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叶氏论文-边吉

吴江叶氏论文-边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吴江叶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体,明清之际,家族,出版发行

吴江叶氏论文文献综述

边吉[1](2015)在《《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出版发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孟羽中撰写的《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一书近日已由台湾花木兰出版社出版发行。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才藻惊世,男女比肩。叶绍袁、沈宜修夫妇文雅相映,叶小鸾、叶燮等姊妹兄弟英华联璧。叶氏合集《午梦堂集》自问世以来即享盛名,钱谦益、周亮工等文坛宿将(本文来源于《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孟羽中[2](2015)在《明末士子的治生与谋道——以吴江叶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吴江叶氏,推崇古人高谊以及声名的不朽,究心于诗文的推敲吟哦而较少投入事务性的生产,为官上坚持至清至廉原则,因而愈宦愈贫,家产日绌。叶氏此种治生与谋道,与明末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折射出当时士人群体的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孟羽中[3](2013)在《明清之际吴江叶氏的闺阁生活与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文学成就卓着,以沈宜修为中心,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为旁衍的女性创作尤令人惊叹。得益于家藏典籍、诗学为主的闺阁教育、群居切磋的家庭氛围以及生活空间的拓展,叶氏女性学殖深厚,视野开阔,娴于用典。她们常选择富于技巧性的文体以述怀,比如连环、回文等。沈宜修、叶小鸾以身体为书写对象所作的艳体连珠,彰显出她们对于女性美的妙赏。(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苏湘芸[4](2012)在《晚明吴江分湖叶氏家族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时期,吴江分湖叶氏午梦堂一门连珠,唱和自娱,创造出引人瞩目的家族文学成就。《午梦堂集》由叶绍袁亲自编订,其中详尽收录了叶绍袁、沈宜修夫妇及其子女的文学作品,是研究其家族文学的珍贵资料。本文选取叶氏主要作家的诗歌与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诗文的细致解读,探究叶氏诗人的生命情感状态及其诗文的文学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晚明吴江分湖叶氏家族及其《午梦堂集》概况,梳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胪列本文的篇章结构。第二部分即第一章,论述叶氏文学家族的形成,包括叶氏的家世源流、家风以及与另一着名文学世家沈氏的联姻,确定“家族文学”的概念以及叶氏午梦堂家族文学诞生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从而深层次地探究叶氏诗人及午梦堂家族文学的思想情感特征。第叁部分即第二章,分别以叶氏主要诗人为个案,论述叶绍袁、沈宜修、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的生平经历、情感状态、生命理想及诗文创作成果,以诗文创作为主,对叶氏诗人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午梦堂集》中所录叶绍袁诗歌皆作于妻子及子女亡故之后,以祭悼为主,悱恻哀伤。他为妻女所写的祭文突破了传统祭悼文的格式,满含深情,哀感动人。叶绍袁所体现出的归隐思想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地方风气的影响,也有自身情感的原因,归隐之思可以说是叶氏诗人共同的思想特征。沈宜修诗文集名《鹂吹》,保存其诗歌六百余首。她是作品最多的明代女诗人,诗风典雅庄重,题材大体可分为赠别怀人,感怀时序,祭悼志痛,咏物题画。她的诗歌真实展现了明末闺阁诗人的生活及情感状态。长女叶纨纨终身愁郁萦怀,集名《愁言》,以愁为文,哀伤满纸;叶小纨诗集《存余草》由后人所辑,她是叶氏叁姐妹中生命历程最长的一位,因其晚年自删诗稿,故存诗不多。她的诗大多暗淡萧寂,哀婉悲抑;叶小鸾集名《返生香》,诗中的少女情怀及游仙思想是其真实生命状态的反映,其诗大多文辞清丽,游仙情怀是她诗歌创作的突出特征。她是叶氏叁姐妹中影响最大的一位,因早夭而被家人赋予的神话色彩使叶小鸾在后代文人心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叶氏叁姐妹的诗歌题材均与母亲相仿,大体不出闺阁范围,风格庄重雅静,既富女性色彩又具文士风度,在女性文学史上绽放异彩。第四部分即第叁章,以叶氏诗人的诗文为基础,从总体上把握叶氏诗人共同的思想倾向及情感特征。笔者主要从佛教思想的影响及其所营造的“文学梦”这两种角度进行分析。叶氏诗人都是佛教的信奉者,这与晚明江南的信仰风气有关,佛教思想影响了叶氏诗人的诗歌内容和风格。同时,叶氏诗人的诗文中也多次出现对梦境的描述,梦境成为叶氏诗人逃避现实苦难的精神栖息地之一。笔者选择这两点对叶氏主要作家进行宏观论述,探究其文学创作上的共同特征,突出其文学的家族性特点。第五部分为结语,从知人论世的着眼点出发,总结叶氏家族文学的创作特色,并提出本课题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以叶氏主要作家的诗歌和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家世渊源和地域文化为背景,深入探究叶氏诗人的诗文创作特点和思想倾向。在对叶氏午梦堂家族文学的研究中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以人物为单位,对其诗歌和文章进行分类论述,力求全面了解叶氏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情况,区别其差异。同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叶氏家族文学创作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其共性,体现其文学创作的家族性特征。(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孟羽中[5](2011)在《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才藻惊世,男女比肩。叶绍袁、沈宜修夫妇文雅相映,叶小鸾、叶燮等姊妹兄弟英华联璧。叶氏合集《午梦堂集》自问世以来即享盛名,钱谦益、周亮工等文坛宿将赞赏有加。在近数十年女性文学研究及家族文学研究趋热的学术环境下,吴江叶氏受到的关注度不可谓不高,但从族群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关系的角度,探讨叶氏家族留存于各类文体中的审美积淀,尚不多见。本文即致力于弥补这一研究面向的不足。本文在参用诸多研究视野中,较为重视文体视野,一方面达到对叶氏运用文体类别丰富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藉此观察中国韵文史与散文史的进程在文人生活中的运化透显。第一章探讨叶氏家族的燕居生活与文体选择兴趣的关联。通过描述叶氏的居所环境、家中的典藏与叶氏成员的悦读体验,以及几次游赏,勾勒出他们美意娴情的心境。在这种具有家族审美遗传的气质下,逞才与游戏成为叶氏诗文的隐含主题。叶氏叁兄弟择赋而作,抒发对心中仙山的向往。女子们常选择富于技巧性的文体以述怀,比如连环、回文等。沈宜修、叶小鸾以身体为书写对象所作的艳体连珠,彰显出她们对于女性美的妙赏,同时这些文体也都显示出娴于用典的特色。第二章探讨叶氏家族的生计与谋身在文体书写上的反映。首先对叶氏一家的贫困及原因进行披露,了解其更具世俗感的生活状态。并对叶氏贫病诗进行解读,感知他们对于贫困的态度。接着,从更深层次分析叶氏的治生与谋道,可知其对古人高谊的崇尚,以及藉诗文以不朽的心愿。叶绍袁自传文《一松主人传》,描述了萧然淡泊的隐者生活,反映了他隐居独处、不与世务交接的处世态度。第叁章探讨叶氏家族的病亡经验与文体表达的关系。描述叶氏的家族病史以及早逝成员生病时的症状,了解致使叶氏病亡不断地内因——肺病与腹泻,外因——功名与婚嫁。亲人离世,叶氏及相关懿亲雅朋,用诗文述写悲哀。这些悼念文作,很大比重是在追溯逝者的生平,创作者在写作时,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并在叙述中加深了对亡者的理解。叶绍袁通过所写《亡室沈安人传》与《百日祭沈安人文》,深刻了解到妻子沈宜修的隐忍与委屈。江南闺秀在悼念叶纨纨、叶小鸾时,一再表达了对叶纨纨愁情的理解,以及对叶小鸾仙逝的笃定。家族内部在悼念叶世偁、叶世傛等早逝的男性成员时,表达了对他们有志无时的哀痛,并极力追忆令他们早逝的征兆。第四章探讨叶氏家族的宗教虔信与文体创作。族内徂谢不断,令叶氏对于世间未可知事十分笃信。梦,被他们视为先知的化身以及沟通阴阳二界的桥梁。叶氏素有佛学信仰,早逝成员的临终之作,反映他们内心对佛国的向往。叶氏与分湖祠寺来往密切,《西方庵碑记》描述了西方庵重建的过程,并于碑文末尾详述庵产,似有保护的功用。笔记体小说《琼花镜》、《窃闻》、《续窃闻》全景记录了叶氏族内几次扶乩招魂的过程。金圣叹曾化名为泐大师,降乩于叶氏,叶氏对于其所言笃信不疑,在金圣叹的劝说下,叶氏对佛教更为笃信。第五章探讨叶氏家族的山中岁月与文体创作。甲申之后,叶绍袁带子辈隐遁山林,托身于萧寺,与其他遗民互慰忠贞,间或与抗清义兵相往还。在这样的遗民的语境下,叶绍袁创作了一系列史学着作。《湖隐外史》讲述分湖地方的史实,文笔清丽、内容翔概,诸多条目与抗清义士相关。叶绍袁在史学着作中,内容采录上有尚奇、珍重女史的才艺与文名等特色,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留白。《启祯纪闻录》托名于叶绍袁,记述了明末清初以苏州为中心的时事与风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事实上,该书与叶绍袁无关,本名《埜语秘汇》,内附有《国难睹记》、《史阁部、黄虎山殉国记》、《播迁日记》叁书,分属于不同的作者。但因该书主体部分的史学关注点,与叶绍袁以往的史学着作颇为相似等原因,故托名于叶绍袁,流传至今。(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1-05-01)

孟羽中[6](2010)在《晚明吴江叶氏叁女之戏曲因缘》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江叶氏叁女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养育于晚明江南良好的戏曲生态之中。《牡丹亭》、《鸳鸯梦》、《钧天乐》叁剧,或是其阅读对象,或为其搦管脚本,或出于后人敷衍附会之作,在不同层面展示了叁女与戏曲颇多因缘。观此叁剧,参互联系相关诗文背景,可知叁女淡然于俗世情爱以及慕求山隐、浮生若梦之思,兼晓清初尤侗对叶小鸾的追慕和错描。(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吴碧丽[7](2006)在《文学与生活的融合——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汾湖叶氏家族作为苏南地区的一个文学世家,其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充分展现了当时苏南士族的生活态度与审美趣味,对于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认识明清之际的古典艺术精神和文学思潮演变轨迹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本文来源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吴碧丽[8](2005)在《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作为苏南的一大望族,其生活方式与文学活动中传承着近古士族的许多共性,是一种典型的文士生活。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吟诗、交友、游乐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模式。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密不可分,形成了“文”化生活和生活化的文学。 本论文试图通过大量史料和地方文献资料,来客观再现明末清初以吴江叶氏为主的苏南士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学活动,深入挖掘其“文”化生活的内涵,尤其注意他们的“文”化生活与明清之际文学创作的交叉影响,并对其成因和现实意义进行探究。 《绪论》部分考察了叶氏家族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明末清初的特定社会背景和苏南区域文化背景,进而探究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内容及其成因,并回顾了学界对叶氏家族的研究现状,揭示了这种“文”化生活和文学活动交叉影响、相互推进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主要简要梳理了汾湖叶氏家族的世系、成员、着作等,为下文从家族角度来阐述其文化生活与文学群体的成因做了铺垫。 第二章主要结合叶氏家族的文学作品来概要地描述了叶氏家族的审美化日常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标志着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日趋成熟,形成了文学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化、世俗化的文学,充分体现了明清之际“师古复雅”与“师心尚俗”的文艺思潮向文化生活渗透的态势。 第叁章主要借助相关历史文献阐述叶氏家族的文学交往活动,如文人结社、以文会友、AI写作序跋、编刻文集等。论述了这种文学交往活动对文学传播、发展,特别是女性文学传播、发展的积极影响,揭示了它所折射的明清之际文艺视角由创作方法向审美鉴赏的嬗变轨迹,叶燮《原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第四章主要从苏南区域文化、明清文艺思潮、士族联姻等方面来阐述了叶氏家族文化生活与文学的成因。 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的特征和时代、地域背景,以及对文学发展和文艺视角转变的重要影响。最后结合现代文艺理论界所争议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阐发了本课题研究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5-06-30)

张清河[9](2005)在《晚明吴江叶氏女性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成为最近明清文学的治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晚明女性文学,尤其集中在环太湖一带的吴中地区的“文学世家”群体中,吴江叶氏“午梦堂一门”是其中的范型。本文的要旨是通过对这一文学现象作全面、细致、深入的背景考察,进而作出个案研究,分别对明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沈宜修、明代第一女词人叶小鸾、明代第一女剧作家叶小纨的诗、词、曲的经典化贡献予以论述,以期揭橥午梦堂女性对明清女性家族文学发展所具有的开创性价值所在。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从心学、文学与女学在晚明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变,探讨吴中女性文学兴盛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从吴江女性文学的地缘、学缘、亲缘“叁缘”背景、标榜女性文学的社会风气和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学活动,解释吴江叶氏优越的文学渊源。 第叁章,从吴江叶氏的“家内宗教”,来看禅宗信念对于“午梦堂一门”的文学影响。 第四至六章,以沈宜修、叶小鸾、叶小纨母女为例,论述吴江叶氏的诗、词、戏剧成就。 余论,通过对吴江叶氏的家集《午梦堂集》的版本流传的梳理,探讨吴江叶氏女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主要是在明、清、乃至民国的文学意义与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5-01)

陆林[10](2004)在《《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叁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等篇目中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晚明的金圣叹活动和江南士风的重要史料。(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吴江叶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末吴江叶氏,推崇古人高谊以及声名的不朽,究心于诗文的推敲吟哦而较少投入事务性的生产,为官上坚持至清至廉原则,因而愈宦愈贫,家产日绌。叶氏此种治生与谋道,与明末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折射出当时士人群体的价值取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吴江叶氏论文参考文献

[1].边吉.《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出版发行[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

[2].孟羽中.明末士子的治生与谋道——以吴江叶氏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孟羽中.明清之际吴江叶氏的闺阁生活与创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

[4].苏湘芸.晚明吴江分湖叶氏家族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孟羽中.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D].南京大学.2011

[6].孟羽中.晚明吴江叶氏叁女之戏曲因缘[J].殷都学刊.2010

[7].吴碧丽.文学与生活的融合——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

[8].吴碧丽.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

[9].张清河.晚明吴江叶氏女性文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0].陆林.《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标签:;  ;  ;  ;  

吴江叶氏论文-边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