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伯氏鼠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暗罗素,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
伯氏鼠疟原虫论文文献综述
徐诚,代勇,孙红霞,杨叶鹏[1](2018)在《暗罗素及其联合传统抗疟药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暗罗素和传统抗疟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腹腔接种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以及伯氏疟原虫常规株分别建立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模型以及常规模型,按照"4D实验法"接种2 h后连续口服给药4天。设置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分别与暗罗素等效剂量组配伍,另设置各单组分别考察其等效剂量下对伯氏疟原虫常规鼠疟以及氯喹抗性鼠疟的作用。取血观察并计算镜检后24 h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复燃率及28天治愈率。结果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单独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后,均使疟原虫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用药24 h后各给药组原虫血症有不同程度降低,28天治愈率分别为70%、100%、10%及60%,而空白模型组原虫血症密度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上升;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分别配合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后,各组24 h原虫血症密度均小于各单品单独使用(P <0. 05),除复方蒿甲醚组外,其余各组联合暗罗素使用后,28天治愈率均有所提升,复燃率降低,其中暗罗素联合复方蒿甲醚效果最佳,镜检观察24 h原虫血症密度为各组最低值(6. 02±0. 74)%(P <0. 05)。结论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复方蒿甲醚、蒿甲醚以及本芴醇对氯喹抗性鼠疟均有直接抑制作用,标准剂量暗罗素分别联合复方蒿甲醚、蒿甲醚及本芴醇,均能增强单品药物对氯喹抗性鼠疟的治疗作用,可以说明复方蒿甲醚、本芴醇、蒿甲醚配合暗罗素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对氯喹抗性鼠疟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11期)
杨叶鹏[2](2018)在《暗罗素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及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并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考察其抗性指数;2、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缩小暗罗素用药区间,探究暗罗素以何种剂量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抗疟效果;3、考察暗罗素对小鼠血清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暗罗素抗疟的相关免疫学机理。方法:按逐量递增给药法,本实验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至第62代,考察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采血涂片镜检原虫感染率,测定抗性株ED50,计算第60代虫株的抗性指数。抗疟疗效试验采用28天治愈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末次给药24h后及第7天后每周采血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原虫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及28天治愈率,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以及不同剂量暗罗素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再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对小鼠血清中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的影响。结果:1、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第53代继续培育至第62代,计算得出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为15.78,与前期实验相比,抗性增长变缓。2、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单独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有抑制作用,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原虫转阴率达66.67%,但均出现复燃,达不到28天治愈。3、2.5倍复方蒿甲醚和3600.00mg/kg/d的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复燃率高,均无法达到28天治愈,虫株对复方蒿甲醚疑似耐药。4、与单独使用暗罗素、复方蒿甲醚比较,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5、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正常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小鼠的脾脏指数有轻微升高。6、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感染的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基本正常。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感染小鼠的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是对感染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有影响,2倍和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 G升高,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7、1.75倍、2倍和2.25倍暗罗素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吞噬百分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第60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为15.75。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暗罗素可能会改善青蒿素抗性虫株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孙雪英,代勇,徐志慧,韩韬,梁昊[3](2015)在《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方法: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鼠疟模型。抗疟药效实验采用4d抑制给药法,采血镜检药后24h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及28d治愈率。结果: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ED50为839.46mg/kg,抗性指数为3.33。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有可疑耐药(原虫血症密度>0.005);复方蒿甲醚对青蒿素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本芴醇。复方蒿甲醚及蒿甲醚对青蒿素抗性鼠疟28d治愈率分别为70%和100%。青蒿素、本芴醇和磷酸氯喹分别对青蒿素抗性鼠疟有不同程度转阴,但都出现复燃,均未实现28d治愈。结论: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可疑耐药,可能是复方蒿甲醚对此抗性疟治疗后复燃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孙雪英[4](2013)在《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与其它抗疟药疗效比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并初步考察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与其它抗疟药疗效差异。方法: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一定代数后,以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建立鼠疟模型,设置青蒿素等比剂量组,采用四天抑制给药法,停药后尾静脉取血涂片镜检转阴率并测定ED50,然后计算抗性指数。以伯氏疟原虫常规鼠疟为模型设置复方蒿甲醚、蒿甲醚、青蒿素、本芴醇和氯喹五种抗疟药的等效剂量,初步观察五种抗疟药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重点比较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与其它抗疟药疗效的差异。抗疟药效实验采用四天抑制给药法,采血镜检药后24小时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及28天治愈率。结果:1.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后,ED50为839.46mg/kg,抗性指数为3.33。2..五种抗疟药对常规鼠疟实现28天100%治愈。3.五种抗疟药分别对氯喹抗性鼠疟及青蒿素抗性鼠疟治疗,24h原虫血症密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氯喹抗性鼠疟、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均有可疑耐药(原虫血症密度>0.005);复方蒿甲醚对氯喹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氯喹(P<0.05),对青蒿素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本芴醇。复方蒿甲醚及蒿甲醚对氯喹抗性鼠疟28天治愈率分别为50%和100%,对青蒿素抗性鼠疟28天治愈率分别为70%和100%。青蒿素、本芴醇和磷酸氯喹分别对氯喹抗性鼠疟、青蒿素抗性鼠疟有不同程度转阴但都出现复燃,均未实现28天治愈。4.复方蒿甲醚处理氯喹抗性株鼠疟、常规鼠疟给药后24h疗效优于复方对青蒿素抗性鼠疟(P<0.05);复方蒿甲醚处理常规鼠疟、氯喹抗性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长期治愈率分别为100%、50%和70%。结论:实验表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建立;复方蒿甲醚对青蒿素抗性鼠疟28天疗效明显优于青蒿素、本芴醇、氯喹,但略差于蒿甲醚。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有较好疗效,且药后24h明显优于本芴醇,但28天内存在一定的复燃;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可疑耐药,可能是复方蒿甲醚对此抗性疟治疗后复燃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5-01)
王伯霞,冯晓勇,尤红煜[5](1996)在《夏氏、伯氏鼠疟原虫实验感染状况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夏氏、伯氏疟原虫血传感染小鼠,采尾血制薄血片,姬氏染色,计1万个红细胞内疟原虫感染数。结果不同虫种同等数量或同虫种不同数量原虫其红细胞感染率不同,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昆明鼠对夏氏疟原虫不敏感;对伯氏疟原虫敏感度高,易接种成功。血传伯氏疟原虫以105红细胞感染数为宜,其红细胞感染率高,原虫密度上升速度较快,动物不易死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1996年01期)
姚宝安[6](1995)在《低温冷冻伯氏疟原虫鼠疟原虫保种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鼠疟原虫在疟疾实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是采用含疟原虫血液经鼠转种或低温进行保种。但目前低温保种方法是取抗凝血加一定的保护剂后,低温保存。作者用含伯氏疟原虫的鼠不加保护剂,直接低温冷冻保存,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而且方法更简便,节约成本。 材料与方法 一、疟原虫 系湖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经小白鼠保种的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正常株。 二、实验动物 昆明(KM)远交小白鼠,由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经血检,无血液原虫。 叁、实验方法 当转接小鼠RBC中疟原虫感染率达40%以上时,将鼠颈椎拉断迅速处死后,装入塑料袋内(1袋装1鼠),袋外标明日期,立即放入-70℃冰箱中保存。使用时,自冰箱中取出1只鼠,迅速投入40℃温水中解冻,15min后,将鼠以腹面向上固定,70%酒精消毒皮肤,剪开胸、腹腔,在注射器内先吸入0.9%灭菌盐水1.0ml,然后将针头插入右心室中抽取血液(如抽不出血液,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再回抽)使血液混匀后立即由腹腔接种给健康小鼠2只,每只接种0.3ml。另外无菌取出小鼠肝脏置灭菌的乳钵中,加入0.9%灭菌生理盐水10ml.将肝组织研碎,稍静置,用注射器吸取上层悬液,由腹腔接种给小鼠2只,每只接种0.3ml。自第2d起,将被接种的鼠剪尾取血涂片、染色舌镜检查虫并观(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1995年06期)
李凤文,石维志,王槐芳,林珍,汤圣希[7](1995)在《蝮蛇毒对伯氏鼠疟原虫的抑制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蝮蛇毒对伯氏鼠疟原虫的抑制观察李凤文,石维志,王槐芳,林珍广西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530021汤圣希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530021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蛇毒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在临床上用蝮蛇毒制剂治疗脑血栓、心肌梗塞以及牛皮癣等二十余种病症[1...(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1995年04期)
丁德本,杨俊德,高徐生,时云林,尚风美[8](1994)在《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对伯氏鼠疟原虫的疗效及杀虫速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了以伯氏鼠疟原虫正常株红内期无性体感染小鼠为模型,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的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进行的疗效和杀虫速度实验结果。发ED_(90)比较疗效,青蒿素水悬剂口服疗效较低,改为水悬剂、油悬剂肌注,效价分别提高2.5和12倍;其衍生物蒿甲醚油溶剂肌注、青蒿琥酯(钠盐)水溶液肌注、静注,效价分别提高52、15和8倍。其中蒿甲醚效价最高。以疟原虫下降回归系数(b)比较杀虫速度,青蒿琥酯的杀虫速度最快。上述结果表明,青蒿素在改变给药途径、剂型及化学结构改变为蒿甲醚、青蒿琥酯后,抗疟活性显着提高。提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进一步研究改进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1994年04期)
杨彬,刘学丽,潘伟娜,朱延勤,严汉英[9](1992)在《以约氏鼠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初筛伯喹酰胺类衍生物的抗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用约氏鼠疟原虫一斯氏按蚊系统对36个伯喹酰胺类化合物进行疟疾病因性预防活性初筛的结果。其中氧甲基苏氨酰伯喹在与伯喹等剂量时显示较强的抗疟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1992年02期)
潘闽江[10](1990)在《柏氏鼠疟原虫免疫小鼠免疫应答性的降低》一文中研究指出疟原虫感染经常伴有宿主对新的外来抗原免疫应答性的降低,而且在宿主康复后仍持续存在。作者通过研究柏氏鼠疟原虫感染的小鼠模型,观察这些小鼠对异种红细胞的免疫应答,探讨上述免疫应答性降低的起因。(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90年04期)
伯氏鼠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并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考察其抗性指数;2、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缩小暗罗素用药区间,探究暗罗素以何种剂量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抗疟效果;3、考察暗罗素对小鼠血清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暗罗素抗疟的相关免疫学机理。方法:按逐量递增给药法,本实验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至第62代,考察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采血涂片镜检原虫感染率,测定抗性株ED50,计算第60代虫株的抗性指数。抗疟疗效试验采用28天治愈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末次给药24h后及第7天后每周采血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原虫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及28天治愈率,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以及不同剂量暗罗素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再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对小鼠血清中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的影响。结果:1、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第53代继续培育至第62代,计算得出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为15.78,与前期实验相比,抗性增长变缓。2、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单独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有抑制作用,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原虫转阴率达66.67%,但均出现复燃,达不到28天治愈。3、2.5倍复方蒿甲醚和3600.00mg/kg/d的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复燃率高,均无法达到28天治愈,虫株对复方蒿甲醚疑似耐药。4、与单独使用暗罗素、复方蒿甲醚比较,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5、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正常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小鼠的脾脏指数有轻微升高。6、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感染的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基本正常。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感染小鼠的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是对感染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有影响,2倍和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 G升高,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7、1.75倍、2倍和2.25倍暗罗素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吞噬百分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第60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为15.75。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暗罗素可能会改善青蒿素抗性虫株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伯氏鼠疟原虫论文参考文献
[1].徐诚,代勇,孙红霞,杨叶鹏.暗罗素及其联合传统抗疟药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相关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
[2].杨叶鹏.暗罗素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及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3].孙雪英,代勇,徐志慧,韩韬,梁昊.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5
[4].孙雪英.复方蒿甲醚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与其它抗疟药疗效比较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5].王伯霞,冯晓勇,尤红煜.夏氏、伯氏鼠疟原虫实验感染状况比较[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
[6].姚宝安.低温冷冻伯氏疟原虫鼠疟原虫保种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
[7].李凤文,石维志,王槐芳,林珍,汤圣希.蝮蛇毒对伯氏鼠疟原虫的抑制观察[J].蛇志.1995
[8].丁德本,杨俊德,高徐生,时云林,尚风美.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对伯氏鼠疟原虫的疗效及杀虫速度比较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4
[9].杨彬,刘学丽,潘伟娜,朱延勤,严汉英.以约氏鼠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初筛伯喹酰胺类衍生物的抗疟作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
[10].潘闽江.柏氏鼠疟原虫免疫小鼠免疫应答性的降低[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0