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刘义婧,季静

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刘义婧,季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词义系统性,农业生产类动词,齐民要术

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刘义婧,季静[1](2013)在《浅议《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的系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义的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中的一个词,在传统训诂学中,是以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体系而存在,即语言中的一个词,有其发生、发展的系统性。语言中词与词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种纵横交织的系统中。尽管词义有其发生、发展的变化,但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词汇是成系统性的。(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3年S1期)

刘义婧[2](2012)在《浅议《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的系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者用当时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北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学史上及汉语史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贾思勰,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曾任北魏高阳太守,有感于农业生产的(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2年S1期)

刘义婧[3](2012)在《浅议《齐民要术》栽植语义场农业生产类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词义的系统性可以用逐层语义场来展示,通过对《齐民要术》中的农业类词语进行提取归纳,划分出栽植语义场,再结合现代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分析每个语义场中词语的意义差别。(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2年04期)

刘义婧,杜京原[4](2010)在《浅议《齐民要术》牧养语义场农业生产类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词义的系统性可以用逐层语义场(词义的聚合)来展示。语义场中的具体一个词的释义方法采用的是王宁先生基于传统训诂学而提出的关于词义内部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主训词+义值差的义素分析法,在层层两分基础上得到词的语义特征,进而体现了农科生产类动词的词义系统性。(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0年16期)

刘义婧[5](2008)在《《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内容:词义是具有系统性的,这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同。王宁先生认为:“通过对词汇的词义的整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词汇与词义的总体是具有系统性的,而词汇系统与词义系统——起码是它的局部系统——是可以通过描写显示出来的。”词义的系统性可以用逐层语义场(词义的聚合)来展示。本文通过对《齐民要术》中的农业类词语进行提取归纳,划分出六个语义场,再结合现代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分析每个语义场中词语的意义差别。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贾思勰及《齐民要术》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者用当时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北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学史上及汉语史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齐民要术》进行语言研究,首先要对其语言状况进行区分。由于该书引用文献较多,必须剔除那些非同质的因素,确定能够确切反映贾思勰语言使用状况的材料。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从中提取相关的农业类词语,系联出耕田、播种、收藏、栽植、牧养、农产品的加工利用等六个语义场。再通过这些词语在《齐民要术》中具体的使用情况,利用义素分析法,同时利用传统训诂学的“主训词+义值差”的方法,辨析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这种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词义系统性的特点,也可以看出《齐民要术》在农业词语的层面上对口语方言、俗语的使用,有利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也有利于大型辞书及农业专科辞典的编纂。第二章到第七章具体分析了耕田语义场、播种语义场、收藏语义场、栽植语义场、牧养语义场、农产品加工利用语义场这六个语义场。最后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专科词义研究的意义:可以为汉语史提供一个共时材料的个案,促进词汇史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农科词典的编纂。接着,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2)

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者用当时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北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学史上及汉语史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贾思勰,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曾任北魏高阳太守,有感于农业生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义婧,季静.浅议《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的系统性[J].学术交流.2013

[2].刘义婧.浅议《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的系统性[J].学术交流.2012

[3].刘义婧.浅议《齐民要术》栽植语义场农业生产类动词[J].青春岁月.2012

[4].刘义婧,杜京原.浅议《齐民要术》牧养语义场农业生产类动词[J].青春岁月.2010

[5].刘义婧.《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农业生产类动词论文-刘义婧,季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