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高师化学实验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芳[1](2021)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国际教学学术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实践探索逐步展开,教学学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教学学术是一种知识传播的学术,它以教师自身教学为研究对象,强调教师反思、研究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观,它与当前倡导高校教师回归教学遥相呼应,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其发展教学学术对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养成、自身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及特色发展、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等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研究较少,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笔者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发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学术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进行了探析,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其次,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结合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并立足教师访谈,从观念、知识、反思与交流四维度构建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问卷,从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两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因素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再次,采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S省6所不同层次地方高师院校(两所师范大学、两所师范学院、两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主要是承担师范生课程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归纳得出其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深入访谈分析困境背后的成因。最后,立足地方高师院校及其教师教学实际,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观念与行为脱节、教学知识结构失衡、经验性反思居主导、交流深广度不足等问题;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学术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从教学学术的理念认识偏差、知识体系失衡、制度保障不足、交流推广不畅几方面总结了问题包围之下凸显的“矛盾点”,即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困境背后的成因。最终从教师转变传统学术观念、坚持学习教学知识、加强教学交流合作;院校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完善院校制度建设、优化教学相关培训、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引领、制度优化以及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吴怡洁[2](2021)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成绩,例如,义务教育普及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向城市教育水平靠拢。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诸多的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教育学者们的关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村教师,其教学能力影响着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乡村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乡村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是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从事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本研究认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组成。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各种教学能力现状展开调查,本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不足、教学实施中乡土资源利用能力与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不佳、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力欠缺和深层次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薄弱。学生个人因素和高师院校培养环境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有: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培养方案中教学能力培养的地位不突出、专业理论课程学生教学能力训练不足、教育见习未贯穿全程、见习基地为城市学校、实习过程不重视校内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能力的合作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分析,从以下方面提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培养方案要突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专业理论课程的实施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训练;教育见习要真实感受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生活;强化教育实习中的UGS协同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完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蔡泳帆[3](2020)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遵循“历史审视——现实观照——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探索模式,以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分析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考察、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对个案高校重要发展节点的战略选择展开分析,从校史资料、访谈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中,梳理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做出的战略选择及其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其次,提取个案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掘并分析其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存在问题;再次,在总结历史发展战略和探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个案高校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战略。再次,参照了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促转型发展的突出经验。对日本的奈良教育大学和山东的聊城大学的学校现状、从建校初期到实现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归纳了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根据个案高校在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认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存在问题,分别从战略环境、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点思考及优化建议。
郭利婷[4](2020)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广东Z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以幼师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者具有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专业化成长的潜能为目的,将理论与实践活动互相渗透的教育教学活动。本研究以“冰山模型”与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究实践教学体系的本质规律,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能。同时,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过程的深度分析,能够就院校制定与实施合理与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提供现实借鉴。本研究主要以广东Z学院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保障与管理以及评价五个维度对Z学院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探析,以期探讨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本质规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Z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探析,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及形成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通过文本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分析广东Z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及其他文本资料,了解其实施实践教学的政策依据以及人才培养特色。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法分析Z学院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现状及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自身专业发展与品牌建设的需求,以及学生获取专业教师资格证与提高职业胜任能力的需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调查发现,广东Z学院实践理念明晰,但目标体系尚不明确;实践内容丰富,但能力导向意识、本土化内容渗透意识不足;实践组织合理,但活动实施成效偏低;实践基地、师资、实训场所、制度约束与质量管理方面都相对合理,但保障与管理力度的成效有待提高;重视实践教学评价,但存在评价标准模糊、评价反馈缺乏、评价对象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以实践导向、深度体验、质量为本、多元联动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理念,坚持结合实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体系建构原则。并结合其他院校优势与现存问题,尝试性的提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建构体系。从构建以人为本的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入手,设置本土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体系,从而提出有效的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体系,最后形成反馈性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刘微[5](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指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张华[6](2020)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文中提出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精神,立足地理课程改革需要与卓越教师培养诉求,论文探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相关要求,概括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围绕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实施了问卷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案、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简要介绍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理论分析。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要求,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基本内涵,在理论上分析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指标体系。第四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调查。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与结果分析,了解了一线地理教师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及教学能力构成的认知情况,探讨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五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基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分析与现状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二是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程明喜[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洪翔[8](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吴传刚[9](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郭家骏[10](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二、加强高师化学实验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高师化学实验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际趋势 |
1.1.2 现实需要 |
1.1.3 政策引领 |
1.1.4 研究不足 |
1.1.5 个人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3.4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教学学术相关概念、理论及价值 |
2.1 教学学术产生的背景 |
2.2 教学学术的理论依据 |
2.2.1 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
2.2.2 赖斯的学术维度理论 |
2.2.3 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 |
2.3 教学学术的内涵 |
2.4 教学学术与相关概念辨析 |
2.4.1 教学学术与专业学术 |
2.4.2 教学学术与教育科研 |
2.4.3 教学学术与教学研究 |
2.4.4 教学学术与学术性教学 |
2.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 |
2.5.1 契合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升未来教师教学素养 |
2.5.2 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
2.5.3 深化教学质量建设内涵,提升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
2.5.4 推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发展 |
2.5.5 促进教师教育理实结合,缓解“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 |
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1.1 问卷调研目的及工具 |
3.1.2 问卷调研对象 |
3.1.3 问卷编制 |
3.1.4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3.1.5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
3.2 访谈设计 |
3.2.1 访谈调研对象 |
3.2.2 访谈提纲编制 |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分析 |
4.1.1 整体情况分析 |
4.1.2 各维度具体情况分析 |
4.1.3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1.4 现有投入与成果产出情况分析 |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整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各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影响因素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的相关分析 |
4.2.4 非量表题中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分析 |
4.3 调研结论 |
4.3.1 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一定问题 |
4.3.2 不同类型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不存在典型差异 |
4.3.3 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 |
4.3.4 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 |
4.3.5 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 |
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成因 |
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
5.1.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 |
5.1.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 |
5.1.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 |
5.1.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 |
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5.2.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的成因分析 |
5.2.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的成因分析 |
5.2.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的成因分析 |
5.2.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的成因分析 |
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策略 |
6.1 教师层面 |
6.1.1 转变传统学术观念,正确认识教学学术 |
6.1.2 坚持学习教学知识,灵活运用教学实践 |
6.1.3 加强教学交流合作,主动分享教研成果 |
6.2 院校层面 |
6.2.1 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倡导教学学术理念 |
6.2.2 完善院校制度建设,提升教学学术地位 |
6.2.3 优化教学相关培训,引导教学学术实践 |
6.2.4 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推广教学学术成果 |
6.3 国家和社会层面 |
6.3.1 政策引领,制定大学教师专业标准 |
6.3.2 制度优化,营造教学学术发展环境 |
6.3.3 搭建平台,促进教学学术成果共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乡村振兴需要建设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 |
二、江苏省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政策 |
三、高师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探索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总结与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内涵与相关政策 |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内涵 |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政策背景 |
一、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二、国家倡导乡村教师的公费定向培养 |
三、江苏省启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
第三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素质的特殊要求 |
一、深厚的乡土情怀 |
二、熟悉多门学科知识 |
三、突出的教学能力 |
第二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 |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
一、提高未来乡村教师队伍专业核心素养 |
二、提高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
三、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竞争力 |
第三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实施能力现状 |
三、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评价能力现状 |
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现状 |
第四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不足 |
二、教学实施中,乡土资源利用能力与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不佳 |
三、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力欠缺 |
四、深层次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薄弱 |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不强 |
二、高师院校职前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诸多问题 |
第五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培养方案要突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 |
一、培养目标定位突出教学能力的全面性 |
二、增加专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提高教学能力训练 |
三、增加乡土文化课程,形成乡土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
第二节 专业理论课程的实施要加强教学能力训练 |
一、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仿真训练 |
二、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传授教学反思与研究策略 |
三、课内外多种途径相结合,提升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 |
第三节 教育见习要真实感受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生活 |
一、教育见习时间要贯穿全程 |
二、感受乡村学校生活与城市学校生活的不同之处 |
三、感受乡村教师的教学生活 |
第四节 强化教育实习中的UGS协同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 |
一、实习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教学能力 |
二、高师院校严格把控实习监督环节,提高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
三、地方教育部门参与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实习管理 |
第五节 完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
一、制定教学能力评价的具体标准 |
二、实现教学能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评价学生教学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总结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师院校 |
二、转型发展 |
三、高校发展战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三、SWOT分析工具 |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与现状观照 |
第一节 个案高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历史审视与战略分析 |
一、合并组建师专时期(1978-1990年):抓住机遇、回避弱点 |
二、升格本科师院时期(1991-2003年):发展优势、降低威胁 |
三、更名扩大影响时期(2004-2018年):抓住机会、发展优势 |
第三节 现状观照与问题探讨 |
一、战略选择变迁轨迹与特点 |
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现实状况 |
三、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未来战略与选择趋势 |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基础 |
二、SWOT分析矩阵 |
三、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章 案例探索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聊城大学 |
一、学校现状 |
二、转型历程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奈良教育大学 |
一、学校现状 |
二、转型历程 |
三、经验启示 |
第四章 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战略环境层面 |
一、加强区域高校分类管理,适度政策资源倾斜扶持 |
二、客观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分析内部优劣条件 |
第二节 战略制定层面 |
一、主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发展战略引领作用 |
二、构建高效务实决策团队,完善发展战略制定机制 |
第三节 战略实施层面 |
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宽资金资源获取渠道 |
二、完善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评价反馈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广东Z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地方学前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与保障 |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现实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实践教学研究 |
(二)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三)关于目前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理论基础 |
(一)冰山模型 |
(二)“从做中学”教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关概念及其理解 |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含义与理解 |
一、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含义 |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解 |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与理解 |
第二章 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依据及维度分析 |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依据分析 |
一、社会实践人才需求 |
二、高校专业发展需求 |
三、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维度分析 |
一、实践教学目标 |
二、实践教学内容 |
三、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
四、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 |
五、实践教学评价 |
第三章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实践教学目标:实践理念明晰,但目标体系尚不明确 |
第二节 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内容丰富,但综合能力未引重视 |
一、重视学科结构,但能力化导向意识不足 |
二、强调教学实践,但本土化实践内容缺乏 |
三、内容设置丰富,但学生参与感体验感低 |
第三节 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实践组织合理,但活动实施成效偏低 |
一、实践教学时间设计合理,但实践组织实施成效较低 |
二、实践教学空间分配适宜,但学前教育特色空间较少 |
三、校外实践教学影响深远,但系统有效跟进指导不足 |
四、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丰富,但现代教育信息平台缺乏 |
第四节 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保障管理到位,但力度成效有待提高 |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但需进一步有效管理与运行 |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合理,但需继续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
三、实训场所不足设备缺乏,且实训室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
四、实践教学制度保障全面,但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
五、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方面,需更加动态灵活的管理方式 |
第五节 实践教学评价:重视实践评价,但未发挥其应有功效 |
一、评价理念明晰,但评价标准模糊 |
二、评价方式合理,但缺乏评价反馈 |
三、评价主体多元,但评价对象单一 |
第四章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理念较为保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
一、建设实践教学的理念较为保守 |
二、运行实践教学的环境受到限制 |
三、改善实践教学现状的潜力不足 |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缺乏师资支持 |
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对实践教学存在理解偏差 |
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欠缺,过分求“全”忽“专” |
第三节 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缺乏主体建构 |
第五章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
第一节 以人为本,构建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
一、理念渗透:情怀教育,以人为本 |
二、目标制定:清晰规范,具体翔实 |
三、目标导向:就业趋向,适应社会 |
第二节 内化于心,构建本土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
一、开发设计:内容全面,主体多元 |
二、方案修订:专业发展,能力为本 |
三、课程构成:立足一线,迎合地方 |
第三节 外化于行,构建针对性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体系 |
一、时间设计:全程实践,成效提高 |
二、空间安排:构成多元,学前为本 |
三、校外实践:教师跟进,有效指导 |
四、实施方式:突破创新,实践引领 |
第四节 软硬兼顾,构建有效性实践教学保障与管理体系 |
一、基地建设:园校合作,互通有无 |
二、师资保障:内培外引,资格准入 |
三、实训场所:设备投入、功能融合 |
四、制度管理:制度完善、有效引导 |
第五节 以评促教,构建标准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
一、评价标准:有理有据,系统规划 |
二、评价反馈: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
三、评价客体:由内及外,共同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 |
(三)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 |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 |
二、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简介 |
(一)《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介 |
(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介 |
(三)《培养计划》与《培养计划2.0》的比较分析 |
(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
三、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
(一)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
(二)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
(三)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
一、教学能力概述 |
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一)卓越教师的内涵与特性 |
(二)《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三)《培养计划2.0》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
(一)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
(二)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
(三)地理教学管理能力 |
(四)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
(五)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
第四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试测与实施 |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教师基本信息分析 |
(二)了解度分析 |
(三)重要性与具备度分析 |
三、问题小结 |
(一)教育意识形态观念薄弱 |
(二)理论知识力量不足 |
(三)实践操作缺乏专业指导与系统评价 |
第五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 |
(一)全面开展卓越地理教师师德养成教育 |
(二)明确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
二、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 |
(一)职前侧重地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的培养 |
(二)职后侧重地理教学管理、研究能力的培养 |
(三)深化信息技术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融合 |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 |
(一)发挥制度建设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
(二)发挥高师院校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骨干作用 |
(三)发挥监督检查机制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续航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
(二)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主要结论 |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四、加强高师化学实验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D]. 罗小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D]. 吴怡洁. 扬州大学, 2021(09)
- [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D]. 蔡泳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广东Z学院为例[D]. 郭利婷. 喀什大学, 2020(07)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6]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D]. 张华.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