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带云雾林,植物器官,养分,分配规律
糖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邵晓莉,王旭,江焕,程毅康[1](2018)在《海南岛热带云雾林植物枝条和叶片氮、磷、可溶性糖分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热带云雾林植物N、P及可溶性糖分配规律,对了解植物生长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海南岛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282种植物的枝条与叶片中N、P和可溶性糖含量,比较枝条、叶片中各个养分的差异,分析养分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N、P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高于枝条,其中枝条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5.06±9.4)和(32.14±19.57)g·kg~(-1),氮含量分别为(3.48±1.02)和(9.51±5.26)g·kg~(-1),磷含量分别为(0.23±0.15)和(0.56±0.44)g·kg~(-1)。黎母山植物枝条、叶片的N和P含量最高,霸王岭植物最低;霸王岭植物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黎母山和尖峰岭,而霸王岭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黎母山和尖峰岭。在植物枝条、叶片中,N与P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可溶性糖与P含量无显着相关性;在枝条与叶片之间,可溶性糖含量无显着相关,而N含量和P含量显着正相关。此外,P元素是海南岛热带云雾林植物生长及种群发育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徐为[2](2009)在《水稻苗期干旱胁迫适应性反应及其与糖分配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珍汕97和IRAT109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方法,在干旱、干旱-复水-干旱处理下,研究苗期水稻根系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其与糖积累、分配的关系。以珍汕97、IRAT109、Apo和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水培盆栽方法,通过测定水分胁迫对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转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分胁迫下水稻苗期干旱适应性反应变化及与植株中糖分配的关系。以珍汕97、IRAT109和Apo为供试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水培培养皿方法,并进行Ca~(2+)和EG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处理,初步研究了外源Ca~(2+)在增强水稻幼苗抗旱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干旱-复水-干旱处理时,根冠比变大,并且根可溶性糖浓度、积累和分配也都增加。说明干旱胁迫处理有利于碳水化和物向根分配,促进根系的补偿性生长,因而引起根冠比增大。2.研究结果显示,PEG模拟干旱处理时,根冠比和根可溶性糖分配都比正常供水时显着增加。PEG处理同时也增强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转化酶活性,从而促进更多的糖向根系分配。根中可溶性糖分配与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转化酶活性存在着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株中可溶性糖的分配。3.研究结果得出,PEG胁迫下,适当浓度的Ca~(2+)处理(即PEG+Ca~(2+)处理)能促进根鲜、干重、根冠比、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最大根长的增加;PEG+Ca~(2+)处理同时也增强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茎蔗糖磷酸合成酶、茎蔗糖合成酶和根酸性转化酶活性;而PEG胁迫下,加入Ca~(2+)螯合剂EGTA的处理则对根系生长、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在干旱胁迫时,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Ca~(2+)能有效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其可能机制是:外源Ca~(2+)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更多的糖向根分配,从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田晓艳,刘延吉,曹敏建[3](2008)在《低钾胁迫对玉米体内N、P、K、转化酶及可溶性糖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低钾胁迫下玉米苗期体内N、P、K分配和转化酶、可溶性糖分配的规律,探索植物耐低钾胁迫的相关机理。玉米自交系种子A(不耐低钾)和B(耐低钾),用3个不同钾离子浓度(5、100、1 000μmol/L)进行液体培养,4周时将苗转入培养桶,连续培养50 d,测定其体内N、P、K和转化酶、可溶性糖含量。低钾条件下,耐低钾品种B根系中N、K含量显着提高,P含量显着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转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转化酶活性随钾浓度升高而上升。低钾胁迫时,耐低钾自交系B根系通过维持较高的N、K含量,增加转化酶活性,从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来适应低钾胁迫。(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8年05期)
糖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珍汕97和IRAT109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方法,在干旱、干旱-复水-干旱处理下,研究苗期水稻根系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其与糖积累、分配的关系。以珍汕97、IRAT109、Apo和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水培盆栽方法,通过测定水分胁迫对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转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分胁迫下水稻苗期干旱适应性反应变化及与植株中糖分配的关系。以珍汕97、IRAT109和Apo为供试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水培培养皿方法,并进行Ca~(2+)和EG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处理,初步研究了外源Ca~(2+)在增强水稻幼苗抗旱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干旱-复水-干旱处理时,根冠比变大,并且根可溶性糖浓度、积累和分配也都增加。说明干旱胁迫处理有利于碳水化和物向根分配,促进根系的补偿性生长,因而引起根冠比增大。2.研究结果显示,PEG模拟干旱处理时,根冠比和根可溶性糖分配都比正常供水时显着增加。PEG处理同时也增强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转化酶活性,从而促进更多的糖向根系分配。根中可溶性糖分配与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转化酶活性存在着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株中可溶性糖的分配。3.研究结果得出,PEG胁迫下,适当浓度的Ca~(2+)处理(即PEG+Ca~(2+)处理)能促进根鲜、干重、根冠比、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最大根长的增加;PEG+Ca~(2+)处理同时也增强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茎蔗糖磷酸合成酶、茎蔗糖合成酶和根酸性转化酶活性;而PEG胁迫下,加入Ca~(2+)螯合剂EGTA的处理则对根系生长、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在干旱胁迫时,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Ca~(2+)能有效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其可能机制是:外源Ca~(2+)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更多的糖向根分配,从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邵晓莉,王旭,江焕,程毅康.海南岛热带云雾林植物枝条和叶片氮、磷、可溶性糖分配规律[J].生态学杂志.2018
[2].徐为.水稻苗期干旱胁迫适应性反应及其与糖分配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田晓艳,刘延吉,曹敏建.低钾胁迫对玉米体内N、P、K、转化酶及可溶性糖分配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