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毒热清论文-陈佳娟

炎毒热清论文-陈佳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炎毒热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炎毒热清,筛选,抑菌,毒理学

炎毒热清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娟[1](2010)在《中兽药“炎毒热清”注射液的筛选与毒理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毒热清”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药组合制备成的注射液,主要治疗临床上出现的以发热和炎症为主的温热病。本研究对炎毒热清的毒理学及药效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组方和制备工艺筛选试验,采用杯碟法的抑菌试验进行。结果:“炎毒热清”注射液A~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复方1~6的抑菌作用显着,尤其是复方F的抑菌作用最显着。复方1~6中复方6的抑菌作用较其他复方显着。全部复方对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复方F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毒理学试验中,小鼠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小鼠一次灌胃30g·kg-1和腹腔注射70g·kg-1时,观察小鼠无不正常反应,七天后无死亡。大鼠的长期毒性,设叁个剂量组(10g·kg-1、20g·kg-1、30g·kg-1),腹腔注射给药。结果表明,(1)大鼠体重的影响,对雌性大鼠体重影响较雄性影响大,表明大鼠性别间存在差异。(2)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在30g·kg-1时使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增高,使胸腺系数降低。(3)对大鼠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炎毒热清注射液剂量达30g·kg-1·d-1时对所测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4)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炎毒热清各剂量组对大鼠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药理学试验,抗炎试验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结果表明,炎毒热清能显着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镇痛试验采用扭体法,结果表明,炎毒热清可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解热试验采用酵母发热模型,结果表明,炎毒热清在5g·kg-1时解热作用较模型组和药物对照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炎毒热清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对免疫器官指数无影响,高剂量组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IL-2含量的增加,对INF-γ、TNF-α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炎毒热清组方合理,具有毒性极小、抗菌、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李新圃,张继瑜[2](2010)在《基于体外抑菌作用筛选的中药注射剂“炎毒热清”》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是由连翘、金银花、黄芩等中药混合提取配制而成的复方制剂。为了筛选最佳工艺和配方,采用杯碟法分别对不同提取工艺和配方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复方A~复方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复方1~复方6的抑菌作用显着,尤其是复方F的抑菌作用最显着。在复方1~复方6中,复方6的抑菌作用较其他复方显着。全部复方对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复方F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预选方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周旭正[3](2009)在《基于体外抑菌作用筛选中药注射剂“炎毒热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是由连翘、会银花、黄芩等中药混合提取配制成的复方制剂。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筛选最佳提供工艺和配方。【方法】:用杯碟法分别对不同提取工艺和配方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士杆菌四种细菌抗菌作用研究。【结果】:"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A~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士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复方1~6的抑菌作用显着,尤其是复方F的抑菌作用最显着。复方1~6中复方6的抑菌作用较其他复方显着。全部复方对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结论】: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复方F体外抑菌效果最好,作为预选方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01)

王棋文[4](2009)在《炎毒热清毒理学及药效学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毒热清(AEE)是为了解决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和丁香酚的不稳定性而制成的一种新药。本研究对炎毒热清的毒理学及药效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在临床上开发和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1.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制备炎毒热清微乳(AEE-ME)含量进行检测。色谱条件为固定相ODS色谱柱(4.6mm×1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9nm。炎毒热清在波长279nm,1.25-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93%,RSD是0.84%,可用于炎毒热清的质量控制。2.急性毒性试验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计算得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g /kg。AEE实际无毒,AEE-ME为低毒。3.抑菌试验采用杯碟法。抑菌活性结果表明,AEE和AEE-ME对供试菌的MIC分别为:猪大肠杆菌O149 10mg/mL、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20mg/mL、20mg/mL;绿脓杆菌0mg/mL、20mg/mL;鸡白痢沙门氏菌20mg/mL、5mg/mL;无乳链球菌10mg/mL、5mg/mL。AEE和AEE-ME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4.抗炎试验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同时测定角叉菜胶所致小鼠炎足的炎性渗出物中的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5羟色胺(5-HT)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来探讨AEE的抗炎机制。结果显示,AEE能显着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的作用;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MDA、5-HT及血清中NO的含量。说明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与其抑制炎性介质PGE2、MDA、5-HT及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5.镇痛试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结果表明,AEE可明显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显着降低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PGE2的含量;抑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痛觉的敏感作用,使氟哌啶醇镇痛作用增强;使L-色氨酸与赛庚啶的镇痛作用减弱。AEE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其增加NE的含量、阻断DA受体、以及降低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棋文,李剑勇,牛建荣,周旭正,张继瑜[5](2008)在《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36期)

王棋文,李剑勇,牛建荣,周旭正,张继瑜[6](2008)在《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bacteriostasis of Yandureqing(AEE)and its microemulsion(AEE-ME).[Method]The acute toxicity was tested in mice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and median lethal dose(LD50)as well as it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as calculated by modified Karber method;the bacteriostasis was investigated by cylinder plate method.[Result]LD50 of AEE in mice was 10.937 g/kg with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9.309-12.850 g/kg;and LD50 of AEE-ME in mice was 5.357 g/kg with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4.388-6.566 g/kg.The MICs of AEE to Escherichia coli O149 from swine,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pullorum and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were 10.00,20.00,20.00 and 10.00 mg/ml,respectively;while the MICs of AEE-ME to the 4 kinds of bacteria mentioned above were 5.00,10.00,5.00 and 5.00 mg/ml in turn,and that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20.00 mg/ml.[Conclusion]AEE is an actually nontoxic drug and AEE-ME belongs to the low toxic preparation.AEE and AEE-ME have obvious bacteriostasis,in which AEE-ME is superior to AEE.(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8年05期)

炎毒热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是由连翘、金银花、黄芩等中药混合提取配制而成的复方制剂。为了筛选最佳工艺和配方,采用杯碟法分别对不同提取工艺和配方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复方A~复方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复方1~复方6的抑菌作用显着,尤其是复方F的抑菌作用最显着。在复方1~复方6中,复方6的抑菌作用较其他复方显着。全部复方对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复方F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预选方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炎毒热清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佳娟.中兽药“炎毒热清”注射液的筛选与毒理药效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

[2].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李新圃,张继瑜.基于体外抑菌作用筛选的中药注射剂“炎毒热清”[J].湖北农业科学.2010

[3].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周旭正.基于体外抑菌作用筛选中药注射剂“炎毒热清”[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9

[4].王棋文.炎毒热清毒理学及药效学初步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9

[5].王棋文,李剑勇,牛建荣,周旭正,张继瑜.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

[6].王棋文,李剑勇,牛建荣,周旭正,张继瑜.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08

标签:;  ;  ;  ;  

炎毒热清论文-陈佳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