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跨越“代沟”(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互联网时代下家庭代沟与反哺现象研究 ——以微信使用为例》文中认为
本刊编辑部[2](2021)在《跨越跨越“代沟”,与子女做朋友》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一个是永不过时的课题。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家长应当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教育子女,及时走进子女的内心,跨越"代沟",与子女做朋友。代沟是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步入21世纪之后,事物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而新时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自然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家长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这一现状,以缩小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从而更好地教育子女。
李莉[3](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王玉香[4](2020)在《基于“后浪”现象的网络社会代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后浪"现象是代际差别在网络社会的一种表现。代沟是不同代在共时空状态下所表现的思想价值观念的距离与差别。代沟的形成不只是历史发展进程与外在文化环境的产物,更是"前浪""后浪"所拥有主体性的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的结果;代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拥有的张力,是每一代人的主体性在现实中的彰显与交汇。网络社会代沟呈现代际交互性不断增强、代际差异性的观点与立场明显、空间距离加大增强了代际疏离与隔膜等新特点。网络社会代沟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代沟呈现出普遍性与复杂性,代沟被较广泛地接纳与理解,"代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小。
苏悦[5](2020)在《数字反哺、情境重塑与关系弥合 ——以95后大学生家庭的微信反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两代人之间的数字代沟逐渐加深,代际冲突不断升级,年长一代的数字化生存与数字化融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的数字代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研究数字反哺行为在具体媒介使用中的微观呈现,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反哺行为对家庭代际互动带来的改变,为年长一代的数字化融入提供现实参考。本研究立足于微信使用中的反哺行为,通过对8户“95后”大学生家庭的深度访谈,总结了微信反哺行为的缘起和动因,归纳出亲代与子代在微信接入、微信使用和微信素养三个层面的代际差异,系统梳理了家庭中的数字代沟现状。其次,本研究尝试从类型、态度和特征三个角度对微信反哺图景进行较为全面的呈现,进一步厘清微信反哺的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微信反哺行为对家庭代际互动带来的改变,借助媒介情境理论的分析框架,发现反哺行为在“传受地位”、“家庭权威”和“隐私边界”三个方面重塑了家庭代际传播情境,并对代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微信反哺行为改变了家庭代际互动模式,消除了部分数字代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弥合;另一方面,由于微信反哺未能弥合更深层次的素养代沟,且反哺过程中普遍存在反哺中断、反哺回避以及反哺失效等状况,对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加剧了亲子双方的对立与隔阂。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微信反哺的核心仍然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微观家庭中的微信反哺表现受家庭关系的深刻影响;同时,微信反哺的深层意义是素养层面的反哺,其目的是弥合更深层次的代际鸿沟,从而实现年长一代的数字化融入。
洪晔[6](2020)在《阿来小说少年群体代际书写研究》文中提出阿来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作家的身份出发,关注少年在成长中所面临的代际问题。由于阿来在写作上需要长期的情感积淀,因此作品具有阶段性特征。在阿来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少年们的命运呈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文章分四章探讨阿来的作品在早期、中期、新作中关于少年群体代际书写的特征与联系。首先,在早期作品中,少年们面临的代际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内部,部分作品对身份代际即城乡身份二元对立有所涉及。家庭内部代际主要来源于父辈。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血缘父辈无法达到少年们的期望。因此,少年们表现出对血缘父辈的反抗,向完美的精神父辈靠拢。其次,在中期作品中,身份代际在现代文明的催化之下成为主要问题。少年们通过仕途、求学、经商等方式改变自己的乡村身份,但无法平等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另外,文化也呈现出“代”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裂隙造成同辈与同辈、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价值取向偏差:一是传统文化中部分价值取向在现代社会已不适用;二是传统文化部分陋习显现。最后,早期、中期作品里所涉及的代际类型在新作中得到延续,然而在面对代际问题时,各方成员愿意给予少年平等的对话权力。此外,在新作中传统文化以及老者均不再以衰微、落后的形象出现。在各方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代际被顺利化解。阿来小说中对少年群体的代际书写既具有现实意义,又指向未来。作品中反复书写代际伤痕突出了代际的普遍性;而少年与衰老、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则是对少年未来新使命的追寻:重建衰老的尊严以及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责任感。
韩婷[7](2020)在《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研究女性健康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已婚女性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程度。健康信息能改善生存质量,但健康传播水平在不同农村已婚女性群体中存在着差距。本文基于数字鸿沟理论和健康传播理论,选取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和甘肃省北川村作为调研点,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探究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缘由。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调研地点的自然文化环境、媒介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已婚女性的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农村已婚女性媒介接触的总体状况,详细分析其健康信息获取频率、渠道、内容的差异,以及使用行为和使用效果两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在前几章节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缘由,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接触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频率较低,很少从中获取健康信息。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农村已婚女性极为信任的传播途径,传播效果最好。网络健康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存在一条“数字代沟”,农村年轻已婚女性更频繁、更多渠道地获取,并且更愿意信任和采纳网络健康信息,这与其受教育程度高、社会交往范围广、网络自我效能感强有关。因此,积极发挥子代对亲代健康传播的文化反哺作用有着重要意义。组织传播形式的社区健康传播在农村已婚女性中存在“信息拥有”的“一级地域鸿沟”,“信息使用效果”的“二级地域鸿沟”则不明显。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健康资源丰富,组织健康活动的内生自发性强。中西部农村由于物质基础薄弱,缺少配套政策,社区提供健康资源的能力欠缺。这导致不同地域农村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的获得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总得来说,社区健康信息在农村已婚女性中的使用效果普遍不太理想,大多停留在认知层面,改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效用欠佳。缩小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信息拥有的地域鸿沟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除了为落后地区农村建立支持性环境,提供经费、政策支持之外,更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策略,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入手提高已婚女性参与的主动性,使农村已婚女性能够获得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
付婉露[8](2020)在《时空的重塑 ——微信使用对成人初显期人群代际交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初显期主要是指18-25岁这一时期,这是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子女离开家庭去探索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性,他们摆脱了未成年时对父母的依赖,但又尚未开启新的家庭生活,仍然需要父母的情感与经济支持。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他们的父母则是数字时代的移民群体,两代人之间的交往既有鲜明的数字化时代的特征,也蕴含了社会变革带来的代际冲突和困境。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相较于传统的书信、电话等沟通媒介,数字媒介具有空前的移动性、互动性以及多媒体性。作为当下重要交流工具的微信,融合了过往交流媒介的特征,并开创了自己独特的交流功能,重塑了代际交流时空,改变了代际交往方式,因此本文将处于成人初显期的人群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的微信使用对其代际交流的影响。论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来验证微信使用对代际交流确有影响,将微信使用对代际交流的影响因素分为使用程度(交流的频率、时长等)、使用功能(微信代际交流中所使用到的功能)、使用动机(基于何种动机选择使用微信交流)、反哺意愿及人口统计学因素,探究这些因素对交流满意度的影响;进而借鉴梅洛维茨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的思路,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的量化数据探讨微信为代际交流构造的情境特征,以及对交往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从技术批判的角度分析微信使用中代际交流存在的困扰。研究发现成人初显期人群中女性对代际交流的满意度高于男性;学历为本科的人群对代际交流的满意度高于本科以下,学生群体对代际交流的满意度高于多数已工作的群体;使用功能、情感动机、反哺意愿均与交流的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微信为亲代与子代营造了虚拟空间场景以及仪式化的交流情境,并对代际“前台”“后台”以及“中区”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代际双方的“前台”交往呈现仪式化与表演化特点,为了提高交流质量,需要子代在“后台”对亲代进行技术反哺,另外由于朋友圈的混合场景特征,子代在自我表露时出现了新的“中区”行为。虽然微信的使用对代际交流产生了有利影响,但亲子之间的代沟在便利的交流工具中、在远距离的时空中依旧存在,情感天平在代际微信交流的你追我躲中已然倾斜,同时微信即时通讯功能具有潜在的“侵入”特征,可能会带来双方物理空间的混乱,因此媒介技术给代际交流带来的影响需要辨证看待。
丁海琼[9](2019)在《中国家庭的数字反哺:概况、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老龄化和数字化浪潮交织并行,呈现出人口结构越来越老,而数字技术越来越新的矛盾局面。这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年长世代因未接入互联网遭受排斥而导致“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家庭不同世代间因新媒体技术采纳和使用能力不同而引发的数字代沟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加深代际隔阂、甚至引发代际冲突。为帮助年长世代融入数字世界,缩小家庭内部的数字代沟,年轻世代成为数字设备接入、使用技能、知识素养方面的反哺担当。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家庭场域内部,致力于研究数字反哺现象,从个人——年长世代接受数字反哺概况切入,到家庭——不同代际间的反哺互动,考察数字反哺的概况,对比邻代反哺和隔代反哺的差异,分析影响数字反哺的因素,总结数字反哺的发生情境,并探寻数字反哺之后带来的效果。研究方法上,本研究结合量化和质化,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自传式家庭数字反哺报告及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涵盖全国54个城市954个家庭3291个样本;共收回来自40个家庭的自传式家庭数字反哺报告及深访了7位老年人、2位青年人。主要研究发现有三个方面:一、多数年长世代是通过晚辈反哺而学会使用微信,且老年一代掌握每一项技能由晚辈反哺学会的比例均显着高于比中年一代。在数字素养方面,年长世代接受晚辈信息素养反哺的比例远高于接受流行文化反哺的比例。年龄、文化程度及感知特征均会影响年长世代接受数字反哺。二、不同代际配对间,数字接入和技能反哺比例大小顺序均为祖孙配对<中低龄亲子配对<中高龄亲子配对;而在数字素养反哺中,祖孙配对实现了反超。隔代反哺和邻代反哺相辅相成,呈接力模式。个人因素上,长辈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感知特征;晚辈的文化程度、感知特征及反哺意愿;家庭因素上,居住距离、工具性联系、居家共同活动、代际支持及共同价值观均对数字反哺的不同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数字反哺呈现居家课堂模式,在家+假期是最常见的反哺情境。数字反哺重塑了年长世代的生活,实现了“赋能”——表现为信息赋能、工具赋能、社交赋能、娱乐赋能;提升了年轻世代的家庭话语权,传统的以长辈为主导的家庭权力结构转变为长辈-晚辈双向权威模式;促进家庭关系亲密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负面影响;并折射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争面子、爱面子及有面子现象。最后,笔者讨论了数字反哺对“亲”的重新定义,在“传统血亲”弱化的当下,以新媒体为桥梁,家庭成员在反哺的过程及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重建了“亲密关系”。并分别从年轻世代和年长世代的角度给出了促进数字反哺的策略,年轻世代要注重反哺的时机、技巧;年长世代要转变心态,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社会层面,笔者呼吁科技向善,关注数字弱势群体。数字反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家庭内的数字代沟,但无法达到完全弥合的效果。
罗珍珍[10](2019)在《微信使用对大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技术的问世,将开创新的文化,产生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促进社会变革。微信作为新的媒介技术,自2011年问世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微信成为新媒体时代“现象级”的移动社交软件。虽然80后和90后仍是微信用户的主力军,但由于简单易学的特点,微信用户年龄层逐渐扩张,45岁到55岁的中老年人加入到微信使用的队伍中。微信为家庭中身处异地的两代人之间的亲子沟通提供了便利,成为大学生群体与其父母之间进行亲子沟通的首选媒介。微信在维持大学生亲子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使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以大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式,以大学生家庭中亲子两代人的微信沟通交流情况为研究资料,从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入手,按照新媒介、新情景、新行为、新关系的发展脉络,以亲子代际之间的微信沟通次数、聊天方式、微信表情包使用情况、微信红包使用情况、朋友圈沟通情况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微信沟通功能对大学生亲子沟通情景的重塑,进而探讨新的沟通情景对大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除绪论结语外,正文包括四个部分。正文首先梳理了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深度访谈的资料提炼大学生家庭亲子两代人微信使用情况的特点并得出结论,分别为亲代和子代的微信使用特征。亲代的微信使用特征为:微信即时通讯为主的交流方式,偶尔使用表情包,朋友圈设防较低,承载不同意义的微信红包;子代的微信使用特征为:微信消息为主的交流方式,选择含义简单的表情包,部分可见的微信朋友圈,工具与情感于一体的微信红包。在此基础上,根据媒介情景理论与微信不同沟通功能的特性,分析得出不同的微信沟通功能所形成的新的微信沟通场景对大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大学生亲子之间通过微信虚拟场景的建立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亲密度;子代朋友圈的中区行为缓和了亲子冲突;微信红包蕴含的平等意识促进了亲子之间的平等地位;微信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身份转换提升了子代的家庭地位。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介技术的载体,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亲子关系只是这种变革中的一小部分。通过研究大学生亲子两代的微信使用,本文揭示了媒介技术的变革对社会关系的重构,并提出两点启示,一方面人们要正确看待媒介技术的更新,在变革中分清利弊,理性应用媒介技术,另一方面,处于亲子关系迷茫期的大学生与其父母要反思自己的亲子沟通行为,为亲子关系和谐发展提供路径。
二、如何跨越“代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跨越“代沟”(论文提纲范文)
(3)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基于“后浪”现象的网络社会代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代沟及其本质 |
1. 代沟的界定 |
2. 代沟的本质 |
二、网络社会代沟的新特点 |
1. 自媒体技术发展使得代际交互性不断增强 |
2. 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了代际差异性显着的观点与立场 |
3. 社会流动性带来的空间距离加大增强了代际疏离与隔膜 |
三、网络社会代沟的发展趋向 |
1. 代沟呈现出普遍性与复杂性 |
2. 代沟被较广泛地接纳与理解 |
3.“代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小 |
四、结语 |
(5)数字反哺、情境重塑与关系弥合 ——以95后大学生家庭的微信反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回顾 |
1.3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 微信反哺:代际微信互动中的家庭反向社会化 |
2.1 反哺缘起:微信反哺与数字化融入的现实关联 |
2.2 数字代沟:微信使用中的亲代困境与子代优势 |
2.3 反哺表现:微信反哺的类型、态度与特征 |
3 情境重塑:微信反哺对家庭代际互动的塑造 |
3.1 传受地位重塑:传受关系变化与家庭文化互喻 |
3.2 家庭权威重塑:单向权威向双向权威的转移 |
3.3 隐私边界重塑:空间场景融合与亲代私域入侵 |
4 关系弥合:微信反哺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反馈 |
4.1 正向反馈:微信反哺促进亲子关系亲和 |
4.2 负向反馈:微信反哺中的亲子关系困境 |
4.3 微信反哺的核心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
4.4 微信反哺的深层意义是素养反哺 |
5 结论、反思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数字反哺的三重反思 |
5.3 注重亲子关系的回归 |
5.4 研究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阿来小说少年群体代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阿来早期作品中的代际书写 |
第一节 从“寻找”到“改造”:阿来早期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
一、寻找:追寻精神父亲 |
二、改造:从美化血缘父亲到出走远离 |
第二节 受挫经验与情感转移:阿来早期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
一、受挫:审视血缘母亲 |
二、转移:投靠完美母亲 |
第三节 寻找自我与身份认同 |
一、寻找自我价值 |
二、社会身份代际的显现 |
第二章 阿来中期作品中的代际书写 |
第一节 文化代际裂隙:传统文化式微及陋习显现 |
一、传统文化式微:同辈的英雄梦破灭 |
二、传统文化陋习显现:长辈的集体谋杀 |
第二节 社会身份代际裂隙:女性命运 |
一、央金——时代的幸运儿 |
二、色膜——权势的娱乐品 |
第三节 社会身份代际裂隙:城乡二元对立 |
一、仕途:从干部到公仆 |
二、求学:从知识分子到“善”的守望者 |
三、经商:从追逐显赫到守护土地 |
第三章 阿来新作中的代际书写回归与超越 |
第一节 代际类型的延续与突破 |
一、延续:家庭代际与社会身份代际 |
二、突破:和谐的家庭关系初现 |
第二节 新旧文化裂隙之下女性命运新走向 |
一、同辈坚守:传统文化的“善” |
二、长辈唤醒:民族文化的“根” |
第三节 少年形象的新塑 |
第四章 代际书写的文学价值及未来指向 |
第一节 代际书写的文学价值 |
一、重视代际的意义凸显 |
二、反复书写伤痕的疗愈诉求 |
第二节 代际书写的未来指向 |
一、重建衰老的尊严 |
二、追寻少年的新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五、研究内容、进程及田野点说明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多元与复杂:田野点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田野点生态环境和媒介发展现状 |
一、自然、经济、文化环境和人口特征 |
二、大众媒介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田野点已婚女性健康状况 |
一、自我评价和患病状况 |
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
三、心理健康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情况 |
第一节 媒介接触频率分析 |
第二节 媒介接触内容分析 |
一、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内容的比较 |
二、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内容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第一节 三地已婚女性利用传统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三地已婚女性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比较分析 |
一、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频率差异 |
二、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差异 |
三、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内容差异 |
四、网络健康信息获取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比较分析 |
一、三地社区健康环境现状 |
二、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三、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情况 |
第一节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行为 |
一、健康信息使用动机 |
二、对各渠道健康信息信任的程度 |
三、健康信息采纳意愿 |
四、健康信息使用行为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效果 |
一、健康信息的认知、行为效果 |
二、健康信息使用效果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根源探析和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导致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关于缩小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差距的对策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时空的重塑 ——微信使用对成人初显期人群代际交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一 研究背景 |
(一)成人初显期的独特历程 |
(二)亲子分隔两地的常态 |
(三)微信成为亲子交流主渠道 |
二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家庭代际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成人初显期人群代际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微信使用与代际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理论基础 |
(一)媒介情境论 |
(二)拟剧理论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第一章 从离散到重聚:家庭代际交流媒介的变迁 |
第一节 代际沟通方式的变迁 |
一 口语时代的当面互动 |
二 书信时代的见字如面 |
三 电子时代的千里传音 |
四 网络时代的屏幕相聚 |
第二节 不同交流媒介的时空特征 |
一 离散:书信与电话的媒介偏向 |
二 重聚:微信对交流时空的重塑 |
小结 |
第二章 微信使用对代际交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关于问卷的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假设 |
二 问卷的设计 |
三 信效度的检验 |
第二节 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一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分析 |
二 微信使用自变量描述性分析 |
(一)微信使用程度的描述性分析 |
(二)微信使用功能、使用动机以及反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一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代际交流的相关性分析 |
二 各自变量与代际交流的相关性分析 |
(一)微信使用程度与代际交流的相关性分析 |
(二)使用功能、动机、反哺意愿与代际交流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单一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
一 使用功能与代际交流的线性回归分析 |
二 使用动机与代际交流的线性回归分析 |
三 反哺意愿与代际交流的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节 基于量化研究的结论 |
小结 |
第三章 微信情境建构下的家庭代际交流 |
第一节 访谈对象画像 |
第二节 基于微信交流功能的场景塑造 |
一 虚拟空间场景 |
(一)群组:家庭场景的重构 |
(二)视频:时空共在感的重塑 |
二 仪式互动情境 |
(一)朋友圈:表演的舞台 |
(二)红包:节日的问候 |
第三节 微信场景下的代际交往行为 |
一 “前台”互动——仪式化与表演化 |
(一)仪式性的情感交流 |
(二)朋友圈的亲子“表演” |
二 “后台”交流——子代的技术反哺 |
三 “中区”行为——私人场景的屏蔽 |
小结 |
第四章 微信代际交流中的困扰 |
第一节 难以弥合的代沟 |
一 价值观念的差异 |
二 传播符号的隔阂 |
第二节 倾斜的情感天平 |
一 情感注视与情感回避 |
二 情感负担与情感失落 |
第三节 物理空间的侵入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微信为代际交流塑造了新情境 |
二 微信为代际交往创造了新行为 |
三 微信为代际交流带来了新问题 |
四 人口统计学因素在代际交流中具有差异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深度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国家庭的数字反哺:概况、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从反向社会化到文化反哺 |
第二节 从文化反哺到数字反哺 |
第三节 数字反哺相关研究回顾 |
第四节 家庭传播视域下的数字反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年长世代数字反哺接受概况 |
第一节 年长世代数字接入反哺接受概况 |
第二节 年长世代数字技能反哺接受概况 |
第三节 年长世代数字素养反哺接受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内代际间的数字反哺 |
第一节 不同代际配对间数字反哺概况 |
第二节 数字反哺中的邻代亲VS隔代亲 |
第三节 家庭内数字反哺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反哺的发生情境及效果 |
第一节 居家课堂:数字反哺的发生情境 |
第二节 个人层面:对年长世代生活的重塑 |
第三节 家庭层面:代际关系、权力流动、新型孝道 |
第四节 社群层面:数字反哺折射出的“面子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数字反哺与“亲”的重新定义 |
第三节 促进数字反哺的策略 |
第四节 数字反哺与数字代沟的关系? |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微信使用对大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1.微信使用的研究现状 |
2.大学生亲子/代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
3.微信影响大学生亲子/代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概念界定 |
1.微信 |
2.大学生亲子关系 |
3.媒介情景 |
一、理论基础:媒介情景理论概述 |
(一)理论来源 |
1.媒介理论 |
2.场景理论 |
(二)理论内涵 |
1.应把场景看作信息系统 |
2.深后台、前前区和中区行为 |
3.群体身份、社会化、等级 |
二、影响因素:亲子代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
(一)中区行为:子代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
1.认知层面:作为工具的微信 |
2.实践层面:弥合亲子代沟 |
(二)展示后台:亲代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
1.认知层面:作为情感寄托的载体 |
2.实践层面:走出传统思想 |
三、影响路径:从微信场景到社会行为 |
(一)场景融合塑造新型亲子沟通方式 |
(二)微信思维增加亲子好感 |
(三)中区展示缓和亲子冲突 |
(四)微信红包助推亲子代平等关系 |
(五)亲子代身份转换提升子代家庭地位 |
四、结果分析:微信影响亲子关系的表现 |
(一)亲子亲密度的增加 |
(二)代沟与冲突的演化 |
(三)交流氛围趋于平等 |
(四)反哺互喻:技术反哺与观念互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亲子代微信沟通使用情况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 B访谈结果节选 |
致谢 |
四、如何跨越“代沟”(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下家庭代沟与反哺现象研究 ——以微信使用为例[D]. 葛颖. 济南大学, 2021
- [2]跨越跨越“代沟”,与子女做朋友[J]. 本刊编辑部. 家长, 2021(11)
- [3]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后浪”现象的网络社会代沟问题研究[J]. 王玉香. 中国青年研究, 2020(10)
- [5]数字反哺、情境重塑与关系弥合 ——以95后大学生家庭的微信反哺为例[D]. 苏悦. 暨南大学, 2020(04)
- [6]阿来小说少年群体代际书写研究[D]. 洪晔.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D]. 韩婷. 兰州大学, 2020(01)
- [8]时空的重塑 ——微信使用对成人初显期人群代际交流的影响[D]. 付婉露.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中国家庭的数字反哺:概况、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D]. 丁海琼. 深圳大学, 2019(09)
- [10]微信使用对大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 罗珍珍.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