.单个银纳米颗粒与碘的反应的原位实时监测。碘对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和形态控制有重要影响。金和银纳米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得金和银纳米颗粒与碘的作用也遵循着不同的规律。在本章节中我们以银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在单纳米颗粒水平研究了银纳米颗粒与碘的相互作用。将银纳米颗粒置于KI/I_2反应液中,通过暗场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银纳米颗粒的散射光强度的降低以及散射光的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的变化,说明AgNPs与碘反应液作用后可能生成了Ag@AgI复合物。利用叁原色(RGB)颜色系统,结合暗场光散射成像及IPP软件,通过对单个银纳米颗粒的散射光颜色和散射光强度进行编码和数值化,我们建立了分析单个银纳米颗粒与碘反应过程的新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反应后的银纳米颗粒在422 nm处有明显的AgI激子特征吸收峰。我们进一步对形成的纳米颗粒进行了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证实了Ag@AgI复合物的生成。该研究对理解银纳米颗粒与碘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2.单个金纳米颗粒腐蚀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实时监控反应的过程有助于更深刻的认识反应的机制,金银纳米材料特有的等离子体共振性质,使得金银纳米颗粒成为生物成像和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探针,因此本章我们研究了单纳米颗粒水平金纳米颗粒的腐蚀机制。借助于暗场显微成像技术,我们实时监控了KI/I_2溶液诱导的金纳米球、金纳米棒和金纳米叁角片的腐蚀过程。当金纳米颗粒与反应液接触时,不同形状的金纳米颗粒均发生了明显的散射光颜色的变化及散射光强度的降低。运用扫描电镜和暗场显微成像共定位技术,我们进一步得到了金纳米颗粒与碘作用后纳米颗粒的形貌的变化。X射线能谱仪及原子力显微镜表征数据证实了金纳米颗粒不同程度的散射光谱的蓝移是反应的过程中金原子被氧化成了[AuI_2]-。另外,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和金纳米颗粒腐蚀过程中的形貌的变化,我们得出金纳米颗粒的腐蚀过程是一个削角反应机制伴随着层层剥离反应机制的热力学依赖的过程,这个机制解释了不同形状的金纳米颗粒最终形成了尺寸减小的近球形纳米颗粒。3.单个银包覆的金纳米棒与碘作用的光散射成像。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具有不同于单元素金属纳米材料的优良的电学特性,其优异的LSPR性质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的关注。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合成了银包覆的金纳米棒(Au@Ag NRs),随后将银包覆的金纳米棒置于碘腐蚀溶液中,通过暗场显微镜观察发现Au@Ag NRs的散射光由橙红色变为了青色,说明可能形成了Au@Ag@AgI NRs,通过叁元色(RGB)颜色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我们进一步推测形成了Au@Ag@AgI NRs,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合金与碘的作用。总之,本文基于金银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性质,运用暗场光散射成像技术,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和叁种不同形状的金纳米颗粒及银包金纳米棒与碘作用的LSPR性质的变化,并对金、银及金银合金与碘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实现了单纳米颗粒水平原位实时监控化学反应的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8)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作为一类能转录但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小分子,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引起科学界的极大重视,成为功能基因组学聚焦的重点。MicroRNA作为ncRNA中的一类,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AKI)、多囊性肾病(PKD)和糖尿病肾病(DN)等。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伴随着多种microRNA的表达异常,因此对多种microRNA的同时且高灵敏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后续治疗。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集阵列化传感芯片、图像信号传感器(CCD)于一体的生物传感技术,其具有无需标记、实时分析、高通量检测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分子相互作用同步监测和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然而,SPRi生物传感方法的灵敏度不足以直接检测复杂样本中的低丰度生物分子。因此,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将等温扩增技术与核酸检测相结合,用于探索核酸的快速、高灵敏检测。本研究联合链置换扩增技术(SDA)及DNA功能化金纳米粒子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方法,以糖尿病肾病相关microRNA(microRNA-21,microRNA-192)为检测对象,利用microRNA触发链置换扩增技术获得大量触发链,随后引入DNA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对检测信号进一步放大,为快速高灵敏的多种microRNA检测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工具。所建立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多种microRNA,最低检测限为0.15 pM;与此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好的检测准确度和重复性。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单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方法,可用于同时快速的检测多种microRNA,为多种microRNA检测提供潜在的替代平台,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或预防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梁爽,高然,张萌颖,薛宁,祁志美.基于金银合金薄膜的高灵敏度宽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魏小童.基于纳米材料和等温扩增技术的microRNA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3].帅玉环,齐攀,李莹,胡翠英,蔡梦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检测桃胶多糖与半乳糖凝集素-3的相互作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4].朱霜霜.蛋白质@Cu_(2-x)O复合纳米粒子: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及活体成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5].刘艺伟.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对电化学析氢反应原位表征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6].陈慧芳.相位型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传感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吴茳铃.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新方法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

[8].陈海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超衍射极限成像和光刻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7

[9].闫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腔的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

[10].孙珊珊.金银纳米颗粒与碘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散射成像研究[D].西南大学.2017

标签:;  ;  ;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论文-梁爽,高然,张萌颖,薛宁,祁志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